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高若虚韵

次高若虚韵朗读

《次高若虚韵》是宋代诗人章甫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客居他乡的心境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时事口慵说,性灵诗可陶。
客中三日阴,江头风浪高。
六年寄此邦,鸥鹭皆心交。
烟波迥自如,应笑吾生劳。
世路转偪仄,旅鬓空萧骚。
既往若电梦,所得真毫毛。
岁月解欺人,木落江之臯。
勿谓吾甚衰,得酒犹能豪。
旧游固可恋,归盟那得逃。
负暄依茆檐,儿辈供爬搔。

诗意和赏析:
《次高若虚韵》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心情。诗人对时事漠然不语,认为真正能陶冶性灵的是诗歌。在客居的地方,连续三天都是阴沉的天气,江头上风浪汹涌。诗人已经在这个国度寄居了六年,与当地的鸥鹭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交流。烟波之间,诗人的心绪如同波浪一般起伏,他自嘲自己的生活很辛苦。世间的道路曲折狭窄,旅途中的胡须已经变得空萧萧的,诗人内心感到萧索和忧伤。过去的经历如同电光一闪,所得的东西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毫毛一根。岁月解开了人们的幻想,如同枯叶落在江之高处。诗人不愿意承认自己衰老,即使是喝上一杯酒,他依然能够豪爽地表现自己。然而,他对于过去的游历仍然怀念,不愿意放弃归隐的盟约。负着夏天的暖意,他依然依偎在茅草檐下,供养着年轻的一代,陪伴他们攀爬和探索生活。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领悟和感慨。诗人在客居他乡,面对世事和岁月的变迁,思考人生的真谛和自己的处境。他的心境在烟波之间自由自在,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出诗人豪迈不屈的个性和对于生活的坚守。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情感和意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多重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章甫朗读
()

猜你喜欢

远游吾不恨,扁舟载幅巾。
山色暮暮改,林气朝朝新。
野客初逢句,薄暮欲生春。
因知子任子,胸怀非世人。
()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
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
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
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

朱槿碧芦相间栽,蓬棚车水过塍来。
茸茸秋色浓如染,已有陂塘似镜开。

()

雪盛供我研,即日乞书扇。我书既不佳,报称亦颇贱。

嘉尔解人意,忘我笔墨俚。忻然惠一言,似诗而实偈。

()

训释虽工非世好,风流未减已形枯。固知商也真无罪,岂谓穹穹不可呼。

()

妃子钗头小凤轻,飞来阑槛斗芳英。
何曾枳棘栖留着,却傍梧桐雨露荣。
浓紫鲜红兼莹白,春暄夏热更秋清。

()

行边使者几时回,寄我清风欲满怀。已把十诗镌乐石,为公满意落新斋。

()

为爱扁舟信往还,一尊临水复看山。双双黄鸟迎人语,点点沧波照客颜。

剩有百钱携杖去,从分半席伴鸥閒。笔床荼灶随供具,较胜松房静掩关。

()

记旧时元夜,月挂红楼,钗影乱,笑声柔。火蛾儿、簇著凝妆艳粉,轻盈妖冶,打块成毬。

的的春娇,溶溶夜景,夹路银花烂不收。一曲紫绡催薄醉,六街绛蜡试清讴。

()

小雨霏微野更青,湖田界出亩从横。馌耕健妇仍蓑笠,喜直朝晴又晚晴。

()

秋近疏飚未转凉,彩盘珠阁已传觞。
佳期天上频逢节,却老人间未有方。
蟾魄嫩明情缱绻,鹊河斜界色沧浪。

()
百匝千回看不足,管他急雪溅奔泷。
瑶林错立明梁苑,宝璐横陈照楚邦。
爱杀嚼芳仍嗅蕊,吟狂哆口更疏厖。
晓来翠羽惊飞去,应为烟钟树杪撞。
()
温风怂恿柳婆娑,两见春来蜂蝶多。
迁变时光如转烛,迟留日影欠挥戈。
思君欲问加餐未,苦思能令太瘦么。
岁风忘言除习气,寒灰试共拨阴何。
()

省署散群吏,知君绕径行。听松心独远,把菊句还成。

簪组时人态,浮沉大隐情。谁当虚左待,宾客老侯生。

()

坚不刚,柔不弱。
七百甲子老翁,偏要用此一著。
列土王来下休,高风千古为标格。

()
玉盘行脍簇青红,输与山家淡煮菘。
要识坐堂哀觳觫,试来临水看噞喁。
()

予尝观四方,无不乐嬉游。惟兹全蜀区,民物繁它州。

春宵宝灯然,锦里香烟浮。连城悉奔骛,千里穷边陬。

()
残霞销暝色,新月长圆辉。
黄落树滋本,夜眠人息机。
()

遗言盈耳血盈颐,万里漂沦欲问谁。莒国恸声无地著,柏舟心事有天知。

掩形不借偏衾足,抱子犹怜一死迟。遂使韶江芦荻岸,至今风雨泣孤雌。

()

朝朝春事晚,泛泛行舟远。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

幸将仙子去,复与故人同。高枕随流水,轻帆任远风。

()
一公何不在,空有远公名。
共说岑山路,今时不可行。
旧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
经论传缁侣,文章遍墨卿。
()

直庐高寒插穹窿,日高槐翠深重重,仙人傲兀瀛与蓬。

紫霞飞佩裳芙蓉,澄澄秋水炯两瞳。峥嵘气挟太华峰,冰悬雪跨磊磈胸。

()
生涯寄简瓢,嗜古成传癖。
胸蟠万卷书,禊帖究所出。
三百七十五,异论溢编帙。
更相自戈予,又类相形色。
()

藕丝国里,对湖山况有,同舟仙侣。谁把六朝金共粉,散满烟汀无数。

断苇牵衣,瘦菱飘桨,万叶声催雨。无人寻到,白鸥来赠秋句。

()

城上毕逋乌夜啼,城头晓角风凄凄。梵唱度云寺隔水,橹声破烟人过溪。

闲门花掩石萝老,孤塔影随山月低。为语庞眉老尊宿,松阴深处卜幽栖。

()

寻芳长啸到林丘,谢眺庄前控紫骝。白雪满枝临月坞,绛霞绕树抱春流。

石床未醒寰中梦,羽服谁同物外游。醉挹韶光问花事,从来不解破边愁。

()

经春作客涉冬还,千里轮蹄此暂閒。戍角为谁偏呜咽,松涛依旧送湲潺。

难逢竹下如渑酒,更认垆头似画山。好语庭前今夜月,不须重照大刀环。

()

走下神坛上佛坛,伟人铜像更巍然。谁知旧日星星火,化作炉中一缕烟。

()

高楼玉笛朔风惊,落魄长安弟与兄。中夜饭牛羞宁子,几年投笔学班生。

天涯已倦驱车走,海上将归把钓行。搔首乡书遥阻绝,渔樵何日罢谈兵。

()
一言相契,万古不移。
柳眼发新条,梅花满旧枝。
()

滂沱入夜势难收,独坐焚膏一破愁。酒力销沈人不梦,笔锋铦利气横秋。

相如寓蜀家何在,季子归秦舌尚留。只待明朝晴日出,杖藜共探梵宫幽。

()

驻马且勿辞,问君何所之。开樽永今夕,倾盖忆当时。

忘年北海非文举,为政东阿似子奇。官迁典礼朝趋省,职守文园夜侍祠。

()
卖花担上买秋光,分贮冰壶沁晓凉。
滴取露珠供砚水,笔头已觉带天香。
()

明发扈山巅,飞龙高在天。山南平对巩,山北远通燕。

瞻彼冈峦峻,凭兹士马妍。九圻行若砥,万谷辗如川。

()

人言高树多风,群鸟巢其颠。劲干从来易折,弱者永其年。

()
君似春风自袭人,无情鸥鸟亦相亲。
莫惊仕路风波恶,便忆家园自在身。
()
客裹无聊久合并,梦回南北昧平生。
苦吟风月唯添病,独冒烟岚促去程。
城外诸峰迎落照,花边白犬吠流莺。
阮途未用嗟漂泊,自有孤云识此情。
()
东州山水亦堪游,及至灵岩分外幽。
会有定师能指示,直须行到宝峰头。
()

打窗风霰五更头,寒冱重阴昼不收。积水淼漫天一色,望穷只益老农忧。

()

弦管吹云挂玉盘,囊倾盛露集金兰。已知元献招君玉,不用文箫驾綵鸾。

棠荫正思沾化雨,霜娥何事怨微寒。谁云室迩人常远,一水盈盈喜共看。

()

青腰按节临天关,幻成圭璧惊人寰。一朝忽起枯槁想,堕作人间冰雪颜。

国香端拟避清绝,凤车安得窥幽闲。雪中长疑肌起粟,挽住直恐乘风还。

()

波光碧四澄,俯槛若怀冰。傲骨能轻举,罡风亦可乘。

龙车随竹杖,月路引金绳。近悟逍遥理,高于入定僧。

()

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因风离海上,伴月到人间。

洛浦少高树,长安无旧山。裴回不可驻,漠漠又空还。

()
后土祠南裔,坤维婚室家。
国封严典礼,宫祀尚褒嘉。
不是神灵异,焉能眷迩遐。
应须有玉女,到此赏琼葩。
()
漫漫积雪被岗坻,宜主当时有暗期。
忽见梅花照夜发,只疑犹待射雕儿。
()

杖策长安门,言别长安客。何为曰归时,翻使旅愁迫。

侠游多酒人,祖道临南陌。马蹄雪中花,车轮冰上迹。

()
好去皇华使,佳哉所领州。
职除天禄阁,家近岳阳楼。
一别谁青眼,相逢各白头。
西来多驿骑,能寄短书不。
()
老我曾颁万里春,怜君飞棹也浮秦。
当年千佛名经裹,又见西游第二人。
()

有意兼程去,飘然二翼轻。故乡多久别,春草不伤情。

洗钵泉初暖,焚香晓更清。自言难解缚,何日伴师行。

()

献岁发春阳,青炜焕城邑。群公三朝暇,冠盖如云集。

主人高阳老,馔客素丰给。开门陈壶觞,从使来者入。

()

凋瘵尪残不胜煮,欲救镬汤须是雨。天公爱人甚赤子,忍将性命轻毛缕。

使君屹起石门城,归路壶浆喧笑语。定知此雨必随来,何用与龙争喜怒。

()
风木哀鸣想佩环,飞鸾何在古祠閒。
无端牢落悲秋客,刚把人间比梦间。
()
蕃釐观裹旧经游,五月曾看绿叶稠。
今日家园玉捕树,春风吹梦到扬州。
()

人间天上。富贵真无量。三鼎甲,同驴唱。五花封邑诰,九节延年杖。

称万寿,鸾台凤阁新官样。

()

入林无俗物,爱客有深怀。谁得逍遥趣,风吹海月来。

()

寒江归去晚,秋树望中疏。霜没金蟾影,风传玉雁书。

青山依别浦,白发对征车。相送万馀里,思君入梦初。

()
平生为爱西湖好
来拥朱轮
富贵浮云
俯仰流年二十春
()

咄哉泾渭久合流,鱼目色喜夜光愁。西施绝代负薪老,嫫母成群衣锦游。

削脯贩脂为世重,龙蟠凤逸无人求。平子四愁空怨叹,左徒九歌枉离忧。

()

久遁山翁七十馀,一天风月自如如。忽承豸史垂光召,适在芦湾坐钓鱼。

()

笑著黄冠脱翠钿,改妆风韵更天然。元君便授中阶箓,阿母新留大洞篇。

云雨已无当日梦,烟霞或有夙生缘。清斋夜礼群星罢,学鍊丹砂绣阁前。

()

荆州连岁滞游方,拄杖尘封六尺光。洗面有香思石溜,

冥心无挠忆山床。闲机但愧时机速,静论须惭世论长。

()
十年班缀近彤庭。
一笑下霓旌。
好是平分风月,新秋特地凉生。
华堂燕喜,流霞觞满,彩戏衣轻。
()

扬子江津十四经,纪行文字遍长亭。惊人旅鬓斩新白,

无事海门依旧青。前路莫知霜凛凛,故乡何处雁冥冥。

()

午桥依锡穴,甲第近铜池。赐沐朝难许,椷縢圃未窥。

九华云下出,三秀石中披。莫学商山老,放歌行采芝。

()

枯桐阅岁多,神物含灵爽。正直七条弦,汝弹恐不响。

()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