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陶句送胡仲方东归四首。宋代。项安世。凄凄风露交,落叶满长陌。荆扉昼常闭,寂寂无行迹。东方有一士,素袍深可惜。时复墟曲中,载醪祛所惑。遥遥至南荆,此士再难得。
《辑陶句送胡仲方东归四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凄凄风露交,落叶满长陌。
春风凄凉,露水交融,长街上满是飘落的落叶。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
荆扉昼常闭,寂寂无行迹。
家门白天常常紧闭,一片寂静,没有人的踪迹。这两句描写了诗人的家门常闭,没有人往来的寂静景象,表达了离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东方有一士,素袍深可惜。
东方有一个贤士,穿着素色的衣袍,非常可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东方的士人的景仰和惋惜之情。
时复墟曲中,载醪祛所惑。
有时再次来到墟市之中,喝酒以排遣内心的困惑。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再次来到繁华的墟市之中,通过饮酒来解脱心中的困惑。
遥遥至南荆,此士再难得。
遥遥地到达南荆,这样的贤士再难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南荆地区贤士的珍贵和难得之情。
整首诗以描绘秋天的凄凉景象为开篇,接着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感。然后,诗人通过描述东方贤士的形象,表达了对士人的景仰和可惜之情。最后,诗人通过再次到达墟市和来到南荆地区的描述,表达了对贤士的珍贵和难得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士人的思念之情,给人一种深沉而凄美的感受。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真定大悲阁同王六宇年兄及小修弟登览有述。明代。袁宏道。一盘三十级,低窗平鸟翅。空里约数盘,始尽金色臂。碑文深藓痕,历历隋唐字。树老北朝根,霜绣生古翠。飞题接绮疏,斑驳有奇致。斗古不斗鲜,真丹无两寺。凭虚吊古人,触眼伤新事。拥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六钱鎛。宋代。梅尧臣。诗称庤钱鎛,南亩兴农作。宁唯务芟薙,岂不在刈获。收功向嘉谷,托用随芒屩。太平兹所重,坐见销锋锷。
中秋见月。宋代。汪真。万里乾坤雨乍收,冰轮展出碧云头。蟾宫皎洁分明见,桂子婆娑黯里游。照我独成孤影客,忘形相占一天秋。长怀此夕风光好,不得袁安共泛舟。
相和歌辞。昭君词。南北朝。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汉地行将远,胡关逐望新。交河拥塞路,陇首暗沙尘。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