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唐代。吴融。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
《富春》是唐代吴融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美丽的富春江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江山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意。
诗中描绘了水送山迎入富春的景象,形容富春江如画,晚晴时分更显得美丽。云低时,帆船渡江,给景色增添了一份凝重感;潮退时,寒沙上鸟儿频频下落,鸟儿的行动给江景增添了生机。
诗人认为,柳树下未必没有谢客,花丛中也一定有秦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念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严光(唐代的名将)的敬佩,称他的精神将永存万古之中,自己也不敢停船下问津,表明了对英雄壮举的钦佩和自己的志向。
整首诗以富春江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对历史和英雄的敬意,展现了诗人豪迈之情和自信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喜爱。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吴融。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题仙居县南峰。宋代。郭明甫。山光竹影交寒辉,下有碧清吹涟漪。沙痕隐隐白鸟去,石声凿凿扁舟归。蕙兰发香禅味远,云雾吐秀人家稀。须知春事不可挽,杜鹃已绕林中飞。
赠钟尊师游茅山。唐代。李中。筇杖担琴背俗尘,路寻茅岭有谁群。仙翁物外应相遇,灵药壶中必许分。香入肌肤花洞酒,冷侵魂梦石床云。伊予亦有朝修志,异日遨游愿见君。
赠陆稼村。宋代。陈深。风雨鸡鸣江上村,只今遗叟几人存。煎茶陆羽忘尘世,学稼攀迟老圣门。百尺苍松心不朽,千年古井水无浑。丹崖翠壁何从见,一笑相逢醉竹根。
元统乙亥余录囚至沧州坐清风楼。元代。萨都剌。晋代繁华地,如今有此楼。暮云连海溆,明月满沧州。归鸟如云过,飞星拂瓦流。城南秋水尽,寂寞采莲舟。
送友人。明代。顾清。清凉国里列仙儒,坐拥溪山画不如。黄卷上堂朝日后,青衿分閤晚灯初。晴岚捲翠遥侵户,瀑水分光欲浸裾。便欲从君寻九曲,隐屏仙掌更萦纡。
题陶靖节集後。宋代。贺铸。渊明不乐仕,解组归柴桑。遡风北窗下,坦腹傲羲皇。储粟既屡空,乞食何惶惶。有身即大患,斯语闻伯阳。顾我亦多忤,丘樊思退藏。慙无辟粒术,圭勺耗官仓。
赤舄金门候晓钟,仙阳何处觅仙踪。潇条九日无茱菊,摇落千山见竹松。
甘露已擎天上月,焦山犹束海门东。扁舟会有逢君日,一笑南徐又梦中。
九日薄暮至镇江闻二守梁宗烈以入贺行大负心约惘然者久之诗以寄候聊致惓惓。明代。区越。赤舄金门候晓钟,仙阳何处觅仙踪。潇条九日无茱菊,摇落千山见竹松。甘露已擎天上月,焦山犹束海门东。扁舟会有逢君日,一笑南徐又梦中。
即席次吴季行韵。宋代。张镃。昔逢欣把袂,三叹说吴钩。共醉虚堂晚,还兴故国愁。花黄思靖节,鬓绿傲浮丘。世济王门业,洪流万斛舟。
少林寺。明代。陈琏。四面峰峦翠作堆,重重梵宇倚云开。空传北魏文皇建,曾见西天达摩来。古塔有名依绿树,断碑无字卧苍苔。登临每喜询遗事,闲共高僧坐石台。
黄菊二十首。宋代。史铸。满眼黄花慰素贫,年年结侣采花频。要收节物归觞咏,只许闲人作主人。
菩萨蛮。宋代。王安中。玉纤传酒浮香菊。菊香浮酒传纤玉。弦管沸欢筵。筵欢沸管弦。出帘珠袖蔌。蔌袖珠帘出。眉晕浅山低。低山浅晕眉。
赠朱太宰懋中一首。明代。黄省曾。太宰仙台早挂缨,栽花漉酒寄高情。门庐不改齐婴卜,涂巷皆知司马名。大雅合称金殿首,高标争羡玉壶清。自惭独步非王粲,降德忘年倒屣迎。
相逢执手也踟蹰。立斯须。话区区。借问来时,曾见那人无。忍泪啼痕香不减,虽少别,忍轻辜。
霜风摇落岁将徂。景凋疏。恨萦纡。过尽行云,我在与谁居。一掬归心飞不去,层浪叠,片蟾孤。
江城子。宋代。石孝友。相逢执手也踟蹰。立斯须。话区区。借问来时,曾见那人无。忍泪啼痕香不减,虽少别,忍轻辜。霜风摇落岁将徂。景凋疏。恨萦纡。过尽行云,我在与谁居。一掬归心飞不去,层浪叠,片蟾孤。
胡姬年十五。宋代。曹勋。胡姬年十五,媚脸明朝霞。当垆一笑粲,桃叶映桃花。王孙停宝马,公子驻香车。学歌装翡翠,看月弄琵琶。不顾金吾子,谁看白鼻騧。
送安抚从兄夷偶中丞。唐代。李洞。奉诏向军前,朱袍映雪鲜。河桥吹角冻,岳月卷旗圆。僧救焚经火,人修著钓船。六州安抚后,万户解衣眠。
残句:泽畔骚人正憔悴。宋代。王禹偁。泽畔骚人正憔悴,道旁山鬼莫揄揶。
七年前为在明赋此十绝句今春在明遇余吴阊复出卷索书之时余二人各挂冠久矣因题二绝于后 其二。明代。王世贞。才谈访旧便欣然,更怯长江浪拍天。十绝新题挂君壁,似应翻胜子猷船。
下第投所知。唐代。杜荀鹤。落第愁生晓鼓初,地寒才薄欲何如。不辞更写公卿卷,却是难修骨肉书。御苑早莺啼暖树,钓乡春水浸贫居。拟离门馆东归去,又恐重来事转疏。
戊戌元日。元代。郭钰。戎马七年犹带甲,客怀元日厌题诗。愁来刁斗声相续,老去屠苏酒到迟。野烧暖回云际碧,江梅寒护雪残枝。近闻拜相登耆旧,郡国朝正莫后期。
过仙翁山。南北朝。邹浩。群山环拱一山青,曾驻仙翁竟得名。前日授书非我事,旄头不耀正休兵。
曲江忆李十一。唐代。白居易。李君殁后共谁游,柳岸荷亭两度秋。独绕曲江行一匝,依前还立水边愁。
效王仲至少监咏姚花用其韵四首。宋代。黄庭坚。仙衣襞积驾黄鹄,草木无光一笑开。人间风日不可奈,故待成阴叶下来。
满庭芳。宋代。苏轼。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寄贾因叔。宋代。党怀英。鹑居鷇食两迷阳,四十犹贪桂子香。石汶为君抛水月,宪陵回首见冰霜。虫鱼细碎成书癖,荆棘峥嵘失醉乡。举白北轩真一梦,竹间犹记雨浪浪。
玄洲倡和十首 其四 鹤台。元代。张雨。静夜飒灵风,神君语帐中。至今双白鹄,时下五云峰。
题裴晋公林亭。唐代。温庭筠。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池凤已传春水浴,渚禽犹带夕阳飞。悠然到此忘情处,一日何妨有万几。
嘉禾书所见。宋代。吴龙翰。翠幕重重护晓寒,窗间金鸭篆烟残。芳情不采閒花草,独倚阑干看牡丹。
次曹新民感时伤事韵三首 其三。元代。成廷圭。客来为说淮南事,白骨如山草不生。翻覆几回云雨手,登临无限古今情。长街竟日人烟绝,小市通宵鬼火明。欲省先茔归未得,悬河老泪若为倾。
易箦时作。明代。莫息。青山郁郁树苍苍,不是桃源路渺茫。露沁石根芝草润,风生涧底茯苓香。唤醒枕上南柯梦,离脱人间傀儡场。万古英雄皆白骨,只宜含笑入泉乡。
山水扇面 其一。明代。王恭。茅舍青山少四邻,萧条苔径绝红尘。相逢试问山中事,老向林泉有几人。
不欺斋。宋代。周文璞。陈兄榜名不欺斋,不欺本自诚中来。晚周洙泗汉伊雒,中间此道寒如灰。不欺斋中一尊酒,兄乎此意差耐久。真情往往到僮仆,何况亲知与朋友。君不见汤脱胡桃一语失,此是迂翁年少日,陈兄再拜吾事毕。
寄驾部郎中(瞻)。宋代。徐铉。贱子乖慵性,频为省直牵。交亲每相见,多在相门前。君独疏名路,为郎过十年。炎风久成别,南望思悠然。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宋代。赵蕃。望望龟峰寺,行行番国船。林深寒日薄,沙逈晚风颠。能赋思孙楚,同行有惠连。好诗相拨触,才尽不能宣。
送张郎中还蜀歌。唐代。卢纶。秦家御史汉家郎,亲专两印征殊方。功成走马朝天子,伏槛论边若流水。晓离仙署趋紫微,夜接高儒读青史。泸南五将望君还,愿以天书示百蛮。曲栈重江初过雨,前旌后骑不同山。迎车拜舞多耆老,旧卒新营遍青草。塞口云生火候迟,烟中鹤唳军行早。黄花川下水交横,远映孤霞蜀国晴。邛竹笋长椒瘴起,荔枝花发杜鹃鸣。回首岷峨半天黑,传觞接膝何由得。空令豪士仰威名,无复贫交恃颜色。垂杨不动雨纷纷,锦帐胡瓶争送君。须臾醉起箫笳发,空见红旌入白云。
壬申上元有怀金陵旧游。宋代。贺铸。瓦官大庭千步方,灯如流萤月如霜。高僧共礼旃檀像,游女来焚薰陆香。旧国破亡何物在,少年逐乐个侬狂。别来白社更牢落,回首衡湘春梦长。
南风叹。明代。李东阳。夕阳亭前车不发,南风吹尘暗城阙。凌云醉客噤不言,蛙声乱起华林园。城头簏车走々,洛阳少年美如玉。宫中夜半牝鸡啼,千门万户皆翻覆。九原若见杨家姑,应问妇来何太晚。
送李检讨予养还山 其一。清代。毛奇龄。招弓下中山,葺屦朝上京。公车何崔嵬,所藉高世名。志气本超卓,文藻亦纵横。谁言紫阁翁,少小无宦情。至尊重良会,召见开延英。食以朱贝柈,沃以碧笋羹。给札令呈艺,轹落无弱营。因之授册府,入署承明庭。夏云方南驰,夜火将西倾。一旦上省养,孝感动圣明。衔轼谢京邑,衣锦投乡程。祖帐各掔袂,反若千里行。人生有初服,亦欲奠所贞。何为坐拘牵,閟志徒怦怦。
雨中留范晓村家。宋代。陈著。年来常闭户,一动自知非。坐雨诗消闷,思家梦当归。山林容自拙,道路目孤飞。便整回头步,西园笋薤肥。
和陈少卿。宋代。邓肃。懒从蒿目世间忧,缓步招提味九丘。正论羡君无郑卫,穷途慰我在商周。飘然忽作迁乔兴,卓尔难追跨海游。别去词源应万斛,幸分涓滴洗离愁。
送馀姚顾尉。宋代。宋庠。昔意青霞远,新恩黄绶荣。官同吴市隐,赋压楚乡平。天霁晨帆驶,潮回夜艑轻。千岩胜游近,且莫弃尘缨。
蒙仲唱第归约朝服相见。宋代。刘克庄。向来襆被出关时,恩大身犹草芥微。仅有两生携酒送,不舅二谏得诗归。负杨临贺滔滔是,客卫将军落落稀。老接亲朋惟野服,寄声夷甫莫朝衣。
醉蓬莱(寿潘漕)。宋代。韩淲。问西湖好处,楼上薰风,有谁称寿。十里荷香,对槐阴清昼。细浪揉蓝,远山凝黛,更管弦初奏。醉舞__,欢声沸沸,生申时候。膝下婆娑,老莱儿戏,帝所辉光,使衣呈绣。眷倚方隆,赐金章华绶。自此飞腾,凤阁鸾台,好满斟醇酎。道骨仙风,朱颜青鬓,年年依旧。
李泌庭黑石诗。唐代。隐者。神真炼形年未足,化为我子功相续。丞相瘗之刻玄玉,仙路何长死何促。
谢蔡生见和。宋代。胡寅。三分已过二分春,尚想绵田一善人。冷食未平千载恨,浮云何与百年身。从教对雨携壶阻,自爱观风得句新。芍药酴醿无复见,花林芳草翠初匀。
晚投南村。唐代。卫叶。客行逢日暮,原野散秋晖。南陌人初断,西林鸟尽归。暗蓬沙上转,寒叶月中飞。村落无多在,声声近捣衣。
龙山会(四明重阳泛舟月湖)。宋代。赵以夫。佳节明朝九。彩舫凌虚,共醉西风酒。湖光蓝滴透。云浪碎、巧学波纹吹皱。碧落杳无边,但玉削、千峰寒瘦。留连久,秋容似洗,月华如昼。回头南楚东徐,暝霭苍烟,处处空刁斗。山公今健否。功名事、付与年时交旧。白发苦欺人,尚堪插、黄花盈首。归去也、东篱好在,觅渊明友。
满江红 乙巳元宵。明代。顾清。云月澄鲜,重城夜启。满目繁华,正江南春早,红灯初试。帘影千门摇粉黛,香尘十里随罗绮。论今宵、何止刻千金,堪游戏。欢未已,愁还继。暗想今年,遥怜往岁。四时相代如流水。上林春色三千里。望鳌山、凤辇是何年,心摇曳。
咏史诗·灞岸。唐代。胡曾。长安城外白云秋,萧索悲风灞水流。因想汉朝离乱日,仲宣从此向荆州。
宣州留赠。唐代。杜牧。红铅湿尽半罗裙,洞府人间手欲分。满面风流虽似玉,四年夫婿恰如云。当春离恨杯长满,倚柱关情日渐曛。为报眼波须稳当,五陵游宕莫知闻。
送道士。唐代。储嗣宗。泠然御风客,与道自浮沉。黄鹤有归语,白云无忌心。药炉经月净,天路入壶深。从此分杯后,相思何处寻。
清明有感。清代。刘鹗。花开如雨柳如烟,风景虽奇节序迁。儿女不知春渐晚,隔墙犹自弄鞦韆。
题崇寿院。宋代。孙惟信。未欲鞭龙上玉京,赤城来炼八霞精。松风浩荡吹秋暑,偶到弥陀寺里行。
辛卯入杭呈王察判。宋代。陆文圭。中州人物古独今,复见风流正始音。当日乘总持绣斧,他年化鹤度青林。谁知救世安民术,即是求仙访道心。鲸浪驾风吹未散,溪山何处独追寻。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二。宋代。黄裳。舟楫会通处,阴阳明晦时。四并归善政,万象入新诗。地胜得仙久,水遥归鹭迟。为看滕阁记,将赋此尤宜。
过屈平昭君故宅。宋代。张嵲。夔州之山皆入云,夔女寝陋男不文。山川历历应如旧,昭君屈平犹荒村。三百篇后无继者,始作离骚绍风雅。君门九重难叩阍,欲登阆风聊蹀马。精衷写尽君不闻,徙倚怀沙泪盈把。汉家靡曼盈六宫,明妃容与如春风。琵琶何能慰行路,槛槛毡车随去鸿。椒兰得得在修门,独任先生作放臣。妃嫔无数貯金屋,只遣王嫱犯塞尘。万古江山虚秀气,二人贤色皆钟美。天之生此谅应难,一弃单于一沈水。远色苍苍难致极,吊古徘徊泪霑臆。二宅遗基自古存,石岩天深秋日昏。沧波渺渺流遗恨,后人谁为赓天问。
重阳后一日梁懋孚约游北山。明代。叶春及。侵晨共到寒山里,薄暮扁舟入晚阴。黄菊独怜今日醉,白衣偏称故人心。经年始得归蓬舍,野性从来在竹林。不是重阳能补会,那逢樽酒涤烦襟。
莲花。唐代。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新乡城西昔送李学宪于鳞至此感怀 其三。明代。谢榛。薄暮登攀诗兴孤,奚囊多少大秦珠。探奇不尽仍呼酒,自信精华绝代无。
三贪叹。元代。方回。十月蛇当蛰,锦文遨道边。碎首毙农梃,人中亦有豹,勿恃多金钱。蛇鼠喻官吏,豹以喻将焉。三贪逭天诛,听此三叹篇。
青田山房为刘养愚赋。元代。陈高。幽幽青田山,积翠高千寻。大溪经其南,白云在山阴。下有隐者居,卜筑邃以深。开门面石壁,结构依松林。墙古薜荔长,砌閒苔藓侵。檐间戏驯鹿,户外鸣幽禽。花卉春佳冶,竹木夏萧森。秋宵月照牖,冬晨雪明岑。尘坌讵能到,车马绝过临。其中何所有,乃有书与琴。逍遥足忘世,俯仰可娱心。酒熟聊自醉,兴来时独吟。永谢城市喧,何用怀缨簪。
题柏山齐祈寺和唐子华韵。宋代。朱升。西风笳鼓东南来,国本应须老手裁。净洗甲兵过练水,早随冠冕上云台。传宣马系门前柳,伯颂人磨石上苔。机会到时须勇进,天边莫待羽书催。
寄题湖心寺示慧之上人。。陈三立。淮壖泱漭吹风沙,控胜写奇一湖好。湖心寺乃成掌故,千岁废兴迹仍宝。中间踵起善知识,吟觞画几联诸老。坛场坛坫跨东南,绵绵神理余丛槁上人传衣恢未法,能截啮流资再造。蟠胸龙象出狡狯,磊嵬架构照穹昊。不见旻公三十年,杜侯旧句摇怀抱。(上人以丁酉岁别余于长沙今垂三十年矣)兵戈喋血证初地,分我钟磬迷魂晓。期挈疚斋访蔗叟,重接望社万物表。(疚斋如皋冒氏为前淮安关监督蔗叟淮安段氏为登八十诗人望社为明末遗老会文湖寺所题名)
招丘仲玉大参弹琴。明代。朱诚泳。怪石当阶露未乾,小轩松竹溢清寒。閒来欲洗尘埃耳,莫惜云泉为一弹。
庐山高。明代。沈周。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距。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培何敢争其雄?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时有落叶于其间,直下彭蠡流霜虹。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隳自空。陈夫子,今仲弓,世家庐之下,有元劂祖迁江东。尚知庐灵有默契,不远千里钏于公。公亦西望怀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昔闻紫阳祀六老,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我常游公门,仰公弥高庐。不崇丘园肥遁七十淫,著作白发如秋蓬。文能合坟诗合雅。自得乐地于其中。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公乎!浩荡在物表,黄鹄高举凌天风。
和刘坰并简杨虞卿。宋代。吴则礼。少日负书笈,老年看战车。此生浑觅句,随处有烹茶。乞吾炊黍米,烦君问蕨芽。斓斑赤铜碗,渠辈久名家。
宣城友人移居白下。明代。王稚登。南朝山色近移家,朱雀桥通路狭斜。宛水月从江树出,敬亭云被苑墙遮。横舟渡口寻桃叶,沽酒村边问杏花。闻道章台街畔柳,不堪系马只藏鸦。
醉花阴二首 其一。清代。李慈铭。药铫丝烟一晕,才得炉香嫩。移烛枕函边,六六灯屏,著遍相思影。划袜怯侵瑶沓冷,银箭挨更永。个样可怜宵,斗帐低垂,人共鹣鹣醒。
题赵睎远二画。宋代。楼钥。窗前惊见一枝斜,照眼英英十数花。千载简齐仙去后,何人更著好诗夸。
天人吟。宋代。邵雍。知尽人情天岂异,未知何啻隔天地。少时气锐未更谙,不信人间有难事。知尽人情与天意,合而言之安有二。能推已心达人心,天下何忧不能治。
喜雨柬张令君。明代。程敏政。稻陇尘飞早日红,不堪秋事渐成空。好风忽送千山雨,戾气全收百丈虹。父老欢声随地起,令君诚意与天通。他年欲续循良传,野史先书第一功。
口号十首呈程殿撰。宋代。陈造。童颜缓缓阅庄灵,鬓影青青表帝庭。后四六年同北夜,台星光映老人生。
得舍弟琦在京师寄来书。明代。陈琏。我昨荷天宠,分符别京师。一麾守名郡,素节恒自持。家山别已久,骨肉重怀思。迢迢川途远,荏苒尺书稀。沉忧结衷曲,会晤良无期。感此泽中雁,分飞竟何为。予告应可待,同戏斑斓衣。
徐墓书张相国碑铭。明代。李梦阳。不读南州传,谁知高士心。江城遗冢在,春日古祠深。竹鸟嘤嘤合,松墙靡靡阴。曲江千载碣,书罢泪盈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