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六和塔

登六和塔朗读

《登六和塔》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董嗣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登上六和塔的景象,并通过景物的变化,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倚着云汉的栏杆,
我仿佛置身于天际。
一指之间,我俯瞰了大地,
吴越两国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
远处的海与空江相连,
群山将夕阳分隔成黄昏。
伍胥的遗恨依然在心头,
秋草长长地隔开了我们。

诗意和赏析:
《登六和塔》以描绘六和塔为主题,通过塔上俯瞰的视角,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思考。

诗的开头,作者倚着云汉的栏杆,仿佛置身于天际,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他在这个高处,一指之间,俯瞰大地,看到了乾坤之间的辉煌盛景。这里的乾坤一指顾,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超越感,也暗示了人生短暂,一念之间,一切皆可消亡。

接下来,诗中提到吴越两国的消亡。吴越是中国历史上两大强国,但如今已成为过眼云烟。这里用一指顾和两消亡巧妙地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凸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浮华。这种历史变迁给人以深深的感慨和思索。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远处的海与空江的交汇之景以及山与落日的分隔景象。这里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离合。山分落日黄,既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含有人事无常的寓意。

最后两句,诗中提到了伍胥的遗恨和秋草隔沙长。伍胥是春秋时期的大臣,因遭受不公正待遇而怀恨在心。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伍胥的同情和对不公平待遇的愤懑。秋草隔沙长,则表达了作者与伍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也道出了个人命运的无奈。

《登六和塔》以高处俯瞰的视角,通过描绘景物的变化,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诗意深沉,意境空灵,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命运的描绘,传达出人生短暂、历史变迁和个人遭遇的主题,使读者感受到时光流转和人事无常的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

猜你喜欢

阴阴乔木交,竦竦修竹翠。
黄花与丹实,夹路何琐细。
是辰雨新足,支策问田事。
一感孤征鸿,泪落衣襟际。
()

作客经年乐有余,邵阳歧路不崎岖。
山川好处欹纱帽,桃李香中度笋舆。
欲见旧交惊岁月,剩排幽话说艰虞。

()

忆我官白下,梅蕊破腊前。维时初识君,共呼江南船。

我作七字句,君答如倒弦。自兹三年游,如篪复如埙。

()
深深着色浅浮神,恍惚麻姑旧日真。
似尔衒娇宁有敌,如侬钟爱恐无人。
条风吹破当三月,谷雨过来又一尘。
如此名花如此景,可容孤负玉缸春。
()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

一水长流出涧溪,众山绵密与云齐。武陵桥上观春色,自笑刘郎去路迷。

()

莫说光阴入暮年,岁寒松柏操同坚。丹枫陛下三朝老,黄菊篱边九月仙。

故国鲈鱼张翰鲙,高门冠盖李膺船。一时朝士知谁在,独有先生晚节全。

()

怀人存蔽芾,招隐赋窅窊。贤杰多能事,音徽自不瑕。

偶然新朴斫,一笑为欢呀。夏屋已隆栋,清池非沤麻。

()

已恨此身多,将如之子何。自甘吾潦倒,真恐汝蹉跎。

身老便孤睡,家贫喜自歌。辎軿他日见,各想旧婆娑。

()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心使余悲。

()
功名富贵两茫茫,惟有躬耕策最长。
吏牍沈迷妨养疾,囊衣结束待还乡。
洲中未种千头橘,宅畔先栽百本桑。
书寄子公吾自嬾,故人不是总相忘。
()
江湖秋水事茫茫,近县犹闻有战场。
多病多忧欺此老,半醒半醉了重阳。
见山篱下无人至,戏马台头几客忙。
万事不同时节似,感今怀古倍悲凉。
()

爱国忧民感慨深,沅湘浩浩魄沈沈。

怀沙哀郢成何事,日月争光只此心。

()

峡内多云雨,秋来尚郁蒸。远山朝白帝,深水谒彝陵。

迟暮嗟为客,西南喜得朋。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飞腾。

()
十万流离仰二天,淮民只说使君贤。
向来积貯知无有,此去规模要有传。
幼学可能傅榷酤,远猷无惜助筹边。
公馀更向髯参问,今赋梅花第几篇。
()

仁宗至仁容直谏,文清在朝时拜章。朴忠颇不识忌讳,亦有谣诼多中伤。

清名伟节动中外,每以尺箠笞戎羌。边庭卧护烽堠静,帖耳受驱如犬羊。

()
好把元宵。
良辰美景,暮暮朝朝。
万盏华灯,一轮明月,燕管秦箫。
何人帕坠鲛绡。
()

种筠酬彩凤,栽树养甘棠。更欲葵心吐,山居镇日忙。

()
处处赏心宜主,公来诗眼偏明。
扫千军有笔阵,可一日无酒兵。
()

云气茫茫树色苍,千章杰木拥茅堂。真人跨鹤三山去,此日空留翰墨香。

()

南风吹时雨,襟抱忽然开。凭轩一长谣,清句亦满怀。

当年沮溺心,自觉未为乖。桑麻涧上泉,何不返故栖。

()

老不能诗我自惭,惟君七步减为三。论交独与山林契,得意能谐风月谈。

忽听阳关弄瑶笛,愁看天际锁云蓝。那堪名士联翩去,碧草春波送浦南。

()

魏氏富文雅,邺宫常宴游。贤王开邸第,异代继风流。

地即三台旧,人疑七子俦。彯缨俯漳水,散帙对嵩丘。

()

书窗万籁绝嚣声,有客窗前味六经。止水不波云影见,太虚无翳月华明。

亭亭自可观人物,扰扰何由悟性灵。谁似南阳老诸葛,草庐默识古今情。

()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
君不见楚王渡东萍如日,剖而食之甜似蜜。
河魨本自食杨花,花结浮萍萍结实。
又不见越王食鱠遗其馀,中流化作王馀鱼。
河魨本是当年物,尚带西子胸前酥。
()
自与尘劳交辊,肚里千机万变。
虽然靠布被头,疑你睡得未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