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浦十咏·贤女。宋代。刘黻。山崦人家聚,路旁贤女祠。不移初嫁志,宁殒及笄时。古木有生意,清潭即旧知。吾宗女犹尔,况复号男儿。
《横浦十咏·贤女》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这首诗以横浦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位贤德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她坚定志向和勇敢精神的赞美。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崦人家聚,路旁贤女祠。
不移初嫁志,宁殒及笄时。
古木有生意,清潭即旧知。
吾宗女犹尔,况复号男儿。
诗意:
这首诗以横浦山崦上的一个村庄为背景,描述了路旁的一个贤女祠。诗中表达了这位贤女初嫁时候立下的志向坚决不移,即使面临生命的危险也不改初衷。古老的树木有生命的活力,清澈的潭水依然明亮如昔。诗人认为,我们家族的女子如同这位贤女一样,更何况还有号称男儿的后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贤女的描绘,展示了她坚定的志向和勇敢的精神。贤女作为一个理想的形象,体现了婦德和家族的价值观。她不仅在初嫁时立下志向,而且在面临危险时仍然坚守初衷。诗人通过描绘贤女祠、古木和清潭等景物,将贤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突出了她的高尚品质。诗人最后以反问的方式强调,既然女子都有如此的品质,更何况称为男儿的后代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贤德女子的崇敬之情,赞美她们的坚定和勇敢,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婦德的重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女性的美德与自然的纯净相联系,强调了女性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诗词寄托了对传统价值观的追求和对家族血脉的重视,以及对女性在家庭中发挥作用的肯定和赞美。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刘黻。(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花酒曲。明代。周是修。花初开,酒初熟,花正红时酒还绿。采花酌酒向东风,二八童颜美如玉。花蕊嫩堪怜,酒星长在天。喜逢春未晚,况当人少年。春光人事相周旋,愿从花里宿爱就酒中眠。穷通荣辱付高天,如何不乐心悬悬。莫厌酒杯深,须趁花枝好,春光解去人解老。明朝急雨醉醒来,满地残红乱芳草。
夜坐。宋代。程俱。饥乌夜啼栖复起,仡粟飞光透窗纸。捲帘万瓦白生烟,桂影扶疏净如洗。回肠正随清漏转,叶下空庭乱如霰。青灯耿耿夜何其,云篆吐兰初一线。岁云暮矣万窍号,霜天旅雁求其曹。月行虚空几万里,群犬吠光声正豪。蒲团瞑目空危坐,逝者如斯白驹过。悠悠昨梦不可攀,此身此心何日闲。
寄卢俨员外秋衣词。唐代。于鹄。寄远空以心,心诚亦难知。箧中有秋帛,裁作远客衣。缝制虽女功,尽度手自持。容貌常目中,长短不复疑。斜缝密且坚,游客多尘缁。意欲都无言,浣濯耐岁时。殷勤托行人,传语慎勿遗。别来年已老,亦闻鬓成丝。纵然更相逢,握手唯是悲。所寄莫复弃,愿见长相思。
自警。元代。吴景奎。垂老方知悟昨非,野情长与世情违。可堪青镜生华发,莫遣缁尘点素衣。辽鹤归来悲往事,海鸥飞去识先机。幽栖只合逃空谷,深掩山中白版扉。
赠毛仙翁。唐代。杨嗣复。天上玉郎骑白鹤,肘后金壶盛妙药。暂游下界傲五侯,重看当时旧城郭。羽衣茸茸轻似雪,云上双童持绛节。王母亲缝紫锦囊,令向怀中藏秘诀。令威子晋皆俦侣,东岳同寻太真女。搜奇缀韵和阳春,文章不是人间语。药成自固黄金骨,天地齐兮身不没。日月宫中便是家,下视昆仑何突兀。童姿玉貌谁方比,玄发绿髯光弥弥。满朝将相门弟子,随师尽愿抛尘滓。九转琅玕必有馀,愿乞刀圭救生死。
题支山南峰僧。唐代。皮日休。云侵坏衲重隈肩,不下南峰不记年。池里群鱼曾受戒,林间孤鹤欲参禅。鸡头竹上开危径,鸭脚花中擿废泉。无限吴都堪赏事,何如来此看师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