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江信笔

章江信笔朗读

《章江信笔》是刘黻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自谪居章江以来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从谪向章江上,
两饭惟听宝界钟。
尚忆贾生陈痛哭,
肯为胡广说中庸。

春风举世知骑鹤,
夜雨何人误卧龙。
吾道未嫌拘絷苦,
一编炯炯照人胸。

诗意:
《章江信笔》以作者刘黻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在章江谪居时的感受和思考。诗中描绘了作者对章江生活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同时展现了他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和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诗的开头以自谪居章江以来的时间为起点,描述了作者在这里过着简朴的生活,每天只听到宝界寺的钟声作为两餐的时间提醒。接着,诗人回忆起与贾生的相识,想起他为胡广讲述中庸之道时的痛哭,表达了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怀念之情。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春风和夜雨的比喻来表达作者对于中庸之道的追求。春风骑鹤是指传说中德高望重的仙人,暗示着诗人对于道德高尚的追求。夜雨误卧龙则暗指让具有才华和智慧的人陷入困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被埋没的遗憾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和自信,他坚持自己的道路,虽然可能会受到一些困扰和束缚,但他的思想将光明照耀人们的内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写,展示出了对友谊、对中庸之道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于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刘黻朗读
()

猜你喜欢

积此檐间雨,骤兹山下谿。
真成乱昏昼,何止碍轮蹄。
云变看苍狗,泥深听竹鸡。
不能同愦愦,政尔合栖栖。
()

未老鬓毛焦,心归向石桥。指霞辞二纪,吟雪遇三朝。

连席频登相,分廊尚祝尧。回眸旧行侣,免使负嵩樵。

()

满地春风醉不知,汉皋金谷任他吹。落花回雪真何有,宛转如云点缀迟。

()
祖父田园都卖了,四边界至不曾留。
奈何犹有中心树,恼乱春风卒未休。
()
望觉林峦合,行知陇亩分。
转亭桥跨壑,入寺阁连云。
薪水僮奴事,经禅长少勤。
令人生爱敬,何止息尘氛。
()

老至物情淡,明朝又早春。岁行已若此,往事何酸辛。

寒铎闻前巷,孤舂隔数邻。焚香冥默坐,静忆百年身。

()
同事空王岁月深,相思还寄定中吟。
遥知清静中和化,只用金刚三昧心。
[予早岁与钱君同习读《金刚三昧经》,故云。
]
()

寒日闭门早,荒村落木齐。昆虫霜后蛰,豺虎草间啼。

碧海终难涉,青云未可梯。鹿门早晚去,妻子定相携。

()

仙冠鹊尾汉宫裁,金粟岩花日日开。此是淮南宾客地,白云还待八公来。

()

制举省元推二相,龙头昔日属宣猷。人间盛事并遐算,一席几盈九百筹。

()
窗满蕉荫小洞天,香风时度竹栏边。
东君管领春无价,笑倩金蓬上玉肩。
()

高髻梳来时样妆,如何面色漆同光。嘱卿且莫回头顾,赢得人称俏丽娘。

()

暖屋周遭静掩扉,故园蜂蝶到应稀。好风窗纸须吹碎,得任梅花作雪飞。

()

惊人侍句本天成,艳格清奇不易评。秋月照空澄万景,洛花无品尽多名。

珠藏赤水搜求苦,矿出黄金锻鍊精。郊庙有歌犹未采,只输高兴写幽情。

()
雨蕊方桃,晴梢渐杏,东风娇语弦管。
爱香帘约余寒,唤舞袖翻嫩暖。
红颜清健,旧墨竹、扶疏手段。
且碧窗、写就黄庭,画楫海山开卷。
()

岸树冥茫外,人家点画中。
断烟分紫翠,残照抹青红。

()

华景当凝煦,芳丛忽效奇。
红房争并萼,缃叶竞骈枝。
彩凤双飞稳,霞冠对舞欹。

()

剪烛为欢夜雨前,易州酒媚越归船。赏花限展还三日,瀹茗瓶开第一泉。

稍歇吹弹因说剑,不妨谐谑亦参禅。怕闻人与春俱去,起拂离歌奏别弦。

()

青山锁断红尘路,石柱干霄藏洞府。老蛟据窟不可窥,千古流泉替渠舞。

真墟容我辄跻攀,心旷方知白日閒。飞仙一去忽已远,坐对松梢云往还。

()

河东有句不空传,但寄襄阳孟浩然。多虑皆能成白发,一尘莫遣到丹田。

此身彭泽杯中老,浮世邯郸枕上眠。常恨今时无大雅,看君发愤补亡篇。

()

我居在城府,再至俄二年。岂无山水心,可奈簿领缠。

今晨偶乘兴,适此宾从贤。零雨洗骄阳,谷中听流泉。

()
士苦不自重,贪名乃忘生。
向来望尘子,得车定何荣。
浮云蔽天壤,岂碍日月明。
惟余金石交,可论藏与行。
()

一片残阳树,归飞鸟自如。依栖鸣上下,羡尔尚安居。

()
千炬金栀映玉蕖,台城昨梦又年馀。
断无弦索鸣华屋,惟见炊烟起草庐。
儿报瓶空因止酒,婢言油尽暂停书。
蓬窗亦有精勤士,何必然藜向石渠。
()

论思厌久,动莼鲈清兴,轻辞丹极。佩玉腰金归故里,光照湖山秋色。八座仪刑,九重尊宠,才大今词伯。汉家豪俊,一时谁是勍敌。
三径旧日家声,华堂深稳处,频开瑶席。春在壶中真自有,一境珠宫仙掖。谭尘挥风,罚筹如猬,数困尊前客。故应元放,举杯狂醉轻掷。

()

山合云初尽,溪阴下夕阳。
贫看无限好,柳底坐秋光。

()
似斜斜,才整整,又霏霏。
今夜里、窗户先知,嫌春未透,故穿庭树作花飞。
起来寻访剡溪人,半压桥低。
兔园册,渔江画,兰房曲,竹丘诗。
()

南望黄河亦壮哉,吕梁之水如奔雷。飞流万里昆仑下,急峡千峰日夜摧。

汉署君为沧水使,徐方人识济川才。登临莫作观涛赋,恐有鱼龙处处哀。

()
晓发渔门戍,晴看担石湖。
日衔高浪出,天入四空无。
尺寸分洲岛,纤毫指舳舻。
渺然从此去,谁念客帆孤。
()
地下无馀恨,人间得盛名。
残篇续大雅,稚子托诸生。
度日山空暮,缘溪鹤自鸣。
难收故交意,寒笛一声声。
()
晨听焦桐声,夜闻断弦音。
阿女有父资,家学在一琴。
生书五经石,死给十吏札。
阿女有父能,八分乃遗法。
()

步步青山拥碧溪,村村麦陇入桑畦。
路将好景匆匆过,轿避柔柯故故低。
风饵雨纨香有思,带罗簪玉净无泥。

()
我始来相居,谈公口澜翻。
平生惊人句,笔力正始间。
古人不可作,因君见班班。
矍然起懦庸,褰裳撼诗关。
()

宿草孀妻奠,遗编稚子留。山阳愁听笛,剡曲恨回舟。

九死还初服,三生记旧游。踟蹰季札剑,日夜梦东瓯。

()

风软耶溪荡綵舟,兰桡桂楫漫夷犹。鹊桥露冷来何暮,凤吹云深逝莫留。

琼岛碧桃偏向暖,瑶台琪树不禁秋。相如莫奏长门赋,且听闺人咏白头。

()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试为连州吟,泪下不可禁。

连山何连连,连天碧岑岑。哀猿哭花死,子规裂客心。

()

阴浓愈觉重叠,翠湿何曾动摇。静里试听馀韵,评来清胜芭蕉。

()

秋山风起野云飞,雁度空江影渐微。高处乾坤双眼尽,閒边丘壑几人归。

漫教白发凌寒色,还伴黄花对晚晖。抚景且同并一醉,年来谁复问缁衣。

()
翰墨通家旧,吁嗟大父时,追随千里驾,酬唱百篇诗。
小器惭非远,孤童误见奇。
殷勤授简意,敢负昔年期。
()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
山围仙垅,水绕佳城。
言中有响,句下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