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衡山徐监酒同考府学试八首

次韵衡山徐监酒同考府学试八首朗读

《次韵衡山徐监酒同考府学试八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从少年时期到老年的变迁和对师友的感激之情,同时融入了对衡山和湖云谷两位仁翁的赞美。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少时亹亹著新功,
少年时,我兢兢业业,努力创造新的成就,
In my youth, I toiled diligently, striving for new accomplishments,

老来萧萧渐秃翁。
如今年事渐长,形容面貌渐渐老去,
Now in my old age, I am gradually becoming a balding old man.

辜负平生好师友,
我对一生中的良师益友感到愧疚,
Regretting my failure to live up to the expectations of my lifelong mentors and friends,

纳湖云谷两仁翁。
我怀念衡山的湖云谷两位仁翁。
I cherish the memories of the two virtuous men from Hu Yun Valley in Hengshan.

诗意:
这首诗通过表达作者从年少到年老的变迁,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和对自己未能达到师友期望的懊悔之情。同时,他赞美了衡山的湖云谷两位仁翁,展示了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个人感慨为主线,通过对岁月流转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作者从少年时期的积极向上,到老年的渐显颓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和对自己失去精神风貌的懊悔之情。这种对自身经历的反思,使诗歌更具有现实感和真实性。

同时,作者通过纳湖云谷两仁翁的赞美,表达了对衡山这一美丽山川和那里的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这种赞美不仅体现了对具体人物的推崇,也反映了作者对道德高尚、仁义道德的追求。整首诗以个人经历和对他人的赞美相结合,呈现出一种对人生和人情的思考。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以及对师友和高尚品质的思考和敬仰。诗中的情感真挚,言辞朴实,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

猜你喜欢

泠泠江水深,水深千万尺。登楼有所思,所思在行客。

期我春风时,春风期已迫。人生几何时,晷运如过隙。

()

若古兮多奇,御夏兮高明。蹇千山兮在下,石吐泉兮泠泠。

采新果兮半熟,被疏絺兮全轻。非老子兮孰悟,亦晋人兮予盟。

()

家住山林只爱山,采薇煨芋即为丹。眠馀芳草醒仍醉,歌入沧浪去复还。

每为高贤三避舍,独怜知己更开颜。老来六籍成何补,马郑源头见一班。

()

锦袍花映凤池明,玉佩光摇紫府青。富贵著人如醉梦,倚门慈母眼长醒。

()
半世西风吹盛名,晚同朝路慰平生。
一言半语到金石,四海九州成弟兄。
雪岭锦城君理棹,青鞋黄帽我皈耕。
长江万里通吴蜀,逢著双鱼各寄声。
()

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棹穿花过归溪口。沽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

()

过江名士溯典午,风流潇洒多人豪。千祀灵源富钟毓,品地直与龙门高。

英英冶公掞才藻,词坛高踞追风骚。春草芊绵茁斑管,馀霞绮丽挥灵毫。

()

鲜鲫经年渍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
後春蓴茁滑於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凫卵累累何足道,飣餖盘餐亦时欲。

()

种出乌孙本四家,未应声教限罗叉。归降归顺皆奴隶,定远何烦一矢加。

()
谁言南服远王畿,面面青山总是诗。
桂后梅前正清淑,倚楼但觉九秋宜。
()

沈校书,杜主客,可怜唐进士,连翩尽臣贼。君不见,罗家秀才未脱白,请兵诛梁一何力。

()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未作湘南雨,知为何处云。

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闻。

()

下帘深与意商量,无酒何如此夜长。
一树木丝仙有发,依然只作秘书香。

()
离愁晚如织,托酒与消磨。
奈何酒薄愁重,越醉越愁多。
忍对碧天好夜,皓月流光无际,光影转庭柯。
有恨空垂泪,无语但悲歌。
()
千丈岩扉不易登,真身长綍最高层。
日中乍见驯檐鸟,云外时逢礼塔僧。
行道石边纷异草,挂衣松上绾长藤。
青年即有栖迟约,白首谁知尚未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