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声声慢朗读
金关叩户,玉锁扁门,闲里不做修持。
杳默昏冥谁会,舞弄婴儿。
睡则擒猿捉马,醒来后、复采琼芝。
每依时,这功夫百日,只许心知。
自在逍遥做就,唯舒展,红霞光彩敷披。
罩定灵明,方见本有真慈。
一粒神丹结正,三重焰、紧紧相随。
遇瑶池,透青霄、顶上无为。

《声声慢·金关叩户》是元代王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金关叩户,玉锁扁门,
闲里不做修持。
杳默昏冥谁会,
舞弄婴儿。

睡则擒猿捉马,
醒来后、复采琼芝。
每依时,这功夫百日,
只许心知。

自在逍遥做就,
唯舒展,红霞光彩敷披。
罩定灵明,方见本有真慈。
一粒神丹结正,
三重焰、紧紧相随。
遇瑶池,透青霄、顶上无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自在的境界。诗人通过金关叩户、玉锁扁门等象征性的描写,表达了一种离尘不染、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

诗中的"闲里不做修持"表明诗人不愿过于拘泥于世俗的修行,而是追求一种超脱尘嚣的自由。"杳默昏冥谁会,舞弄婴儿"揭示了人们对于真相的茫然和迷失,而诗人则以舞弄婴儿的形象来表达他对于生命的掌握和把握。

诗词中的"睡则擒猿捉马,醒来后、复采琼芝"暗示了在诗人的梦境中,他能够驾驭猿猴、捉住马匹,醒来后又能采集到珍贵的仙草,展现了诗人在精神世界中的自由和力量。

诗中的"自在逍遥做就,唯舒展,红霞光彩敷披"表达了诗人在心灵的境界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状态。"罩定灵明,方见本有真慈"表明只有当内心清明、充满真慈之时,才能看清本来的真实和善良。

诗词的结尾以"一粒神丹结正,三重焰、紧紧相随。遇瑶池,透青霄、顶上无为"来形容诗人达到的境界。神丹结正、三重焰相随,意味着诗人内心的炼就和融合,而遇到瑶池,则意味着透过天空,超越尘世,达到无为无欲的境地。

总之,王哲的《声声慢·金关叩户》通过对自由、宁静和超脱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境界的向往和追寻,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给人一种超越尘世、返璞归真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朗读
()

猜你喜欢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