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步西涧。宋代。张镃。日炙芹泥积渐融,一湾新涨小桥通。不因野鸭飞来喜,忘却生涯书卷中。
诗词:《晨步西涧》
朝代:宋代
作者:张镃
诗词中文译文:
日炙芹泥积渐融,
一湾新涨小桥通。
不因野鸭飞来喜,
忘却生涯书卷中。
诗意和赏析:
《晨步西涧》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这首诗以清晨时分在西涧散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传达了诗人的深邃思考和超脱尘俗的情怀。
诗的第一句描绘了阳光炙烤着芹菜泥土,随着温度的升高,泥土逐渐融化。这里的芹菜泥土可以被视为诗人寓意生活的琐碎和尘嚣,而阳光的炙烤则代表着时间的推移和变化。
第二句诗描述了一条小桥,由于涧水的涨潮,小桥成为沟通两岸的通道。小桥在这里可以被视为诗人的心灵的纽带,连接着内心和外界。这里的渐融和新涨表明了一种新的开始和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诗人看到野鸭飞过,并不因此而感到喜悦,说明他已经超脱了对外界事物的追逐和欲望。他将生活的琐碎和喧嚣忘却于书卷之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诗人的宁静心境和对尘世的超脱。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这种深邃的思考和超越尘俗的情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气质和精神追求。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三月二十六日书所闻。元代。仇远。从来赛社说金渊,鼓笛钲旗隘市廛。地上鬼神行白昼,夜中风雨洗青天。妖氛旱魃驱无迹,和气欢声兆有年。车马纵观儿女事,老夫闭户读韦编。
玉楼春。宋代。晏几道。离鸾照罢尘生镜。几点吴霜侵绿鬓。琵琶弦上语无凭,豆蔻梢头春有信。相思拚损朱颜尽。天若多情终欲问。雪窗休记夜来寒,桂酒已消人去恨。
新台。清代。佚名。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伤顾学士。唐代。孔绍安。迢递双崤道,超忽三川湄。此中俱失路,思君不可思。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忆昔江湖上,同咏子衿诗。何言陵谷徙,翻惊邻笛悲。陈根非席卉,繐帐异书帷。与善成空说,歼良信在兹。今日严夫子,哀命不哀时。
又答陈公美三首。宋代。苏洵。仲尼为群婢,一走十四年。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顾彼二夫子,岂其陷狂颠。出处固无定,不失称圣贤。彼亦诚自信,谁难{左血右耳}多言。
临江仙。宋代。刘过。长短驿亭南北路,蒙茸醉拥驼裘。雪天行计欠人留。严风催酒醒,微雨替梅愁。自作小词呵冻写,冷金淡衬银钩。此恨知得几时休。寒云迷洛浦,残梦绕秦楼。
柳梢青(送温守王侍郎帅三山)。宋代。葛长庚。五马风流,销金帐暖,药玉船宽。放下荷囊,携来铜虎,又举熊幡。棠阴已接三山。此列郡、彼食大藩。柳雪萦旗,东风拦马,父老争看。
蓬山堂访王鹤隐高士不值。元代。黄庚。蓬莱深处访仙家,云护岩扉石径斜。笙鹤未归春寂寂,青鸾啄碎碧桃花。
复用前韵 其三。宋代。李弥逊。急雨残花绝可怜,花如鸡肋雨如拳。千金倘赎花枝怨,不为囊空惜一钱。
信美寺岑上人。唐代。郑谷。巡礼诸方遍,湘南颇有缘。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我来能永日,莲漏滴阶前。
君马黄。元代。李裕。君马黄,我马白。联辔出齐门,俱是天衢客。暄风拂玉鞭,旭日明金勒。一日千里行,周爰济艰厄。男儿建勋猷,姓名垂竹帛。回镳指五云,蹀躞长安陌。
用范叔刚韵送陈亮功同年。宋代。孙应时。人物相后先,筦库故多士。若人海邦来,清渭照泾水。风尘不自惮,远业正在此。林深兰葵芳,波动金石止。三年亦何中,一笑聊复尔。天风今扶摇,势作九万里。未令游蓬山,亦合佐槐市。富贵善移人,须公直如矢。平生十年书,喜见习鉴齿。少留更舂容,春醪荐鲂鲤。
代挽前人二首。宋代。刘宰。世德隆周翰,通才压汉儒。花城颂遗爱,榆塞钟成模。浩穰须君重,论恩协帝谟。匡庐游不及,寒月淡平芜。
谢君实端明诗。宋代。邵雍。人说昆化多美玉,世传沧海有明珠。世传人说恐无剧,今我家藏乃不虚。
鹭鸶。宋代。欧阳修。风格孤高尘外物,性情闲暇水边身。尽日独行溪浅处,青苔白石见纤鳞。
金陵故宫。明代。徐熥。先朝遗殿闭尘埃,零落空劳过客哀。五夜铜壶乾罢滴,六宫金锁涩难开。翠华去后全无影,罗绮焚馀尚有灰。弓剑尽埋烟雨冷,椒房一半上苍苔。
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宋代。辛弃疾。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峰一笑。偶然重傍玉溪东,不是白头谁觉老。普陀大士神通妙。影入石头光了了。看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
淳祐祭海神十六首。清代。佚名。灵之来至,垂庆阴阴。灵之已坐,饬兹五首。坛殿聿严,陟降孔钦。灵宜安留,鉴我德心。
留别李田二秀才。明代。李梦阳。五年梁苑栖迟稳,千里南州忽此行。海内尚还忧盗贼,老夫何用拜簪缨。音书陆续冯谁寄,盏酒流连见我情。惆怅暮天云不尽,秋风相忆豫章城。
西江月。宋代。程珌。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一年一度见仙槎。秋色分明如画。愿把阴功一脉,灯灯相续无涯。降祥作善岂其差。永作渔樵嘉话。
春晴登楼。明代。陆深。新晴楼馆拂云开,万瓦含风接上台。短晷渐随阳漏长,长江元傍海开来。云山叠叠春千里,世事悠悠日几回。倚遍阑干思无限,黄金谁筑最高台。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池上亭。唐代。钱起。临池构杏梁,待客归烟塘。水上褰帘好,莲开杜若香。
南乡子·端午。宋代。李之仪。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秋怀和子野。元代。仇远。霜纨如月胜吴纱,仿佛蟾宫路未赊。涤暑自宜斟瑞露,凭虚谁肯乞飞霞。荒城蔓草生萤火,古濑西风起浪花。梦里仇山归未得,竹篱茅屋趁溪斜。
常山纪行 其二。元代。萨都剌。山溜涓涓山雨晴,村南村北鹁鸠鸣。行人五月不知倦,喜听农家打麦声。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清代。费墨娟。泪洒愁城百念灰,浮生泡影费疑猜。伤心纵有相思句,鸿雁无方到夜台。
飘萧竹树动乡心,却是西川雨酿霖。水绕巴江流渐长,云来巫峡气常阴。
不妨柏溜参天下,复爱棠栖隐地深。欲为吾民歌帝力,阳春白雪有馀音。
利路纪雨八首自广元至柏林驿适久旱得雨口占识喜 其六。明代。陆深。飘萧竹树动乡心,却是西川雨酿霖。水绕巴江流渐长,云来巫峡气常阴。不妨柏溜参天下,复爱棠栖隐地深。欲为吾民歌帝力,阳春白雪有馀音。
杏花天(重午)。宋代。吴文英。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
对雨。明代。王渐逵。晓雨增秋色,萧风醒客颜。乱书慵自检,危径杳难攀。瞑入逍遥世,澄深定照关。空山馀两月,了误得真閒。
依韵和僧说上人见访。宋代。梅尧臣。客从东国来,山云犹在屦。是时正穷腊,雁落溪阴暮。投宿古城隅,雪迷松下路。衣楮足兰荃,相过宁厌屡。
四兄园馆新成喜赋 其一。明代。区大相。村居嫌未僻,隔水见精庐。胜地云烟外,高情翰墨馀。披花时进艇,倚树日看书。数过亦何事,清言常晏如。
和文济迁居二首 其一。明代。顾璘。大隐何劳访碧岑,帝城佳处即云林。阴阴柳覆溪门静,宛宛莺啼竹坞深。安石东山堪独卧,孔明梁甫莫悲吟。凤台雪霁多佳景,不负扁舟五夜寻。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五。宋代。汪炎昶。众心异向背,如口纷嗜好。竞守一隅僻,不悟竟至老。何由破其惑,所贵皆为宝。
落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五。唐代。张鸿。婪尾年年青帝回,惯看花落又花开。低飞万里原含怨,寂度三春幸少才。遇雨方知思旧苑,避风何处筑高台。相思脉脉凭谁寄,送尽馀晖一望哀。
从甘泉师游罗浮和韵 其二 宿青霞。明代。庞嵩。时事百忧逼,放下还全休。况兹得归来,驾言值高秋。罗浮两股合,猿鹤故悠悠。天末金飙起,嶂外浮云收。诸生夙同约,四美兼来遒。仰止山愈近,步步从公游。始入朱明庐,载陟青霞丘。层楼敞明觉,盼远舒长愁。越宿瞻天华,藻蘋荐前修。四贤可五七,志愿刚应酬。仙人煮白石,至坚亦能柔。为山始一篑,峻极何足忧。
【越调】黄蔷薇。元代。高克礼。黄蔷薇过庆元贞燕燕别无甚孝顺,哥哥行在意殷勤。三纳子藤箱儿问肯,便待要锦帐罗帏就亲。唬得我惊急列蓦出卧房门,他措支刺扯住我皂腰裙,我软兀刺好话儿倒温存:“一来怕夫人,情性哏,二来怕误妾百年身。” 又不曾看生见长,便这般割肚牵肠。唤奶奶酩子里赐赏,撮醋醋孩儿弄璋。断送得他萧萧鞍马出咸阳,只因他重重恩爱在昭阳,引惹得纷纷戈戟闹渔阳。哎,三郎,睡海棠,都则为一曲舞霓裳。
乙亥午日衙内与四兄小酌。明代。黄公辅。薰风晴日逗窗绡,鸲鹆新声何处娇。蒲酒漫同兄弟酌,荔枝犹隔粤山遥。天涯宦迹如萍聚,游子乡心似柳飘。昼永阴浓清院宇,欲歌兰浴未成骚。
石中隐玉,蚌内藏珠,须凭匠手功夫。里面真光,显现恰似元初。欲要明心识性,把般般、打破空虚。清净处,见天如玉案,秋夜蟾孤。自是十方明彻,握阴阳枢要,尘垢难拘。古往达人,因此妙入无馀。论甚千枝万叶,与儒门、释道同居。常归一,证圆成了了,得赴仙都。
神光灿。金朝。王处一。石中隐玉,蚌内藏珠,须凭匠手功夫。里面真光,显现恰似元初。欲要明心识性,把般般、打破空虚。清净处,见天如玉案,秋夜蟾孤。自是十方明彻,握阴阳枢要,尘垢难拘。古往达人,因此妙入无馀。论甚千枝万叶,与儒门、释道同居。常归一,证圆成了了,得赴仙都。
春秋战国门·顷襄王。唐代。周昙。秦陷荆王死不还,只缘偏听子兰言。顷襄还信子兰语,忍使江鱼葬屈原。
秋日杂咏。清代。张宝森。水漾秋光卵色天,夕阳明灭起炊烟。疏花似穗曾相识,新月如弓绝可怜。欲醉翻思缸面酒,不归空问橛头船。今宵短梦知何处,绿水桥西老屋边。
清平乐(三之二)。宋代。贺铸。宋邻东畔。明月关深院。玉指金徽调旧怨。楚客归心欲断。城隅芳草初春。佳期重约临分。丽句漫题双带,也愁系住行云。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 其十 蜀如虎。明代。胡应麟。蜀如虎,师甚武。熊罴十万下天府。仁义礼乐为盾橹。奸雄闭穴气销沮。甘受巾帼呼老姥。嗟嗟,懿如鼠,亮如龙,蜀如虎。
送秦待制出守龙州。明代。苏伯衡。一麾出守别金闺,渭水秦原入马蹄。拔士真成空冀北,怀人从此隔关西。蒲萄满泛凉州近,鹦鹉群飞陇树齐。肯与交游伤远别,要推惠泽到遗黎。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卜居。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