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幽字韵答贾端老

用幽字韵答贾端老朗读

《用幽字韵答贾端老》是宋代陈傅良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抒发了对人生命运变迁的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忧虑。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人皆忘姓字,谁独访源流。
众人都忘记了自己的姓和名,我独自探索起自己的出身渊源。

病骥宜怀枥,迁莺故入幽。
病弱的千里马宜怀念荫凉之地,迁徙的黄鹂因为曾经入住幽静之地。

十年惭主簿,万户薄荆州。
十年来惭愧于主官的职务,万户人家都在荆州过着贫穷的生活。

此事吾何敢,相将负一筹。
对于这样的局势,我又敢怎么办呢?我只能对朋友们感到抱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和忧虑。诗人感叹人们都忘记了自己的姓和名,而他却在探索自己的根源。他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病弱的千里马,寄托了对安乐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幽静之地象征着宁静和避世之地,对诗人而言具有吸引力。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诗人感到惭愧于自己无法改变的境遇,而周围的人们也都沉浸在贫困之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无力,感到对朋友们的辜负。

这首诗词在表达自身困境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困境。它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不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运用,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鸣。整首诗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矛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

猜你喜欢

悄倚阑干觅句来,片云头上已先催。愔愔芳径无行迹,草草年光负酒杯。

词忆杏花虞学士,句传梅子贺方回。南朝四百烟中寺,多少楼台暝不开。

()

小叶碧玲珑。十二栏干护几重。不是不知春已去,随风。

且向枝头逞艳红。

()

额黄染甲宫鸦皱。书法夸筋瘦。凭将背痒试麻姑。且结莲台真印、礼南无。

色香兼味都超绝。弹指霏轻雪。玉纤频屈数将归。按透断纹如啮、十三徽。

()

十年才一觉,东华梦、依旧五云高。忆雉尾春移,催吟芍药,魑头晚直,待赐樱桃。

天颜近,帐前兮玉弝,鞍侧委珠袍。罢猎归来,远山当镜,承恩捧出,叠雪挥毫。

()

画堂春晓。缥绿屏山绕。窗外娃鬟声报早。一夜丁香开了。

压云宝枕凝愁。伤春人怯登楼。零乱东风飞絮,任他扑上帘钩。

()

凉黯冰纱,冷抛玉局。轻摇絮梦飘幽绿。明帘烟影瘦风丝。

依旧莺愁燕恨、可怜时。月约眉痕,笺裁兰韵。双鱼知是人归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