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伯虎除国子监丞赴阙

送林伯虎除国子监丞赴阙朗读

《送林伯虎除国子监丞赴阙》是宋代赵汝鐩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林伯虎离开国子监,前往朝廷任职的情景。虽然没有提供原文内容,但我可以为您提供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玑衡占东南,老人方昭回。
明庭聚耆德,公难卧蒿莱。
行行出东门,丹心趋玉阶。
雪棹乘兴尔,云岫何心哉。
了却济世缘,应念金石台。
天街跃马余,就访孤山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林伯虎离开国子监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林伯虎的敬佩和惋惜之情,同时也借以表达自己在人生中的一些感慨和思考。

诗的前两句“玑衡占东南,老人方昭回。”描绘了林伯虎离开国子监的情景,玑衡指的是国子监的位置,东南意味着朝廷的方向。老人方昭回表示林伯虎的归来,老人指的是林伯虎成熟老练的形象。

接下来的两句“明庭聚耆德,公难卧蒿莱。”表达了明庭(指国子监)的学子们聚集在一起,颇具耆老之德,而林伯虎却难以在这里安居。公难卧蒿莱意味着林伯虎难以在国子监中安心居住。

接下来的两句“行行出东门,丹心趋玉阶。”描绘了林伯虎离开国子监,踏上前往朝廷的旅途,丹心指的是他忠诚的心意,趋玉阶表示他追求官职的渴望。

紧接着的两句“雪棹乘兴尔,云岫何心哉。”表达了林伯虎在雪中划船的兴致和对自然景色的赞叹,云岫何心哉则表达了他对山水之美的思索和感叹。

最后两句“了却济世缘,应念金石台。天街跃马余,就访孤山梅。”表达了林伯虎离开国子监,结束了他在世俗中的事业,应当怀念他在国子监中的贡献。天街跃马余表示诗人也有去访问孤山梅花的意愿,孤山梅是一个隐居者的象征,诗人或许希望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整体上,这首诗描绘了林伯虎离开国子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自然和人世间事物的感慨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朗读
()

猜你喜欢

黄花惊破九日愁。
正寒城、风雨怨秋。
愁便是、秋心也,又随人、来到画楼。
因缘幸自天安顿,更题红、不禁御沟。
()
霜幕风帘,闲斋小户,素蟾初上雕笼。
玉杯醽醁,还与可人同。
古鼎沈烟篆细,玉笋破、橙橘香浓。
梳妆懒,脂轻粉薄,约略淡眉峰。
()

先翁胸中有丘壑,豫筑园亭向山郭。清宵忽梦紫芝生,地灵献瑞真佳城。

只今诸孙仍肯构,风姿晔晔如芝秀。一门朱紫自此升,始知吉梦为休徵。

()
绵州八月秋气深,芙蓉溪上花阴阴。
使君唤船复载酒,书生快意仍长吟。
击鼓吹笙欢客饮,脱巾露发看日沈。
归来不知其所往,但见月高松树林。
()
西台妙迹继杨风,无限龙蛇洛寺中。
一纸清诗吊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

欃枪凭魏阙,魑魅紊乾纲。举世皆披靡,孙君独感伤。

昔曾蒙绛服,今肯戴银珰。殿上人为兽,床前弱敌强。

()

自到山阳不许辞,高斋日夜有佳期。管弦正合看书院,

语笑方酣各咏诗。银汉雪晴褰翠幕,清淮月影落金卮。

()
官共冰雪冷,身如鸥鹭閒。
更无人问字,只有分看山。
莫厌萧条里,全胜汹涌间。
秋来笋成束,匕筹未须悭。
()
三年弃旱独堪闻,一熟诸村稍作欣。
老子朝朝弄田,水眼看翠浪作黄云。
()
童作夫人纺,藏钱百万多。
不知三箧内,还记旧书麽。
()
风流全是汉衣簪,白首已成梁甫吟。
浮世浑无容易事,先生长有太平心。
樽前暮雨苔花老,枕上晴烟稻叶深。
最是懒迎金马客,不曾弹铗向知音。
()

微风起阿阁,朝日映窗虚。正有词臣在,閒观中禁书。

风流追晋代,翰墨过黄初。早晚承天诏,园林非久居。

()

九衢歌舞醉为乡,共庆飞霙报岁穰。花趁小春飘宴席,天回和气入彫觞。

三银阙涌云潢外,万玉妃朝月殿旁。圣旦亲逢赓帝藻,不同梁苑召邹阳。

()
四海指掌上,西浙复制置。
机张要省括,万里发中秘。
制劄天边来,夺我嘉兴尉。
风流谁后人,太史山谷氏。
()

露华闪闪照秋林,谁把红芳暗博金。白露不凋霜不剪,也知中有向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