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步出东城。宋代。项安世。山北山南草渐青,去年双鬓只星星。春风不管游人老,又到江头白下亭。
诗词:《春晴步出东城》
朝代:宋代
作者:项安世
《春晴步出东城》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春天的晴朗天气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漫步在东城,欣赏着山峦的青翠和春风的迁移。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阳光照耀下,北山和南山的青草逐渐变得翠绿。回忆去年,诗人的双鬓已经斑白如星星般稀疏。然而,春风并不在乎游人的年老,它仍然吹拂着江边的白下亭。诗人步出东城,欣然感受春天的美好。
这首诗词表达了春天的景象和时光的流转,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描绘山峦青翠和春风的气息,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中的"去年双鬓只星星"一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不可逆转的感慨,表达了对岁月的思考和对自身年老的接受。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悲伤,而是积极迎接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生的变迁。诗人通过山峦、草地和春风等自然元素,将读者带入到春天的氛围中。诗人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却并不感到沮丧,而是积极地迎接新的季节。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让人感到温暖和鼓舞,同时也让读者对生活充满希望。
这首诗词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感悟。它鼓励人们积极面对时光的流转,欣赏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通过与自然的亲密联系,诗人传达了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种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使得这首诗词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对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予从元德弟借到西廊书斋朝夕其间今二年矣戏。宋代。裘万顷。朝来寮外望西山,正在云烟缥缈间。既欲与山为保社,不妨身世似云闲。
聚星行。宋代。邓肃。昴星下天扶汉德,长庚乃向开元谪。光芒相照数百年,一尊不得闻风月。何如今日出城闉,高堂共享无边春。风流皆在烟霞表,不数当年荀与陈。江湖我今方卷舌,君等上天环北极。箕斗虚名不必多,要斥旄头作顽石。
次韵张中白元日。元代。方回。瓣香清晓肃冠绅,户外遥山展翠颦。瘦影自怜耽醉叟,欢声何限喜晴人。匆匆节序梅花老,袞袞尘埃世事新。自有天来至今日,不知芳草几番春。
紫骝马。两汉。苏子卿。候骑指楼兰,长城迥路难。嘶从风处断,骨住水中寒。飞尘暗金勒,落泪洒银鞍。抽鞭上关路,谁念客衣单。
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唐代。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沉 通:沈)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代简答张淳秘校。宋代。邵雍。老年前事怕追思,更见曾悲先德诗。却有断章聊自慰,如今冢嗣弱於谁。
归来。宋代。黎廷瑞。幸未缁尘染素衣,归来既避北山移。田园有味閒方觉,道路多岐晚始知。栗里新衔五柳传,花蹊旧业四松诗。少游款段犹嫌累,到处风尘藤一枝。
列仙文·方诸青童君。唐代。孟郊。大霞霏晨晖,元气无常形。玄辔飞霄外,八景乘高清。手把玉皇袂,携我晨中生。玄庭自嘉会,金书拆华名。贤女密所妍,相期洛水輧。
菩萨蛮(初冬)。宋代。赵长卿。败荷倒尽芙蓉老。寒光黯淡迷衰草。行客易销魂。笛飞何处村。云寒天借碧。树瘦烟笼直。若个是乡关。夕阳西去山。
道中病疡久不饮酒至鱼梁小酌因赋长句。宋代。陆游。我行浦城道,小疾屏杯酌。癣疥何足言,亦复妨作乐。此身会当坏,百岁均电雹。胡为过自惜,惫卧困针烙。未尝脍噞喁,况敢烹郭索。今朝寓空驿,窗户寒寂寞。悠然忽自笑,顿解贪爱缚。红烛映绿樽,奇哉万金药。
送陈令解印赴阙三首 其二。宋代。孙觌。帐殿筹兵拥俊髦,风尘三尺剑吹毛。鸾旂低绕金舆动,雉扇旁连玉简高。折柳便堪当马箠,割鸡何足试牛刀。看君一扫欃枪尽,归握元戎虎豹韬。
登太岳。明代。温纯。高薄层霄礼上玄,徘徊回首笑尘缘。烟生万壑疑无地,云散孤峰忽有天。虎豹关开风送入,丹铅灶冷火迷传。榔梅似是真消息,独立苍茫思渺然。
答闾丘仲时见寄。宋代。周孚。纤纤轻草不胜锄,忽有新诗来起予。十载光阴消蠹简,两家生计共蜗庐。久知吾子传真诀,试与衰翁辩赝书。何日一筇真过我,共炊香稻撷园蔬。
隆山院。宋代。宋之才。危磴盘云杪,惊涛涨晚空。江山端有待,杖履偶相同。孤塔苍茫外,千帆杳霭中。谁知丘壑趣,未缚软尘红。
题赵千里春景。元代。邓文原。笼烟杨柳娇无力,著雨桃花冶有姿。人在画楼春睡起,不知溪上有新诗。
忆新墙刘德渊。元代。房皞。云烟杳霭水微茫,何处青山是岳阳。白发满头空自老,黄尘两脚为谁忙?同盟鄂渚言犹在,偕隐庐峰兴未忘。近有倦游诗数首,西风吹不到新墙。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其一。宋代。苏轼。楚水别来十载,蜀山望断千重。毕竟拟为伧父,凭君说与吴侬。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河中石兽。清代。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转转 一作:再转)
九日登象鼻诸岭。明代。王鏊。秋来日日风和雨,犹喜重阳一日晴。携酒登高高兴发,遍摩石壁与题名。
台湾竹枝词 其五。清代。丘逢甲。峰头烈焰火光奇,南纪岗峦仰大维。寄语沸泉休太热,出山终有冻流时。
酒泉子 其三。清代。毛奇龄。宁扫空床。怕见满栏月色。写金针,萦象尺。坐灯凉。屏欹漏月灯犹悄。坐远影儿较小。为孤单,长伴晓。似双双。
即目二首 其二。明代。李达。家鸽动成群,盘空复入云。霜毛肯为伍,霄汉偶相闻。又看斜飞去,遥怜只影分。岁寒天地闭,何处更逢君?
遇仙亭。金朝。王哲。急急回头。得得因由。物物更不追求。见见分明把个,般般打破优游。净净自然莹彻,清清至是真修。妙妙中间通出入,玄玄里面细寻搜。了了达冥缨。稳稳拈银棹,惺惺驾、般若神舟。速速去超彼岸,灵灵现住瀛
山行绝句十三首 其十一。明代。顾璘。涧道苍杉林,云寒白日阴。石壁相映起,肃穆愁人心。
酌别张子元二首。宋代。李昴英。南士如君几,妙处方寸境。撑肠五千卷,落笔擅三影。喜谈狂朱云,耻作谀谷永。忧时点髭雪,未肯疎镊镜。摩挲匣中龙,起视斗牛耿。每同画灰语,寒夜僮仆屏。吾侪期岁晏,世俗任炎冷。江亭挥别酒,谑笑斗机警。景文兄弟情,亩异禾同颖。日边多便驿,频书来越岭。
喜雨。宋代。宋祁。阴霞袭晓混层晖,雨势连天泱泱垂。泼火正投寒食日,催耕并及杏花时。波生客浦扬舲远,润逼宵挝作掺迟。把酒命宾聊一笑,吾农喜罢及吾私。
山间偶成二绝。宋代。王炎。人家鸡犬近相闻,村落纡回古木深。山客一来尘想尽,水声终日奏鸣琴。
小重山。清代。龚自珍。碧玉寒门产丽华。误随红叶去,到天涯。明珠一斛坐陪茶。容我见,容我饭胡麻。倦返七香车。重寻吴苑柳,石湖花。今年愁到莫愁家。黄金少,典去玉丫叉。
夜奔。明代。李开先。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次韵高似之秘书谢薛书记七月二十七日早桂。宋代。苏泂。翠蕤低映郁金裳,昨夜千门万户凉。蟾小未禁仙掌露,犀寒先透玉墀霜。唤回临水登山意,恼乱薰天扑地香。岁岁为花愁不彻,雅歌欲和底成章。
早梅芳近 咏玉蝶梅。清代。陈维崧。整偏佳,斜更好,风格那能到。粉笺欲赋,除是多才李清照。亭亭情意厚,袅袅腰肢小。正入春阴重,白处妆楼晓。梦无凭,愁不了,从古江南道。天寒日暮,此意惟花堪共表。文犀慵再掠,金鸭羞轻抱。撚梅花,今年驿使杳。
曲江歌。明代。陆深。曲江风日竟如何,碧树红云傍海多。春暖瑶阶留舞鹤,吟成白雪杂鸣鼍。高堂会见重生齿,舞袖新裁旧赐罗。石氏里门应却骑,秦朝源水更通波。天边晓日牙绯近,浦上灵风彩鹢过。真有神仙居陆地,愿将勋业带黄河。遥持宝镪临桑梓,重拜鸾封照薜萝。绮席味甘罗海错,软舆春暖拥雕戈。还凭鼎养供期耄,不负庭趋费琢磨。我亦有亲归未得,因君聊赋曲江歌。
和济翁见寄之韵二首。宋代。杨万里。只有高为累,元无俗可离。正缘隔少面,添得许多诗。杜老吟边树,山谷醉处池。犹须谋一笑,天许又何时。
北回示将吏。明代。张煌言。利钝宁能料,孤军又北回。同仇计左矣,遗老思深哉!破斧烝徒义,持筹参佐才。古来忠孝事,天地每相哀!
送侄婿刘铉南归 其二。明代。杨士奇。沙溪溪上幽且深,桑麻粳稻易黄金。更莫远行江汉上,从来汉水荡人心。
全躯丧乱有何功?雇赁馀生大造中。心似吴牛犹喘月,身如鲁鸟每禁风。
惊弓旅雁先霜白,染血林枫背日红。闲向侏儒论世事,欲凭长狄扣天翁。
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 其七。清代。钱谦益。全躯丧乱有何功?雇赁馀生大造中。心似吴牛犹喘月,身如鲁鸟每禁风。惊弓旅雁先霜白,染血林枫背日红。闲向侏儒论世事,欲凭长狄扣天翁。
孤吟三首 其二。明代。释函是。草深堂下日沉沉,铁壁银山若个任。晚近不生真法器,床头高挂伯牙琴。
早游宝月台望七星岩。清代。张岳崧。侵晨发城隈,篮舆陟曾阜。朝曦散乌雀,澹霞薄林薮。依冈一再成,俯池六九亩。密林映石发,澌流涩溪口。延台循旧术,瞩壁削新剖。阡旭荡平旷,岩云郁昏黝。青碧嵌巉岩,梵宇杂户牖。于外宫厜㕒,叠复骈指拇。造物工雕锼,登临得幽眑。归途发遐心,愿从烟霞叟。
答谢生。明代。顾璘。楚南有奇士,毓秀自荆衡。气涵百川润,才苞群汇英。操觚涉词苑,仰蹈作者程。璘㻞蕴玉藻,㔩沓腾金声。落羽讵云失,登龙咸尔荣。遇我齐鲁郊,泻心类平生。继枉琼瑶作,侈价溢连城。大雅丧久矣,顾兹心震惊。矧闻伟丽士,矜气靡和平。具美鲜疵德,群彦嘉令名。吾衰伏岩壑,愿尔充国桢。
和东庵孔安道韵 其一。金朝。李俊民。拟结闲中一草堂,此心安处即吾乡。须知见在身为患,见说长生药有方。老去看书徒引睡,愁来得句不成章。从前习气都除尽,待与高人论坐忘。
秋树。清代。顾莼。孤干贞心迥出尘,不随凡本共沈沦。还期鸾鹤重留迹,无奈风霜老此身。大厦于今望梁栋,空山到处有荆榛。汉家大将思冯异,不为江潭泪满巾。
元方见和复次韵以寄之。明代。宋讷。唐方干,宋魏野。诗名遗在鉴湖甘棠上,高隐流芳合中舍。东崖处士居淇东,诗成好事争传写。英风卓行无古今,举头仰羡皆作者。炼句风月嘲,西隐烟霞惹。白头始赋归来辞,不知是也还非也。是非几欲问青山,鼓掌大笑成痴哑。愿结渔樵侣,更入耆英社。茅屋底,衡门下。秋郊看禾穗,春畦供菜把。栽松放云宿,种竹听雨打。十首新诗和少陵,数曲瑶琴知贺若。香笺笔扫凤楼锦,古砚墨磨铜雀瓦。忘形懒冠佩,陶情咏骚雅。杖藜散步瓠子堤,风露从教来沐洒。斟花酌柳会东崖,俗驾远回逋客寡。后日寻盟医俗亭下去,翠琅玕动清风泻。对话闻秋声,此乐谁能假。
逢人。宋代。韩元吉。逢人似相识,初不辨名字。折腰致寒暄,但道久暌异。归来省眉目,彷佛犹梦寐。自非知心交,君辈定难记。将无半面别,正恐呼声似。中年况多忘,错认固无意。典刑要深思,摸索岂难事。尚想睢阳公,一见了奴隶。
偈颂十八首。宋代。释师体。涂灰抹上添光彩,社舞村歌笑己躬。堪笑当年獃得好,百无一解诉心空。星拱北,水朝东,月落千江体一同。能向海门深处辊,行船谁怕打头风。
蝶恋花(次韵黄子羽重午)。宋代。陈著。世变无情风挟雨。长夜漫漫,何日开晴午。白发萧疏惊岁序。儿嬉漫说重重午。粒啄偷生如抟黍。过计何须,负郭多南亩。曾著宫衣沾雨露。如今掩袂悲湘浦。
寄太白禅师。唐代。张蠙。何年万仞顶,独有坐禅僧。客上应无路,人传或见灯。斋厨唯有橡,讲石任生藤。遥想东林社,如师谁复能。
赵平甫幽居八操 其八 龟潭操。宋代。杨万里。风耆其武,波赫斯怒。油然者渊,未遽如许。
新邻招集强往便归。宋代。范成大。乐天渐老欲谋欢,大似蒸砂不作团。已觉笙歌无暖热,仍嫌风月太清寒。气衰况复三而竭,心赏尤於四者难。却恐人嫌情太薄,聊将花作雾中看。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一 皇夏。南北朝。庾信。嘉玉惟芳,嘉币惟量。成形惟礼,禀色随方。神班其次,岁礼惟常。威仪抑抑,率由旧章。
方壶自咏。宋代。汪莘。无象始无假,有形斯有邪。盈虚怜日月,聚散笑烟霞。一性亦无我,五行何况他。谁能离火宅,吾与上牛车。
题牧牛图。明代。张以宁。返照在高树,归牛度曾坡。一犊牟然赴其母,老牜孛反顾情何多。牧儿见之亦心恻,人间母子当如何?日暮倚门乌尾讹。
移居转运宇别小栏花木。宋代。蔡襄。三年对小栏,花蘤见颜色。红薇开已久,春风长先得。素馨出南海,万里来商舶。团团末利丛,繁香暑中拆。余畦十数种,亦自尚风格。念尔幽芳性,乞致多手植。瑶草固微生,栽培子岂德。别去重来看,犹使中情恻。
句。宋代。田锡。下车逢岁旱,祷庙望秋成。火轮转曈曨,赤日弥高明。稻苗已枯死,麦垅不堪耕。
雨入轻寒,但新篘未试,荒了东篱。朝来暗惊翠袖,重倚屏帏。明窗丽阁,为何人、冷落多时。催重顿,妆台侧畔,画堂未怕春迟。
漫省茸香粉晕,记去年醉里,题字倾欹。红炉未深乍暖,儿女成围。茶香疏处,画残灰、自说心期。容膝好,团栾分芋,前村夜雪初归。
汉宫春(壬午开炉日戏作)。宋代。刘辰翁。雨入轻寒,但新篘未试,荒了东篱。朝来暗惊翠袖,重倚屏帏。明窗丽阁,为何人、冷落多时。催重顿,妆台侧畔,画堂未怕春迟。漫省茸香粉晕,记去年醉里,题字倾欹。红炉未深乍暖,儿女成围。茶香疏处,画残灰、自说心期。容膝好,团栾分芋,前村夜雪初归。
送刘子龄。明代。解缙。高骈庙下青松树,每到源头驻马看。红雾白云多散尽,祇宜霜雪共清寒。
和前韵呈李果州。宋代。刘宰。行乐非吾事,朋从慰此生。剧谈忘夜永,起立缓杯行。黄独幽人供,朱弦太古声。他年盛出集,不假退之评。
使日杂诗 其十三。清代。郑孝胥。松径通天暗入林,两峰离立意何深。白云虚度岩腰过,似有微行出岫心。
送陈志仁赴河州司理。南北朝。邹浩。佳人宰木悬秋月,稚子霏霏洒清血。枯风冷雨暗长天,借使端居亦心折。问君夙驾今何之,万里关河西复西。西州平昔但闻语,不意黄尘随绿衣。将军雅歌飞玉觞,健儿如鼠马如羊。桁杨生耳卧庭庑,日冀宾僚来畯良。雪霜肃杀百草死,孤峰袅袅砂碛光。城头笳鼓咽初晓,梦破衾裯皆异乡。情钟矧复是君辈,只应矛槊攒中肠。只应矛槊攒中肠,当思大人在高堂。
招南泉。宋代。释慧空。一饭之微亦报缘,蒲团纸帐在吾年。道惟简易人惟俭,遁乃嘉肥进乃邅。问讯江头白石佛,愿回足下紫金莲。当年手种庭前柏,岁晚青青欲入天。
临江仙 真人训马先生,法名通一,字全道,。金朝。王哲。栗子味招全道子,芋头滋味引回头。名人吃并无忧。四三通十二,个个下重楼。*得过时冰是水,水中雨点浮沤。一来一去几时休。若教同我愿。管取得真修。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四十五。明代。郭辅畿。阶前百卉傍人生,只耗春光不耗情。豆蔻相思应见泪,花虽含笑不闻声。
长相思。宋代。王之道。雨濛濛。日日龙日龙。洗出远山三四重。分明眉黛浓。野桥西,官路东。小驿夜凉风入松。梦魂谁与同。
西江月 四苦。金朝。王哲。堪叹生老病死,世间大病洪*。伤嗟戆卤强添和。怎免轮回这个。独我摇头不管,时临还与他麽。玉花丛里睹琼科。五色云中稳坐。
胭脂井三首 其二。宋代。范成大。午醉醒来一梦非,匆匆玉树逐春归。胭脂却作千年计,不似愁魂四散飞。
题意香壁。宋代。董嗣杲。养生肯羡葛洪砂,醒困还评陆羽茶。溪上揽云归酒屋,雨中看瀑忆樵家。时时禽鸟鸣心曲,岁岁风霜趱鬓华。窗户生香还有意,夕阳红皱石榴花。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渔潭。宋代。梅尧臣。烟潭深不极,监碧无菱花。日脚下波心,澄江见鱼虾。
排墙叹。明代。邓云霄。挥麈尾,谈转清。谋兔窟,何营营。尚言君少无宦情。临危乞哀仍不免,试问墙边窟深浅。
次韵答陈殿丞。宋代。李覯。不能随薄俗,非是向深山。自喜道无屈,所嗟心未闲。酒乡贫更入,诗债病犹还。一字成虚美,通宵只厚颜。
题汪水云诗卷。明代。孙鼎。北游不羡筑台金,忽解儒冠雪满簪。短剑空横无侠气,破琴欲抚且悲吟。啼猿声堕楚江碧,游鹿梦迷吴苑深。若见麻姑閒问讯,桃花千树正阴阴。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见。宋代。梅尧臣。昼惜日易沉,夜惜月易晓。重阳种菊花,此意亦大好。所嗟时节晚,又失浇培早。开荣独是迟,造化徒费巧。霜前拥繁萼,篱下同陨槁。微根发再绿,复笑王孙草。庄生语鹏鶡。乐不计大小。能齐乃有余,但恐知者少。常爱阮嗣宗,遇酒醉则倒。杯中得贤趣,世上逐金袅。
送林贞耀藩参之岭南 其一。明代。胡应麟。晨餐怅不御,飞龙在河梁。驾言奉王命,千骑巡东方。材官负旌节,组练纷路傍。还州震华鼓,里闬烂生光。伟哉图南鹏,八翼顺风翔。把袂即修途,行行涉炎荒。岂无临歧戚,执手互徬徨。与子异形骸,去住安得双。丈夫志万里,六合如帷房。勉哉策高足,铜柱流芬芳。
呈沈同知。宋代。白玉蟾。三面俱江一面湖,古今画作水晶图。门临车马红尘道,身在冰霜碧玉壶。何道两山俱翠紫,霅苕二水合清污。岸头笑与黄冠语,为问东林沈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