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朗读

诗词:《桂》
作者:王镃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金虫镂月影玲珑,
璧叶将秋锁翠栊。
昨夜楼台风露冷,
几人魂梦入林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秋日夜晚的景象,展现了桂树的美丽和环境的寂静。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首句"金虫镂月影玲珑",以"金虫"形容桂树的叶子,意指它们金灿灿的颜色,同时将月光透过叶子的纹理投射出来,形成了玲珑的影子。这一句描绘了桂树的美和光影的变幻,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清幽的氛围。

接下来的"璧叶将秋锁翠栊",用"璧叶"来形容桂树的叶子,暗示着它们的美丽如宝璧一般闪耀。"秋锁翠栊"则将桂树的枝干比喻为翠绿的门栏,意味着秋天的到来,桂树成为了季节的象征。这句描写了桂树在秋天中的独特之美。

最后两句"昨夜楼台风露冷,几人魂梦入林中",通过风露的冷意和人们的魂梦,表达了桂树给人带来的凄凉和思念之情。楼台和林中是诗人借以表现桂树所处环境的象征,具有一种宁静和幽寂感。这句意味深长的结尾,使读者更加感受到了桂树所引发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以桂树为主题,通过形象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展示了桂树在秋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刻而凄凉的情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表达,进而引发自己的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王镃朗读
()

猜你喜欢

揽衣独坐窗宇凉,何物沁入秋庭香。迢遥寄置必佳品,指点启封聊一尝。

君多啾唧齿牙脱,我亦潦倒须眉苍。何当归去逐樵隐,同看洞天苍海傍。

()

千回百折故城河,东倾西长分嵯峨。白杨灌木参天柯,处处成行古道么。

古冢荒碑庙逶迤,水流浪打雪狼窝。行路之人嗟叹多,峥嵘斧削飞岩坡。

()

传得希夷九卦图,归来不复梦荣途。野塘竟日无人到,读尽床头种树书。

()
矞云非雾霭飞浮,满听游人载路讴。
痛饮君能判濡首,新翻我亦办缠头。
羽觞潋滟风微度,翠盖蹁跹晚尚留。
且倩银钩写陈迹,未须诗律压刘侯。
()
谢公遗咏处,池水夹通津。
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
色宜波际绿,香异雨中新。
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
()
山光竹影交寒辉,下有碧清吹涟漪。
沙痕隐隐白鸟去,石声凿凿扁舟归。
蕙兰发香禅味远,云雾吐秀人家稀。
须知春事不可挽,杜鹃已绕林中飞。
()

秋是愁乡。自锦瑟断弦,有泪如江。平生花里活,奈旧梦难忘。蓝桥云树正绿,料抱月、几夜眠香。河汉阻,但凤音传恨,阑影敲凉。
新妆。莲娇试晓,梅瘦破春,因甚却扇临窗。红巾衔翠翼,早弱水茫茫。柔指各自未翦,问此去、莫负王昌。芳信准,更敢寻、红杏西厢。

()

惠山秀气迎客舟,七十里外心先投。
惠山妆成要妆镜,惠泉那许东北流。

()

金井空阴,枕痕历尽秋声闹。梦长难晓。月树愁鸦悄。
梅压檐梢,寒蝶寻香到。窗黏了。翠池春小。波冷鸳鸯觉。

()
方壶少小学为仙,笔底三山岂偶然。
见说麻姑头总白,不知何用得长年。
()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
扈跸游玄地,陪仙瞰紫微。
似迈铢衣劫,将同羽化飞。
雕戈秋日丽,宝剑晓霜霏。
献觞乘菊序,长愿奉天晖。
()

征轺未减看山兴,一抹大伾双眼明。金地有缘仍载酒,苍崖无处不题名。

排空石偶虚瞻礼,显济灵宫昧洁诚。世俗怪来多错缪,妒游风雨满回旌。

()
永平昔全盛,旧学尊五更。
异哉趋舍缪,眩眼车服荣。
恭惟自孔氏,时止亦时行。
心泰无不足,外内谁重轻。
()

长乐坡上秋风清,销魂桥畔班马鸣。颓梁欹柱虹断续,沙碛隰畔水纵横。

离人酒照杨柳泪,骚客鞭敲风雪情。无花古树不复见,伤心春草年年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