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隐纪咏·安乐泉

桂隐纪咏·安乐泉朗读

《桂隐纪咏·安乐泉》是宋代张镃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潜通大壑水,
一杯千虑散。
只因都放下,
如熟病得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安乐泉的景象,通过一杯清泉的形象,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舒适的心境。诗人通过放下杂念、抛却烦恼,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如同病人出了一身虚热,流下了汗水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表达,将一种返璞归真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潜通大壑水”,描绘了清泉潜通于大山大壑之中的情景,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更隐含了一种清新、纯净的意象。接着,“一杯千虑散”,表达了喝下清泉后,烦躁的思绪被洗涤得一扫而空的境界。最后两句“只因都放下,如熟病得汗”,通过放下杂念、抛却烦恼的方式,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舒适,如同病人经过一场汗出,病愈的过程。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词句,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舒适的愿望,引导人们放下纷扰,回归心灵的安宁。

这首诗词以深邃的意境和简练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和追求。通过清泉的形象,诗人寄托了对人生境遇的反思与追寻。诗词中的“放下”与“得汗”构成了一种对病愈的比喻,借以表达作者放下尘嚣、烦恼后获得内心平静与解脱的心境。读者在赏识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体悟与生活哲理,也能够引发自己对于内心宁静与舒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

猜你喜欢

绕屋花如绣,当筵酒泻油。青童珠络臂,红妓锦缠头。

深院歌娇鸟,垂杨系紫骝。谢公行乐地,不羡五陵游。

()

眼中景物口中吟,秋后郊原信步临。雨霁野阴摇暮霭,霜高老树抱冬心。

五峰晚髻含苍翠,一塔斜阳阅古今。我比閒云自来往,松间童子漫相寻。

()

天地双蓬鬓,江湖一酒杯。不因佳客至,争得好怀开。

拄颊看山坐,登楼待月来。黎明还送别,歌罢重徘徊。

()

潇洒桐庐县,名闻汉代余。

民风尚耕钓,土物富薪蔬。

()
终古郁岧峣,东南此撑柱。
当时若更高,恐碍日月路。
()

海内同声几慕韩,诗盟好在未应寒。怀人葭水露初白,感物枫林叶尽丹。

语及千秋惭下里,来从异地对南冠。公馀野服堪萧散,玩世何须道有官。

()

上坡面在山,下坡山在面。相见令人愁,不知不相见。

昔诵吴江施武诗,令我眴颠心滋疑。今年奉檄罗施国,陟坡正值芳春时。

()
迢递关山身历遍,烟霞胜处曾游。
九江江畔系孤舟。
匡庐如画里,南望插天浮。
瀑布香炉齐五老,层层爽气陵秋。
()

一门三代贵,非是主恩偏。破虏山铭在,承家剑艺全。

夺旗貂帐侧,射虎雪林前。雁塞逢兄弟,云州发管弦。

()
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
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
迎阳朝翦彩,守岁夜倾银。
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
()

一军南北几扶伤,长坂安行气已王。豪杰尽思为汉用,江山初不假吴强。

两朝元老心虽壮,再世中兴事可常。寂寞永安宫畔土,争教安乐似山阳。

()
买得武夷毛竹杖,忽思江外友于人。
青原若访常荷屋,助尔扶携觅句新。
()

年少初辞阙,沾恩更隐难。已知成傲吏,不敢耻微官。

劲节凌冬劲,寒枝历岁寒。抱琴时弄月,流水为谁弹。

()

初离膝下时,朝暮常相忆。转眼半载馀,中心更悱恻。

翩翩空中鸟,欲飞有羽翼。薄薄天上云,欲行仗风行。

()
午坐如痴懶唤茶,意行因到野人家。
千红万紫随春去,独立溪头看荔花。
()

眷义门墙旧,交游手足如。方勤来妣赙,忍写慰公书。

继世多先烈,诸郎总令誉。观音山路黯,飞些重欷歔。

()
一月山行意未厌,晚晴仍对雨纖纖。
回思浪涌涛翻际,宁有于今安且恬。
()

汉室分符属俊良,喜君得郡古丹阳。去时佩印辞京邸,到日题诗出射堂。

大别东连荒梦泽,潜江南下乱潇湘。三休竟望荆台远,九辨空思汨水长。

()

恼杀未归客。
桃花埙眼醉。
()
卒爵乐半,礼备告知。
神保聿归,敢以辞致。
顺成之方,其蜡乃通。
自今以始,八方攸同。
()

万马渡辽河,三军夜枕戈。城亡诸将在,律丧两师和。

伏阙书何用,忧时泪苦多。节旄真脱尽,归雁望云罗。

()
予夺平生足矣,痛痒以身体之。
薤本何须先拔,蒲鞭不可妄施。
()
清涟万顷渟为湖,湛湛一镜涵太虚。
基旁鳞次田莓莓,四望沃若皆膏腴。
蔬畦麦陇间碧树,洲蘋岸蓼连平芜。
水村落照晚钟寺,中有一山成画图。
()

珠江尊酒送行舟,灼灼文光射斗牛。莫讶当年衔虎尾,预知此去夺龙头。

云移帆影添杯色,风舞花丝作酒筹。嘱尔皇都得意后,紫泥封寄旧书楼。

()

司农拜命向长安,满目甘棠四野看。枫陛行瞻曳履重,椿堂先得舞衣欢。

旌摇王屋冲星晓,酒尽苏门对月寒。为赋大东临祖道,凭君切直奏金銮。

()

我祀我享,仪物孔周。一纯斯举,二精聿修。璞兮其温,丝兮其紑。

是荐洁蠲,神兮安留。

()

何处蓬山宅,汾阴傍汉宫。冥栖紫芝客,长啸绿云中。

忽伫甘泉驾,遥寻河上公。玄风那可掇,大道本难穷。

()

何处来芳讯,春风把一枝。薄云千涧暝,深雪独行时。

策杖香随至,开尊影倒窥。罗浮虚月色,此地有佳期。

()

()

契阔相逢一笑欢,当年森桂共骖鸾。
试谈旧事醒村酒,仍趁新晴暖客鞍。
梅粉都皴啼宿雨,柳黄不展噤春寒。

()
玉麟堂上歌薰风,周公分陕方居东。
霓旌龙节更号令,长江万里消狼烽。
櫜鞬帕首多名将,夙兴拜舞占乾象。
紫气浮浮轸翼间,宗星炯炯银潢上。
()

金兽喷香瑞霭氛。夜凉如水酒醺醺。照人娇眼媚生春。
我自愁多魂已断,不禁楚雨带巫云。人情又是一番新。

()
几何水作四时雷,试去寻源櫂懒回。
欲看泽民千古样,我来不是等闲来。
()
属车隐隐还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
杨花都不知人意,故人长门宫里来。
()
一壑烟寒孰与娱,横斜影对此君癯。
风饕雪虐转强项,惟我与君其是夫。
()
山鸦噪处古灵湫,乱沫浮涎绕客舟。
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
使君惜别催歌管,村巷惊呼聚玃猴。
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
()

衡门多乐事,何事最相宜。会意丝桐远,搜神汗竹奇。

圣贤终日对,山水几人知。儒雅风流并,如君实可师。

()

秋水上溪鱼正肥,西风岩谷思依依。问渠金紫千钟禄,何似山中及早归。

()

瓜小庖厨进未堪,连宵露白气初涵。猩红摘下供书案,合配黄来佛手柑。

()

豪气而今觉渐消,江东枉说阿龙超。弄丸谁是市南手,谐俗还羞楚国腰。

八月涛声醒愕梦,三更雨脚动吟瓢。海天大有悲歌地,莫谩随人破寂寥。

()

风中林叶欣欣动,竹外波光剡剡来。日晚清樽催客醉,夜深红烛待船回。

()

秋风萧瑟洒寒衣,一枕空床百虑违。瘦骨可禁霜雪冷,枯肠那取梦魂饥。

吟馀调苦虫声切,病后交疏雁影稀。布被浣残轻着枲,半生与汝特相依。

()

凉风夜排户,秋意变林木。十载得君声,相逢但秉烛。

顾影毛发疏,悲怆填心畜。低昂看北斗,流光不可续。

()

池满风吹竹,时时得爽神。声齐雏鸟语,画卷老僧真。

月出行几步,花开到四邻。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

()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
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

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莺啼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

独施清静化,千里管横汾。黎庶应深感,朝廷亦细闻。

心期在黄老,家事是功勋。物外须仙侣,人间要使君。

()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