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秀才端午日风寄

和李秀才端午日风寄朗读

《和李秀才端午日风寄》是唐代徐铉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
采衣君自乐,白发我何堪。
静味瑶华句,闲思玉柄谭。
报之长命缕,祝庆在图南。

诗意:
这首诗词以端午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节日习俗的热爱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提到了端午节的传统饮品——角黍菖蒲酒,将其与年年重复的习俗相连;他称颂了李秀才的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因年老而无法尽情享受;诗人静静地品味着这瑶华般的佳句,却心思闲散地想起了往事;最后,他祝愿李秀才长命百岁,同时祝福自己的庆典在图南图书馆举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端午节为题材,通过描绘诗人与李秀才的不同境遇,以及对节日习俗和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角黍菖蒲酒、采衣、瑶华句等形象的描写,将端午节的传统元素与人生的喜悦、忧愁相结合,展现了对节日习俗的深刻理解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的思绪在闲暇中流转,品味着美好的句子,却也引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怀旧之情。最后,诗人以祝福的语言表达了对李秀才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庆典能在图南举行,这象征着诗人对知识、智慧和文化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端午节的习俗,将传统文化与个人情感相融合,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索。同时,诗人通过瑶华句和玉柄谭的描绘,表达了对文学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这首诗词既具有情感的内涵,又融入了对传统文化的颂扬,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节日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朗读
()

猜你喜欢

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发愤搜岐阳。
我车我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张。
舫舟又渔缚鱮鲂,何以贯之维柳杨。
从官执笔言成辛,书在鼓腰镌刻臧。
()
乱离无酒何以活,最爱涓涓浅酌时。
理到何须辨清浊,兴来谁解问醇醨。
()
默默苦不展,驾言陟崇岗。
人远尘坌息,高门开宝坊。
华檐敞虚殿,乔木护修廊。
闲庭引幽步,偃息得兹堂。
()

寻常少往还,门静似居山。
书为传家秘,琴因国忌闲。
坐衙更鹤氅,行乐到禅关。

()

今春少晴天,雨声常绵延。
晓来羲车展云出,射我屋瓦生苍烟。
忆昔既冠时,壮志平幽燕。

()
万花丛里画楼新,玉女凭栏天上春。
明月一轮帘外冷,夜深曾照坐禅人。
嘉兴楞严寺为长水疏经处,后为吴尚书园亭。
师矢心恢复,为诗吊之。
()
名位虽插道自光,讼庭无事俗平康。
帘间尚觉琴床暖,院静偏闻酒瓮香。
养性已知无病染,持廉唯恐有名彰。
主人莫讶暌违远,千仞由来有凤翔。
()

涧底青松不染尘,未逢良匠竞谁分。龙盘劲节岩前见,

鹤唳翠梢天上闻。大厦可营谁择木,女萝相附欲凌云。

()

翡翠鵁鶄,白蘋香里小沙汀。岛上阴阴秋雨色,芦花扑,数只渔船何处宿。

()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
涛头蜚过不斯须,只合朝昏展此图。
缅想海门才末势,终然畎浍视江湖。
()

南风开雉扇,东阁驻鸾旌。共仰前星彩,欣瞻少海清。

谦光追夏启,敬德迈周成。自愧商山老,深惭邺下英。

()

曾访江南鸟爪仙,误随尘网落人间。红泉碧涧春风里,尚记麻源谷口山。

()
远水连山碧四围,烟波时有鹭鸶飞。
馀姚江上中秋月,自买扁舟一个归。
()

晚来云色半浓淡,云外青山知有无。
缠出六花夸舞女,又飞一白慰农夫。
久无人说平淮事,空有天生访戴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