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履少聊挽辞二首。宋代。张镃。释和书上已经年,敌骑南来果犯边。太息龟灵成底事,漫闻鸿宝得家传。平生喜踏天山雪,晚岁愁看瘴浦烟。务实褒称曾未泯,不须凝恨入重泉。
《刘子履少聊挽辞二首》是张镃创作的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释和书上已经年,
敌骑南来果犯边。
太息龟灵成底事,
漫闻鸿宝得家传。
平生喜踏天山雪,
晚岁愁看瘴浦烟。
务实褒称曾未泯,
不须凝恨入重泉。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挽别刘子履而写的。诗人表达了对边疆的忧虑和对家国安宁的期望。他提到了释和书,这是一本记录了多年来国家的重大事务和历史的书籍。诗人感叹敌骑南侵,侵犯了边疆的安全。他叹息着说,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已经成为过去,但他仍然听说新一代的英雄正在继承家传的宝物。
诗人回顾了自己平生的喜悦和晚年的忧愁。他喜欢踏雪登上天山,感受雪的纯洁和高山的壮丽。然而,晚年时,他却愁眼望着瘴浦(指瘴气弥漫的地方)的烟雾。最后,诗人称赞了刘子履的务实态度,他的成就并没有被遗忘,也不需要将怨恨凝聚到重重的泉水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刘子履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关切。诗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国安宁的期望。
诗人通过对释和书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的关注。他希望新一代能够继承前人的智慧和勇气,继续捍卫边疆的安全。
诗人在描写自己平生的喜悦和晚年的忧愁时,使用了雪和烟雾这两个意象。雪代表纯洁和壮丽,烟雾则象征着瘴气和困难。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人生的喜悦与忧愁,以及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最后,诗人对刘子履的务实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刘子履的成就不会被遗忘,也不需要将怨恨凝聚到浩渺的泉水之中。这种评价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主义和实际行动的崇尚,同时也表达了对刘子履的敬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时局和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家国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勇气、智慧和务实精神的赞美。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秋日同希深昆仲游龙门香山晚泛伊川觞咏久之。宋代。梅尧臣。落日川上好,徘徊弄孤舟。鸣桹进山口,清唱发渡头。浅濑不可泝,停桡信中流。山樽对苍翠,溪鸟自沈浮。濯足破岚影,采菱临芳洲。千龛晚烟寂,双壁红树秋。细细石涧泉,摇摇波际楼。澄潭若泻监,万象已盈眸。康乐足清尚,惠连仍此游。摘景固无遗,挥笔曾未休。醉来同渊明,兴尽殊子猷。归傍渔梁静,行看夜火幽。露华初滴滴,夜吹何飕飕。不犯严城漏,谁言怜近丘。
观圃。元代。方回。行行观我圃,物理析秋毫。日夜新花发,春秋老树高。力耕何所获,瓮灌未为劳。天地一樽酒,螟蛉视尔曹。
次韵答侯若孩太傅二首 其二。明代。释函是。野寺孤村泣断燐,半生魂梦若为真。可怜按剑看投夜,始信寒岩独有春。沐雨栉风多载恨,锄云耕月一身贫。劳生扰扰同今昔,更莫长歌恸鬼神。
送刘改之。宋代。王居安。 名满江湖刘改之,半生穷因只吟诗。人言季布恐难近,我谓郑老真吾师。试令满饮至酩酊,愈觉高论生神奇。豪家有财不识宝,贫者识这空嗟咨。
再用韵。宋代。李洪。风罥游丝百尺长,蜂房酿蜜露微黄。翠榕一半委陈叶,紫柰十分留暗香。卢橘带酸归老圃,侧生未熟去闽乡。浮云出岫初无恋,静看卷舒何太忙。
楫禅人之太白。宋代。释智愚。明明不可铭,断续复谁听。海上有痴绝,山中无白丁。天风生寂籁,霜月下寒汀。子去忘幽讨,重岩犹未扃。
之。余意古松之散在天地间,其拄青天而蔽厚地者,可以数计周知。欲合而处之,不可得也。作问松
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海心岳顶寺门前。我欲收成一片。
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龙盘虑踞负青天。岂若吾身亲见。
西江月。宋代。汪莘。之。余意古松之散在天地间,其拄青天而蔽厚地者,可以数计周知。欲合而处之,不可得也。作问松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海心岳顶寺门前。我欲收成一片。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龙盘虑踞负青天。岂若吾身亲见。
中兴乐(即湿罗衣)。五代。牛希济。池塘暖碧浸晴晖,濛濛柳絮轻飞。红蕊凋来,醉梦还稀¤春云空有雁归,珠帘垂。东风寂寞,恨郎抛掷,泪湿罗衣。
白鹭洲。宋代。杨备。春信风生晚汛潮,印沙群鹭立还翘。凭高一片迷人眼,薦苇丛边雪未销。
江行夜泊。明代。李之世。涉川振遐楫,遵坎沿脩渚。江势拍鸿濛,荡漾摩天宇。蔽日下千艘,逗浪危帆阻。溯流舣圻岸,投篙侧浦溆。辨火知渔舟,依依泊孤屿。风汎菰蒲偃,棹触凫鹥举。沙际见遥村,烟中闻夜语。水族纷回诡,波光澹来去。戒徒念屡忉,信履道无沮。因书成短谣,庶用劳同旅。
题丁县令祷雨记后。元代。吴当。方夏时苗盛,恒阳岁事愆。皇皇良宰念,秩秩祷祠虔。牲币修群祀,旌幢拥列仙。幽穿青涧底,危陟白云颠。清庙神来只,瑶台夜肃然。月生丹井露,雾湿石炉烟。肸蚃期真贶,精诚彻邈玄。蛟龙盘窟宅,圭璧达渊泉。甘澍随车至,灵飙卷旆旋。为霖因往日,行潦及前川。吏治能无愧,农功屡有年。弦歌春蔼蔼,民物思绵绵。已觉讴吟溢,惟令翰墨传。昔贤曾志喜,太史续雄篇。
南歌子。宋代。李太古。 月下秦准海,花前晏小山。二仙仙去几时还。留得月魂花魄、在人间。河汉流旌节,天风袅佩环。满空香雾湿云鬟。何处一声横笛、杏花寒。
东园有梅蜷不直,茨蔓罗生错如织。东风岁岁满园青,不见梅花见荆棘。
横丛恶棘何纷然,蒙密离纚将十年。坐令盘窣不得展,纵有花开谁与怜。
东园有梅一株为野棘蒙罥有年未有奇之者暇日因命童竖刊除之赋长短句一首。元代。刘崧。东园有梅蜷不直,茨蔓罗生错如织。东风岁岁满园青,不见梅花见荆棘。横丛恶棘何纷然,蒙密离纚将十年。坐令盘窣不得展,纵有花开谁与怜。我昨买东园,爱为此梅主。忿然嫉狂横,急集斤与斧。先诛恶根次伐干,挥拉剔攘到全树。便教风疏舒彼郁,要令雪袪起其俯。此时老梅筋力苏,手足轻旋眉目都。枝如取璧相如头上直指发,柯如归汉苏卿手中落旄节。色如买臣弃薪怀绶上会稽,气如望之入见堂堂谢挟持。豁如晋公掀淖出泥涂,矫如淮阴释缚当万夫。兀如萧何脱械佩剑趋,勃如范叔出箦载秦车。异材终离魑魅宅,正气似有神明扶。下视茨棘无遗馀,斩伐割截靡完肤。蹴踏狼藉泥土俱,或焚爇之罪不逋。遂有过者侧目惊相顾,寒鸟游蜂亦来聚。清风濯濯群萼敷,晴日鲜鲜万枝露。极知摧恶植善天所嘉,从有此卉木分正邪。野夫穷年不出家,但携冻笔煮苦茶,日日来看东园梅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