寄寿二亲三首2

寄寿二亲三首2朗读

《寄寿二亲三首2》是宋代刘黻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写信的形式,表达了对父母的祝寿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给二位尊亲的三首诗之二

荣幸地拜谢花封,感激天子的恩宠。
寿杯阻碍难捧在父母面前,
但愿春日能够重逢,
我将斑衣奉献给老天听候。

诗意:
这首诗是作者刘黻寄给父母的一封信,表达了他对父母的祝寿之情和对天子的感恩之情。诗人由于身份地位的变动,寿杯无法亲手奉献给父母,但他希望能在春日与父母相聚,同时表示自己愿意将斑衣奉献给天上的神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寄给父母的信函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思念和祝福。诗人首先感谢天子的赐封和宠爱,将其比喻为花封,表示自己的荣幸之情。然而,由于身份的变迁,他无法亲自捧寿杯给父母,表达了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遗憾和无奈。但他仍然期盼着重逢的春日,希望能够亲手向父母祝寿。最后,他表示自己愿意将斑衣(斑衣指官服)奉献给老天,以表达自己对天命的顺从和虔诚。

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深深思念和祝福之情。通过对寿杯和斑衣的象征运用,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愿望和无奈。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寄托情感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的孝心和对父母的深深眷恋。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刘黻朗读
()

猜你喜欢

南州瘴雾三年客,西塞清江万里家。春断壶觞疏竹叶,病移衾枕失桃花。

英雄自分填沟壑,魑魅空劳砺齿牙。独有苍天能料理,底须医卜浪矜誇。

()
衰年已过纵心期,安得聪明及往时。
既老固应全晚节,虽贫岂暇计留资。
元非矫饰求为异,自是行藏要合宜。
曾记诗僧林下约,为将踪迹报渠知。
()

碧玉年芳,红牙曲丽,当垆妒煞文君。遗世仙姿,萼华姑射同论。

海棠文杏寰中秀,总输他、玉雪精神。倚新妆、如此韶年,如此初春。

()

跨马出郊坰,雕鞍向穗城。只披烟雾去,会见暖风生。

射策心犹壮,弯弓眼复明。请缨如有路,海峤自澄清。

()

苍苍双鬓银,矍铄不惮勤。背曲行步迟,徐徐溪水滨。

群儿喧南山,踏起南山尘。翁跣负薪回,换得一壶春。

()

归来好,一入山林迹如扫。杜门谢客免愆尤,几净窗明读庄老。

()
绿鬓将军,是人道、天生韩霍。
最奇处、虎头燕颔,龙韬豹略。
卧护懒通天子诏,长驱爱把匈奴缚。
我皇家、许样大乾坤,身难著。
()

四窗欣大启,野水旷悠哉。天上亦多事,几星独蚤来。

烟辉疑远树,花气混香梅。待得宵深吐,光先掌上杯。

()

黯黯凄凄草色,狼狼藉藉花枝。江上烟波天共远,树外云山路更迷。

故人音信稀。

()

曾将越绢制当初,几阵金风起敝庐。在暑奉扬难释手,乍寒抛弃孰怜渠。

漫劳班氏三秋赋,那管羲之六角书。告尔团圆休自怨,炎凉意气本来疏。

()

伊昔邗沟旧草堂,芙蓉叶是美人觞。十年长恨山阳笛,此日仍悬孺子床。

我自覆盆希日月,君能吹律转冰霜。相逢莫作风尘语,少室三花春正长。

()

忆别金陵日,那胜手足情。泪县棠棣雨,肠断鹡鸰声。

姜被清宵冷,璠玙何日迎。愿言知此意,蚤促北来程。

()

尘架多文集,偶取一卷披。未及看姓名,疑是陶潜诗。

看名知是君,恻恻令我悲。诗人多蹇厄,近日诚有之。

()

倦飞怜羽翼,引领一长鸣。紫塞秋何似,今宵月正明。

()
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
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金屋暖,玉炉香。
春风都属富家郎。
()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
上饶灵山无它灵,空山满腹著水精。
炯然非石亦非玉,乃是阴崖绝壑千秋万岁之坚水。
只知灵山有爽气,谁知水精有奇味。
诗人新试餐玉方,解遣坚凝作松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