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州梁补阙。宋代。徐铉。轧轧朱输道路长,虎丘山下剩春光。军城旧是吴王国,郡守曾为谏署郎。祖席咏歌金玉振,下车条教蕙兰香。青云旧是高飞处,三载徘徊亦未妨。
《送苏州梁补阙》是唐代徐铉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对苏州风景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轧轧朱输道路长,
虎丘山下剩春光。
军城旧是吴王国,
郡守曾为谏署郎。
祖席咏歌金玉振,
下车条教蕙兰香。
青云旧是高飞处,
三载徘徊亦未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道路的声音和长远,以及山下的春景,展现了离别的情景。诗人描述了苏州的军城,曾经是吴王的国土。他提到了曾经在这里任职的郡守,曾经是谏署郎。这些历史背景增添了诗词的文化底蕴。
诗中还提到了祖席,他们咏歌着金玉般的赞美之词,使得下车的人们闻到蕙兰花的香气。这里描绘了祖席的光荣和美好的环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青云高飞之处的向往和三年漂泊的感叹。虽然自己在旅途中徘徊了三年,但仍未能达到高飞的境地,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住他的追求和憧憬。
《送苏州梁补阙》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苏州的山水风光和历史背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追求的感慨和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这首诗词赋予了读者一种深情和回味的美感。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和韩毅伯韵三首。宋代。王炎。有客回车肯再过,天寒冰雪满关河。家贫草具惟鸡黍,地僻柴门但雀罗。人固刚肠穷已甚,天无老眼命如何。男儿自许功名事,相对肯悲弹剑歌。
南乡子 醉书月香亭桂几。元代。许有壬。老子分渔樵。说着登山气更豪。天外长江流不尽,迢迢。脚底青云步渐高。两手敢辞劳。右有深杯左有螯。我似渊明多一字,陶陶。明日黄花笑二毛。
游灵岩分韵得从字。宋代。蔡沈。我来灵岩游,坐石披蒙葺。悠然忘世纷,便欲脱屣从。外峻悬绝磴,中宽峙高峰。精庐三数间,岁久苍苔封。寒藤结暝色,秋花敛愁客。哀猿发清声,月影山重重。扁舟暮江下,疏林闻夜钟。
竹枝歌 其一。明代。徐庸。银钗女儿脂粉香,竹枝歌里唱悠扬。数声传去郎听得,惹起相思空断肠。
四言诗 其六。魏晋。嵇康。猗猗兰蔼,殖彼中原。绿叶幽茂,丽藻丰繁。馥馥蕙芳,顺风而宣。将御椒房,吐薰龙轩。瞻彼秋草,怅矣惟骞。
约客/有约。宋代。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送别诗。清代。佚名。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省中见鹤二首 其一。明代。郑廷鹄。怪尔高飞出蔚林,云霄终日惜佳音。祇今廖落秋风里,谁识当年万里心。
喜雨。宋代。杜范。凄其望云汉,旱饥何频年。去岁秋后雨,沟壑仅少年。春耕问菑畲,馌妇多嘉言。夏耘喜优渥,驿驿生翠烟。不雨亭几日,已复忧亏愆。伤弓慨心事,过计乃不然。风雷变俄顷,肤寸速九天。夜坐听倾倒,朝起望渺绵。时哉此甘霔,不后亦不先。我无负郭资,墨突非所怜。但原时丰登,有粟均里廛。岁晚称寿觞,一笑生春妍。彼苍其或者,副此心拳拳。拜赐盈百室,敬诵良耜篇。
二月见梅花。元代。赵秉文。不应开处避严冬,无赖春寒雪尚封。纵使风霜欺尔瘦,可能桃李为君容。庞眉都尉嗟何晚,飞骑将军叹不逢。毕竟荣枯无定在,此花劝汝倒金钟。
丘子服来访道间得古梅折以为赠刘叔通江文卿俱来各有佳句因各次韵为答三首 其二。宋代。朱熹。独树临孤岸,横枝放浅花。不须烦驿使,正耐雪斜斜。
浮丘祠。宋代。郑晦。青天志欲骑长虹,半生双眼四海空。题诗远寄广成子,笔力万仞摇崆峒。前年鹤背乘天风,翻然回首江之东。束书归隐黄山中,山中偶遇浮丘翁。人生寰宇总过客,呼酒浇愁醉李白。十亩耕云种紫芝,酣歌击石嫌春窄。招浮丘,乾坤到处堪遨游。丈夫有志身徇国,逢时无意干封侯。皇天恩泽盈遐陬,忍视吴楚森戈矛。黄金白璧岂足尚,我爱文章有官样。长篇欲向庵壁题,凭陵膏气三千丈。住庵道人请书壁,秃毫轰雷停不得。飞香洒雪淋漓湿,一夜寒风瘦蛟泣。
龙江馆舍。元代。黄庚。幽栖俗事不相关,家在青松翠竹间。绕屋四围都是水,隔林一片不多山。诗篇陶写清秋景,书册消磨白日间。门外沙鸥如旧识,忘机飞去又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