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

栀子花朗读

《栀子花》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瓣凉丛拥翠烟,
南薰池阁灿云仙。
芳林园里谁曾赏,
檐卜坊中自可禅。
明艳倚娇攒六出,
净香乘烈袅孤妍。
风霜成实秋原晚,
付与华灯作样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栀子花的美丽景象和花香四溢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栀子花瓣的洁白如玉,散发着清凉的花香,仿佛云仙般在南方的花园里盛开。他感叹着曾经欣赏过这美景的人,只有在屋檐下寻觅占卜的人才能体验到这种美景。栀子花明艳动人,犹如娇美的姑娘羞涩地展示自己,花香弥漫在空气中,犹如孤妍纤弱地乘着微风飘荡。诗人认为这美景经历了风霜的洗礼,成熟而浓郁,就像是送给华灯一样,通过华灯的闪烁,将这美景传递给世人。

赏析:
《栀子花》通过对栀子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栀子花被赋予了象征纯洁、美丽和馨香的意象,它们在南方的花园中绽放,为人们带来愉悦和享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栀子花的美丽景色和芬芳的香气,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

诗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增强了诗意的表达。诗人将栀子花比作玉瓣,形容其洁白如玉;将芳香比作云仙,使读者感到其芬芳的弥漫。通过这些修辞手法,诗人将栀子花的美丽和芬芳形象化,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人通过描述栀子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展现了宋代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审美情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

猜你喜欢

蹇驴踏雪灞桥春,画出茅茨野水滨。
才见梅花诗便好,梅花却是定诗人。

()

归来三径脱尘鞿,两拜除书下玉墀。圣泽云天何以报,臣心铁石未全衰。

马蹄已负驱车愿,鸿羽难胜渐陆仪。愿把一犁祝膏泽,康衢击壤乐清时。

()

闻道丹砂可驻颜,兵符自解向君前。罗浮半夜梅花月,著到仙书第几篇?

()

晨策渡溪桥,迤逦寻古洞。连冈行渐别,长林目遥送。

渐远绝人烟,稍近闻禅诵。云护瑶台暖,鸟蹴琪花动。

()

采绿谁持作羽觞,使君亭上晚樽凉。玉茎沁露心微苦,翠盖擎云手亦香。

饮水龟藏莲叶小,吸川鲸恨藕丝长。倾壶误展琳琅袖,笑绝耶溪窈窕娘。

()

神女欢娱一夕休,月娥孀独已千秋。
争如灵匹年年会,莫恨牛津隔凤輈。

()

永夜无人玉漏迟,圃圃月上海棠枝。
月留凉露芳尘暗,花弄清晖淑影移。
粉黛三千春对镜,银波万顷晓凝脂。

()

寂寞韩侯居,奕奕韩侯祠。晨风动高林,落叶何纷披。

侯也未遇时,偃蹇何足奇。伏剑逢真主,百万驱熊罴。

()
满林饱风霜,千奴列亭睛。
未许吴姬手,藉此长声价。
()

枯鱼过河泣,劝鱼且莫泣,劝鱼且莫悲。若能一滴水,扬鬣还天池。

()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

双绾同心结。喜今夜、新人二九,残年腊八。几队纱笼徐引导,光漾黄金跳脱。

何况是、玉人如月。小捉养娘帘底间,问徐公、城北人争说。

()

青苞虽小叶虽疏,贵气高情便有馀。浑未盛时犹若此,

算应开日合何如。寻芳蝶已栖丹槛,衬落苔先染石渠。

()

夜相思。投壶不得箭。忆欢作娇时。

()

昔登八镜台,川陆当春潦。愁看章贡流,不见蓬壶岛。

停辙日淹留,因得遂幽讨。群公列玳筵,宝鸭焚龙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