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步出东城

春晴步出东城朗读

诗词:《春晴步出东城》
朝代:宋代
作者:项安世

《春晴步出东城》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春天的晴朗天气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漫步在东城,欣赏着山峦的青翠和春风的迁移。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阳光照耀下,北山和南山的青草逐渐变得翠绿。回忆去年,诗人的双鬓已经斑白如星星般稀疏。然而,春风并不在乎游人的年老,它仍然吹拂着江边的白下亭。诗人步出东城,欣然感受春天的美好。

这首诗词表达了春天的景象和时光的流转,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描绘山峦青翠和春风的气息,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中的"去年双鬓只星星"一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不可逆转的感慨,表达了对岁月的思考和对自身年老的接受。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悲伤,而是积极迎接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生的变迁。诗人通过山峦、草地和春风等自然元素,将读者带入到春天的氛围中。诗人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却并不感到沮丧,而是积极地迎接新的季节。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让人感到温暖和鼓舞,同时也让读者对生活充满希望。

这首诗词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感悟。它鼓励人们积极面对时光的流转,欣赏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通过与自然的亲密联系,诗人传达了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种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使得这首诗词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对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

猜你喜欢

朝来寮外望西山,正在云烟缥缈间。
既欲与山为保社,不妨身世似云闲。
()
昴星下天扶汉德,长庚乃向开元谪。
光芒相照数百年,一尊不得闻风月。
何如今日出城闉,高堂共享无边春。
风流皆在烟霞表,不数当年荀与陈。
()
瓣香清晓肃冠绅,户外遥山展翠颦。
瘦影自怜耽醉叟,欢声何限喜晴人。
匆匆节序梅花老,袞袞尘埃世事新。
自有天来至今日,不知芳草几番春。
()

候骑指楼兰,长城迥路难。嘶从风处断,骨住水中寒。

飞尘暗金勒,落泪洒银鞍。抽鞭上关路,谁念客衣单。

()

梦中食君食,梦中衣君衣。安得长梦中,与君不相离。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沉 通:沈)

()

马带桃花锦,裙衔绿草罗。定知帏帽底,仪容似大哥。

()
老年前事怕追思,更见曾悲先德诗。
却有断章聊自慰,如今冢嗣弱於谁。
()
海上燕云涕泪多,劫灰零乱感如何?
马兵营外萧萧柳,梦雨斜阳不忍过。
()

幸未缁尘染素衣,归来既避北山移。
田园有味閒方觉,道路多岐晚始知。
栗里新衔五柳传,花蹊旧业四松诗。

()
大霞霏晨晖,元气无常形。
玄辔飞霄外,八景乘高清。
手把玉皇袂,携我晨中生。
玄庭自嘉会,金书拆华名。
()

败荷倒尽芙蓉老。寒光黯淡迷衰草。行客易销魂。笛飞何处村。
云寒天借碧。树瘦烟笼直。若个是乡关。夕阳西去山。

()

我行浦城道,小疾屏杯酌。癣疥何足言,亦复妨作乐。

此身会当坏,百岁均电雹。胡为过自惜,惫卧困针烙。

()
六时香火集宗雷,日上云收紫翠开。
应笑守麾公暇少,二年官满一曾来。
()

帐殿筹兵拥俊髦,风尘三尺剑吹毛。鸾旂低绕金舆动,雉扇旁连玉简高。

折柳便堪当马箠,割鸡何足试牛刀。看君一扫欃枪尽,归握元戎虎豹韬。

()

高薄层霄礼上玄,徘徊回首笑尘缘。烟生万壑疑无地,云散孤峰忽有天。

虎豹关开风送入,丹铅灶冷火迷传。榔梅似是真消息,独立苍茫思渺然。

()

纤纤轻草不胜锄,忽有新诗来起予。十载光阴消蠹简,两家生计共蜗庐。

久知吾子传真诀,试与衰翁辩赝书。何日一筇真过我,共炊香稻撷园蔬。

()
危磴盘云杪,惊涛涨晚空。
江山端有待,杖履偶相同。
孤塔苍茫外,千帆杳霭中。
谁知丘壑趣,未缚软尘红。
()

笼烟杨柳娇无力,著雨桃花冶有姿。人在画楼春睡起,不知溪上有新诗。

()

云烟杳霭水微茫,何处青山是岳阳。白发满头空自老,黄尘两脚为谁忙?

同盟鄂渚言犹在,偕隐庐峰兴未忘。近有倦游诗数首,西风吹不到新墙。

()

楚水别来十载,蜀山望断千重。毕竟拟为伧父,凭君说与吴侬。

()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

秋来日日风和雨,犹喜重阳一日晴。携酒登高高兴发,遍摩石壁与题名。

()

峰头烈焰火光奇,南纪岗峦仰大维。寄语沸泉休太热,出山终有冻流时。

()

宁扫空床。怕见满栏月色。写金针,萦象尺。坐灯凉。

屏欹漏月灯犹悄。坐远影儿较小。为孤单,长伴晓。

()

家鸽动成群,盘空复入云。霜毛肯为伍,霄汉偶相闻。

又看斜飞去,遥怜只影分。岁寒天地闭,何处更逢君?

()
急急回头。
得得因由。
物物更不追求。
见见分明把个,般般打破优游。
()

涧道苍杉林,云寒白日阴。石壁相映起,肃穆愁人心。

()

州中晔晔贾叔业,辨论汹汹严文通。

()

南士如君几,妙处方寸境。
撑肠五千卷,落笔擅三影。
喜谈狂朱云,耻作谀谷永。

()

阴霞袭晓混层晖,雨势连天泱泱垂。
泼火正投寒食日,催耕并及杏花时。
波生客浦扬舲远,润逼宵挝作掺迟。

()
人家鸡犬近相闻,村落纡回古木深。
山客一来尘想尽,水声终日奏鸣琴。
()

碧玉寒门产丽华。误随红叶去,到天涯。明珠一斛坐陪茶。

容我见,容我饭胡麻。

()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

()
翠蕤低映郁金裳,昨夜千门万户凉。
蟾小未禁仙掌露,犀寒先透玉墀霜。
唤回临水登山意,恼乱薰天扑地香。
岁岁为花愁不彻,雅歌欲和底成章。
()

整偏佳,斜更好,风格那能到。粉笺欲赋,除是多才李清照。

亭亭情意厚,袅袅腰肢小。正入春阴重,白处妆楼晓。

()

曲江风日竟如何,碧树红云傍海多。春暖瑶阶留舞鹤,吟成白雪杂鸣鼍。

高堂会见重生齿,舞袖新裁旧赐罗。石氏里门应却骑,秦朝源水更通波。

()
只有高为累,元无俗可离。
正缘隔少面,添得许多诗。
杜老吟边树,山谷醉处池。
犹须谋一笑,天许又何时。
()

利钝宁能料,孤军又北回。同仇计左矣,遗老思深哉!

破斧烝徒义,持筹参佐才。古来忠孝事,天地每相哀!

()

沙溪溪上幽且深,桑麻粳稻易黄金。更莫远行江汉上,从来汉水荡人心。

()

全躯丧乱有何功?雇赁馀生大造中。心似吴牛犹喘月,身如鲁鸟每禁风。

惊弓旅雁先霜白,染血林枫背日红。闲向侏儒论世事,欲凭长狄扣天翁。

()

草深堂下日沉沉,铁壁银山若个任。晚近不生真法器,床头高挂伯牙琴。

()

侵晨发城隈,篮舆陟曾阜。朝曦散乌雀,澹霞薄林薮。

依冈一再成,俯池六九亩。密林映石发,澌流涩溪口。

()

楚南有奇士,毓秀自荆衡。气涵百川润,才苞群汇英。

操觚涉词苑,仰蹈作者程。璘㻞蕴玉藻,㔩沓腾金声。

()

拟结闲中一草堂,此心安处即吾乡。须知见在身为患,见说长生药有方。

老去看书徒引睡,愁来得句不成章。从前习气都除尽,待与高人论坐忘。

()

孤干贞心迥出尘,不随凡本共沈沦。还期鸾鹤重留迹,无奈风霜老此身。

大厦于今望梁栋,空山到处有荆榛。汉家大将思冯异,不为江潭泪满巾。

()

唐方干,宋魏野。诗名遗在鉴湖甘棠上,高隐流芳合中舍。

东崖处士居淇东,诗成好事争传写。英风卓行无古今,举头仰羡皆作者。

()

逢人似相识,初不辨名字。
折腰致寒暄,但道久暌异。
归来省眉目,彷佛犹梦寐。

()
涂灰抹上添光彩,社舞村歌笑己躬。
堪笑当年獃得好,百无一解诉心空。
星拱北,水朝东,月落千江体一同。
能向海门深处辊,行船谁怕打头风。
()

世变无情风挟雨。长夜漫漫,何日开晴午。白发萧疏惊岁序。儿嬉漫说重重午。
粒啄偷生如抟黍。过计何须,负郭多南亩。曾著宫衣沾雨露。如今掩袂悲湘浦。

()

何年万仞顶,独有坐禅僧。客上应无路,人传或见灯。

斋厨唯有橡,讲石任生藤。遥想东林社,如师谁复能。

()

总总长柯上,离离翠实疏。
休夸冒霜雪,仅得守门闾。

()

风耆其武,波赫斯怒。油然者渊,未遽如许。

()

乐天渐老欲谋欢,大似蒸砂不作团。
已觉笙歌无暖热,仍嫌风月太清寒。
气衰况复三而竭,心赏尤於四者难。

()

嘉玉惟芳,嘉币惟量。成形惟礼,禀色随方。神班其次,岁礼惟常。

威仪抑抑,率由旧章。

()
鱼稻有如淮右,溪山宛类江南。
自是迁臣多病,非干此地烟岚。
()

木末芙蓉语,当时不谓真。
今来木末见,愁杀拟骚人。

()
无象始无假,有形斯有邪。
盈虚怜日月,聚散笑烟霞。
一性亦无我,五行何况他。
谁能离火宅,吾与上牛车。
()
返照在高树,归牛度曾坡。
一犊牟然赴其母,老牜孛反顾情何多。
牧儿见之亦心恻,人间母子当如何?日暮倚门乌尾讹。
()

三年对小栏,花蘤见颜色。
红薇开已久,春风长先得。
素馨出南海,万里来商舶。

()

下车逢岁旱,祷庙望秋成。
火轮转曈曨,赤日弥高明。
稻苗已枯死,麦垅不堪耕。
()

雨入轻寒,但新篘未试,荒了东篱。朝来暗惊翠袖,重倚屏帏。明窗丽阁,为何人、冷落多时。催重顿,妆台侧畔,画堂未怕春迟。
漫省茸香粉晕,记去年醉里,题字倾欹。红炉未深乍暖,儿女成围。茶香疏处,画残灰、自说心期。容膝好,团栾分芋,前村夜雪初归。

()

高骈庙下青松树,每到源头驻马看。红雾白云多散尽,祇宜霜雪共清寒。

()

()
行乐非吾事,朋从慰此生。
剧谈忘夜永,起立缓杯行。
黄独幽人供,朱弦太古声。
他年盛出集,不假退之评。
()

赠我无心著,还师理亦然。秋风归旧谷,明月上青天。

()

松径通天暗入林,两峰离立意何深。白云虚度岩腰过,似有微行出岫心。

()

佳人宰木悬秋月,稚子霏霏洒清血。枯风冷雨暗长天,借使端居亦心折。

问君夙驾今何之,万里关河西复西。西州平昔但闻语,不意黄尘随绿衣。

()

一饭之微亦报缘,蒲团纸帐在吾年。道惟简易人惟俭,遁乃嘉肥进乃邅。

问讯江头白石佛,愿回足下紫金莲。当年手种庭前柏,岁晚青青欲入天。

()
栗子味招全道子,芋头滋味引回头。
名人吃并无忧。
四三通十二,个个下重楼。
*得过时冰是水,水中雨点浮沤。
()

阶前百卉傍人生,只耗春光不耗情。豆蔻相思应见泪,花虽含笑不闻声。

()

莫凭高楼伸远目。

()
雨濛濛。
日日龙日龙。
洗出远山三四重。
分明眉黛浓。
()
堪叹生老病死,世间大病洪*。
伤嗟戆卤强添和。
怎免轮回这个。
独我摇头不管,时临还与他麽。
()

午醉醒来一梦非,匆匆玉树逐春归。胭脂却作千年计,不似愁魂四散飞。

()
霜风摧兰。
银屏生晓寒。
淡扫眉山。
脸红殷。
()
养生肯羡葛洪砂,醒困还评陆羽茶。
溪上揽云归酒屋,雨中看瀑忆樵家。
时时禽鸟鸣心曲,岁岁风霜趱鬓华。
窗户生香还有意,夕阳红皱石榴花。
()
烟潭深不极,监碧无菱花。
日脚下波心,澄江见鱼虾。
()

挥麈尾,谈转清。谋兔窟,何营营。尚言君少无宦情。

临危乞哀仍不免,试问墙边窟深浅。

()
不能随薄俗,非是向深山。
自喜道无屈,所嗟心未闲。
酒乡贫更入,诗债病犹还。
一字成虚美,通宵只厚颜。
()

北游不羡筑台金,忽解儒冠雪满簪。
短剑空横无侠气,破琴欲抚且悲吟。
啼猿声堕楚江碧,游鹿梦迷吴苑深。

()

昼惜日易沉,夜惜月易晓。
重阳种菊花,此意亦大好。
所嗟时节晚,又失浇培早。

()

晨餐怅不御,飞龙在河梁。驾言奉王命,千骑巡东方。

材官负旌节,组练纷路傍。还州震华鼓,里闬烂生光。

()
三面俱江一面湖,古今画作水晶图。
门临车马红尘道,身在冰霜碧玉壶。
何道两山俱翠紫,霅苕二水合清污。
岸头笑与黄冠语,为问东林沈在乎。
()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凝残月 一作:孤灯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