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汉阳军巩教授

送汉阳军巩教授朗读

《送汉阳军巩教授》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代时期的巩教授,在世间默默耕耘却鲜有人知,以及作者对其才情的赞赏。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今代清时有巩兄,
世间无处著才情。
洗乾螺黛姿仍好,
挽出鲸鱼意转平。
千古未吟渠忽到,
傍人不解我先惊。
何如鏁著金銮殿,
玉烛新调看凤鸣。

这首诗通过描写巩教授的形象和才情,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和敬意。诗中描述巩教授洗去了螺钿的颜色,但他的姿态依然美好。挽出鲸鱼意转平,表明他通过自身努力使得内心的激情平和而安宁。

然而,尽管巩教授在这个时代中存在,他的才华却未被广泛传颂。这让作者感到惊讶和遗憾,因为傍观者无法理解巩教授的才情,而作者却早已发现了他的才华。

最后两句诗以一种讽刺的口吻呈现。作者问巩教授何不将自己才情锁在金銮殿中,用美好的场景和庄严的氛围来展现他的才华,让更多的人欣赏。玉烛新调看凤鸣,意味着在这样的场合下,人们将会为巩教授的才情而惊叹。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巩教授的描写和对他才情被忽视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才华被埋没的遗憾。同时,诗中的讽刺也暗示了对社会对人才的珍视不足的批评。整体上,这首诗既是对巩教授的赞美,也是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

猜你喜欢

风摧雨剥校官碑,集古先生竟不知。
同是光和千岁刻,未容苦县独称奇。

()

昨夜新颁服气方,玉山无复种仙粮。莫怜臣朔饥将死,自喜偷逃阿母旁。

()

万国梯航满禁衢,卉裳象译语音殊。凤箫声送纤腰舞,雉扇行分两翼趋。

花气欲浮金凿落,云光疑下锦流苏。词臣不识金泥秘,点指薇垣颂六符。

()

圣统垂千祀,天仁覆万方。思贤咏场藿,兴俭缉帷囊。

宽法均疏网,忧民甚纳隍。画衣期不犯,行苇见无伤。

()

城角高楼起,清辉眺碧寥。凌风堪拂袖,凭槛任横箫。

放浪浮鸥屿,艰危悟鹿蕉。旱蝗千里赤,三径已萧条。

()

风吹冬暖变春暖,江梅艳艳横新枝。
经年不逢间何久,忽此相遇如有期。
初开珊珊尚寂寞,仙人缀佩悬瑶玑。

()

悍吏登门横索钱,人家供给正忧煎。官粮预借三年后,军食尤居两税先。

()

莲叶雨,蓼花风,
秋恨几枝红。
远烟收尽水溶溶,

()

春水一池吹皱。憔悴芳容顿瘦。忽地起秋风,入骨凄寒真够。

还又。还又。弱质未堪消受。

()

君前潞河发,我前广陵去。野人工策蹇,使者虚乘遽。

北风江上来,停云冒成絮。归心亦如此,安能为君住。

()
吾宗两才子,世乱身不免。
绝娄华亭鹤,竟类东门犬。
客行因强古,寒日下荒坂。
井邑今豪雄,往事海涛远。
()

帝城春思入蘼芜,仙禁衣冠拥客途。十载青藜悬秘阁,诸生绛帐满留都。

风回采石涛声壮,日上钟山海色孤。为问群公居守事,向来根本一愁无。

()

丈人居轩端,春从天上分。下以忞民难,上以答圣君。

江藩昔重创,万井哀如焚。贪人犹教馋,锯牙虎为群。

()
骄阳为戾已成灾,赖有开筵周秀才。
莫道上天无感应,故教风雨一齐来。
()
据鞍千里何曾病,闭户安眠百病生。
每忆嘉陵江上路,插花藉草醉清明。
()

雪岩依日煖,霜树弄风悲。山似王维画,人如杜甫诗。

()

女伴从军万里还,自言曾到玉门关。赫连台上秋云卷,遥见河流入断山。

()
晓乘轻舸出江城,晚上篮兴欲倦行。
尽日松风乡岩石,小窗听作泉声。
()

十日不出门,出门春已好。并山花更多,十里红未了。

朝看花尚妍,暮看花又老。蔫红堕危枝,馀香寄芳草。

()
渺平沙、莽莽海风吹,一寒气崔嵬。
耿长天欲压,河流不动,云湿如灰。
帝敕冰花剪刻,飞瑞上燕台。
马上行人笑,万玉堆豗。
()

伊人已云逝,山水忆知音。夙志期远游,依依见我心。

我心飞上罗浮岛,绿萝花开覆烟草。鲍靓由来亲隐沦,葛洪于此开怀抱。

()

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珠颗形容随日长,

琼浆气味得霜成。登山敢惜驽骀力,望阙难伸蝼蚁情。

()

轻盈恰与地相宜,才种纤枝又引枝。不及垂阴向黎庶,春风一路送亡隋。

()

石留凉阳凉石。水流为沙锡以微。河为香向始

()

词采三朝母,龄遐七十周。
何如秦吉了,生死在南州。

()

把酒青回江上峰,净筵分供玉芙蓉。凉从鸠署秋声起,暑避乌台霜气浓。

海内何人能附骥,江南有客旧登龙。艰难往事那堪数,惜别衔恩意万重。

()
要与梅花巧斗新,恨无诗句敌黄陈。
约斋诗好人仍好,不怕梅花赛却人。
()

雪筠霜木影差差,平野风烟望远时。回首十年吴苑梦,扬州依约鬓成丝。

()

柳风草露欲沾衣,又是宫中上直时。好把桃花都折尽,免教吹作落红飞。

()

山居注玄穆,萝径寡轮驷。时有蓑笠人,携壶问奇字。

()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

水於天下实至险,山亦起伏为波涛。

()
向来三又泣阳关,犹望归来肯自宽。
今日重过更席处,却思人世别离难。
()

飒飒西风起白蘋,无端归思与时新。迂疏每自惭尸素,孱薄凭谁减剧辛。

把酒且同今夜月,看花因忆昔年人。追陪不觉秋容老,野外幽芳放小春。

()

淮海严扃若建瓴,春程那得遂扬舲。金花綵胜怜人日,银汉孤槎滞客星。

忽漫洪流成地险,重烦使者注河经。当年禹贡传书日,疏凿何人奏汉庭。

()
高亭暑夜景相和,凉月絺衣挂薜萝。
杨柳风轻湖面阔,不知何处藕花多。
()
临水窗儿。
与卷珠帘看画眉。
雨浴红衣惊起后,争知。
水远山长各自飞。
()

蜀国春寒连夏月,江波未泛峨眉雪。越中高士去复来,万里奇游何撇{扌烈}。

当年揽秀采琼英,暂入金门听凤鸣。忽然蹭蹬粉墙里,却作赀郎同舍生。

()

明主昼三接,清班岁九迁。
一居周柱中,径入汉甘泉。
批敕严东省,抡材上小天。

()

雨啬麦犹短,春寒荠始青。过墙梅似豆,应候草如蓂。

岁积瓶中记,官征火处听。俯流心自领,无语答川灵。

()

掠水织织紫燕斜,聊凭乌几伫幽花。
今年未识云腴面,且拨去年官焙芽。

()

素秋向晚,岁华分付木芙蓉。萧萧红蓼西风。记得当时撷翠,拥手绕芳丛。念吹箫人去,明月楼空。
遥山万重。望寸碧、想眉峰。翠钿琼珰谩好,谁适为容。凄凉怀抱,算此际、唯我与君同。凝泪际、目送征鸿。

()

万植禦洪波,森然倒林薄。千颅咽云上,过半随潮落。

其间风信背,更值雷声恶。天道亦裒多,吾将移海若。

()
汝上初经月,康庄兹再行。
孤心天外系,白发道边生。
雪草交狐迹,风沙斗马鸣。
遥怜清济色,未肯濯尘缨。
()
追思可乐是丁年,日力孳孳有食眠。
头触屏风只灯后,慈亲笑劝掩陈编。
()

酒人献三清。
丝中列南厢。
()
幽居十绝巧凌春,我亦刳肠强效颦。
忧乐悬知不同调,山南山北寂寥人。
()
婉彼小家女,终年乐事稀。
忍寒惟业织,晓至尚闻机。
漏听铜壶滴,梭随玉腕挥。
只愁老姑促,忘送素娥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