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金朝。王哲。白简书金诀*,他名姓亡魂。惊神骇各思存。蒙追荐,你受生门。户别开玄妙,做人同和天尊。光一点永无昏。辉月照,水出昆仑。
《临江仙·白简书金诀*》是元代诗人王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简书金诀*,
A white scroll holds a golden secret,
他名姓亡魂。
His name and surname belong to the lost soul.
惊神骇各思存。
Startling the gods and terrifying all who hear.
蒙追荐,你受生门。
Receiving the recommendation, you enter the door of life.
户别开玄妙,
The door opens to reveal profound mysteries,
做人同和天尊。
Being one with the revered heavens.
光一点永无昏。
A single point of light never dims.
辉月照,水出昆仑。
The shining moon illuminates, water emerges from Kunlun.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场景,描述了一个名字已被遗忘的魂魄,他拥有一本白色的卷轴,其中记载着一条重要的黄金秘密。这个秘密惊动了神明,使所有听到它的人都感到恐惧和震惊。然而,这个魂魄得到了某种机缘,被推荐进入生命之门,他能够领悟到深奥的道理,与天尊合而为一。在这神秘的场景中,有一点光芒闪耀不灭,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水从昆仑山涌出。
这首诗使用了意象丰富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通过描述白简书金诀和魂魄的存在,诗人表达了一种追求真理和超越尘世的渴望。魂魄被描绘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他能够超越生死,领悟到宇宙中的奥秘,与天尊合而为一。诗中的光芒和月光象征着智慧和启迪,显示了深奥的道理和真理的光芒永不熄灭。
整首诗意蕴含深远,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它表达了对超越凡俗世界的向往,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渴望。通过描绘魂魄的境遇和与天尊合一的状态,诗人向读者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升华和灵性的觉醒。同时,诗中运用的意象和形象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和追求的艺术表达。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入荣州境。宋代。陆游。一起一伏黄茅冈,崔嵬破丘狐兔藏。炯炯寒日清无光,单单终日行羊肠。村落聚看如惊獐,亦有银钗伏短墙。黄旗翻翻鼓其镗,画角呜咽吹斜阳。长筒吸井熬雪霜,辘轳咿哑官道傍。渺然孤城天一方,传者或云古夜郎,其民简朴士甚良,千里郁为诗书乡。闭合扫地焚清香,老人处处是道场。
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宋代。梅尧臣。河湟宿兵地,劲勇天下闻。侵疆古甚炽,薄伐诗所云。往今势且异,利害理颇分。远以塘设险,遂轻甲屯云。昔传尝胆国,能破怒蛙军。越虽隔大江,吴遭若枯焚。实由持阻懈,抉目悲伍员。夫子负美才,议论高不群。况有令兄弟,今亦贰河汾。助守戒不虞,慎勿倚和獯。张侯为刺史,大族独此君。法明而不苛,可共饰以文。
送陈和仲常博倅嘉禾 其一。宋代。吴泳。柳色媚别驾,桐花夹行舟。慈湖一片心,不上富贵钩。撇却云雾窗,分渠月波楼。但有月长清,何妨波漫流。
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宋代。苏辙。吏治区区岂不任,吴中已自富才能。还应占位书名姓,学取蓝田崔县丞。试尽风波万里身,到官山水却宜人。君知晏子恩仍厚,还与従来旧卜邻。
雪湖自杭还辱示对雪见怀之作次韵二首奉答因致问劳之意 其二。明代。谢迁。悠悠世路眼谁青,可是群酣对独醒。报道山园梅破腊,待君同上雪香亭。
以家事付诸儿惟不得姑苏陆氏女子消息。宋代。戴表元。祗怜地僻少过从,更许年衰养惰慵。行健有时寻近局。起迟尝日到高舂。鹿皮冠野频频戴,鹅顶蔬粗款款供。儿妇团栾俱在眼,独怜无信过吴松。
采莲女。清代。刘鹗。采莲本贫女,出身甚寒薇。为因妙歌舞,遍体蒙珠玑。睹此忽有感,中夜常三思。士当患无实,不患无人知。
陈可复为予写戴笠图赋诗四首 其三。宋代。虞集。老去悬车百虑灰,西风独爱菊花开。田家酒熟邀皆去,茅屋诗成懒更裁。欲及天清食沆瀣,要观日出上蓬莱。赤松有约应相待,此日先生戴笠来。
元夕赐午门观灯(四首)。明代。金幼孜。鳌山高耸架层空,万烛烧春瑞气融。星动银河浮菡萏,天垂琼岛绽芙蓉。行行彩队穿华月,曲曲鸾笙度好风。自是太平多乐事,君王要与万方同。¤
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唐代。钱起。藏器待时少,知人自古难。遂令丹穴凤,晚食金琅玕.谁谓兵戈际,鸣琴方一弹。理烦善用简,济猛能兼宽。夙夜念黎庶,寝兴非宴安。洪波未静壑,何树不惊鸾。凫舄傍京辇,甿心悬灌坛。高槐暗苦雨,长剑生秋寒。旅食还为客,饥年亦尽欢。亲劳携斗水,往往救泥蟠。但恐酬明义,蹉跎芳岁阑。
外孙文骥与可学士之孙也予亲教之学作诗俊发。宋代。苏辙。已矣石室老,奄然三十年。遗孙生不识,妙理定谁传。孔汲仍闻道,贾嘉终象贤。文章犹细事,风节记高坚。
送许丈赴行在。宋代。邓肃。狄犬夜吠夷门月,乾坤易位人泣血。那知千官舞蹈回,马上洋洋面不热。许侯逆风敢孤骞,黄金围腰挽不前。大明升天狐兔遯,再拜丹墀吾节全。我时上天恣狂直,权臣舌端飞霹雳。当时陷阱皆交游,侯独临存真铁石。此来邂逅一笑间,夜倾闽酒赤如丹。胸中磊块浇未下,征旆匆匆又吴山。山前鲛鳄翻平陆,杀人如麻未充腹。凭君仗剑追祖风,坐令四海桑田复。
秋日田园杂兴。宋代。范成大。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又用济之韵赠子昂。金朝。李俊民。绵绵宗派自何时,借问吴兴第几支。书爱换鹅功不到,狱因劾鼠法先知。为秦徙木思无地,在汉高门福有基。此去乡闾结仁爱,请君听取忍斋诗。
端午帖子词:夫人阁四首 其四。宋代。苏轼。欲晓铜瓶下井栏,铿锽金殿发清寒。似闻人世南风热,日上墙东问几竿。
句 其一。宋代。曾肇。岩岩九门深,日举费十万。忽于泥滓中,得列方丈案。腥咸置齿牙,光彩生顾眄。从此辱虚名,岁先包橘献。微生知几何,得丧孰真赝。玉食有云补,刳肠非所患。
夜坐。明代。郭登。庭虚初月上,树响微风入。栖鹊听犹惊,流萤堕还拾。沉沉寒漏滴,隐隐余钟急。坐久不知疲,凉衣露吹湿。
己酉冬赴鄂城舟中即景(1)。清代。费墨娟。轻舟飞渡楚江隈,霜染枫林夹岸陪。帆影遥从窗外过,涛声时向枕边来。盘桓画槛安如屋,旋转蒸轮响似雷。最爱月明高处望,滔滔银浪万花开。
寄衣曲 其二。宋代。释斯植。自君之出矣,欲寄征衣泪如雨。征衣未寄心已悲,一寸相思隔千里。湘江水是巫山云,巫山云是湘江水。湘江两岸芳草深,湘江日夜多行人。行人去去天之涯,门对落花三两家。家家有酒讴且歌,醉来月下弹琵琶。
袈裟田。明代。释道丘。袈裟曾效此田衣,日用犁耕自不饥。清净乞求能活命,脂膏消落法身肥。
修城行。金朝。刘迎。淮安城郭真虚设,父老年前向予说。筑时但用鸡粪土,风雨即摧乾更裂。秪今高低如堵墙,举头四野青茫茫。不知地势实冲要,东连鄂渚西襄阳。谁能一劳谋永逸,四壁依前护塼石。免令三岁二岁间,费尽千人万人力。
次枞阳。明代。陶安。白波红日柘家湾,西望枞阳数朵山。惆怅归人辞我去,想过秋浦暮云间。
题玉兰图赠杨澹山 其二。清代。成鹫。澹妆虢国想依稀,海燕将雏带粉归。昨夜梦兰还比玉,碧阶斑戏映芳菲。
结客少年场。宋代。邹登龙。 并儿任气侠,年少肝胆雄。锦臂金弹丸,银鞍玉花骢。腰插三尺剑,手开二石弓。轻生重大义,一战朔庭空。斩取戎王头,捷奏甘泉宫。
同文徵瑞昆有开诸子送龙友入京赋得闻雁。明代。伍瑞隆。海国秋多雁,天空夜每闻。可怜千片影,凄断万重云。月冷声多苦,风高响易分。此时送征客,一听一氤氲。
喜钱左丞再除华州,以诗伸贺。唐代。白居易。左辖辍中台,门东委上才。彤襜经宿到,绛帐及春开。民望恳难夺,天心慈易回。那知不隔岁,重借寇恂来。
秋日即事五首。宋代。陈普。游丝闪闪挂虚檐,翔隼号寒华岳尖。白发束来闲点易,乌衣归去寂钩帘。三千客路飞机枫叶,四五人家卖酒帘。鱼笛水寒江上晚,半丛豆叶雨纤纤。
与无照暮出西郊。元代。善住。阊阖城边烟草昏,自携禅侣过孤村。阴云垂地鸟归树,寒色满空人闭门。山径雨馀留虎迹,野塘秋尽露潮痕。一声牧笛前峰起,回首残阳欲断魂。
李徵伯挽诗 其三。明代。顾清。间岁苦离索,旧游若云萍。与君每共叹,忍复此长瞑。元龙按近甸,旦暮涕已零。遥遥两汪子,此信何时聆。虚檐团云影,永夜双烛荧。清欢可复继,即此成千龄。
征车将动,愁不成歌,对颦翠叶。静掩兰房,香铺卧鸭烟罢唼。别后羞看霓裳,更把筝休轧。频数更筹,乍寒孤枕偏怯。
尝为霜髭,弄纤纤、向人轻镊。旧词新句,幽窗时时并阅。药饵衣衾,愁顿放、一番行箧。朝晚归家,又烦春笋重叠。
华胥引。宋代。杨泽民。征车将动,愁不成歌,对颦翠叶。静掩兰房,香铺卧鸭烟罢唼。别后羞看霓裳,更把筝休轧。频数更筹,乍寒孤枕偏怯。尝为霜髭,弄纤纤、向人轻镊。旧词新句,幽窗时时并阅。药饵衣衾,愁顿放、一番行箧。朝晚归家,又烦春笋重叠。
菩萨蛮 送仲韶北上回文。明代。沈宜修。碧烟凄绕愁行客。客行愁绕凄烟碧。肠断隔山长。长山隔断肠。晓风凄月小。小月凄风晓。楼倚奈人愁。愁人奈倚楼。
送管元帅南征。元代。萨都剌。楚帆风一叶,此去几时还。日暮汉江碧,雨晴湘竹斑。边声连草木,野色动荆蛮。决策平徭后,归心北固山。
匡南宗藩别馆。明代。皇甫汸。不识王孙贵,翻同隐者流。池开半亩曲,地即小山幽。霜冷蒹葭夕,天长雁鹜秋。何须章水上,怀眺倚空楼。
送僧无言归山。唐代。司空曙。袈裟出尘外,山径几盘缘。人到白云树,鹤沉青草田。龛泉朝请盥,松籁夜和禅。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
奉和永叔得辛判官伊阳所寄山桂数本封殖之後。宋代。梅尧臣。团团绿桂丛,本自幽岩得。惠好知不忘,青匆宁改色。香生莲幕间,花白萱堂侧。月露夜偏滋,琼枝相翕赫。
伴云来/天香。宋代。贺铸。烟络横林,山沈远照,逦迤黄昏钟鼓。烟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归,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初识茶花。宋代。陈与义。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寄题筠州钱有文明府新昌小道院。宋代。范成大。忠厚平生心学,敏明随处民功。江左幕中荒政,江西县里仁风。勿云私淑小邑,可以匹休大邦。健笔谁能後赋,向来江夏无双。
暑甚得雨与张文伯同登禅智寺。宋代。张孝祥。老火陵稚金,聚作三日热。舟行湘江上,蒸煮到鱼鳖。黑云起东北,一震山石裂。不知雨来处,但见风卷叶。银河倚天泻,高浪舞飞雪。只听打篷声,已觉凉意惬。岸傍古佛屋,楼殿颇嵽嵲。不辞冲泥去,一看雨脚阔。吾宗紫岩客,穷苦志不慑。自我来浯溪,奔走已旬浃。我懒久废学,愧子来挈挈。相携得伟观,为子炽然说。愿子领话头,吾今指摽月。
刘叟诗。清代。曾国藩。金峰万山辏,刘叟巢山椒。邦人所宾礼,与山两岧峣。天穷苦无告,孤露初及髫。倾家树四壁,马磨风萧萧。朝餐或耻盎,夕饮恒赌瓢。子衿式学省,童冠各在招。束脩敛薄少,岁获偿蓘穮。上堂奉甘滑,入室馨脂膋。一噎三咻摩,一食再温劭。蒸梨或忤志,捐斥无宽条。婴儿抱酷爱,毕世非一朝。白日不东返,孝养随瞥飘。所余杯与棬,傍身币琼瑶。触时即子卯,有霣如春潮。仰供不知劬,俯畜安能饥。举家浩鹅雁,妻馁儿号宵。维叟不卤莽,长短与量料。纫箴教补裂,呼粥权息嚣。乡邻敬其谊,百里无飞鸮。长官式其贤,唾息不敢骄。噫乎血气伦,报本义所要。人纪有乖沸,兹实悬之杓。惠迪经所训,物理亮非遥。感叹遂成咏,庶以风鄙浇。
立春重修三世祖墓松楸独秀有感而赋。明代。张嗣纲。断碣没荒丘,碑开鼎石修。德从三世种,泽自万年流。日月光新冢,风云会古楸。枝条春意满,青翠暮烟浮。
续长恨歌。宋代。范成大。紫薇金屋闭春阳,石竹山花却自芳。莫道故情无觅处,领巾犹有隔生香。
句。宋代。田锡。下车逢岁旱,祷庙望秋成。火轮转曈曨,赤日弥高明。稻苗已枯死,麦垅不堪耕。
蝶恋花·出塞。清代。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