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孟阜绝句。宋代。陈傅良。燕坐何曾论古今,束书高阁反求心。若能领会无多子,绝胜相从岁月深。
《赠张孟阜绝句》是宋代诗人陈傅良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燕坐何曾论古今,
束书高阁反求心。
若能领会无多子,
绝胜相从岁月深。
诗意:
这首诗以赠送给张孟阜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赞赏之情。诗中探讨了人生的价值观和追求,以及在岁月深处所体现的真正的胜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绝句形式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慨。首句“燕坐何曾论古今”,表明作者与张孟阜相聚时并未谈论过过去和现在的事情,而是心意相通,无需言语。这句话隐喻了真正的友情应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第二句“束书高阁反求心”,揭示了作者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将书束放在高高的书架上,反而更加关注内心的修炼和心灵的拓展。这里的“心”意味着内在的思想和情感,强调了内心的丰富和深度比外在的知识更加重要。
第三句“若能领会无多子”,表达了作者对张孟阜的赞赏和信任。无多子是指儿子无多,这里引申为没有世俗功利心的人,即有着高尚情操和追求的人。作者希望张孟阜能够理解并领会这种追求,一同探索人生的真谛。
最后一句“绝胜相从岁月深”,表明真正的胜利并非来自外在的成就和功名,而是在岁月的洗礼下,心灵的升华和智慧的积淀。岁月的深处是人生经历的积累和沉淀,也是真正的智慧和成就之所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友情的真实和无私,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修炼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超越功利,追求内心的提升和智慧的积累,从而获得真正的胜利。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九。宋代。李祁。青灯屏弃换红灯,窈窕温馨暖欲凝。黄卷也随流水去,书生本自不安贫。
九日约同从兄青然登高不至四首 其三。清代。吴敬梓。吾家才子推灵运,也向秦淮僦舍居。故国茱萸从插遍,登高作赋已全虚。
玉麈尾。宋代。谢翱。客持麈尾柄,色夺环与玦。尘心随影袪,一片若行雪。神兽潜空山,何年探灵穴。忽失落人手,遂为谈者悦。阴崖起白气,篆古踰轩颉。一拂沉藓文,再拂字不灭。三拂蛟螭腾,世眼不能别。投尔阴崖颠,惊怪吐其舌。
于鳞返济南追之不及作。明代。王世贞。看君匹练出吴阊,忽尔双旌指济阳。长河不散真人紫,落日时怜我马黄。欲取延津为海色,还愁太岱压秋霜。登龙回坂皆吾事,踯躅孤城泪万行。
念奴娇 蝶影。明代。王夫之。纨衣试暖,乍圆印苔钱,旋添花晕。药径日高风力软,细逐落花低陨。微掩香须,别裁黄袂,金粉应初褪。雕阑重叠,玉阶未遣全认。小院午睡方醒,扇罗乍觑,似扑芳魂损。侧转忽如秋叶舞,又向碧纱窗隐。垂柳参差,红芽掩映,梦也无凭准。殢人凭槛,凝眸无那娇困。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其六。明代。于慎行。采得石花试煮,扫将柏子閒焚。色共龙团斗品,烟随鹊尾成文。
送湖南李侍御赴本使赋采菱亭诗。唐代。权德舆。旧俗采菱处,津亭风景和。沅江收暮霭,楚女发清歌。曲岸萦湘叶,荒阶上白波。兰桡向莲府,一为枉帆过。
归自城中承介卿宠顾惠诗次韵。宋代。蔡沈。幽雅从君志,驱驰愧我人。无忘岁时旧,因得笑言亲。心赏知非故,诗成语自新。一川风景会,樽酒且频频。
水调歌头 为初心真人七帙初度时延祥有赐田之命。元代。张雨。瑞霭延真馆,春满瑞真家。绛县老人年纪,更柰紫髯何。前日黄华迎赐,赐予青毡旧物,田野总讴歌。报贶启金箓,笙鹤恰来过。问蟠桃,花结实,树交柯。今朝佳气五云,都在牡丹坡。何物可为公寿,直比心如明月,清镜阅人多。于此看勋业,铜狄细摩挲。
题甘露寺。宋代。吴济。云阙漏微照,长江得半明。心随帆影远,鸥似我身轻。今古几兴废,山川无变更。倚栏吟未断,拍拍又潮生。
经年离思杳难裁,望断江南雪后梅。锦字忽传孤雁至,明珠惊向九龙来。
雄心已耗刘蕡第,死骨谁收郭隗台。总为穷愁才易尽,岂堪重问笔花开。
林子真久客临汀闻余归自长安贻书慰藉感而赋荅。明代。徐熥。经年离思杳难裁,望断江南雪后梅。锦字忽传孤雁至,明珠惊向九龙来。雄心已耗刘蕡第,死骨谁收郭隗台。总为穷愁才易尽,岂堪重问笔花开。
南田耕舍。元代。黄镇成。离离南山田,采采山下绿。兹晨凉风发,秋气已可掬。美人平生亲,零落在空谷。颜色不可见,何由踵高躅。我耕南山田,我结南山屋。下山交桑麻,上山友麋鹿。还肯过邻家,邻家酒应熟。
三郡民为应詹歌。清代。佚名。乱离既普,殆为灰朽。侥幸之运,赖兹应后。岁寒不凋,孤境独守。拯我涂炭,惠隆丘阜。润同江海,恩犹父母。
和刘道原咏史。宋代。苏轼。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谷虽殊竟两亡。吴客漫陈豪士赋,桓侯初笑越人方。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
孙鹤林居士为狂人所累赴理五羊今得脱然诗送之归 其二。明代。释今无。多君真有子,患难自能将。儿戏劳三尺,悲酸尽两行。旅途堪强饭,归路更烧香。相看一感激,此意岂能忘。
谒柏山途述。明代。张子翼。荏苒薰风丽日迟,寻真直到武陵溪。客来畦墐春花笑,人傍松根山鸟啼。陇笛一声江月小,矶纶数尺晓云低。三秋绿水今犹健,谢展陶巾信杖藜。
四皓二首。宋代。王安石。秦敺九州逃,知力起经纶。重利诱众策,颇知聚秦民。颓然此四老,上友千载魂。采芝商山中,一视汉与秦。灵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道德虽避世,余风回至尊。嫡孽一朝正,留侯果如言。出处但有礼,废兴岂所存。
次韵范元卿题友山堂。宋代。周紫芝。人间南北无同异,四海苍生俱一世。借令卖友取封侯,一掷成卢亦儿戏。东平风度人所难,不将白眼看青山。少年结客知无益,老唤南山相与闲。人情自是有新故,相好乃能保朝暮。故人落井已下石,红袖弹筝未移柱。玉峦排秀天清明,乱峰入眼心先倾。向来刎颈或蹀血,此地一笑终忘形。平生爱山心愿见,喜色津津应满面。宁愁偃蹇不受招,一鹗孤飞谁可见。
梁明府茅冈杂咏 其四 华平沼。明代。李云龙。寒塘凉雨过,一夜新水长。初日照芙蓉,坐看灵蔡上。
高洁堂来见因次前韵三首。宋代。陈著。君家文献日争光,声价如今重上方。我老尚知师古学,为搜古集到渠阳。
大宁悟长老写师像求赞。宋代。释正觉。眼睛活,髑髅乾,妙在离微转处看。鱼潜水而秋痕愈碧,鹤卧松而月梦犹寒。应呼之神居谷,随色之珠走盘。影响黏谁眉得用,斲泥余地鼻无漫。
送徐别驾赴吉安。明代。欧大任。监郡多闲见吏能,安成山水最堪称。黄牛石出疑巫峡,白鹭洲横似秣陵。客至高斋悬榻下,诗成燕寝异香凝。明年地主应携我,骑马青原更一登。
与谬栓法同行口占分水岭诗。宋代。骆罗宪。天开万象真图画,日照千林古锦机。立马溪边看不足,夷犹直待月生辉。
卖残牡丹。唐代。鱼玄机。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题雪竹。明代。刘泰。雪霁湘川绝点埃,冷枝寒叶脆难开。舜妃昨夜游何处,骑得翩翩白凤回。
送陈几叟南归。宋代。杨时。几年梦想到亲闱,身逐行云万里飞。苕水未殊沂上乐,春风无负舞雩归。
答龚孝升。清代。阎尔梅。万死余生守敝籯,母将休咎质君平。家移橘子枰中住,人在梅花市里行。别有衣冠非近见,疑传踪迹故难明。天高雁渡留空响,迟和阶前落叶声。
答宋季子。明代。茅维。秋光晴映薜门开,坐客胡床趣举杯。若问吴侬忙底事,前溪斫荻月明回。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宋代。张耒。渊明非无心,似以酒忘忧。如以药愈疾,未佳宁免忧。我直好饮耳,与世本悠悠。人间有何事,奚足烦杯瓯。
赠苏十三中丞。唐代。薛涛。洛阳陌上埋轮气,欲逐秋空击隼飞。今日芝泥检征诏,别须台外振霜威。
怀友歌。明代。周是修。吁嗟友道日凋丧,眼底轻薄徒纷纭。朝为同心暮楚越,倏忽变化如秋云。我思安得齐鲍子,相与平生独知己。斯人易失难再求,恨杀重泉呼不起。光阴百年亦草草,少壮几年复衰老。鸾凤哀叫失其群,叹息无言望空昊。
九潭诗。明代。李梦阳。岧岧千仞岭,下有百尺潭。夕风起微澜,浟浟动晴岚。俯之鉴我心,伫玩云波涵。流蕤飏寒清,跃鱼手可探。蹊暝樵响歇,猿鸟来相参。寄语泥中物,长蟠恐未堪。
题观泉图。明代。郑真。我家四明山谷间,清溪碧涧流潺潺。石床侧目试一听,恍如仙子鸣瑶环。山中夜来新雨足,更上重峦看晴瀑。银河千尺欲飞翻,万鼓雷鸣荡坤轴。汪然下注川渎深,清光一镜明吾心。洗净尘氛百千斛,多情便欲投吾簪。岁月如流吁莫驻,飘飘萍泛淮山住。兴来濯足歌沧浪,白云茫渺知何处。君不见谪仙文章锦绣胸,飞流爱看香炉峰。脱靴捧砚不复顾,便欲此地巢云松。又不见贺监黄冠罢朝谒,扁舟归卧镜湖月。十洲三岛认为家,八极形神纵超越。人生适意非有年,老来祇合依林泉。客底清秋见图画,西风梦绕蓬壶天。
君看取。宋代。徐积。管得江湖占得山。白云同散学云闲。清旦出,夕阳还。不知身在画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