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二首)。明代。张宁。宝马朱轮接上游,时危谁解奉天忧。鼎湖龙去英雄尽,剑阁云深日月愁。玉辇已随胡地草,青山依旧汉宫秋。元勋野死潼关破,误国何人更首丘?
宝马朱轮接上游,
时危谁解奉天忧。
鼎湖龙去英雄尽,
剑阁云深日月愁。
玉辇已随胡地草,
青山依旧汉宫秋。
元勋野死潼关破,
误国何人更首丘?
这首诗词的意境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词以古代宏大的景物来抒发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之情。首两句“宝马朱轮接上游,时危谁解奉天忧”揭示了时代的危机和作者对它的忧虑。宝马朱轮是古代皇帝的交通工具,上游代表着国家的中枢权力。作者问道,当国家面临危机时,谁会来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和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鼎湖龙去英雄尽,剑阁云深日月愁”描述了国家的衰败和英雄们的消逝。鼎湖指的是湖泊,象征着国家的繁荣。龙去意味着国家的衰败,英雄们逐渐离开或消亡。剑阁是一个重要的关隘,云深日月愁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接着的两句“玉辇已随胡地草,青山依旧汉宫秋”表达了国家的沦陷和残破。玉辇是古代皇帝的车辆,随胡地草意味着沦陷于外族统治。青山依旧汉宫秋则描绘了国家的残破景象。
最后两句“元勋野死潼关破,误国何人更首丘?”呈现了国家的悲剧和对误国者的质问。元勋指的是国家的功臣或英雄,他们在潼关野死,潼关破指的是国家的边境被攻破。作者质问,是谁导致了国家的误国和悲剧,又有谁能够挽救这一切?
整首诗词通过对古代的景物和象征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危机和忧虑的情感。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国家的衰败和英雄们的消亡,引发人们对误国者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首诗词通过抒发作者的忧国之情,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历史悲剧的思考。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张宁。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寄裴施州。唐代。杜甫。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自从相遇感多病,三岁为客宽边愁。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几度寄书白盐北,苦寒赠我青羔裘。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紫衣使者辞复命,再拜故人谢佳政。将老已失子孙忧,后来况接才华盛。
九日置酒坐上呈元长。宋代。赵鼎。未厌山林僻,那知节序迁。高闲爱重九,安健又今年。物外无缰锁,樽中有圣贤。黄花自衰晚,勿复笑华颠。
春夜同厉文学先辈会宿。唐代。许棠。江汉久分路,京关重聚吟。更为他夜约,方尽昔年心。月隔明河远,花藏宿鸟深。无眠将及曙,多是说山阴。
题永乐寺水竹居(先师柳待制尝访匡长老于此。元代。戴良。一上高楼恨有余,登临事往竟成虚。已无阁老履絇迹,徒认匡公水竹居。珮玉声流池尽处,琅玕影动月来初。从今便结东林社,晓钵高擎老衲如。
满泛觥船酒。尽占断、沉沉街鼓,当筵红豆。东阁观梅诗兴好,更擅才华八斗。
恰逢着、小春时候。回首兰亭风日美,念书从、宛委山中授。
贺新凉 何梅庄太守招集江淮同人,公宴长安邸中,即席赋赠。清代。徐釚。满泛觥船酒。尽占断、沉沉街鼓,当筵红豆。东阁观梅诗兴好,更擅才华八斗。恰逢着、小春时候。回首兰亭风日美,念书从、宛委山中授。钱一个。今何有。霜摧宣武门前柳。看多少、邹枚词客,徵车辐辏。咸向纱橱听玉笛,急管哀弦徐奏。只当日、庐陵堪偶。白练裙拖鹅换字,爱使君、醉染霜毫透。谁不羡,会稽守。
紫霄太子岩。明代。顾璘。王子炼神鼎,乃逃高岩居。金银结真气,天人传玉书。磨针悟志苦,插梅知化殊。千乘虽云贵,九霄乐有馀。长令电露子,怅望龙鸾车。
饮罢逍遥馆作。明代。朱曰藩。沙溪雨过渐通潮,新涨朝来拍小桥。九曲湖堂藏窈窕,数株门柳伴逍遥。时鱼馔客烹芦笋,海鹤惊人起稻苗。饮罢中庭不成寐,夜阑河汉正寥寥。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宋代。梅尧臣。算数曾无据,仁人亦莫闻。很愚多至老,兰桂苦先焚。不竟千秋恨,还如万里分。临风一号恸,易散日边云。
出宣威关用黄方伯韵。明代。陈洪谟。贵岭猿声已熟闻,两藩南界此中分。骊驹尚忆滇南路,旌旆遥瞻蓟北云。岂有才华清徼服,更将衰朽负明君。风檐次述非能事,浅薄真惭论蜀文。
新乐行台次壁间韵。明代。杨旦。宪节西行此暂停,重门无事昼常扃。台前古柏垂垂绿,雨后遥山故故青。万里关河嗟远道,半生踪迹叹浮萍。今宵谁与占乾象,指点中天识使星。
和咏廨署有樱桃。唐代。孙逖。上林天禁里,芳树有红樱。江国今来见,君门春意生。香从花绶转,色绕佩珠明。海鸟衔初实,吴姬扫落英。切将稀取贵,羞与众同荣。为此堪攀折,芳蹊处处成。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宋代。刘克庄。赠半山翁甚美,责临淄公不轻。大苏肯念旧恶,小宋犹有宿酲。
剡山夜月(一题剡溪舟行)。唐代。朱放。 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
夜读达善烧痕漫抄次来韵奉谢。宋代。舒岳祥。桓桓松柏岁寒知,白发相逢也自奇。犹记小儒曾共勘,绝怜后藁未全窥。斯文定价何必我,自古趋名存者谁。惟有立言差不朽,夫君此计未应痴。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唐代。岑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章贡道中。元代。萨都剌。多情明月落船傍,万里孤城望帝乡。客里已无金马诏,箧中犹有赐衣香。岭南地湿家山暮,天上风微殿阁凉。忆得当年曾夜直,玉龙银箭漏声长。
九仙瀑布泉。宋代。柳德骥。白云深处是仙乡,石涧飞流瀑布长。天插一泉声潄玉,地高六月夜凝霜。烟霞极目浮孤屿,萝薜牵衣出上方。明发阴晴谁借问,虚名终愧梦黄粱。
送神童胡元弼元英从其父胡庭俊归秋浦。宋代。王之道。西湖清丽春雨余,子今欲去其焉如。九华插天远在望,三月不见愁容舒。二儿奔逸汗血驹,辈视长离与鵷雏。去年冒雪来其俱,一鸣上国惊群儒。书不风人人负书,公卿岂庆终犁锄。惠然过我骑甚都,萧萧晚吹飘襟裾。借问能留旬月无,吾亦理棹其归夫。为言与君不同涂,蔼峰松竹鸣笙竽。奇童小友良不诬,异哉老蚌生双珠。君之是行亦荣欤,三胡盛事喧州闾。
贺张一之宪佥之父封君八十寿。明代。朱诚泳。八十康强亘古稀,贤郎禄养喜无违。花香绿酒醺人艳,黍熟黄鸡入馔肥。肯向公家轻自售,每从乡社醉扶归。遥知耆旧追随处,争羡封君著绣衣。
风定示苏汝载。明代。韩上桂。呼童且沽酒,沽酒休蹉跎。人生有酒且相乐,昨日骇震今笑歌。六鳌已断鲸星灊,波涛累日将如何。与君饮酒悲天风,人生去住飞秋蓬。江圻突迁虎豹窟,古岸夕徙鼋鼍宫。我无鱼龙之鳞甲,又无雕鹗之羽翼,徙然水路为逼侧。水忌瞿塘陆太行,首尾畏缩将安极。旗亭酒香酩酊时,下视溟渤如杯池。江神莫争子羽璧,负龙蜿蜒何能为。
山亭柳 咏隋堤新柳。清代。邹祗谟。纹瀫微流。正万缕初柔。垂绮苑,映妆楼。此日藏乌多少,他时系马迟留。渐渐绿深黄浅,一带烟浮。花花絮絮雷塘路,风风雨雨到邗沟。初学舞,惯含愁。远恨能传玉笛,轻寒乍到红篝。最是长条牵愁,人在兰舟。
题姜舜民竹深处次苏雪溪韵。元代。陈颢。结茅竹里似岩栖,面面窗开翠色迷。长听雨来虚榻外,不知日转曲阑西。奚奴扫地收新箨,吟客敲门看旧题。几欲相寻无路入,鹧鸪何处隔烟啼。
荅张王屋。明代。黎民表。平子归田赋已成,尚栽花木寄閒情。授经门下侯芭在,采药林间许掾清。祗有烟霞供枕藉,尚思尘土笑逢迎。槎头缩项应须钓,共泛沧溟看日生。
公无渡河。南北朝。张正见。金堤分锦缆,白马渡莲舟。风严歌响绝,浪涌榜人愁。棹折桃花水,帆横竹箭流。何言沈璧处,千载偶阳侯。
步蟾宫。唐代。无名氏。蓂开四叶祥光发。又还是、清和时节。昴星呈瑞夜来明,庆此日、挺生英杰。少年玉树神清澈。未说到、龟龄鹤发。愿言鹗荐早蜚声,任丹桂、一枝高折。
琴韵楼夜坐。清代。胡缘。凉风吹井梧,淅沥飘残叶。开轩乘晚凉,庭院澹将夕。月出两头纤,清影入帘额。喓喓阶下螀,啼破一痕白。
特地新。金朝。王哲。天地人生,同来相遇。应将甚、昭彰显务。道门开,释门阐,儒门堪步。识元初,习元本,睹元辰,元阳自个。日月星辰,齐旋躔度。唯临莅、虚空照布。精关扃,气关达,神关超露。禀三才,立三教,得三光,三
新月。宋代。丘葵。斗柄犹未酉,明生已自庚。月光本端正,入见有亏盈。寂感此太极,炎凉彼世情。徘徊花影下,独自掩柴扃。
树斋先生廉峰太史招集江亭销夏 其二。清代。潘德舆。亭馆披襟地,涂泥滴汗时。清风满堂快,甘雨到田迟。即事沧浪咏,惊心云汉诗。西畴积禾稼,醉倒亦奚辞。
骊山?此诗为李廌作?。宋代。苏轼。君门如天深几重,君王如帝坐法宫。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复道凌云接金阙,楼观隐烟横翠空。林深雾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猿鹤怨。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无人扫。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由来留连多丧国,宴安鸩毒因奢惑。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餐露一首。明代。黄省曾。炎御收朱光,虚旻盛金气。兑仲皎月吐,坎瀛万华霁。蜩鸣苍液泫,鹤戒沆滋涚。黄餐瓮昔盈,尧班事久翳。衡徙减时淳,朔铭妙真契。云笈溯往诀,福洞采灵剂。方诸错崖表,仙掌擎河际。理感无缅空,情旷有幽诣。甘成洒青林,润结零红砌。清泠澄玉水,芬馥凝宝桂。春杯吸阳霞,旭席掩芳薜。沾饮化髓薄,灌沃固年脆。鸾凤希骖浮,蓬壶可瞻睇。分赠同衿者,相与陶嘉世。
无题四首寄呈彭孟阳 其二。唐代。张乔。火爇炉心只自盟,低回歌舞日含情。绿珠是处供肠断,红拂何人可目成。厌雨好花容易泪,湿香雏蝶不论晴。芳条折赠知谁属,但唱章台柳数声。
悯农诗示吏部尚书郭琏。明代。朱瞻基。农者国所重,八政之本源。辛苦事耕作,忧劳亘晨昏。丰年仅能给,歉岁安可论。既无糠覈肥,安得嵒絮温。恭惟祖宗法,周悉今具存。遐迩同一视,覆育如乾坤。尝闻古循吏,卓有父母恩。惟当慎所择,庶用安黎元。
浣溪沙(感别)。宋代。刘辰翁。点点疏林欲雪天。竹篱斜闭自清妍。为伊憔悴得人怜。欲与那人携素手,粉香和泪落君前。相逢恨恨总无言。
答胡徵君舜咨还山 其一。明代。乌斯道。高迹寄空谷,幽居托田间。江水非吾限,可以相往还。游鱼当在渊,飞鸟当在山。谢此城郭游,逸驾不可攀。还山濯清泚,何如冰雪颜。
和王义兴七夕诗。南北朝。鲍照。宵月向掩扉,夜雾方当白。寒机思孀妇,秋堂泣征客。匹命无单年,偶影有双夕。暂交金石心,须臾云雨隔。
法尔不尔。宋代。释重顯。夏云多奇峰,干城冷相映。借问诸禅僧,那箇堪凭定。干城高锁月,夏云欲为雨。若谓非全功,子细看规矩。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六。明代。文徵明。古殿悠悠径有苔,松扉端为野人开。匆匆不尽登临兴,有待他时看竹来。
春日遣兴二首。宋代。张耒。日烘烟柳软于丝,桃李成尘绿满枝。芳草有情随处好,落花无赖信风吹。关心伤感知何处,过眼芳菲能几时。一病春来妨痛饮,遣愁惟有强裁诗。
杂咏。明代。李梦阳。春尽梁园花不稀,随风片片坐人衣。丁宁百舌浑休语,遮莫林莺且自飞。
大庆堂赐宴元珰而有诗呈吴越王。唐代。韩偓。非为亲贤展绮筵,恒常宁敢恣游盘。绿搓杨柳绵初软,红晕樱桃粉未干。谷鸟乍啼声似涩,甘霖方霁景犹寒。笙歌风紧人酣醉,却绕珍丛烂熳看。
毛诗·甘棠。宋代。陈普。一时决讼憩棠阴,底事南人惜到今。德化及人仍及树,止缘当日本根深。
渔父词。清代。朱宗淑。黄叶秋风稻蟹肥。鹭鸶晒翅立渔矶。山翠湿,野花低。沽酒归来月满衣。
闻苏斋还京谢恩复守台郡次韵 其二。宋代。章甫。双清心迹不沾尘,宦海茫茫自在身。大任仔肩留健者,苍生引领出斯人。蹇驴北上谁周急,驿马南驰不患贫。要地由来关廑念,闽疆重与腹心臣。
古风其二十五。唐代。李白。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题春晖堂。明代。梁兰。中堂高且深,翩翩五采衣。昕夕登旨甘,慈颜亦愉怡。永怀爱日心,不为游子悲。兹言贰雄藩,遂令定省违。所欣逮禄养,足可荣恩私。紫诰回飞鸾,闾里生光辉。
新涨。明代。蔡羽。今年春涨早,潮已入青溪。绿浸深宫柳,香销上苑泥。月中思锦缆,烛下望金堤。商女能联桨,秦淮夜唱齐。
长孺因吾二诗有负米分邻之语因又次韵饯其归。宋代。陈著。纷纷薄俗事轻辱,自喜衰年德有邻。危世孤儿华发母,归舟百里碧波春。不因噬指感怀切,肯学呕心搜句新。娱舞慈庭应细说,丹山筍蕨正宜人。
五龙六首。清代。佚名。練吉日兮,进神之堂。牲既陈兮,粢盛既香。奠桂酒兮,容兴嘉觞。发安留兮,锡我福祥。
书怀。宋代。宋祁。颜徒陋巷不堪忧,日晏南荣拥敝裘。已识交情一贵贱,宁论书置自沈浮。争名在昔闻探穴,嗅饵何人肯直鉤。强欲诛茆启三径,邑中无客继羊求。
周元举侍郎梅花次韵三首。宋代。葛立方。山村疑有散花天,五出琼瑶忽满前。闺女传香得韩寿,宫娥濡蜡照公权。赏心共付尊中美,索笑谁为席上先。它日成阴子如豆,不堪对酒割芳鲜。
宣和甲辰三月三日山谷寺偶成是时欲下长芦也。宋代。释正觉。温风在山谷,青紫班芳妍。浩然春公心,不作彼此偏。其来初无像,荣事亦自然。云容淡如鹤,草色齐腻烟。竹萌裹豹袴,蕨茁引儿拳。盘箸富可喜,齿颊甘亦便。山水濯尘念,风云会前缘。苇法怀道人,拥众几两千。顶门眼照世,胸中海吞川。同雏丹山巢,羽成各翔迁。而今欲往集,相见而忘年。执鞭驱并驾,未愧无彩鞯。白鸥行作伍,水蔬对烹煎。抚摩青石牛,不得陪高眠。将趋皖口市,就买莎郎船。回首谢诸祖,觉法吾所天。慧灯耿不夜,心花芳枝联。后日儿孙辈,莫怪森罗前。
晚望。宋代。晁公溯。迟日高楼上,江山引望长。浮鸥轻浩渺,飞鸟灭苍茫。洲渚苹初白,陵陂麦未黄。流年太匆促,转烛过春光。
题三笑图。元代。张天英。我思庐山三十载,喜见虎溪三笑图。远公爱客不爱酒,陶令爱酒无钱沽。黄冠道人爱谈道,握手顾我成胡卢。乃知古来贤达士,出处自与常人殊。君不闻东晋英雄数周顗,对语新亭泣新鬼。
咏史下·锺会。宋代。陈普。身在成都已孟津,霎时飞首过函秦。子房智勇裁如此,不悟诛秦灭项人。
题节妇卷。元代。卢琦。陈家有女李家妇,三十哭夫应断肠。梧叶几番深夜雨,梅花一树短篱霜。閤东才俊眉俱白,堂北光阴鬓已苍。不待门前植华表,人间野史百年香。
送李君实避地去郢东游。明代。游朴。黄袜青鞋蹑紫氛,轩轩孤鹤在鸡群。遍游域内方知我,独立江头忍送君。说剑无忘新侠客,逢人休说故将军。楼船近出清东海,好向鲸波夺上勋。
颂古三十二首 其一。宋代。释明辩。掀翻地轴乾坤窄,拨转天轮宇宙宽。须向强中呈好手,虚空打碎劫初看。
游赵村杏花。唐代。白居易。赵村红杏每年开,十五年来看几回。七十三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
奉和望海诗。隋代。虞世基。清跸临溟涨,巨海望滔滔。十洲云雾远,三山波浪高。长澜疑浴日,连岛类奔涛。神游藐姑射,睿藻冠风骚。徒然虽观海,何以效涓毫。
仁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二。宋代。曾巩。日转归人外,天移入画中。冕旒馀泽在,惊跸旧仪空。卜宅三川绕,方丧万里通。初寒石门路,松桧飒悲风。
王草庵挽诗。明代。顾清。尘海无濡迹,骚坛早树麾。家声卢扁旧,人物晋唐遗。华表空仙语,烟波想钓丝。馀芳知未泯,孙子桂林枝。
顾子重陈南宾沈懋学吴天泽九日胜果山登高。明代。明秀。越王台上送长歌,落日秋风感慨多。草莽野烟诸寝殿,寺门黄叶旧山河。半江舟楫来鸿雁,绝顶樽罍上薜萝。此日相逢总陶谢,风流文采复如何。
春社词。宋代。李覯。吴台翫春锁春色,雨刷花光入龙国。田边大树啼老鸦,野去痴醉寒查牙。年华欲往风雷恶,兰脸知秋泪先落。时荣时谢无了时,扶起混沌须神医。
舟行值雨。明代。卢龙云。长江烟雨泛兰桡,极目关山万里遥。踪迹重违门外柳,功名犹是梦中蕉。客来转忆孤山鹤,寒至偏侵季子貂。何日功成归绿野,丛林丰草任渔樵。
喜晴行呈陈宰。宋代。王炎。秋尽黄云涨南亩,修我囷仓筑场圃。不堪雨脚如县麻,坐见禾头欲生耳。令君意与神明通,炉熏未断来天风。吹开六出花数点,转盼杲杲扶桑红。日下鸟乌声亦乐,村北村南争刈获。白酒香浮老瓦盆,樵歌缓扣乌犍角。有客携家来受廛,丰登未见如今年。老农扶杖笑相语,只恐双凫朝日边。
邙山古意。唐代。薛曜。昔掩佳城路,曾惊壑易迁。今接宜都里,翻疑海作田。镂鼎名应大,生金字不传。风飙吹白日,罗绮拭黄泉。象凤笙留国,成龙剑上天。长乐移新垄,咸阳失旧阡。川流徒漫漫,神理竟绵绵。伫见飞来鹤,沈嗟不学仙。
寿徐瘦石大参七十。明代。祝允明。邯郸枕里了功名,安乐窝中适性情。瘦石烟霞无尽藏,小山鸡犬亦长生。云间彩凤衔金简,花底青鸾度玉笙。我是橘中同奕者,定骑龙尾共瑶京。
故吴丞相充挽诗三首 其三。宋代。赵抃。纯诚先德行,馀事著文章。所予维中寿,难谋彼上苍。旌铭笼晓月,挽铎诉秋霜。自愧居田里,无缘奠柩觞。
送赵郎二首 其一。宋代。张嵲。匡山太白书淫久,不但天才盖一时。须慕更生勤博古,莫师长吉祗为诗。八塼学士多时誉,七步贤王有令资。数子风流君可致,剑门他日看雄辞。
余忠肃典赡益辨二帖赞。宋代。岳珂。珥貂佩玉之舒徐兮。引笔行墨这丰腴兮。阅世论人以其书兮。尚可以想应元之初兮。
宿迁道中 其一。明代。张穆。横冈宛宛树青青,烟翠浮空俨画屏。满眼云岚遮不住,夕阳林外御诗亭。
樟树镇舟中作。明代。杨基。侬是吴淞钓鱼叟,全家生长吴江口。迟钝长飞众鸟先,迂疏每落诸人后。城中父老少相知,乡里儿童亦见欺。几上细抄《高士传》,壁间大篆《考槃》诗。春风百草承膏沐,强掷渔蓑亲案牍。胥史犹嘲吏事疏,妻孥欲笑形容俗。羸马长途恐不堪,君恩何日许投簪。半篷秋雨烟笼水,数点寒星月满潭。
古意二首。唐代。贺兰进明。秦庭初指鹿,群盗满山东。忤意皆诛死,所言谁肯忠。武关犹未启,兵入望夷宫。为祟非泾水,人君道自穷。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采采欲为赠,何人是同心。日暮徒盈把,裴回忧思深。慨然纫杂佩,重奏丘中琴。
东帅张传之遣人来相致将以七言次韵答之三首。宋代。李壁。阆风当日奉清樽,犹记银钩酒七言。别去凄凉浑一梦,只今疎懒且衡门。已非绝足那希骥,自比游尘或佐鲲。珍重曲江劳仰止,人间岁晚雪霜繁。
赵县丞挽词。宋代。楼钥。玉立佳公子,哦松始戍瓜。拳拳饬边琐,寸寸画江沙。慷慨志忧国,清修僧在家。送行诗尚湿,身世遽空华。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宋代。陆游。鱼鼓声中白巾,南山笋蕨一番新。长安不是无卿相,林下平津独可人。
宿海幢寺。明代。张家珍。海月在楼角,流光入我床。照人寒彻骨,独坐揽衣裳。深院磬声静,横塘荷叶香。隔江笳鼓起,愁与夜俱长。
比红儿诗 其十六。唐代。罗虬。笔底如风思涌泉,赋中休谩说婵娟。红儿若在东家住,不得登墙尔许年。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穆宗长庆二年,裴度罢)。唐代。韩愈。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