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薛季益尚书

挽薛季益尚书朗读

《挽薛季益尚书》是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薛季益尚书的深深怀念和敬意。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州里谁如此达尊,
户庭深静最情敦。
不将尺牍通当路,
却枉扁舟访杜门。
每见色温如有属,
欲书心槐不能言。
从今若祭枌榆社,
好配横塘两献樽。

诗意:
这个州里谁能像薛季益尚书一样高贵?
他的家庭安静深邃,最是情谊深厚。
他不把公务往来当作交往的途径,
却白白地坐着小船去拜访杜门。
每次见到他,温和的表情仿佛有所属归,
我想向他表达内心的情感,但无法开口。
从今以后,我愿意像祭祀枌榆社一样,
在横塘与他共饮美酒。

赏析:
这首诗词是陈傅良对薛季益尚书的挽词,表达了对其的敬重和深深的思念之情。诗词中通过对薛季益尚书的描写,展示了他在地方上的崇高地位和家庭的宁静和温馨。作者以一种敬仰的态度描述了薛季益尚书不将公务往来作为交往的方式,而是亲自乘船去拜访杜门,展现出他深厚的情谊和无私的交往方式。诗词中还表达了作者对薛季益尚书的赞美,每次见到他时,他温和的表情仿佛有所属归,使作者想要向他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但又无法开口言表。最后,作者表示从今以后,愿意像祭祀枌榆社一样,与薛季益尚书在横塘共饮美酒,表达了对他的真挚友谊和深情厚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薛季益尚书的真挚赞赏和无尽思念,展现了作者对友谊和人情之美的追求。诗词中的意象清新明快,用词简练而富有感染力,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高尚品质的崇敬。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是一首表达友情和情谊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

猜你喜欢

穰穰天酒被修篁,的皪枝间日射光。
岂为炎荒多热恼,故教灌顶作清凉。

()

江乡谁构此堂新,香火春秋荐藻蘋。当日孤忠陈大义,百年残喘沐深仁。

史鳅既死尸犹谏,东野虽贫业不沦。宦辙底今多厚禄,几人行政为疲民。

()

忆昔秋风吹绿草,高谈落日长安道。司马浑忘席屡前,山人不惜心倾倒。

说诗谓似匡鼎来,论文颇爱桓谭好。高牙霜戟罗紫缠,神谟庙算清南天,长江碧海无烽烟。

()

四海黄花,文采风流,于今尚存。直澹翁诗句,大羹玄酒,名家书法,流水行云。

泗上青山,枫林丹叶,书破晴空月一轮。余尝见,把君髯摇动,特地精神。

()
自叹冯唐老,那堪李广奇。
岁寒斯可矣,吾道竟何为。
丽日明桃叶,清风近竹枝。
天机乃人事,到底孰成亏。
()
念我答飒久,区区劳此生。
借屋就瞿昙,长湖绕厢潆。
未了文字债,截蒲坐纵横。
天公喜相我,贶以秋风清。
()

信马寻春踏雪泥,醉中山水弄清辉。
野僧不用相迎送,乘兴闲来兴尽归。

()

父祖同登六十春,相逢草草大江濆。羡君不使囊锥见,笑我空将芰制焚。

闻道都人时载酒,未容俗客细论文。他年小筑柯山畔,泉石风光剩欲分。

()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