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兴》是宋代张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起床,霜池微微泛着月光,月光斜照下,波纹闪烁。风吹过竹林,发出细沙般的声音。坐在窗前,静静等待黎明,这时分外可爱,只是担忧暖风会损伤蜡梅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描述了霜池微微泛起的月光,以及微风吹过竹林时发出的细沙般的声音。诗人坐在窗前,静静等待黎明的到来,感受着清晨的美好。然而,他也担忧温暖的春风可能会损伤蜡梅花,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忧虑和珍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微之处的关注,展现了清晨的宁静和美好。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霜池微微泛起的月光和风吹过竹林的声音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清晨的景象之中。诗中的窗前坐待黎明,表达了一种静待美好的心境,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期待。诗末的担忧和珍惜之情,增添了一丝忧愁的色彩,使整首诗词更显深情。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细致入微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总体而言,《夙兴》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自然与人生的交融,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忧虑。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触动,使人在静谧的清晨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瞬间的珍贵。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和陆簿九日一首。宋代。王炎。风露萧萧叶半黄,老来情薄似秋阳。一樽冷落思佳客,九日凄凉在异乡。采菊何心追靖节,哦诗无语答仇香。危台戏马今安在,休惹清愁搅石肠。
山花子。宋代。许棐。挼柳揉花旋染衣。丝丝红翠扑春辉。罗绮丛中无此艳,小西施。腰细最便围舞帕,袖寒时复罩香B431。误点一痕残泪粉,怕人知。
陵母墓 其一。明代。程敏政。夜台千古閟荒山,智母名高宇宙间。不向楚庭先伏剑,王郎应自乞身还。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宋代。苏辙。汲汲陷有为,昏昏堕无记。湛然古井水,心在独无意。读书非求解,食粟姑自遂。幸有三男子,力田奉租税。
景龙观送裴士曹。唐代。苏颋。昔日尝闻公主第,今时变作列仙家。池傍坐客穿丛筱,树下游人扫落花。雨雪长疑向函谷,山泉直似到流沙。君还洛邑分明记,此处同来阅岁华。
游溪待月。唐代。皎然。溪色思泛月,沿洄欲未归。残灯逢水店,疏磬忆山扉。夜浦鱼惊少,空林鹊绕稀。可中才望见,撩乱捣寒衣。
杕柏寄傅钦之三首。宋代。司马光。彼郁者兰,生于幽涯,其华菲菲。君子爰处,爰处爰嬉。靡适弗宜,忘其渴饥。
排遍第二。宋代。曾布。袖笼鞭敲登。无语独闲行。绿杨下、人初静。烟澹夕阳明。窈窕佳人,独立瑶阶,掷果潘郎,瞥见红颜横波盻,不胜娇软倚银屏。曳红裳,频推朱户,半开还掩,似欲倚、咿哑声里,细说深情。因遣林间青鸟,为言彼此心期,的的深相许,窃香解佩,绸缪相顾不胜情。
山居二咏 其一。明代。刘麟。山空睡起鸟音稀,平野虚堂万象辉。白发翁来苍柏下,一樽徐论桔槔非。
题山寺扉。宋代。王安石。口衔天宪手持钧,已是龙墀第一人。回首三千大千界,此身犹是一微尘。
高士咏。伯夷叔齐。唐代。吴筠。夷齐互崇让,弃国从所钦。聿来及宗周,乃复非其心。世浊不可处,冰清首阳岑。采薇咏羲农,高义越古今。
和杨茂才閒居。元代。郭钰。板桥通径薜萝深,浓翠浮衣竹十寻。啼鸟渐驯时近客,归云不动似知心。剪苔盘石移棋局,添火香篝续水沈。赋笔惟应潘岳好,恨无樽酒与同斟。
绝命诗。宋代。邓得遇。宋室忠臣,邓氏孝子。不忍偷生,宁甘溺死。鼓咸故居,乃吾潭府。屈公子平,乃吾伴侣。优哉悠哉,吾得其所。
越问·越纸。宋代。孙因。系剡藤之为纸兮,品居上者有三。盖筱簜之变化兮,非藤楮之可参。在晋而名侧理兮,储郡库以九万。曰姚黄今最显兮,蒙诗翁之赏谈。加越石以万杵兮,光色透於金版。近不数夫杭由兮,远孰称夫池茧。半山爱其短样兮,东坡耆夫竹展。薛君封以千户兮,元章用司笔砚。数其德有五兮,以缜滑而为首。发墨养笔锋兮,性不蠹而耐久。惜昌黎之未见兮,姓先生而为楮。使元舆之及知兮,又何悲剡藤之有。客曰微哉越纸兮,有大造於斯文。然世方好纸而玉兮,又乌知乎此君。
题画三首。明代。唐寅。青藜竹杖寻诗处,多在平桥野寺中。黄叶没鞋人不到,豆篱花发浸溪红。
遣行十首 其六。唐代。元稹。暮欲歌吹乐,暗冲泥水情。稻花秋雨气,江石夜滩声。犬吠穿篱出,鸥眠起水惊。愁君明月夜,独自入山行。
笠泽图。明代。丘浚。我闻在昔天随翁,浮家浪迹笠泽中。笔床茶灶随所寓,润物搜肠情兴浓。七泽三江通甫里,一叶扁舟五湖水。年来遁世避风波,不知长在风波里。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遶城观荷花,登岘山亭。宋代。苏轼。清风定何物,可爱不可名。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声。我行本无事,孤舟任斜横。中流自偃仰,适与风相迎。与杯属浩渺,乐此两无情。归来两溪间,云水夜自明。
冬夕 其一。明代。王夫之。夕风楮叶有清喧,片紫西收碧未圆。河汉依微倾北户,流霜容与润高天。寥寥空界魂孤往,鼎鼎长宵梦小年。欲与禁寒邀白鹤,齐州不耐暝横烟。
醉书其壁。宋代。辛弃疾。去年冠盖长安道,客里因循过了梅。今岁花开转多事,簿书丛里两三杯。
登乾陵作。明代。殷奎。观阙倾颓石兽残,凉风侧帽话长安。函香不觉天能雨,移檄空怜土未乾。月过三原秋淡淡,云来九嵏夜漫漫。谁能唤起裴宫监,为说当初创业难。
列子有力命王充论衡有命禄极言必定之致览之。宋代。晏殊。大钧播群物,零茂归自然。默定既有初,不为智力迁。御冠导其流,仲任派其源。智愚信自我,通塞当由天。宰世曰臯伊,迷邦有颜原。吾道诚一概,彼途锺百端。卷之入纖毫,舒之盈八埏。进退得其宜,夸荣非所先。朝闻可夕陨,吾奉圣师言。
送陈国充内弟赴京师卒业。明代。边贡。千里携书剑,观光入上京。外亲无我厚,宅相有君成。细雨官河暗,垂杨客路平。承家仲氏在,休恋倚门情。
憩淮上观公法堂。唐代。孟郊。动觉日月短,静知时岁长。自悲道路人,暂宿空闲堂。孤烛让清昼,纱巾敛辉光。高僧积素行,事外无刚强。我有岩下桂,愿为炉中香。不惜青翠姿,为君扬芬芳。淮水色不污,汴流徒浑黄。且将琉璃意,净缀芙蓉章。明日还独行,羁愁来旧肠。
闻田雨来将移新居却寄 其三。清代。冯廷櫆。我亦齐东客,游梁兴已阑。头方徒自苦,舌倦果然难。世界凭鸠闹,还家学蠖蟠。十年看烂熟,未敢恋闲官。
都门观别。金朝。刘昂。买酒消閒愁,剪刀剪流水。閒愁不可消,流水无穷已。悠悠窗下断肠波,总是行人堕泪多。门外马嘶思远道,小嚬犹唱渭城歌。歌声未断征鞍发,望断垂杨人影灭。斜阳照影却归来,两地相望今夜月。阅人多矣主人翁,离别都归一笑中。陌上行人终不悟,年年杨柳怨春风。
歌诗三章 其三 【远夷怀德歌】。两汉。唐菆。荒服之外。土地硗埆。食肉衣皮。不见盐谷。吏译传风。大汉安乐。携负归仁。触冒险狭。高山岐峻。缘崖磻石。木薄发家。百宿到洛。父子同赐。怀抱匹帛。传告种人。长愿臣仆。
赋得风动万年枝。唐代。樊阳源。珍木罗前殿,乘春任好风。振柯方袅袅,舒叶乍濛濛。影动丹墀上,声传紫禁中。离披偏向日,凌乱半分空。轻拂祥烟散,低摇翠色同。长令占天眷,四气借全功。
似范景山。宋代。陈著。我辈岂池蛟,飞腾此一交。天门惊路梗,冰港笑舟胶。甘甚新薇蕨,依然故草茅。从今门外事,洗耳学由巢。
閒居。明代。王世贞。但拟閒居好,幽怀可具陈。穷交人自贵,衰眼事方新。倚酒称欢伯,看经号道民。逃儒岂吾意,聊以破沈沦。
从子渢送梅枝戏作。宋代。楼钥。向来地暖见东嘉,带叶红梅殿岁华。不似青春三月暮,南枝梅子北枝花。
浪淘沙 咏万年冰。清代。徐釚。玉柱一重重。不响净琮。水晶殿阙晓朦胧。钩取莹莹方寸铁,何处蛟宫。香雪满帘风。寒压芙蓉。绿云轻刻小金虫。移向妆台偎翠袖,巧夺天工。
摩尼寒夜拥炉有怀冯定水。明代。杨慎。行炉特赠远行人,处处温柔乡里身。寒夕赖君生煖热,炭星红喷雪楼春。
十二时/忆少年。唐代。无名氏。乾坤泰,帝祚遐昌。宇县乐平康。真游降格,宝诲昭彰。宸跸造仙乡。崇妙道、精意齐庄。款灵场。洁豆荐芬芳。备乐奏铿锵。犹龙垂裕,千古播休光。极褒阳。明号洽徽章。朝修展,春豫谐民望。睹文物煌煌。言旋羽卫,肃设坛场。报本达萧芗。申严祀、礼备烝尝。答穹苍。纯禧沾品汇,庆赉浃穷荒。封人献寿,德化掩陶唐。保绵长。锡祐永无疆。
青玉案。宋代。张元干。月华冷沁花梢露。芳意恋、香肌住。心字龙涎饶济楚。素馨风味,碎琼流品,别有天然处。围炉屈曲宜深炷。留取春光向朱户。绿绮声中谁暗许。小窗归去,梦回犹记,金鼎分云缕。
次韵简赵李二内翰。明代。潘希曾。三年不入未央宫,侍从谁期此日同。仙岛往还无弱水,鹏程搏击有刚风。子昂笔阵千人废,太白骚坛一世雄。閒扫药栏须枉顾,酒钱三百挂青铜。
游南禅寺。明代。华善述。秋风郭外泊,落日寺中行。欲借空林意,聊移畏路情。阶虫惊客住,檐鹊代僧迎。雉堞如云近,还疑是化城。
旱。清代。孙元衡。闽人虚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风。千里霞光当日暮,一痕虹影在天东。尧忧不离耕桑事,禹贡难忘战伐功。绠短汲深增百虑,那因妻子念途穷。
南海庙。宋代。方信孺。官阙参差海上开,吐吞波浪起风雷。英灵万古无宗社,奚丑区区何足摧。
秋入书帏,漏箭初长,熏炉未灰。向酒边陶写,韩情杜思,案头料理,汉蠹秦煨。天有高情,世无慧眼,刚道先生是不斋。人都笑,这当行铺席,又不成开。
忘怀。物外徘徊。与鸥鹭同盟两莫猜。似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凤皇台上,声挟风雷。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浮利浮名安在哉。太平也,要泥金镂玉,除是公来。
沁园春(次刘后村)。宋代。赵以夫。秋入书帏,漏箭初长,熏炉未灰。向酒边陶写,韩情杜思,案头料理,汉蠹秦煨。天有高情,世无慧眼,刚道先生是不斋。人都笑,这当行铺席,又不成开。忘怀。物外徘徊。与鸥鹭同盟两莫猜。似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凤皇台上,声挟风雷。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浮利浮名安在哉。太平也,要泥金镂玉,除是公来。
哲宗上太皇太后册宝五首。清代。佚名。涂山之德,渭涘之祥。图徽实册,玉色金相。管弦烨煜,钟鼓喤喤。天之所容,既寿而昌。
寻春园 其一。元代。陈樵。觅春无路得寒林,万里清和此晏温。载酒寻芳常恨早,无金入户只藏春。柳浓不似生时色,花敛仍依摺处痕。独有悠然观前月,石林寒绝也随人。
寄赵从之。宋代。周孚。皖公城外佳山水,经岁登临亦快哉。未省曾逢玉蟾否,已应亲吊石牛来。洗空俗垢吾方羡,收尽诗材子始回。紫笋旧芽应好在,午窗春鼾正如雷。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唐代。李白。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落景转疏雨,睛云散远空。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雁至。明代。雷思霈。去燕新辞主,来鸿旧作宾。江空今夜月,家远隔年身。结伴多依水,将书只写人。如何白翎雀,岁岁北山春。
雪中同华甫发南浦酬用晦 其一。明代。欧大任。六花飞满菟园中,枚叔挥毫自国工。江上挂帆千里去,兰台今借大王风。
再次韵答吉老二首。宋代。黄庭坚。贤劳王事一归休,霜落园林失九秋。想得君家乌鹊喜,蛛丝萦绕玉搔头。
大贺词八首 其六。明代。陆深。鸿胪声肃汉官仪,环佩珊珊满玉墀。黄道重开新气象,齐歌天保答恩私。
晨起。宋代。陆游。鸡已参差唱,窗才纔曨明。高林风不止,丛竹露如倾。梦为多难记,诗缘嬾少成。晨兴了无事,散发遶阶行。
登采石矶赠诸将。明代。张国维。月明横槊倚层峰,宵柝风飘和梵钟。南宅镐丰凭虎旅,西瞻江汉警狼烽。且论天险元戎略,遑问风流豪士踪。待剪鲸鲵重蹑屐,为君磨石勒丰庸。
和晏驿幕宾咏天鹅二首 其一。明代。曹义。暂寄行踪野水濆,雪霜毛羽夐超群。他时高展凌霄翮,万里扶摇掣海云。
送汤丞相帅会稽。宋代。韩元吉。淮岸春来罢夕烽,君王奏凯大明宫。守关岂但勤萧相,分陕犹宜屈召公。彩绶不妨龙衮贵,绵衣真与故乡同。政成更上平戎略,归作麒麟第一功。
皇后庙十五首。宋代。真宗。为太宗后,为天下母。诞圣继明,膺乾作主。玉振金相,兰芬桂芳。于万斯年,永奉孙赏。
上山。宋代。李廌。登山盖有道,迂叟真名论。不困在徐行,不跌由足稳。斯言可铭佩,万事为节撙。推之为躬行,天下国家本。
秋日登滕王阁。清代。彭孙遹。客路逢秋思易伤,江天烟景正苍凉。依然极浦生秋水,终古寒潮送夕阳。高士几回亭草绿?梅仙一去岭云荒。临风不见南来雁,书札何由达豫章?
嘲友人诗。魏晋。李充。同好齐欢爱,缠绵一何深。子既识我情,我亦知子心。燕婉历年岁,和乐如瑟琴。良辰不我俱,中阔似商参。尔隔北山阳,我分南川阴。嘉会冈克从,积思安可任。目想妍丽姿,耳存清媚音。修昼兴永念,遥夜独悲吟。逝将寻行役,言别泣沾襟。愿尔降玉趾,一顾重千金。
陇头吟。唐代。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依韵和王安之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宋代。邵雍。六客同游一醉乡,又非流俗所言狂。追游共喜清平久,唱和争寻惊策忙。荐酒月披林果熟,发茶金谷井泉香。千年松下麾谈尘,襟袖无风亦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