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六和塔。宋代。董嗣杲。阑槛倚云汉,身疑出上方。乾坤一指顾,吴越两消亡。海接空江白,山分落日黄。伍胥遗恨在,秋草隔沙长。
《登六和塔》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董嗣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登上六和塔的景象,并通过景物的变化,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倚着云汉的栏杆,
我仿佛置身于天际。
一指之间,我俯瞰了大地,
吴越两国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
远处的海与空江相连,
群山将夕阳分隔成黄昏。
伍胥的遗恨依然在心头,
秋草长长地隔开了我们。
诗意和赏析:
《登六和塔》以描绘六和塔为主题,通过塔上俯瞰的视角,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思考。
诗的开头,作者倚着云汉的栏杆,仿佛置身于天际,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他在这个高处,一指之间,俯瞰大地,看到了乾坤之间的辉煌盛景。这里的乾坤一指顾,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超越感,也暗示了人生短暂,一念之间,一切皆可消亡。
接下来,诗中提到吴越两国的消亡。吴越是中国历史上两大强国,但如今已成为过眼云烟。这里用一指顾和两消亡巧妙地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凸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浮华。这种历史变迁给人以深深的感慨和思索。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远处的海与空江的交汇之景以及山与落日的分隔景象。这里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离合。山分落日黄,既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含有人事无常的寓意。
最后两句,诗中提到了伍胥的遗恨和秋草隔沙长。伍胥是春秋时期的大臣,因遭受不公正待遇而怀恨在心。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伍胥的同情和对不公平待遇的愤懑。秋草隔沙长,则表达了作者与伍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也道出了个人命运的无奈。
《登六和塔》以高处俯瞰的视角,通过描绘景物的变化,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诗意深沉,意境空灵,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命运的描绘,传达出人生短暂、历史变迁和个人遭遇的主题,使读者感受到时光流转和人事无常的哲理。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次韵谢尉公靖同游北园五首。宋代。韩维。阴阴乔木交,竦竦修竹翠。黄花与丹实,夹路何琐细。是辰雨新足,支策问田事。一感孤征鸿,泪落衣襟际。
先寄邢子友。宋代。陈与义。作客经年乐有余,邵阳歧路不崎岖。山川好处欹纱帽,桃李香中度笋舆。欲见旧交惊岁月,剩排幽话说艰虞。人间书疏非吾事,一首新诗未可无。
有怀二首 其二。宋代。赵蕃。忆我官白下,梅蕊破腊前。维时初识君,共呼江南船。我作七字句,君答如倒弦。自兹三年游,如篪复如埙。中间虽契阔,会合踵不旋。东阁坐明洁,意钓行方便。快阁诵长句,观山酌幽泉。别来岁云暮,书札迥莫传。客授比安否,曾氏称好贤。况乃我畏友,于君宁间言。生涯富黄卷,代宝馀青毡。酒色湛若空,弟兄皆璧连。吾事岂不济,宁当论岁年。日者大雨雪,我行政金渊。朝跻遍田野,夜梦惟江天。梅花且复开,雪屋鸣溜悬。思君不可见,使返徒悁悁。
牡丹百咏(录三十二首)。明代。张淮。深深着色浅浮神,恍惚麻姑旧日真。似尔衒娇宁有敌,如侬钟爱恐无人。条风吹破当三月,谷雨过来又一尘。如此名花如此景,可容孤负玉缸春。¤
剑门。唐代。杜甫。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题吉昌桥。唐代。吴武陵。一水长流出涧溪,众山绵密与云齐。武陵桥上观春色,自笑刘郎去路迷。
莫说光阴入暮年,岁寒松柏操同坚。丹枫陛下三朝老,黄菊篱边九月仙。
故国鲈鱼张翰鲙,高门冠盖李膺船。一时朝士知谁在,独有先生晚节全。
洪武癸丑九月十八日为外兄集贤大学士张东谷贺八十 其五。明代。宋讷。莫说光阴入暮年,岁寒松柏操同坚。丹枫陛下三朝老,黄菊篱边九月仙。故国鲈鱼张翰鲙,高门冠盖李膺船。一时朝士知谁在,独有先生晚节全。
和裴库部十二韵。宋代。刘攽。怀人存蔽芾,招隐赋窅窊。贤杰多能事,音徽自不瑕。偶然新朴斫,一笑为欢呀。夏屋已隆栋,清池非沤麻。望赊随朔雁,坐久至昏鸦。好事逢诸彦,佳声播四遐。燕游安以乐,诗语正而葩。霜应丰山石,灰飞河内葭。凉秋将落帽,斜汉挹浮槎。老木围岑寂,苍苔积鬖髿。瑶光天不远,圭影日无差。莫怪长吟苦,良金出汰沙。
敕局同年相饯是日谢遣婢子春饶者还其家同年大不然之共怅然也。唐代。王质。已恨此身多,将如之子何。自甘吾潦倒,真恐汝蹉跎。身老便孤睡,家贫喜自歌。辎軿他日见,各想旧婆娑。
琴歌二首 其二。两汉。司马相如。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心使余悲。
书怀。宋代。陆游。功名富贵两茫茫,惟有躬耕策最长。吏牍沈迷妨养疾,囊衣结束待还乡。洲中未种千头橘,宅畔先栽百本桑。书寄子公吾自嬾,故人不是总相忘。
庚寅。元代。方回。江湖秋水事茫茫,近县犹闻有战场。多病多忧欺此老,半醒半醉了重阳。见山篱下无人至,戏马台头几客忙。万事不同时节似,感今怀古倍悲凉。
三闾大夫赞。宋代。王柏。 爱国忧民感慨深,沅湘浩浩魄沈沈。怀沙哀郢成何事,日月争光只此心。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唐代。杜甫。峡内多云雨,秋来尚郁蒸。远山朝白帝,深水谒彝陵。迟暮嗟为客,西南喜得朋。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飞腾。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昔岁文为理,群公价尽增。家声同令闻,时论以儒称。太后当朝肃,多才接迹升。翠虚捎魍魉,丹极上鹍鹏。宴引春壶满,恩分夏簟冰。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学并卢王敏,书偕褚薛能。老兄真不坠,小子独无承。近有风流作,聊从月继征。放蹄知赤骥,捩翅服苍鹰。卷轴来何晚,襟怀庶可凭。会期吟讽数,益破旅愁凝。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神融蹑飞动,战胜洗侵凌。妙取筌蹄弃,高宜百万层。白头遗恨在,青竹几人登。回首追谈笑,劳歌跼寝兴。年华纷已矣,世故莽相仍。刺史诸侯贵,郎官列宿应。潘生骖阁远,黄霸玺书增。乳rP号攀石,饥鼯诉落藤。药囊亲道士,灰劫问胡僧。凭久乌皮折,簪稀白帽棱。林居看蚁穴,野食行鱼罾。筋力交凋丧,飘零免战兢。皆为百里宰,正似六安丞。姹女萦新裹,丹砂冷旧秤。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炼骨调情性,张兵挠棘矜。养生终自惜,伐数必全惩。政术甘疏诞,词场愧服膺。展怀诗诵鲁,割爱酒如渑。咄咄宁书字,冥冥欲避矰.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
送邵监酒兼柬仪真赵法曹呈潘使君二首。宋代。刘宰。十万流离仰二天,淮民只说使君贤。向来积貯知无有,此去规模要有传。幼学可能傅榷酤,远猷无惜助筹边。公馀更向髯参问,今赋梅花第几篇。
松文清公虎字歌。清代。吴振棫。仁宗至仁容直谏,文清在朝时拜章。朴忠颇不识忌讳,亦有谣诼多中伤。清名伟节动中外,每以尺箠笞戎羌。边庭卧护烽堠静,帖耳受驱如犬羊。生无他嗜苦嗜酒,烧春痛吸不择偶。醉酣兴发作虎字,字大于身胆如斗。寻丈以外一笔成,山摧谷动雷雨倾。雄强蓄势跳跃出,得虎生气匪以形。悬之幽堂风夜吼,老魅走避儿童惊。爱公书者摩挲极,公之所重非翰墨。藜藿不采众慑伏,淮南寝谋赖汲直。鼎湖龙去四海恸,公亦骑箕侍帝侧。狐狸琐琐如弗问,貙罴吞噬浩莫测。纷纭世事已十年,惨淡风烟想颜色。即今尘壁剩钜幅,不敢逼视坐叹息。吁嗟乎!怒猊渴骥妙绝伦,书中之圣自有人,守在四夷谁虎臣。
柳梢青(己未元夕)。宋代。吴潜。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万盏华灯,一轮明月,燕管秦箫。何人帕坠鲛绡。有玉凤、金鸾绣雕。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
和仇雄川幽居十咏 其八 养花。明代。任环。种筠酬彩凤,栽树养甘棠。更欲葵心吐,山居镇日忙。
张宇初真人画为郑侍郎赋。明代。陈琏。云气茫茫树色苍,千章杰木拥茅堂。真人跨鹤三山去,此日空留翰墨香。
偶成 其一。宋代。韩淲。南风吹时雨,襟抱忽然开。凭轩一长谣,清句亦满怀。当年沮溺心,自觉未为乖。桑麻涧上泉,何不返故栖。帝城尘埃中,隘巷多涂泥。摆落更奚道,强颜终莫谐。规规二十载,今日始知迷。仰视天宇高,归云去难回。
步韵和徐慎侯先生六十述怀八首 其八。清代。祝廷华。老不能诗我自惭,惟君七步减为三。论交独与山林契,得意能谐风月谈。忽听阳关弄瑶笛,愁看天际锁云蓝。那堪名士联翩去,碧草春波送浦南。
西园雅集为赵王作。明代。梁有誉。魏氏富文雅,邺宫常宴游。贤王开邸第,异代继风流。地即三台旧,人疑七子俦。彯缨俯漳水,散帙对嵩丘。珍木环书阁,仙禽去画楼。开尊明月夜,授简白云秋。景物寰中胜,烟雾象外幽。竹园空赞述,桂树谩淹留。奕叶屏藩重,宗支礼数优。清时多赋诵,况乃集应刘。
题静学轩。明代。薛瑄。书窗万籁绝嚣声,有客窗前味六经。止水不波云影见,太虚无翳月华明。亭亭自可观人物,扰扰何由悟性灵。谁似南阳老诸葛,草庐默识古今情。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唐代。王维。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
食河豚。宋代。周晞稷。君不见楚王渡东萍如日,剖而食之甜似蜜。河魨本自食杨花,花结浮萍萍结实。又不见越王食鱠遗其馀,中流化作王馀鱼。河魨本是当年物,尚带西子胸前酥。春红摇摇波头暖,蒌蒿蒙茸芦笋短。嫩肥初破鳖裙重,腻白细挑羊脑满。嗟予二年留江城,嗜此不去迟吾行。鲈鲜便觉官可弃,雁美却得人呼卿。邻翁劝我知机早,有毒伤人如鸩鸟。世间万事是机穽,此外伤人亦非少。我生有命悬乎天,饱死终胜饥垂涎。君看子美牛炙严武尤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