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道潜见寄

次韵道潜见寄朗读

诗词:《次韵道潜见寄》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萧萧华发映衰容,
惭愧高僧叹不逢。
游宦终身空处处,
尘埃何日退重重。

已甘憔悴鸡群鹤,
犹胜劬劳旱岁龙。
回首不堪膏火热,
试求甘露洒青松。

中文译文:
蓬勃的花朵映照着我憔悴的容颜,
我感到惭愧,高僧叹息因未能相会。
我在游历和宦海中度过一生,却只是到处空转,
尘埃何日才能消退。

我已经甘愿像瘦弱的鸡和老群鹤一样,
然而仍然胜过勤劳的龙度过干旱的岁月。
回首往事,我无法忍受那灼热的熔炉,
我试着寻求一点甘露洒在青松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经历和遭遇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第一句“萧萧华发映衰容”,描绘了花朵盛开的景象与作者自身憔悴的形象形成对照,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华逝去、容颜凋零的惋惜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惭愧高僧叹不逢,游宦终身空处处”,表达了作者对于未能与高僧相会的遗憾和自己在人生中奔波无益的感慨。

然后,诗中写到“已甘憔悴鸡群鹤,犹胜劬劳旱岁龙”,作者自谦自己已经变得瘦弱憔悴,但仍然觉得自己比经历劳累和干旱岁月的龙更加幸运。

最后两句“回首不堪膏火热,试求甘露洒青松”,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不堪回首,希望能够在心灵上得到一些宁静和滋润。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疑惑、遗憾和渴望。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加了诗的意境和感染力。这首诗以简洁深沉的语言,展现了苏辙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

桃李津头别有情,笑将遗翠问同行。依稀阿姊先归去,芳草茸间落一声。

()

雀縠含淳音,竹荫抱静节。

()

相春堂上闻莺语。正花柳、芳菲处。有底尊前欢且舞。满堂宾客,紫泥丹诏,衮衮烟霄路。
君王天纵资仁武。要尺棰、平骄虏。思得英雄亲驾驭。将军行矣,九重虚宁,谈笑清寰宇。

()

萦迂曲径随溪转,咿轧肩舆傍柳行。忽听竹林茅屋下,琅琅一派读书声。

()

吾观天地图,世界亦可小。落落大海中,飘浮数洲岛。

贤愚与蚁虱,一种同草草。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

()

美人结屋春江曲,朝见濯缨莫濯足。寒烟断霭春模糊,晓树晴莎浮远绿。

昔年曾汎春江查,美人自惜颜如花。今日重来春江上,花枝带雨春风斜。

()

髭须潇飒面嶙峋,怪我多非旧日人。百里挐舟谁复尔,却应情重故情亲。

()

准用于丁殒后,瓘亡在京死前。惜是苍生无福,北山不待隆乾。

()

落日浮云送客行,旧游回首不胜情。海山俦侣如相问,大鸟三年尚不鸣。

()

绿树阴初合,闲庭草渐肥。游鱼负萍戏,小鸟逐花飞。

雨过泉声静,风来酒力微。斯游殊不易,我是暂时归。

()

上国疏恩重,高堂衍庆新。世当清化日,家有白头亲。

绮席团圞处,朱门富贵春。儿孙纷满眼,夫妇敬如宾。

()
四幅溪藤任卷舒,管城幻出化龙鱼。
风雷定似梭飞走,莫误呼儿觅素书。
()

暇日远相问,古寺幽且深。青苔馀华落,双树一莺吟。

炉存散微篆,茗熟独成斟。明当持山酒,慰子客居心。

()

九子粽新传楚俗,赤灵符验出仙方。汉宫尽祝如天寿,鹊尾炉烟起瑞香。

()

兰堂失却风流伴,倦刺绣懒描鸾,金钗不整乌云乱。情深似刀刃剜,愁来似

乱箭攒,人去似风筝断。口则说应举求官,多因是买笑追欢。从今后鸳梦儿再休

()
相识红泉旧日多,年年地上渐消磨。
眼青好我今无几,头白逢君喜若何。
纵道索居无伴侣,却能默悟自雄豪。
细君扫去床书怒,笑答为儒合诋诃。
()

杖策辞江寺,秋途谁与偕。
霜风侵布衲,草露湿芒鞋。
收钵无余事,还乡非俗怀。

()
百日锁庵门。
擒颠缚傻。
闲闲澄中,静养真假。
个人叹问,直恁如斯潇洒。
()
妙相圆明不可亲,奴儿婢子自殷勤。
指天指地称尊大,也是传言送语人。
()

如何圣天子,乃称大将军。当制不敢草,嫌以臣名君。

皇帝拔剑起,不草即诛尔。免冠伏殿前,泪流请就死。

()
稍硬风头早已乖,更归暖处自沉埋。
翻令千古成踪迹。
枉吃罗山白饭来。
()

惟昔逢休明。
十载朝云陛。
既通金闺籍。

()

柳拂轻丝草似裀,楼头思妇晓妆新。调弦未写三春恨,褰幌偏骄百媚身。

玉笋小垂栏外手,秋波遥望意中人。紫骝年少空肠断,未许窥帘赋洛神。

()

风翻晴色入窗纱,约雨雷声细不哗。仙妇月眉勾宿蝶,美人红带照啼花。

夜从萤夜寒中度,夏在灯光湿处芽。枝畔笑看薇露满,玉壶贮得试新茶。

()

云山万里去吾庐,萍梗那知此寓居。昼梦每便风帐静,夜怀几共月窗虚。

乐天知命忧何在,安土敦仁爱有馀。他日多情时北望,慇勤却忆壁间书。

()

杨柳青青杨柳黄,春风特地胜长安。宫花扑面何须恋,走马归来系玉鞍。

()

一春常苦旱,入夏望犹悭。薄午雷方震,通宵雨未阑。

溪流分远碧,草色变新斑。田父驱牛出,檐鸠唤妇还。

()

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黄卷犹将去,青山岂更归。

马留苔藓迹,人脱薜萝衣。他日相思处,天边望少微。

()

习静荒园一榻横,神交竹弟与松兄。瑶琴最爱弹三峡,彩笔犹能拟两京。

已分栖迟安蹇陋,何心谈笑取公卿。百年下噀先畴在,闲课家僮种秫粳。

()
如何百城内,一一画元方。
劝孝贤刺史,观风职所当。
()
楼头独立到昏鸦,尽日丝空小雨斜。
何补乾坤浪生死,青青无数瓦松花。
()
失意人方羡野人,因酬嘉句谢知闻,都缘月桂终难舍,岂是烟萝不肯分。
且纵高情歌白雪,莫嗟下第负青云。
孤寒自古功成晚,那独昌朝只有君。
()

亡命当年为报雠,自矜骁勇蓦边州。持刀白日横行市,县令低眉不敢收。

()

搏桑无落景,瑶水无逝波。千岁有问津,微生遂经过。

偶零玉露浆,聊弄素女蛾。不知人间秋,落叶纷已多。

()
此头那可著貂蝉,瘦似骑驴孟浩然。
一事比渠差省力,闭门无句与人传。
()

山城望月中元夜,天运循环四序周。顾兔又从银汉灭,磔蟆空抱玉川忧。

清台视梫当箕尾,仙使乘槎隔斗牛。安得寄书凭去燕,为言桂树不胜秋。

()

悠悠七载别离心,山馆挑灯语夜深。存没两行华屋泪,盛衰一曲雍门琴。

陇西已愧家声坠,建德难将乐土寻。便合与君作沮溺,耦耕避世白云岑。

()

盟诺无论抵万金,杨花似雪□同吟。百年会合依莲社,一代风流在竹林。

白鹿联翩霞作佩,青萍共舞酒频斟。知君欲奏甘泉赋,云汉遥驰魏阙心。

()

江上九华翠欲流,池阳太守旧交游。月明良夜负清赏,正似山阴雪后舟。

()

三庚到秋伏,偶来松槛立。热少清风多,开门放山入。

()
无复燃藜照向,徒以亲灯观符。
掩卷嫌收秽史,绝缨骂玄老奴。
()

拜扫归来走钿车,二年寒食住京华。自怜惯识金莲烛,奉使虚随八月槎。

()
大武尾裔名季狸,目如点漆肤凝脂。
江夏无双字子羽,九月授衣先著絮。
何如苗国孤竹君,排霜傲雪高拂云。
子孙总角遁归根,金相玉质芝兰芬。
()

躬耕海上奈无田,乍可经营买钓船。
未有人供令狐米,欲从鬼借尉迟钱。
回头归路三千里,藉手还乡五百篇。

()
胡兵一动朔方尘,不使銮舆此重巡。
清洛但流呜咽水,上阳深锁寂寥春。
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桥晚渡津。
欲问升平无故老,凤楼回首落花频。
()

贫是儒家事,谁贫奉直如。也无一瓢饮,劣有半床书。

妇妇能攻苦,卿卿不负渠。竟令鸿与侃,相继大吾闾。

()

凤鸟何不至,碧梧空好枝。百世一巢阿,千年一鸣岐。

虽云有其名,谁得常见之。余生去古远,仰愧闻而知。

()
望水初横阵。
移营寇未降。
风尘马足起。
先暗广陵江。
()

红尘深处,转愁肠、却忆江南景物。翳云开,梅雨霁、一片苍崖翠壁。

竹里鸣淙,松间泻瀑,衣袂飞珠雪。流觞递咏,山中谁是奇杰。

()

林皋晴好引雏行,辟地湖南漫课耕。学道养年非肉味,爱閒终日在莺声。

碧云暮合佳人渺,芳草秋生苦菊生。物外徜徉谁作侣,岩僧惟有白云情。

()

夜凉扶杖出山斋,身似孤云倚石岸。
吟就不知山月晓,清风满面落松钗。

()

春蚕老后麦秋前,驰驿亲颁赈济钱。属邑七城蒙惠泽,饥民万口得生全。

荒村夜月闻舂杵,破屋薰风见灶烟。圣主仁慈恩似海,更将差税免今年。

()

呢喃长日画梁中,素质冰肌迥不同。玉剪飞时遥可辨,宝钗化去竟成空。

梁园梦绕梨花月,隋苑声残柳絮风。莫恋乌衣归旧国,藏身合在水晶宫。

()

帝里春光似酒浓,管弦声里万花红。
熙熙和气皇州满,都在乾坤橐籥里。
()

文皇临御日,震怒灭残胡。
下诏求名将,惟君冠武夫。
扬旗频扈从,略地效驰驱。

()

妙严院主断声闻,密室圆光覆树云。床下虎心俱化善,阶前鸟迹自成文。

池窥片月遗空相,树接诸天散异芬。传诵六时行道处,至今轩户集氤氲。

()

柳条柔,麻线细。妙手玄功,密织牢缠系。合格身儿都捏腻。堪与王风,背上成家计。水云游,灵性慧。应用衣餐,里面深根蒂。脱下凡躯猜得谜。了了超升,全是伊相济。

()
断续寒声落晚红,拥炉闲对逗香风。
醉迷客思醒依旧,不在芭蕉点滴中。
()
一树笼松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
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月明。
()

()

牵牛花压小垣墙,落水澄江更草堂。北客任天为世界,南游何地不家乡。

一官漫有萧朱绶,百计浑无陆贾装。案上堆书真可老,细哦清白洗肝肠。

()

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
停骖彷佛看,云是无主墓。
末书戊申岁,屈指九十秋。

()
勤而思止。
止即患生徒自喜。
试举幡风。
未举之前说已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