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

归来朗读

《归来》是宋代黎廷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漫长的路途渐渐远去,灵龟何必为我留存古迹。早已归家,犹如千年的仙鹤,时光流转中,再也没有六月的皓月。元老尚为官职而自称漫游的人,陶老却不谋官而名声悄然传扬。吴地人始终未曾品味过羊酪的醇香,只觉得刚正的道德和莼菜羹一样甘甜。

诗意:
《归来》以渺渺致远的旅途和归家之情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向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彰显了两位文人的不同境遇和追求。诗人黎廷瑞通过寥寥数语,描绘出旅途的漫长和归家的喜悦,抒发了对官场的无奈和对清高自持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归家和时光的思考。第一句“渺渺臯兰远路渐”以渺茫的词语描绘了旅途的遥远和漫长,给人以无边无际的感觉。接着,诗人以“灵龟何必为余古”来表达对名利的淡漠和对功名的超然态度,凸显了他对虚名的不屑和对内心追求的重视。

下半首中,“还家早似千年鹤”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归家的渴望和期待,通过“千年鹤”的形象来强调回家的意义与重要性。而“乘世元无六月蟾”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暗示了岁月不居的无常和变迁。

最后两句则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元老和陶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和对追求清高的推崇。吴人未曾谙尝羊酪的美味,而只觉得刚正的道德和莼菜羹一样甘甜,这里既有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对比,也有对时代价值观的反思。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形象的运用,表达了对归家和时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名利和追求的态度,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黎廷瑞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黎廷瑞朗读
()

猜你喜欢

鸳鸯意惬。空分付、有情眉睫。齐家莲子黄金叶。争比秋苔,靴凤几番蹑。
墙阴月白花重叠。匆匆软语屡惊怯。宫香锦字将盈箧。雨长新寒,今夜梦魂接。

()
颔霜久矣不胜耘,残发今年白十分。
忧国虽忘嫠妇纬,爱君敢进野人芹。
床头酒滴空阶雨,炉面香横出岫云。
已向人间齐物我,不教惊起白鸥群。
()

南州风气殊,二月若中夏。我从耒江来,无地税征驾。

萦纡蹑藓径,问讯得精舍。石崖屹傍起,峭壁俨难跨。

()

开岁倏及旬,春风互寒暄。兹晨发游兴,微雨开朝暾。

东行度浮桥,已见江水浑。长堤带小市,下有农家村。

()

长沙解岭海,浩壤冠南楚。岂止风物繁,山水亦清富。

然以余观之,两者未足数。虽曰大藩地,要以多贤故。

()
瑞日曈曨散晓红,乾元万国佩丁东。
紫宸北使班才退,百辟同趋德寿宫。
()

支策辞道林,飞镜挂大空。回光散玉岫,潜颖射金淙。

扪萝入窈窕,循垓践玲珑。稍窥樵采径,获与园林通。

()

匹夫重意气,手刃所甘心。可惜轵里辈,重利趋黄金。

()
山云吹断路头开,此处疑穿月胁来。
怪底行人看碧落,笑谈容易作风雷。
()
渐起人声昏晓际,难追梦境有无间。
饶渠日出还生事,领取当前倚枕闲。
()

好山多在夕阳西,十曲清溪护石堤。临水草堂春事晚,垆香惊堕燕衔泥。

()

耻字在人为甚大,根心羞恶不容无。
所存所失分岐路,为跖为尧遂两途。

()

()

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平原门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

()

危言屡伏青蒲上,直笔犹存白简中。但见刳蟆救月蚀,孰知炼石补天空。

牛鸣尚斗床头蚁,蛇影犹悬屋底弓。一代风流今顿尽,佳城白日卧滕公。

()
山阿诗刻照云松,到处逢人问我公。
白傅苏仙名不灭,公名今在两贤中。
()
九陇山人文父后,心闲身健两谁如。
玉函经外传奇诀,画戟门前创隐居。
入鼎灵丹黄似橘,隔墙凡境臭如帤。
何时再到高柟下,倚遍清阴听道书。
()
()
半壳含黄,双螯擘紫,风流浑是芦花。
江头秋老,谁了酒生涯。
玉质金相如许,怎消受、明月寒沙。
橙香也,不闲左手,除是付诗家。
()
近识城南吴市仙,千岩活句得真专。
令人向壁卧三日,悔我读书空十年。
樽酒细论还得否,风帆欲去独依然。
从今千里清秋梦,长在高山流水边。
()

陌上游人趁筦弦,岂知君相尚筹边。
细听野老交谈处,犹记兵端未动前。
草市收如许早,端门瞻跸定何年。

()

禅居自合入山林,寰贵之中岂是深。
须信道人清似水,佳城如住海波心。

()
翕翕一日炎,耽耽万年永。
四海仰首观,顷复归根静。
时雨泻玉除,潢流涨天井。
性不耐衣冠,入门疏远请。
()

年馀罢争战,地美类承平。茅屋添新户,江流绕旧城。

关津遮道问,将帅出郊迎。天晚烟波阔,催行月未明。

()
六凿森剑戟,一枕寄华胥。
觉梦既殊辙,睡兮真乐欤。
达人蕴大观,方寸包太虚。
忧乐两不知,寤寐常如如。
()
龙鸾骞舞写宸间,秘阁交辉白玉堂。
格是帝中称第一,不交合作羡钟王。
()
若能离诸相,即入法王家。
法王无二法,无法即是家。
是故法王法,当甚苦瓠瓜。
()

狼藉金钱撒野塘,几丛无力卧斜阳。
争偷暖律输桃李,独亚寒枝负雪霜。
谁惜晚芳同我折,自怜孤艳袭人香。

()

绿柳阴犹薄,黄鹂啭已清。
年年舟上客,处处树头声。
仿佛佳人语,依稀太子笙。

()
书札精奇已换鹅,仍闻依旧卧烟萝。
诗成万首犹嫌少,酒饮千钟不怕多。
乡寺夜开云梦月,石房寒锁洞庭波。
知师收拾南归去,为忆渔人唱楚歌。
()

大芋如乱荷,纤翠偶来游。间以芙蓉枝,不解风露愁。

苇帘坐野女,意整神自修。安知广市中,别有临春楼。

()

凉影下青鸾。晴空泻素盘。漾玉壶、千顷多宽。老桂散香风露净,霜兔莹、骨毛寒。

老子倚栏干。不辞终夜看。有谁人、共此清欢。为问姮娥今与古,能几见、正端端。

()
今日山翁自治厨,嘉殽不似出贫居。
白鹅炙美加椒後,锦雉羹香下豉初。
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
平生责望天公浅,扪腹便便已有余。
()

萧条金陵郭,旧是帝王州。日暮望乡处,云边江树秋。

楚云不可托,楚水只堪愁。行客千万里,沧波朝暮流。

()

有两龙驹慰陆沈,四年河海每关心。今朝款段聊乘兴,矍铄犹堪寄好音。

()

夜半君王八骏回,云璈仙管递相催。瑶池剩有青鸾使,侍女休歌赤凤来。

()

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终夜不遑寐。叙意于濡翰。明灯曜闰中。清风凄已寒。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四节相推斥。岁月忽已殚。壮士远出征。戎事将独难。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

()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
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
寄语君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
()

隔岸垂杨暗老枫,客来清午不闻钟。贫僧止解栽修竹,五月凉生制火龙。

()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
()
五年於此谩随缘,去住无心自坦然。
六月霏霏飘端雪,须知别是一壶天。
()

五杂俎,云际翮。往复来,长安陌。不得已,千里客。

()
西城橐驰来驾兰,入贡美玉天可汗。
萧关夜开月团团,弹筝古峡鸣哀湍。
前将军,不擐甲,取大官。
今将军,能抚士,尚盘桓。
()
平生计功须壮岁,异时敌已尽亨途。
鬓须久已沾青女,穷达何劳问紫姑。
()

此驿阅人多似我,于湖去后有谁来。诗留版壁经年在,门对岩扃尽日开。

天上有文修白玉,人间无句对苍苔。相逢莫问滔滔事,荷蒉曾过有意哉。

()

德政碑,路傍立石高巍巍。传是郡中贤太守,三年秩满人颂之。

刻石道傍纪德政,傍人见者或歔欷。借问歔欷者谁子,云是西家镌石儿。

()
曾向水边云外见。
争似霜蕤,照映苍苔院。
檀口半开金袅线。
端相消得纶巾岸。
()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

以我淹留叹,思君弃置情。朱弦齐俗忌,白璧楚人轻。

泽国枫初落,江天雁独鸣。将祛劳与吝,何日见黄生。

()

篮舆一路嫩阴凉,报慈桥头春日长。鸟声四面树齐碧,花影满溪麦欲黄。

田父已添秧水阔,儿童争拔茅针香。明朝立夏须记得,鲥鱼樱笋下酒娘。

()

月出寒林露正清,当波湛烁琉璃明。城中士女喧相杂,海上凫鸥寂不惊。

()
风送杨花满绣床,飞来紫燕亦成双。
闲情正在停针处,笑嚼残绒唾碧窗。
()

罗郎通家良子弟,长在豪门偏意气。衣纫藕丝绩缕轻,扇写蝇头字形细。

才华磊落识时宜,早有芳名闾里知。不学寒酸腐儒辈,肯随浮薄市廛儿。

()

琳琅大道风流在。苦春思、如烟海。笔似新夷初发蕾。

玉台神丽,香奁幽艳,珍尔芳年待。

()

南山北济,算难尽、十二全齐风物。平地华峰天一柱,鹊倚岩岩青壁。

金线横波,真珠出水,趵突喷寒雪。无穷潇洒,品题宜有才杰。

()

函关崎嵚走秦鹿,天下并逐争群雄。
抉云翻空鳌足折,黔黎竄伏如寒蛩。
武夷山深水清泚,避世犹有高人踪。

()

汉持太阿授新室,炎光黯然光欲灭。风尘倾洞天地昏,猰㺄竞食苍氓血。

猗与光武起舂陵,司隶威仪耆老泣。昆阳一鼓虎豹奔,罔魑解首欃枪匿。

()

下马乔树阴,雪霜寒未晞。重门开相当,广殿晴日晖。

问僧亦何事,荷锄殊未归。劳生每多役,向此情依依。

()

上水船,撑得铁墙穿。下水舟,摇得铁墙浮。

()

封章曾拜殿廷间,凛凛丰仪肃九关。回首桥山泪成血,逢君不忍问龙颜。

()
莫把资深两处寻,此心心外更无心。
道人欲问资深话,自得元无古与今。
()
深深庭院清明过。
桃李初红破。
柳丝搭在玉阑干。
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
()

迹远亲鱼鸟,功成厌鼓鼙。林中阮生集,池上谢公题。

户牖垂藤合,藩篱插槿齐。夕阳山向背,春草水东西。

()
南条一线自峨岷,拆楚分吴划到天。
独有妙高台上月,不为南北隔风烟。
()

凤笙十三簧,音响应天时。自从轩辕调律后,谁将弦管置之虞舜祠。

神人以和,凤凰来仪,后来作者不复知。颇闻仙人王子晋,好作凤鸣花下吹。

()

春来残雪自消檐,只有愁人鬓雪添。
未省双鞬谈豹略,且听红袖唱香奁。

()

胡地凭良马,怀骄负汉恩。甘泉烽火入,回中宫室燔。

锦车劳远驾,绣衣疲屡奔。贰师已丧律,都尉亦销魂。

()

畴昔飞鸾侣,而今断雁行。西风岭外下斜阳。无赖一钩新月、挂人肠。双泪沾襟袖,孤灯对客床。枕馀衾剩只残香。别得娇痴不睡、也思量。

()
宋生把卷读且指,李生把卷问奇字。
榻上坐著一老子,右手秉笔祖左臂。
春秋论语训傅成未成,胸中有话颇欲告两生。
欲呼小白拉重耳,同讨犬戎尊帝京。
()

法界何曾有短长,长生路上见参商。馀年频送春花落,掩室都忘秋叶黄。

万里寒空人寂寂,千峰残月晓苍苍。箜篌妙指无宵昼,却教门庭事更忙。

()

问君竹亭何处所,言在龙山之阳荆江之浒。江水渺渺山青青,水边种竹中作亭。

山风时来奏竽籁,江月下照凝霜冰。当时作亭亦漫尔,人诵公清名日起。

()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

摄屐踏怪石,振衣度危磴。水流花自开,引人欣入胜。

逶迤欲穷源,忽觉岩穴暝。空山不见人,何处问行径。

()
融和天气喜初晴,为爱簪花却放针。
玉枕梦回人寂寂,瑶琴挥罢院沈沈。
绿鸳戏水穿荷影,紫燕衔泥织柳阴。
昼静金炉香欲尽,推窗满地落红深。
()

溶溶野水戏凫鹥,垄麦初长午景迟。尽日绿杨閒照水,临风自爱好腰支。

()
仪真来往几经来,风物淮南第一州。
山势北来开壮观,大江东下峙危楼。
沙头飘缈千家市,橹尾连翩万斛舟。
去去烦君问耆老,几人犹得守林丘。
()

书事斜川日月同,行年过四逼衰翁。纵情自洗和陶笔,乘兴谁开访戴蓬。

梅萼仅存难聚雪,竹根未稳不禁风。莫将野趣逢人说,冰上轻鸥西复东。

()

君本辽阳人,家居华表傍。随任来燕然,卜筑金台坊。

幼蒙父兄训,读书登上庠。大义治三传,左氏为纪纲。

()
萧萧华发映衰容,惭愧高僧叹不逢。
游宦终身空处处,尘埃何日退重重。
已甘憔悴鸡群鹤,犹胜劬劳旱岁龙。
回首不堪膏火热,试求甘露洒青松。
()
寒梦去易回,归心动复止。
天涯一逆旅,身傍五穷鬼。
渺渺三山云,浩浩九江水。
幽窗风雨夜,此情竟谁委。
()

曾游仙迹见丰碑,除却麻姑更有谁。云盖青山龙卧处,

日临丹洞鹤归时。霜凝上界花开晚,月冷中天果熟迟。

()

曾随风水化凡鳞,安上门前一字新。

闻道蜀江风景好,不知何似杏园春。

()
千叶早梅夸百媚。
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
月脸冰肌香细腻。
风流新称东君意。
()
江湖渺何许,归兴浩无边。
忽闻数声水调,令我意悠然。
莫笑盆池咫尺,移得风烟万顷,来傍小窗前。
稀疏淡红翠,特地向人妍。
()

霁色变云林,寒光混烟水。
遥山定何处,渺漭才可指。

()

山隐隐兮蛾眉,草蒙茸兮绿发。送君去兮南浦,君之情兮北阙。

曰有罪兮薰天,宜祝融兮鬼罚。念莫扑兮燎原,悔厝薪兮直突。

()

行尽一径龙蛇蟠,病身忽上青云端。天公岂念客来远,偶吹一阵松风寒。

摩挲老眼坐叹息,信有物表非人寰。去天尺五步可到,云梦八九吞何难。

()
头如蓬,面如垢。
万事俱忘,心无尘垢。
恣情慵、放肆婪耽,乞残馀展手。
幸知无,宁著有。
()

江干风雪敝貂裘,兄弟相看已白头。
两月追随无十日,一春离别甚三秋。
清时官职难频窃,异县田园合早求。

()
擢干傍东岗,穷年閟幽独。
寒分渭水烟,莹矗蓝田玉。
凿户清飚来,秀色鲜可掬。
覉人初一见,洗尽尘土目。
()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