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

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朗读

诗词:《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

中文译文:
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
堤树枝条老更成,
岂容他处夏阴清。
东风不惜吹芳草,
绿满鹅儿燕子情。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诗人通过描绘西湖春日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西湖的春日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堤树枝条老更成,岂容他处夏阴清”以树枝老去、夏天的阳光清爽为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春日温暖、生机勃勃的景象的期待和向往。

接着,诗人写道“东风不惜吹芳草,绿满鹅儿燕子情”,表达了春风吹拂下,芳草如茵,动物们也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春日西湖的美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递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自然的赞美之情。读来让人心旷神怡,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活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

猜你喜欢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

梅花枕上听司晨,起绾金章候拜亲。
喜对慈颜看铺鬓,发虽疏脱未如银。

()
游山闻说多诗句,久已传抄听小胥。
屡戒譍门老马走,门前驿弟不为疏。
()
昔年为作蟾宫客,曾向宫中看玉轮。
万丈光悬金粟树,三更影落绛河津。
生憎老兔深为窟,却笑仙娥不嫁人。
回首归来旧尘世,满天风露一吟身。
()

春来归梦刻飞凫,夜半流澌拥舳舻。
似胜去年彭蠡口,雪封庐岳浪翻湖。

()

山水有图无逸换,锦坊兴废变初终。咸阳父老能言语,不在金函谏疏中。

()

每过杨子宅,时醉庾公楼。黄鹄云霄志,白蘋江海流。

读书非世用,种树是吾谋。自识文章贵,多寻潇洒侯。

()

不羡明珠佩,偏来一片愁。可怜闺里月,圆缺几春秋。

命岂荆钗薄,容窥玉镜羞。寒衣空自携,相忆浣溪头。

()

木落晓霜清,万壑千岩突兀。彷佛萸糕菊酒,是重阳景物。

有人携杖上高台,长啸胸空阔。目断寥天尽处,插远青数笏。

()

两度寻梅未着花,孤城僻绝海之涯。鲛人并列横江戍,岛客能乘上汉槎。

官阁夜声潮撼急,女墙秋色月临斜。由来保障称兹土,喜颂升平彻万家。

()
幽梦回千里,高城转五更。
窗虚送月落,竹动喜风生。
自笑行安往,犹思坐待明。
郊居少僮仆,手自辟柴荆。
()

开径通幽屿,临流结小亭。引来溪树碧,分得泮芹青。

灯火书连屋,壶觞月转庭。因悲城市促,尘土漫劳形。

()

笔端成大造,海鸟若相忘。暮雨汀莎湿,春风岸芷香。

柳边迷落絮,云里带飞霜。总为经天藻,长留羽翰光。

()

木鸡不与众鸡同,曾逐旌阳上碧空。
学得仙家餐玉法,至今木血不能红。

()
染霜胡甘熟,烘日荔枝美。
橘柚未为精,葡萄安可拟。
郭生始能赞,魏文何谬比。
二果皆世珍,乃遗及贱士。
()

圣明端拱太平时,好雨当春细若丝。应是柏台添气象,旋滋花柳更催诗。

()

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亲知天畔少,药味峡中无。归楫生衣卧,春鸥洗翅呼。

()
闹市门头,有事句子。
摆手出漳江,全身在里许。
()
秋风吹碧草,久客情如何。
乡关断过雁,青山高嵳峩。
然而梦寐间,往往长经过。
梦觉亦我耳,所得初无多。
()
仙山对敞直庐扉,繙遍緹油素领垂。
驽乘空陪天骥尾,羁禽不集帝梧枝。
云连帝阁朝暾早,花咽宫渠夕溜迟,何事夫君弄九笔,五年犹似雁门踦。
()
聪明不及前时久,惟鼻犹能嗅臭香。
老去无端都塞了,不分鲍肆与兰房。
()

梯航百转入山深,胜览幽探惬素襟。二月春城今烂熳,千年遗迹半湮沉。

伏波南下湟关彻,都统西征桂岭擒。此日讴吟天万里,登陴空有雨桑心。

()
晓陌行车过,交相叹且惊。
荀龙闻一蜕,穆骏失全鸣。
不复中画直,空余左史成。
绪言犹在耳,尚想见平生。
()
学修行,如采药。
携个清净篮儿,并无染著。
向白云、深处游行,又何曾用镢。
呼青鸾,引白鹤。
()
千丈岩头一点红,春风吹落浅莎中。
山僧倚杖移时去,说似溪边采药翁。
()

美人南往云阳墟,我欲从之道郁纡。昼梦衡峰半空紫,觉来失却巴陵湖。

对君把酒心茫然,七十二峰犹眼前。玄猿攀萝石壁仄,黄鹤空洲芳草连。

()

苍山斜枕汉江流,自古东南重上游。巫峡秋声连戍角,洞庭月色在渔舟。

白云黄鹤悠悠思,落木啼乌渺渺愁。独夜悲歌形胜地,灯前呼酒看吴钩。

()

与老无期约,到来如等闲。偏伤朋友尽,移兴子孙间。

笔底心无毒,杯前胆不豩.唯馀忆君梦,飞过武牢关。

()

绿杨深处远闻莺,郭外芳塘水色清。两岸桃花新著雨,夕阳一半绕商城。

()

数从羁馆接清扬,招饮时过绿野堂。庑下相庄梁妇案,橐中深愧陆生装。

家贫计岂佣书拙,时乱身偏作客强。凄绝当年王谢燕,春归犹自恋雕梁。

()
真人朝天去不还,千年鹿迹留空山。
空山寂寞何所有,野殿荒凉松桧寒。
桑田海水移今古,兴亡万变谁能数。
五云深处驾飞龙,应笑人间换朝暮。
()

种松花园阡,森森望其长。仰体祖父心,视同子孙养。

辛苦四十年,颇作江涛响。虽非合抱材,已有虬龙象。

()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巇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
绕岳复沿湘,衡阳又耒阳。
不堪思北客,从此入南荒。
旦夕多猿狖,淹留少雪霜。
因经杜公墓,惆怅学文章。
()

闻君伏枕在虚沟,我亦经旬病裹头。一种黄花风雨里,祗应不似故园秋。

()

一层云閒一层峰,峰影不如云影浓。忽地风吹云尽散,马前了了翠芙蓉。

()
杖挑初日闯云关,忽报充师早下山。
煮茗谭诗有贤子,免教题凤怅空还。
()
大漠雪漫漫,胡风入箭瘢。
平明没马足,半夜折旌竿。
声叠鼓鼙暗,光添剑戟寒。
铁衣三十万,谁不忆长安。
()

怪来腊日起春风,一夜琼花发禁中。大地山河银色界,九重楼观水精宫。

紫宸廊迥寒无价,文石庭乾扫不融。又喜来年书大有,谁知圣主是天公。

()

梧叶惊秋落井头,天涯旅客正悲秋。更堪月夜寒声起,江上菰蒲落雁洲。

()

泊舟登危亭,江风堕轻帻。
空明入远眺,天水如不隔。
日落震泽浦,潮来松陵驿。

()

西方有圣人,自然坐莲花。跏趺黄金相,下照千恒沙。

庄严先帝释,纷诡诸罗叉。种种明心地,安在斗毗夸。

()

牢落居庸道,苍茫六载还。开轩延汉使,对酒话燕山。

鸟道增新戍,天梯护上关。白城烟火切,锁钥未应闲。

()
笑盈盈。
晓妆扫出长眉青。
长眉青。
双开雉扇,六曲鸳屏。
()

斜红照水。似晴空万里。明霞相倚。逐伴笑歌,小立绿槐阴里。诮没些、春气味。
纷纷觑著闲桃李。浅浅深深,不满游人意。幽艳一枝,向晚重帘深闭。是青君、爱惜底。

()

一雨江头十日寒,故园犹带暮云看。自思裹饭悲生事,谁念歌鱼作客难。

多病未堪违药饵,清时那可误儒冠。旧存羽翮飞腾意,祇是间关念已残。

()
旧闻老蚌生明珠,未省老兔生於菟。
老兔自谓月中物,不骑快马骑蟾蜍。
蟾蜍爬沙不肯行,坐令青衫垂白须。
於菟骏猛不类渠,指挥黄熊驾黑貙。
()

白玉楼高云光绕。望极新蟾同照。前村暮雪,霁梅林道。涧风平,波声渺。喜登眺。疏影寒枝颤,太春早。临水凝清浅,靓妆巧。

瘦体伤离,向此萦怀抱。觉璧华轻,冰痕小。倦听塞管,转呜咽,令人老。素光回,长亭静,无尘到。烟锁横塘暖,香径悄。飞英难拘束,任春晓。

()
得道如良贾,深藏要若无。
冶金宁辄跃?韫玉忌轻沽。
儒术今方裂,吾家学本孤。
汝曹能念此,努力共枝梧。
()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