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十首)

古意(二十首)朗读

《古意(二十首)》是明代袁凯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古意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对巨儒的敬仰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古意(二十首)

十五志为学,四海访巨儒。
低回梁宋郊,浩荡齐鲁区。
庶从父老问,得亲交游徒。
惜哉戎马起,中道乃趑趄。
归来卧荒园,白首成下愚。

中文译文:
我十五岁就立志求学,四处寻访伟大的学者。
卑微地游历梁宋的郊野,辽阔地游历齐鲁的乡间。
我向智慧的父老们请教,与亲密的友人交往。
可惜啊,战乱使得学问无法发扬,道路上的行进变得迟疑。
归来后躺在荒废的园子里,白发人成了下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袁凯对学问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在乱世中的困境和无奈之情。诗中的"十五志为学"表明了诗人在很早的年纪就立下了追求学问的志向。"四海访巨儒"表达了他希望能够广泛地拜访伟大的学者,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知识。

诗中表现了诗人游历梁宋、齐鲁的场景,这些地方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文化繁盛的地区。诗人以"低回"和"浩荡"来形容自己的游历,显示出他对这些地方的敬畏和景色的壮丽。

诗词中还暗示了战乱和动荡的时代背景,"戎马起"和"中道乃趑趄"表达了在乱世中学问的艰难。诗人感叹战乱使得学问无法得以发扬光大,自己的行进也变得迟疑不前。

最后两句"归来卧荒园,白首成下愚"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己学问成就的自嘲。诗人回到了荒废的园子里,这里象征着他的故乡,他白发人成,成了一个无名的庸庸碌碌之人。

整首诗词通过对学问追求、时代困境和家乡眷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它唤起了读者对学问、对乡愁的共鸣,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动荡和学术的荒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袁凯朗读
()

猜你喜欢

少小从舞雩,鼓瑟常屡希。结发事坟典,愿言探玄微。

钟鸣漏忽尽,残星独晖晖。征鞍老涂路,白露沾裳衣。

()

落日五湖上,独行逢故人。有家如隔世,无物可通神。

()

甲子峰高正属连,白云腾涌似炉烟。群仙若讶归来晚,只蹑云根上碧天。

()

落了丹枫残了菊,秋色苦无多。谁唤西风泣泪罗,吹恨入星河。
碧枝头金粟闹,曾乖翠云窝。重柔檀英忆两娥。无奈冷香何。

()

一径通村入翠微,岩花清晓正霏霏。崖鸦失侣频相唤,野雉将雏近不飞。

晨汲辘轳鸣北室,夜眠袯襫挂柴扉。月高犬吠空林静,多是山人采药归。

()
野蚕自成茧,缲络为山紬。
此物产何许,荚夷负海州。
一端重数斤,裁染为吾裘。
守黑异华楚,示俭非轻柔。
()

道林俗之表,慧远庐之阿。买山即高世,乘杯且渡河。

法雨时时落,香云片片多。若为将羽化,来济在尘罗。

()

春来寻胜事,此兴亦何军。

夜雨乱江渌,朝花褪日红。

()

钱塘有贞观。当天下一半。

()
几点催花雨,疏疏入画楼。
推帘望远墅,烂锦盈汀洲。
昨夜碧桃树,凝云缀不流。
朝来庭草色,挹取暗香浮。
()

痴情欲割又徘徊,眉锁巫峰黯不开。忽见垂杨遮道送,可堪回首望章台。

()
山侗舍俗投玄趣,结正良因。
深谢师真。
便做逍遥自在人。
我今誓不东归去,死在西秦。
()

一瓶一笠一条蓑,善掺吴音与楚歌。野鹤神清因骨老,鸳鸯头白为情多。

腰间佩玦千年物,醉后颠书十丈波。近日裁诗心转细,每将长句学东坡。

()
车鱼人散水风腥,雨色凉分柳外晴。
回首夕阳都落尽,忽然东向数峰明。
()

轻雷鹿鹿宫车转。晚凉偷弄邠王管。双甲小蠀蛦。黄鹂处处啼。

春风吹欲遍。尽作西清怨。暗里换歌头。伊州似石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