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籐枕诗》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深爱江湖生活的情感,以及他对于岁月的感叹和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籐枕诗》中文译文:
为爱江湖细雨声,
短篷欹听买随行。
那堪老去便轻软,
肯羡珊瑚与夜明。
诗意:
诗人深深热爱江湖生活,他倾听着细雨在江湖上的声音。他坐在短篷船上倾听,随波逐流。然而,他意识到人生已经渐渐衰老,变得脆弱而无力。尽管如此,他仍然羡慕珊瑚和夜明的坚韧和永恒。
赏析:
这首诗以江湖为背景,通过描绘雨声、短篷船和珊瑚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深情追忆。诗人用细雨声来象征江湖的风景和生活的起伏变化,这种细腻的描写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韵味。短篷船成为诗人流浪江湖的象征,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随波逐流的向往和追求。然而,诗人在岁月的冲刷下,感觉到自己的衰老和无力,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以珊瑚和夜明作为对比,表达了对坚韧和永恒的羡慕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送人游武夷。明代。王恭。闽州山水独清晖,九曲仙源世所稀。剑浦夜天烟外小,幔亭溪树鸟边微。胡僧共饭骊珠钵,羽士相逢薜荔衣。玉女峰南孤磬里,知君今去欲忘归。
赠中山杨。金朝。李遹。士道彫丧愁天公,阴霾惨惨尘濛濛。三冬不雪春未雨,野桃无恙城西红。春光为谁作骀荡,造物若我哀龙钟。数行墨浪合眼死,一包閒气终身穷。中山公子文章雄,雅随童稚为雕虫。祢衡不遇孔文举,坡老懒事陈元龙。唯之与阿将无同,乾坤万里双飞蓬,飘飘南北东西风。
醉吟。宋代。杨万里。古人亡,古人在,古人不在天应改。不留三句五句诗,安得千人万人爱。今人只笑古人痴,古人笑君君不知。朝来暮去能几许,叶落花开无尽时。人生须要印如斗,不道金槌控渠口。身前只解皱两眉,身後还能更杯酒。李太白,阮嗣宗,当年谁不笑两翁。万古贤愚俱白骨,两翁天地一清风。
春日杂兴 其三。宋代。韩淲。当其未生时,孰知我能老。既老复须死,何其置怀抱。谈空与说妙,终古吻不燥。此身无厌生,得酒醉亦好。
恭州报恩长老宣公以四偈见别用韵为谢。宋代。晁公溯。大地八风初不动,老夫自驾铁船行。莫忧船上不知晓,无有木鸡来报更。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十三 林和靖桥。宋代。郭祥正。不作市朝客,甘为渔钓翁。柴门危径断,犹喜一桥通。
耕渔处。宋代。卫宗武。清涟万顷渟为湖,湛湛一镜涵太虚。基旁鳞次田莓莓,四望沃若皆膏腴。蔬畦麦陇间碧树,洲蘋岸蓼连平芜。水村落照晚钟寺,中有一山成画图。郑谷无此宽閒野,严濑无此浩渺区。更於何所堪下钓,更於何所堪荷锄。谁与卜筑於此居,峨然其冠孔氏徒。时哉不偶堪遁世,垂缗把耒以自娱。兴来风月入吟啸,错落吐出鲛盘珠。人惟内省有足乐,眇视外物芻狗如。膏粱於此且不愿,况为鱣鲔而施{上四下瓜}。则知之子命名者,是特寄意耕与渔。岂亦伯成子高之在野,庄周濠上这观鱼。
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 其八。明代。于慎行。上宫夜色冷漫漫,月转层霄十二栏。大地河山银作海,中天楼阁玉为坛。虚无灵境箫声断,缥缈秋光练影寒。仙掌芙蓉看欲近,转从北斗识长安。
南旺湖 其一。明代。谢迁。南旺湖通黑马沟,济南汶北两分流。渊源直是徂徕出,真重前人为国谋。
醉落魄。宋代。黄庭坚。浮蚁。一入愁肠,便有阳春意。须将席幕为天地。歌前起舞花前睡。从他兀兀陶陶里。犹胜醒醒、惹得闲憔悴。”此曲亦有佳句,而多斧凿痕,又语高下不甚入律。或传是东坡语,非也。与“蜗角虚名”、“解下痴绦”之曲相似,疑是王仲父作。因戏作四篇呈吴元祥、黄中行,似能厌道二公意中事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争名争利休休莫。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邯郸一枕谁忧乐。新诗新事因闲适。东山小枝携丝竹。家里乐天,村里谢安石。
赤壁来游带月归,东坡行处證依稀。鹘巢瞰树摩苔碣,鹤梦横江掠羽衣。
夜话承天闲有味,春寻安国近相依。义尊还似当年意,座上诗成酒共挥。
去县日,僚友饯于黄州二赋堂,泛舟赤壁留别。清代。顾印愚。赤壁来游带月归,东坡行处證依稀。鹘巢瞰树摩苔碣,鹤梦横江掠羽衣。夜话承天闲有味,春寻安国近相依。义尊还似当年意,座上诗成酒共挥。
秋胡行。魏晋。陆机。道虽一致。涂有万端。吉凶纷蔼。休咎之源。人鲜知命。命未易观。生亦何惜。功名所勤。
颂古五十五首。宋代。释绍昙。 南国江山入战图,生灵何处问渔樵。凭君休说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力农。明代。西吾衡上。衲子家风在,空山自有年。死心衣带下,生意?头边。火种锄秋月,刀耕破晓烟。倦来何所事,高枕夕阳眠。
天香·又题芸窗课子图。清代。杨葆光。绳束珊瑚,床连翡翠,琅玕小径饶有。净几明窗,偶然开卷,定许阿谁相守。青灯有味,信几度、春秋不负。喜得佳儿,但慧业、早应相授。小时问君记否。也垂髫、近笼衫袖。转瞬看雏凤,一般韶秀。我亦相逢刮目,道蠹卷、生涯早传久。待看他年,抱孙还又。
玉兔光回,看琼流河汉,冷浸楼台。正是歌传花市,云静天街。兰煤沉水,澈金莲、影晕香埃。绝胜□,三千绰约,共将月下归来。多管是春风有意,把一年好景,先与安排。何人轻驰宝马,烂醉金*。衣裳雅淡,拥神仙、花外徘徊。独怪我、绣罗帘锁,年年憔悴裙钗。
汉宫春 元夕用京仲远韵。宋代。张玉娘。玉兔光回,看琼流河汉,冷浸楼台。正是歌传花市,云静天街。兰煤沉水,澈金莲、影晕香埃。绝胜□,三千绰约,共将月下归来。多管是春风有意,把一年好景,先与安排。何人轻驰宝马,烂醉金*。衣裳雅淡,拥神仙、花外徘徊。独怪我、绣罗帘锁,年年憔悴裙钗。
赠聂丈人二首 其一。清代。李英。何来长啸蹑云烟,囊似韩康卖药年。自昔灞陵无二价,相逢谁解识神仙。
感怀。元代。朱希晦。自叹颓然一老翁,十年奔走鬓飞蓬。中原虎斗干戈满,四海人忧杼轴空。葛亮平生恢复计,汾阳材略中兴功。何当远望舂陵郭,佳气朝来正郁葱。
得告后用范以载侍御卢沟壁间韵。明代。鲁铎。病思无端鬓有华,乞身刚喜得还家。缘深云梦泽中水,心醉武陵溪上霞。谙道岂真须老骥,入林聊复羡归鸦。东冈旧业堪衣食,种稻条桑更艺麻。
次韵子瞻寄贺生日。宋代。苏辙。弟兄本三人,怀抱丧其一。颀然仲与叔,耆老天所骘。师心每独往,可否辄自必。折足非所恨,所恨覆鼎实。上赖吾君仁,议止海滨黜。凄酸念母氏,此恨何时毕。平生贤孟博,苟生不谓吉。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凄凉百年後,事付何人笔。于今兄独知,言之泣生日。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唐代。杜甫。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动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