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师虞卿三首

挽师虞卿三首朗读

《挽师虞卿三首》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渊源师友邺侯门,
赫奕家声汉相孙。
冠带仅容游璧水,
姓名竟不上慈恩。

中文译文:
深厚的师德友情,承载在邺侯的门下,
熠熠生辉的家族声誉,与汉相孙的身份相称。
华丽的衣冠只能容纳游璧水的波光,
然而名字却无法登上慈恩之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宰挽词的一部分,用来悼念已故的虞卿先生。诗人通过几个隐晦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虞卿先生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美。

首先,诗人提到了邺侯的门下,邺侯是指北魏时期的尉迟迥,他以儒学修养闻名。这里表示虞卿先生与尉迟迥有深厚的师友之情,渊源深厚。虞卿先生在学问上得到了邺侯的指导和培养。

接着,诗人提到了虞卿先生所属的家族,家族声誉赫奕,有如汉朝的贤相孙子。这里将虞卿先生与贤相相提并论,突显了他在政治和学术上的卓越成就。

然后,诗人以华丽的衣冠来象征虞卿先生的才华和光辉。诗中提到衣冠仅容得下游璧水的波光,形容虞卿先生的才华熠熠闪光,引人注目。

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诗中提到虞卿先生的姓名未能登上慈恩之册,意指他未能得到官职或荣誉的奖赏。这种遗憾的情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虞卿先生才华被埋没的感慨,同时也折射出当时士人追求功名的现实困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厚的师友情谊、家族声誉以及虞卿先生的才华为主题,通过隐晦的表达方式,展示了诗人对虞卿先生的敬仰和对其才华被埋没的遗憾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朗读
()

猜你喜欢

露柱通宵守岁兜,灯笼侵早拜年兜。乌藤趁队无碑记,跳出禅床左畔兜。

普伸祝颂随娄搜,享千秋天生富贵。切忌他求,好消息兜。

()

阀阅争高王气饶,鄂王祠庙更岧峣。汤河未过先闻说,山雨多时也漫桥。

()

只对青山不著书,窗前绿草自菲菲。蒲团坐破何烦补,此意从来知者希。

()

富父舂喉日,殷辛漂杵年。晓霜含白刃,落影驻雕鋋.

夕摈金门侧,朝提玉塞前。愿随龙影度,横□阵云边。

()
幸观世事已忘机,觞咏流行度几时。
万物本来同一性,可知猿鸟不相疑。
()

六花阵合红满川,鼓鼙声喧旌暗天。锦裘绣帽不动鞭,腰鞬两弓谁更先。

城狐社鼠空百千,一呼辟易投戈鋋。霹雳昼射蛟螭渊,妖星夜落蚩尤躔。

()

数载田苗长亢旱。今春雨雪何滋漫。嘉兆分明知过半。将来看。掀天大熟歌讴满。二月花开成片段。千株柳发排堤岸。又待教人装好汉。相呼唤。提壶挈*争跳窜。

()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

环卫皆君长,东南尽笮邛。流官乘小驷,蛮妇织花賨。

刀剑生睚眦,衣冠列附庸。不烦司马檄,尺土亦王封。

()

戎狄寇周日,衣冠适洛年。客亭新驿骑,归路旧人烟。

吾道将东矣,秋风更飒然。云愁百战地,树隔两乡天。

()
四海声名桂一枝,流年仅及手中蓍。
康成未免龙蛇厄,翁子宁酬富贵期。
天上玉楼须好记,人间金谷漫遗诗。
宦途落寞知音绝,三抚朱弦只自悲。
()

欧子孤山原不到,泉名六一表怀贤。勤师已化坡仙老,留得高名世上传。

()

云山望里半模糊,夜气迷濛尚有湖。事去徒劳千日亿,老来为惜一身孤。

竟无旧雨能分供,剩有荒田畏索租。看取淡妆浓抹态,米家难自泼成图。

()
不觉离乡久,南来驿使疏。
羁臣一掬泪,慈母两行书。
租税闻输毕,田园说歉馀。
何时真宦达,处处奉潘舆。
()
已陈粢盛敷严祀,更奏笙镛协雅声。
璇图宝历欣宁谧,晏俗淳风乐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