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词三十三首。宋代。王镃。玉蕊亭边集翠娥,琅璈声和万年歌。月斜酒散天风冷,鸾鹤扁跹渡绛河。
这首诗词是宋代王镃创作的《游仙词三十三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玉蕊亭边集合的翠娥,
她们的琅璈声音与万年歌声相和谐。
月亮斜挂,酒散了,天风变得寒冷,
鸾凤般的姿态穿越绛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其中有美丽的翠娥和她们的歌声,以及月亮的倾斜和冷风的吹拂,还有鸾凤般的姿态在绛河上飞舞。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自然景观和仙境之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而富有意象的描写,创造了一个富有诗意和浪漫情调的场景。翠娥是一个象征美丽和仙境的形象,她们的琅璈声与万年歌相和谐,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听觉享受。月亮斜挂和酒散天风冷的描写,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变化,同时也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诗末的鸾凤扁跹渡绛河,揭示了仙境般的画面,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精致的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仙境的追求和赞美。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创造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诗意境界,引发读者对美和幻想的联想和共鸣。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王镃。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同李十二醉饮王氏牡丹园二首。宋代。张耒。东风穷巷只埃尘,谁见城南万朵新。不问主人聊一饮,为携佳客送余春。比君意气三年老,贷我疏狂一味真。醉里尚能驰马去,看君倒着接罗巾。
徐步。清代。王季珠。徐步山隈与水隈,别无挂碍任徘徊。案头积有新诗料,半是沿途拾得来。
丰乐楼初成。宋代。陈允平。红尘飞不到阑干,十二朱帘卷暮寒。上苑莺啼花木暗,六桥人散水云宽。春风玉佩骖黄鹤,夜月琼箫驻紫鸾。檐外青青杨柳色,几回曾向画船看。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五十四 西坞漾。宋代。郭祥正。漫漫西坞漾,青出秀菰蒲。源浅不通海,光寒稍映湖。
点绛唇。宋代。王庭。 花外红楼,当时青鬓颜如玉。淡烟残烛。醉入花间宿。白发相逢,犹唱当时曲。当时曲。断弦难续。且尽杯中醁。
采桑子 咏棋(原调误作卜算子,兹据律改)。金朝。王哲。两人斗胜俱夸会,路路相违。子细俟依。劫尽方知解了围。遇迷不晓双关意,各自藏机。孰是孰非。却被傍观冷笑微。
舟行跨江之南北随流以行夜船多在淮西。宋代。袁说友。 蜀道登天在一涯,乾旋坤转任推排。此身已是萍游客,终日行江夜宿淮。
再和五首。宋代。刘克庄。厌看花开平地上,故攀绝磴履危矼。节方静女尤专一,韵比高人更少双。堪伴愚公居北谷,宜偕漫叟隐南淙。素标尚恐诗轻媟,敢犯人间曲子腔。
次赵虎岩诗韵 其二。宋代。耶律铸。寄语幽都君子儒,年来活计道人居。而今扰扰封侯辈,大剑长枪不读书。
步出西阊吟。明代。徐祯卿。步出西阊里,草繁路如缕。四望何所有,遥见丘坟郁丱丱。悲风萧条百鸟声,寒日潜光昏黍稌。低徊步念不自已,魂魄终当归此土。还家语妻子,桃根摧伤李代腐。沈吟此曲不敢尽,恐君流酸彻肺腑。
偈颂十五首。宋代。释法薰。夏末秋初万万千,石头路滑脚皮穿。这僧剑刃翻身疾,也被云门索饭钱。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三温成皇后合四首。宋代。欧阳修。旭日映帘生,流晖槿艳明。红颜易零落,何异此花荣。
中春宴集汪氏西园。明代。卢龙云。中和启令节,旷望极春明。谷风舒以穆,百卉竞芬荣。良辰既如许,胜赏复群英。会心安在远,方驾薄西城。苑开凤台侧,嘉木荫芳亭。高丘环异石,池塘草并生。万绿间红紫,禽鸟亦春声。暂此息尘累,先教俗虑清。绮谭佐名理,雄辨恣峥嵘。已协沧洲趣,兼欣求友情。坐久林霏合,轻飙逗野庭。馀寒恋衣袂,对酒谁独醒。献酬屡促席,觞至必尽倾。晚归各留咏,刻烛韵斯成。分携订后会,心知重合并。
题彭宪佥白海青图。明代。杨士奇。由来搏击威,云鸿不敢即。伫睇极青冥,群飞皆戢翼。柏府坐看时,重有秋霜色。
送京学林申甫。宋代。姚勉。林飞倦翼已知不,小隐何妨且住山。未始便为长往计,回头魏阙五云间。
溪上杂题 其四。明代。李之世。截得琅玕三两株,溪边日日打鹥凫。觉来世事皆儿戏,赢得头颅似老夫。
土木驿。明代。王世贞。夜色萧条铁骑重,曾惊燐火散千峰。蛾眉幸不歌黄鹄,鱼服愁仍困白龙。地阔金瓯元浩荡,天回玉辇转从容。因挥二晋千秋泪,于石真成勒景钟。
琵琶仙 郁湾舟晓。清代。姚燮。孤枕天涯,醒残梦、听打春湾潮桨。云影波影之间,空翠逼朝爽。阑宿雨、凉晞动色,媚疏峦、湿鬟三两。柳港风鹂,茨田水鹭,帆背来往。敞篷叶、摊卷横杯,更宽袜、科巾发纡唱。谁信些时狂态,惹渔童拍掌。风过也、舷唇霭净,尽绿摇、满袖蘋浪。为问西塞桃花,子同无恙。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绝。宋代。胡寅。仙居何异武陵溪,泛出残红春水肥。拟欲泝流兼载酒,应容艇子傍苔矶。
效古二首。唐代。储光羲。晨登凉风台,暮走邯郸道。曜灵何赫烈,四野无青草。大军北集燕,天子西居镐。妇人役州县,丁男事征讨。老幼相别离,哭泣无昏早。稼穑既殄绝,川泽复枯槁。旷哉远此忧,冥冥商山皓。东风吹大河,河水如倒流。河洲尘沙起,有若黄云浮。赪霞烧广泽,洪曜赫高丘。野老泣相语,无地可荫休。翰林有客卿,独负苍生忧。中夜起踯躅,思欲献厥谋。君门峻且深,踠足空夷犹。
四月八日赞佛诗。魏晋。支遁。三春迭云谢,首夏含朱明。祥祥令日泰,朗朗玄夕清。菩萨彩灵和,眇然因化生。四王应期来,矫掌承玉形。飞天鼓弱罗,腾擢散芝英。绿澜颓龙首,缥蕊翳流泠。芙蕖育神葩,倾柯献朝荣。芬津霈四境,甘露凝玉瓶。珍祥盈四八,玄黄曜紫庭。感降非情想,恬怕无所营。玄根泯灵符,神条秀形名。圆光朗东旦,金姿艳春精。含和总八音,吐纳流芳馨。迹随因溜浪,心与太虚冥。六度启穷俗,八解濯世缨。慧泽融无外,空同忘化情。
赵进士梦萱堂。明代。郑文康。慈母辞北堂,季子恨何极。托彼堂下花,对此长相忆。俯羹不可见,面墙竟谁即。昨夜梦魂中,分明见颜色。觉来独遑遑,阴风边塞黑。
题白莲园亭。宋代。释绍嵩。塔影挂清汉,分明雨后山。云寒湖贴贴。钱样菊斑斑。有水园林活,无风溪树闲。临流兴不尽,复自笑中还。
游仙都五首。宋代。吴谨微。薄宦驱人畏简书,金柔暑浊倦征途。归来有意寻真境,路入仙都不惮迂。
学厅桃符。宋代。方蒙仲。头胪如此可何官,习气居然简册间。似有宿缘吾士友,差强人意此溪山。青衿笑语非为冷,黄卷工夫可得闲。珍重相期进明德,莫教具索有惭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