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仙 自咏

月中仙 自咏朗读

《月中仙 自咏》是元代作家王哲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王哲对自身命运和境遇的思考,以及对道教修行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问王三,你因缘害风,心下何处。
自问自答,王哲在问自己,你是因为何种因缘而受到风波的困扰,你的内心又在寻找着什么样的出路。

怡颜独哂,为死生生死,最分明据。
尽管面带微笑,却在为生死之间的困顿而犹豫不决,这种境况最为清晰明了。

转令神性悟。更慵羡、我夸五裤。
这种困境使得我对神性的领悟有所转变。更加羡慕那些自由自在的人,我称赞他们拥有五裤(指富有)的生活。

愈觉清凉地,皮毛无用,那更忆丝絮。
越发感到清凉宜人的环境,外貌和身份已无关紧要,更多地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浑身要显之时,这巾衫青白,总是麻布。
当我要展现自己的时候,所穿的巾衫是青白色的,总是麻布做成的。

葫芦贮药,又腋袋经文,拯救人苦。
葫芦中贮藏着药物,腋下的袋子装有经文,希望能够拯救人们的苦难。

竹携常杖柱,侍自在、逍遥钟吕。
手中常常拄着竹杖,象征着自在和逍遥的生活方式,时刻侍奉着自己的内心,享受自由自在的境界。

道余归去路。烟霞侣。
我将回归道路,追寻烟霞般的伴侣,展开自己的修行之旅。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哲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感叹自己被现实所困扰,但又通过对神性的悟性转变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寻找到了解脱和自在的可能性。他希望通过道教修行来拯救人们的苦难,并向往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整首诗词以王哲的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他内心的纠结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元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朗读
()

猜你喜欢

小斋自理画并琴,匣贮香薰怕蠹侵。
出塞已忘传檄梦,入山犹有著书心。
南船不至城无米,北货难通药阙参。

()

坛空松阴阴,山色春更静。风移龙蜿蜿,云散日靓靓。

飞襟一里翠,度石双屐冷。娟花不出谷,独对山露醒。

()

两山盘屈水中分,紫翠深深日欲曛。孤枕短篷吟梦晓,一莺啼破半溪云。

()

商入广陵隋业终,佳人青盻已成空。水流红叶三分异,胶断朱弦七轴同。

江海未清奔铤鹿,帘棂不锁失惊鸿。似君桥畔朝烟好,半镜谁犹在越宫。

()

花香月色两相宜,惜月怜花卧转迟;月落漫凭花送酒,花残还有月催诗。

隔花窥月无多影,带月看花别样姿;多少花前月下客,年年和月醉花枝。

()

云脚峥嵘日欲西,钓舟个个泊前溪。
客窗不寐君知否,枝上饥乌夜正啼。

()

客舍惊心见落鸿,天涯舟楫待秋风。留人最是铜驼陌,把酒先邀玉兔宫。

城阙轻阴双杵外,关山归梦一宵中。青骊又逐江枫远,题札能无凤沼东。

()

崆峒访道屈尊乎,万卷丹书看转愚。

着破铁鞋无觅处,得师全不费功夫。

()

上巳已过旬日,西湖尚有游人。
老人复归闭户,户外百事日新。
呼童试问筑室,春晚何日堂成。

()
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
睆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
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征兵主尚忧。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
()

华馆沈沈曙境清,伯劳初啭月微明。

不知台座宵吟久,犹向花窗惊梦声。

()

寿乐长生宴,欢声满座频。
华灯留五日,今夕庆千春。
且作山中相,直诚天上人。

()

唐家画法竹最多,干叶每贵施青螺。崔徐唐赵杂花鸟,五代变更初李颇。

阎梁诸作皆妙绝,独许苏文成一窠。元盛先称赵李辈,房山京兆俱名代。

()
闻道今年春信早,梅花不怕余寒。
凭君先向近南看。
香苞开遍未。
莫待北枝残。
()

礧砢不坡陁,非才谢伐柯。相看如我瘦,想见阅人多。

誉笑丹青俗,工如水墨何。经营盘礴际,天地困搜罗。

()

萧条破寺寄寒毡,收拾闲堂肃祭筵。尚著黑貂存汉腊,愁听白鹤语尧年。

拈花偶契佛三昧,缚草拚装鬼一船。剩有遗书藏复壁,来朝开帙理新篇。

()

龙图升曜,龟籍流芳。俗资儒从,化以学昌。葳蕤四代,昭晰三王。

挥发性灵,财成教方。

()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
檐头溜,窗外声。
直响到天明。
滴得人心碎,聒得人梦怎成?
夜雨好无情,不道我愁人怕听!
()
碧树凉_惊画扇。
窗户齐开,秋意参差满。
先自离愁裁不断。
蛩_更作声声怨。
()

一庭花月正春宵,
花气芬芳月正饶;
风动花枝探月影,

()

只道春荣夏乃亨,谁知四序总生生。
黄钟大吕还相处,上下方能著五声。

()

赤城龙虎紫云盘,白石楼台北斗坛。闻道仙床啼玉女,欲从何处问金丹。

()

魏国昔强盛,宫中金玉多。

征丁筑层台,唯恐不巍峨。

()

上元灯火斗婵娟,满月轻风夜可怜。人踏六鳌看海市,天连万炬候星躔。

楼台影里疑无地,歌吹声中合有缘。管取一春多乐事,试从今夕卜丰年。

()
奁镜平开碧四围,百重山里亦希奇。
写成万古空明趣,只为中秋一首诗。
()
松门石路秋风扫。
似不许、飞尘到。
双携纤手别烟萝,红粉清泉相照。
几声歌管,正须陶写,翻作伤心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