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刘寺韵赋张以道新居与约斋夹湖相望。宋代。项安世。寒绿新轩对马头,陂南陂北□销愁。合添渔艇两三只,时与约斋来往游。欹枕孤鸿烟雨涨,钩帘宿鹭晓光流。何时祭灶呼邻里,我欲题诗素壁留。
《三次刘寺韵赋张以道新居与约斋夹湖相望》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新居与约斋夹湖相对的景象,以及作者在此居住的生活情趣。
诗词中表达了作者的寒绿新轩与马头的对比,使得新居显得更加青翠欣欣,充满生机。诗中提到的陂南陂北,可以理解为新居周围的水域,这些水域的景色消解了作者的忧愁,带给他心灵的宁静。
诗中还提到了渔艇,说明作者常常与约斋一起乘船出游,享受湖光山色。这种时常与约斋来往游的情景,给人以闲适愉悦的感觉,与自然融为一体。
诗中描绘了欹枕孤鸿烟雨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新居中夜晚听雨、倚窗而卧的情景。这里的烟雨涨与孤鸿的鸣叫,增添了诗中的诗意和意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最后两句描绘了清晨醒来,钩帘间透进的晓光流淌在屋内,这种景象给人以清新和宁静之感。作者还表达了对邻里的亲近之情,期待与邻里共同举行祭灶的时刻。
整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描述具体的景物或感情,但通过描绘作者新居与约斋夹湖相望的情景,以及与自然、邻里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受融入其中,给人一种恬静、宁和的感受。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元代。方回。玄理本甚察,悟见独何鲜。请看小丙子,跪拜彩衣展。荻芽荐鮓脯,缓醉味岂浅。鞭辔惯驰奔,戈铠觊息偃。
恭送昙阳大师六首。明代。屠隆。山驾严装羽队分,敕书先下玉晨君。明知不比人间别,亦自含凄望碧云。
溧水无相寺赠僧。五代。韩熙载。无相景幽远,山屏四面开。凭师领鹤去,待我挂冠来。药为依时采,松宜绕舍栽。林泉自多兴,不是效刘雷。
蠹鱼。宋代。蒲寿宬。种芸岂辟蠹,无水乃有鱼。平生破万卷,胸次藏石渠。何如叶上虫,篆出先秦书。
明月篇。元代。胡奎。湛湛复盈盈,当秋彻夜清。直疑天有堑,却讶水无声。隐约箕边起,依微斗外横。气浮华盖动,光映泰阶平。东去遥通海,西流澹挂城。拟乘莲一叶,万里溯空明。
赠禅僧二首 其二。宋代。赵抃。瀫水曹溪一滴通,烂柯元是妙高峰。子湖有犬无人会,我欲凭诗寄老踪。
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偶成一篇。唐代。韩偓。访戴船回郊外泊,故乡何处望天涯。半明半暗山村日,自落自开江庙花。数醆绿醅桑落酒,一瓯香沫火前茶。(缺二句)
论墨绝句九首 其六。清代。姚鼐。霄汉楼凭江水空,鹳峰书画散秋风。盛时犹记先人说,泪与残丸滴砚中。
送郑尚书守建安十首。宋代。彭龟年。 亲奉王明御六龙,合登宰路冠诸公。未应天子青宫友,犹滞黄幡豹尾中。
游王原山。宋代。李纲。假道庐陵郡,薄游青原山。山空松桂香,殿阁森回环。三泉湛寒玉,洗我襟抱烦。况与二三子,杖屦同跻攀。笑观颜黄碑,笔势惊飞骞。昔也有高士,妙指穷玄关。心花五叶开,法炬千灯传。当时寻思人,一见心不澜。至今三百载,水碧山苍然。嗟我爱山水,所至必纵观。聊于戎马际,偷此半日闲。适野慕裨谌,命驾睎谢安。规模寂寞滨,折冲谈笑閒。矧兹湖湘盗,钩锄本元元。弄兵潢池中,岂足劳戈鋋。愿宣天子德,往使疲瘵欢。龚遂理渤海,营平破先零。威灵及襄汉,恢复从荆蛮。国恩粗可报,乞身返田园。持此问祖师,神交当解颜。
钱王庙。清代。程文正。霸业分星占斗牛,当年气盖海山秋。三千客自知罗隐,四十州空问贯休。铁箭尚藏遗庙在,锦衣谁似故乡游?残碑有字还堪读,玉局鸿文笔力遒。
舟中见猎犬有感而作 其二。明代。宋琬。黄耳传书事不讹,松江高冢尚嵯峨。韩卢烹后功臣死,莫向淮阴祠下过。
华阳洞。明代。顾璘。穹厓积铁古,下嵌仙人宫。流观洞天记,渺与林屋通。把火惊石燕,吹箫动潭龙。微茫失归路,返照秋林红。
好事近(元夕立春)。宋代。辛弃疾。彩胜斗华灯,平地东风吹却。唤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乐。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著。
柳梢青。宋代。张履信。雨歇桃繁,风微柳静,日淡湖湾。寒食清明,虽然过了,未觉春闲。行云掩映春山。真水墨、山阴道间。燕语侵愁,花飞撩恨,人在江南。
再游西山。明代。黎民表。爽气朝仍在,乘春偶独过。雨稀芳桂少,山密夕阳多。粤鸟愁燕土,南冠赋楚歌。凭轩无限意,流涕满岩阿。
送徐评事赴省试。宋代。翁卷。早年通法后,已是立朝身。更道明经好,须为擢第人。马寒村驿暮,灯暖帝城春。花气多时节,高门有贺宾。
次韵答孔武仲。宋代。苏辙。白发青衫不记年,相逢一笑暂欣然。诵诗亹亹锯木屑,展卷骎骎下水船。未肯尺寻分枉直,日知凿枘有方圆。闲官更似杨州学,犹得昏昏书日眠。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三十二。明代。郭辅畿。万树愁声雨底浓,美人蕉比绣衫红。水晶帘下低头立,鹦鹉嫌奴不整容。
满江红(澄江会复初李尹)。宋代。张炎。江上相逢,更秉烛、浑疑梦里。寂寞久,瑟弦尘断,为君重理。紫绶金章都莫问,醉中□送揶揄鬼。看满头、白雪欲消难,春风起。云一片,身千里。漂泊地,东西水。叹十年不见,我生能几。慷慨悲歌惊泪落,古人未必皆如此。想今人、愁似古人多,如何是。
秋怀 其一。明代。刘城。登丘一骋望,百感我心劳。天高有云征,气色但萧萧。念欲命半酒,四顾无同袍。鹰隼顺时击,豺虎尚群嗥。貙刘在古典,毋俾大猾逃。利剑不入掌,寒士安得骄。
登州孙氏万松堂。宋代。苏轼。万松谁种已摐摐,半岭苍云映此邦。露重珠缨蒙翠盖,风来石齿碎寒江。浮空两竹横南阁,倒景扶桑射北窗。坐待夕烽传海峤,重城归去踏逢逢。
寄怀舍弟兼呈肯堂。清代。俞明震。侧身惊见孤飞鸟,落日无根大地悬。原野高寒愁集霰,弟兄南北各潸然。噤人乱角从空下,背郭幽花抱露眠。斜睨五洲成独醉,朔风吹海又残年。
范氏庄园。宋代。范成大。夕阳尘土涨郊墟,六六峰头梦觉余。竹色唤人来下马,乱蝉深处有图书。
楚行吟。唐代。韦庄。章华台下草如烟,故郢城头月似弦。惆怅楚宫云雨后,露啼花笑一年年。
巴陵舟中望岳阳楼。清代。严烺。片帆三日到巴陵,风利高楼泊未能。此地久经迁客去,何年还共酒人登。眼浮虚白横千里,云卷空青上几层。欲向洞庭吹短笛,神仙何处恐无应。
杂诗二十七首。宋代。曹勋。连旬梅雨暗人家,甚阻支筇一径斜。待得晴明荫新绿,追凉风帽侧乌纱。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吴安持。岭表骚然避贼锋,番禺当此每从容。故知封豕非无意,自是金城不可攻。海峤百年忻受赐,承明三接正酬庸。山阴岂足劳公久,能活千人尚有封。
集古句送郑彦才赴京。元代。凌云翰。为君书此报京华,凤吹声如隔彩霞。庭下已生书带草,马头初见米囊花。晨摇玉佩趋金殿,夜泊秦淮卖酒家。君在江南相忆否,乌衣巷口夕阳斜。
水友辞 水鸦鹊。唐代。王质。水鸦鹊,水鸦鹊,软荷搭水身可泊。高荷脩茎难著脚,一盘一窝足安乐。灶有薪,甑有饭,芦人渔子事皆办。呜呼此友兮宜相倚,溪风来定水香归。
朱伯徽自溪南携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丝海棠醉。明代。汪广洋。东家蝴蝶爱悠扬,不肯轻飞过短墙。剩买麝煤千百斛,暖熏浓抹到沈香。
领郧阳命出朝口号。明代。王世贞。五花小龙团墨敕,生新宝钞鸦翎黑。黄封饵合纷后随,法酒三杯壮行色。纵然才劣忝军镇,稍喜时清偃兵革。节度从他学襄样,征南自古多书癖。碧油幢底见故人,唤作粗官粗亦得。
有感。宋代。张九成。江天之南有一士,自称圣世无知子。辛勤读书欲有为,平生未曾用一字。憔悴而今白发翁,天地之间谁复似。胸中却有最佳处,一息遨游三万里。
书姜白石昔游诗后。宋代。韩淲。平生未踏洞庭野,亦不曾登南岳峰。因君谈旧游,恍如常相从。江淮历历转湘浦,裘马意气传边烽。吾尝汎大江,祇见匡庐松。乘风醉卧帆影底,高浪直溅岚光浓。日暮泊船时,是时方严冬。雪花压船船背重,缆摇舵鼓声如钟。当年意浅语不到,无句可写波涛舂。君诗乃如许,景物不易供。尽归一毫端,状出三飞龙。人间胜处贵著眼,虽有此兴无由逢。钱唐山水亦自好,奈何薄宦难从容。南高北高一千丈,潮头日夜鸣灵踪。应有隐者为识赏,青鞋布袜扶杖筇。君无诧彼我愧此,急还诗卷心徒忪。
宿太平宫葆清庵自和少年壁间戊辰岁所作韵是。宋代。岳珂。西风几载动边尘,不见长平奉国珍。汗浃历时嘶石马,锋销何日铸金人。消磨日月平生志,惭丑烟霞自在身。天意不关人事倦,新醅小漉葛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