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静山房为孙君赋。宋代。刘黻。一庐含万象,古意在听琴。虽有种瓜事,却无锄草金。山幽驯野鹿,树老带巢禽。自得延生法,从渠事养心。
《仁静山房为孙君赋》是宋代刘黻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山房的景致和诗人在其中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座山房蕴含万象,古老的意境在弹琴中展现。
虽然有些琐碎的琐事,但没有追逐财富的焦虑。
山中幽静地驯养着野鹿,古树上有巢的禽鸟。
通过自得的修身养性之法,从事物中汲取哲理滋养心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房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舒适。山房被描绘成一个容纳万象的地方,它承载着古老的意境,使诗人感受到琴声所带来的回响。尽管生活中有一些琐碎的事情,但诗人并不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没有被金钱的束缚所困扰。
诗中提到的山幽中的驯养野鹿和古树上的巢禽,展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这种自然景观使诗人感到宁静和平静。
最后,诗人强调通过自得的延生之法,从事物中汲取哲理,来滋养内心。这暗示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对事物的体悟,追求心灵的安宁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在山房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心境,通过与自然的交融和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宁静、自然和修身养性的向往。这种温婉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给人一种恬静、舒适的感受,让读者也能在阅读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刘黻。(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代父送人之新安。明代。陆娟。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题紫霄太子岩。明代。袁宏道。多少真官学大还,只将白雪换赪颜。争如净饭真王子,巢顶穿芽大雪山。
寄丹霞圆音和尚 其一。宋代。何绛。青山西北望,迢遰百重云。知尔安禅处,松风夜夜闻。月明诸嶂合,泉响数溪分。便欲谢城郭,相随鹿豕群。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愁余。荒洲古溆,断梗疏萍,更漂流何处。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书纵远,如何梦也都无。
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宋代。张炎。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愁余。荒洲古溆,断梗疏萍,更漂流何处。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书纵远,如何梦也都无。
去住相看作上元,交情不改旧词垣。金莲影动笙歌沸,紫陌尘空车马喧。
樽酒流连忘夜永,衣裘疏散觉春暄。河桥豫惜明朝别,细柳东风蜀道辕。
上元日与林谕德亨大商懋衡李世贤二侍讲饯同年陆叙州克深考绩西还联句十首 其三。明代。程敏政。去住相看作上元,交情不改旧词垣。金莲影动笙歌沸,紫陌尘空车马喧。樽酒流连忘夜永,衣裘疏散觉春暄。河桥豫惜明朝别,细柳东风蜀道辕。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宋代。晏几道。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饯吴长文司理用修持贤业教无欠为韵。宋代。裘万顷。 人生天地间,离别安能无。莫作儿女态,相期烈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