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简簿》是宋代诗人王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路途踏入天南庾岭根,
梅花已落尽,春意盈盈。
中年之气需调护身,
切勿受蛮烟瘴雨侵。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王炎送别朋友时的心情。他的朋友要离开天南地区,返回北方的庾岭,而这个时候正值春季,梅花已经凋谢殆尽,春天的气息浓厚。王炎在诗中提醒朋友,中年之后的人需要更加注重调养身体,不要受到恶劣环境的侵害,如蛮荒之地的烟雾和瘴气、暴雨等。
赏析:
《送简簿》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王炎对朋友的关切之情。通过描绘庾岭根、梅花凋零和春深的景象,诗人将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未来安危的担忧融入其中。他特别强调中年人需要调护身体,暗示了岁月的不饶人和生活的艰辛。蛮烟和瘴雨的形象象征着困难和险阻,警示朋友要提防外界的不良影响。整首诗以简约的笔法,传达了王炎深情厚意的送别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朋友未来的期望和关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王炎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韵味。它以扼要的描写构建了诗意,将友情、人生、岁月的流转等主题融入其中,给予读者深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有鹤篇赠翟翁。明代。李梦阳。有鹤褊褼海上来,乘风爰止梁王台。洪河怒涛野萧瑟,含情顾影却飞回。十洲来往群仙戏,举身下上随云气。君不见夜来东海头,南极一星光照地。
道上即事。清代。慕昌溎。古道西风急,铃声自往还。孤城残雨外,落日断霞间。秋色团高树,寒流啮断山。长安回首处,千里白云閒。
赵漕生日 其二。宋代。周孚。名族仍前辈,高才更望郎。经年滞龙节,数日冠鹓行。白鹤开新历,青黏屏旧方。春风柳条绿,传赐看勾芒。
蝶恋花 柳絮。元代。张翥。陌上垂杨吹絮罢。愁杀行人,又是春归也。点点飞来和泪洒。多情解逐章台马。瘦尽柔丝无一把。细叶青颦,闲却当时画。惆怅此情何处写。
初夏何凝生以诗见讯近况次来韵。明代。张萱。空馀天际想,错拟地行仙。抱犊飞云下,挂瓢丛桂边。醉卧枕奇石,馋涎漱乳泉。逢人常白眼,入梦有朱弦。
褰裳不及待芙蓉,共听潮音海寺钟。成佛吾甘灵运后,登仙谁蹑李膺踪。
鸥波直信浮天鹢,鼍鼓俄能起壑龙。何事鉴湖私一曲,悦君随喜棹歌逢。
佛日与诸君泛舟江上俗是日已陈龙舟之戏谓之出水龙。明代。陈子壮。褰裳不及待芙蓉,共听潮音海寺钟。成佛吾甘灵运后,登仙谁蹑李膺踪。鸥波直信浮天鹢,鼍鼓俄能起壑龙。何事鉴湖私一曲,悦君随喜棹歌逢。
上封寺。宋代。徐照。步经千万歇,两日至山平。磬逐炉香尽,猿摇树雪倾。昔曾因画见,谁拟得吟行。又出穹林阁,终农看日生。
次韵戴成叔。宋代。陈著。当年雪溪翁,知命故知足。平生一退字,厚施不食禄。高洁严子陵,清贤段干木。溪上多子孙,林树森瑶玉。
醉花阴 其一 端午饮清溪阁上。明代。俞彦。谁拯灵均湘水上。节物多惆怅。痛饮读离骚,杜若江离,总是凄然况。姊归曾整行春仗。俯仰千秋壮。今日拟招魂,酒侣诗朋,醉弄清溪涨。
题画。元代。丁鹤年。水榭山窗面面同,縠纹波起鲤鱼风。溪头艇子林间泛,来往能无避俗翁。
读少陵诗。宋代。陈棣。建安七子文,骚雅生赘疠。除苛起膏肓,公为第一流。满朝竞飞翔,惟公独淹留。平生一严武,几成鞭虎头。定知诗穷人,到骨未肯休。执友自青云,蹭跳老沧洲。破除世万家,曲生聊可谋。危言竟何补,软语只自羞。成此一段奇,政坐多牢愁。收拾万丈光,千古射斗牛。开卷想清标,凛如对霜秋。闭户味膏馥,妄言希骅骝。
题桥松晚翠卷。明代。庞嵩。青松何郁郁,山石何崔嵬。下有皤然翁,煮石丹霞隈。火烘六踰纪,鼎沸初一回。千年捣为脂,万年结成胎。皎皎碧玉翰,不以凌风埃。顿息青松根,鼓鼾声如雷。一息春叶落,再息蟠桃开。起觉陵谷迁,洞口空莓苔。莫是王子乔,拂舄从天来。
望江南。宋代。陈允平。娇滴滴,聪B62B在秋波。六幅香裙拖细縠,一钩尘袜翦轻罗。春意动人多。临宝鉴,石黛拂修蛾。燕子楼头蝴蝶梦,桃花扇底竹枝歌。杨柳月婆娑。
曲肱诗二十首。宋代。白玉蟾。昔在青华第一宫,只缘醉后怒骑龙。倾翻半滴金瓶水,不觉人间雨发洪。
总言三首。宋代。贾似道。其中奥妙细谈推,依此之中必作魁。三分之中晓得一,常常得胜带花回。
小晴。清代。陈忠平。久困书斋小,天饶一罅晴。剩云犹酿雪,寒鸟漫争鸣。且步长街外,因怀閒客情。郊林尽摇落,好让梅孤清。
苏武慢。元代。冯尊师。日月高奔,金波满泛,七返九还延祚。真精应物,大道潜身,恍惚妙通玄路。直待阳生,造化神丹,龙虎紫霄天府。这瑶函、宝篆天机,须仗至人开悟。长生道、固蒂深根,仙家活计,烹炼汞铅为务。炉辉五彩,鼎耀三光,识取本来宗祖。明月楼前,睹个金蝉,飞舞翠峰明宇。把凌云一志,精诚精进,上仙科举
丁采杰挽诗。宋代。刘克庄。文字蜚声早,功名入手迟。晚知书误我,时以酒浇之。旷野灵均些,新坟贞曜碑。两翁不在子,其必在孙枝。
别陈常簿埙五首。宋代。杜范。菜畦绝夜雨,麦垅摇春风。析舆奉欢笑,意与物态同。路才百里近,水可一夕通。君其戒徒御,驾言无匆匆。
赠昌言太中。宋代。韩维。春风吹袂逾岭,秋雨随轩达颍亭。达理偶同无剩语,论交虽晚便忘形。两株枯木同危坐,数朵寒花伴独醒。鸭子陂头好光景,几时重见聚华星。
观舞妓。唐代。温庭筠。朔音悲嘒管,瑶踏动芳尘。总袖时增怨,听破复含嚬。凝腰倚风软,花题照锦春。朱弦固凄紧,琼树亦迷人。
呈周务本三绝。宋代。郑刚中。民因吏扰愈荒疲,不得田园破一犁。此邑端须知令尹,春来处处麦连畦。
赞护教。宋代。释印肃。一成一切成,一坏一切坏。法身无二相,总别无罣碍。凡圣本自无,性天真常在。寄语住山人,伊作麽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