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雪。宋代。胡仲弓。南地无寒脉,胡为雪载涂。草池方积玉,瓦屋又跳珠。鱼冻难争水,鸦饥懒哺雏。玉堂与茅舍,随分有红炉。
《南雪》是宋代诗人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南方降雪时的珍奇和稀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南方没有常年寒冷的气候,为何会有雪落在这片土地上?草池上积满了晶莹剔透的冰雪,瓦屋上又挂满了亮晶晶的雪珠。鱼儿因为水被冻住了,无法争夺食物,乌鸦饥饿地懒得喂养雏鸟。无论是玉堂还是茅舍,都有温暖的红炉陪伴着。
这首诗词通过对南方降雪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罕见和珍贵的自然奇观。南方地区很少有雪,因此当雪花飘落在这片土地上时,给人一种异常美丽和宁静的感觉。草池上积满了冰雪,形成了一片洁白的世界,而瓦屋上挂满的雪珠则像是珍贵的宝石一样闪烁着光芒。诗人通过描述鱼儿因为冻水而无法自由游动,以及乌鸦因为食物匮乏而懒得喂养雏鸟,进一步凸显了雪对于南方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影响。
诗中提到的玉堂和茅舍,代表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环境。无论是高贵的玉堂还是朴素的茅舍,都有红炉的存在,提供温暖和照明。这表明无论贫富贵贱,人们都能够在寒冷的冬天找到温暖和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南方降雪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示了雪的美丽和稀有性,以及它对生活的影响。诗人通过反衬雪与南方的不寻常性,突显了雪对于动物、植物和人类的独特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对温暖和守护的向往。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胡仲弓。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大雨。宋代。李之仪。向晚云骤合,雨点如车轮。入夜势转暴,对面语不闻。初疑坤轴裂,渐觉河海翻。倾注恣豪放,沟渎莫吐吞。平地忽五尺,呼叫均四邻。下堰上辄隙,东塞西遽奔。一身应百给,坐卧不得申。旦自秉锸刀,彳亍意已昏。念兹嗷嗷农,拱手过一春。入夏又将半,寸苗无宿根。祈祷备众伎,杳杳天九阍。饥殍漫狼藉,极目无烟村。及此滂沛泽,一洗疮痍痕。劳我敢有词,故喜气已温。置酒会宾客,耕辍翁语孙。尔年非可期,我责亦粗伸。欲赴固踊跃,感慨扃重门。
戴金吾伯常招饮郑园。明代。黎民表。禁城秋色净无烟,碧水澄波带远天。十里楼台通泰畤,五陵花木有平泉。风摇柳浪低纨扇,日暮菱歌起钓船。冰簟疏帘销暑地,流尘知不到樽前。
初寒夜寄卢子蒙。唐代。元稹。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倚壁思闲事,回灯检旧诗。闻君亦同病,终夜远相悲。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宋代。释惟一。三玄三,五位君臣。说偏说正,分主分宾。未免重添眼里尘。尽情划断,空阔无垠。孤鸿杳杳知何处,门外萧萧落叶频。
摊声浣溪沙(天雨新晴,孙使君宴客双石堂,遣官奴试小龙茶)。宋代。毛滂。日照门前千万峰。晴飙先扫冻云空。谁作素涛翻玉手,小团龙。定国精明过少壮,次公烦碎本雍容。听讼阴中苔自绿,舞衣红。
送万平野余秋山被荐北行。宋代。陈杰。朔云垂天野四平,疠笛叫月山秋清。金台此日燕万里,绵蕞当年鲁两生。衢路屏营诗少味,江关萧瑟赋多情。西风瞥眼鲈鱼鱠,一夜相思闻雁声。
望采石矶。明代。张天赋。春色祠前草满坡,青天不老夜如何。拍天大浪银山立,还有诗魂载酒过。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宋代。宋高宗。谦德知二,器实瑚琏。动必几先,孰并其辩。一使存鲁,五国有变。终相其主,誉处悠远。
巫山高。明代。宗臣。巫山高,上摩千层之青天,下渺万丈巫峡之重渊。云胡为哉生其巅,朝飞去,暮来旋。登山步云,令人神飞。白日可摩,玄龙可骑。下视浮世千万里,苍茫浩荡空烟水。
出重园和傅昭诗。南北朝。沈约。鲁连扬一策。陈平出六奇。邯郸风雨散。白登烟雾维。排云出九地。陵定振五巵。
挽赵无垢二首。宋代。李曾伯。公未通闺日,相从入幕游。瞠乎惭后乘,藉甚传前筹。原显曾并辔,江涛几共舟。柯山回首处,老泪为横流。
次韵朱教谕题邑庠讲堂 其二。明代。陈琛。坐稳蒲团想太清,先天画外得全经。四时长觉春无恙,谁讶秋深草满庭。
小尽行。宋代。朱敦儒。藤州三月作小尽,梧州三月作大尽。哀哉官历今不颁,忆昔升平泪成阵。我今何异桃源人,落叶为秋花作春。但恨未能与世隔,时闻丧乱空伤神。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宋代。释师范。万别千差处,事同一家。事同一家时,万别千差。太白山前水磨日夜轮转不歇,乳峰寺裹参退吃茶。
梅花集句 其四十七。金朝。李龏。五湖赊与一年春,幽佩仙香半夜闻。暂到人间归不得,有人传是紫阳君。
避方寇五绝。宋代。郑刚中。皇家休运正无疆,撼树蚍蜉不自量。未作天街一杯血,暂凭山谷恣跳梁。
仆射文庄高公挽辞二首。宋代。苏颂。宠禄功名孰与同,平津儒者仕三公。前言往行通今古,素节清规壹始终。岩庙犹传风采盛,燕堂俄怆笑谈空。从来操尚人知少,独有遗思在圣衷。
黄君会景伊西上。宋代。王迈。杞梓非凡材,骐騄非凡马。朴樕不入公输门,赏骏岂无伯乐者。龙泉真宝剑,焦尾亦名琴。张华有眼识紫气,子期解听流水音。凡物时为之否泰,横宝在道众所爱。十年读书得一友,送之西征吾意快。梅花馨,雪花明,仙霞直上带云津。别君不作儿女语,万卷诗书早致身。柳绵飞,榆荚舞,软红尘中花如雨。逢君一笑上青楼,破费黄金买金缕。那时君已在瀛洲,而我正为京华游。便教后举入黄甲,早是输君此一筹。
鲁提督 其一。明代。韩邦奇。圣皇神武降千古,提督威声振四陲。十万强兵皆窜伏,不须复勒燕山碑。
送浮屠宗立东游二首。宋代。王之道。西走漫偿行脚债,南游聊勘坐禅翁。不知色力能强健,又复观潮过浙东。
赠别玉峰上人。明代。明安庆王。关山去迢递,飞锡有谁同。行苦三乘里,心开万法中。定回云满榻,偈后月低空。相忆听钟磬,泠然度晓风。
紫虚观。明代。张璨。紫峰坛上鹤成群,碧洞灵芝产石根。云引昼阴归竹坞,水流春色出花源。药炉伏火仙留诀,茶灶生烟客到门。欲就上清传宝箓,未知何日谢尘喧。
题西岩风雨图为葛彦章作。明代。徐庸。西岩托名隐为乐,不向林泉向城郭。闲时惟诵小山词,几度淮南桂花落。玉堂仙客居玉峰,托交屯君情倍侬。长梢写作风雨态,神妙不测生心胸。风声萧萧雨声急,坐听风雨湘灵泣。深掩重门草自青,凤毛零落谁同拾。春云岂似秋云孤,九疑天远连模糊。良宵何妨警蝴蝶,薄暮任教啼鹧鸪。鹧鸪啼彻清尘俗,萧然恍若筼筜谷。东坡先生有至言,人生不可居无竹。
望汉月/忆汉月。宋代。李遵勗。黄菊一丛临砌。颗颗露珠装缀。独教冷落向秋天,恨东君不曾留意。雕阑新雨霁。绿藓上,乱铺金蕊。此花开後更无花,愿爱惜、莫同桃李。
紫荆山。明代。翁万达。兹山干地起,不与众峰群。抗胜烟霄上,连骞岳岱分。紫云生绝顶,高树藿清氛。闻有登天路,迢迢独为君。
越昌谣。宋代。项安世。夜系扁舟鹦鹉边,洲边人语更堪怜。烟煨影里招魂魄,瓦砾堆中立市廛。明府到时惟赤地,吾侪今日见青天。子孙孙子恩难报,愿太夫人寿八千。
玉楼春。清代。朱彝尊。残霞散尽鱼天锦,卧柳门前萍叶浸。一梁尘暝燕空妆,露井风多蛩未寝。悲秋楚客今逾甚,那有闲情拚夜饮。屏山凝睇已无存,何况玉锼金带枕。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松菊。宋代。吴芾。闲穿修竹行,时把孤松抚。身世两相忘,恍如居洞府。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秦始皇驰道。宋代。梅尧臣。秦帝观沧海,劳人何得修。石桥虹霓断,驰道鹿麋游。车辙久已没,马迹亦无留。骊山宝衣尽,万古空冢丘。
霜岩石室 其二。元代。陈樵。洞天无暑亦无寒,淑气芳风不出山。扫叶僧归云未湿,卖花人去蝶先还。满庭修竹下黄叶,千岁古松生绿烟。尽道雪中依裸壤,我疑夏室是冰天。
早炊新林望见钟山。宋代。杨万里。辞俸钟山一月前,如何知我北归轩。不通姓字殷勤甚,忽到新林野店边。
别陈给事诸公赴陆府判盘隐之约。宋代。释居简。挂包妃子墓田居,馀地无钱买一锄。邻寺笑贫稀住计,孤山嫌怪索离书。鸿虽自去何须送,鸥不曾亲尽不疏。亟欲寄声寻便武,只烦三十六鳞鱼。
曹子念东归同邦相携酒兰阴作。明代。胡应麟。纷纷白眼又吾曹,睥睨山堂对浊醪。白昼星辰群下榻,青天云雾一挥毫。归途渐喜还江县,起色重因望海涛。十日平原堪此地,千峰寒月坐来高。
望夫石。明代。郭辅畿。江边怪石淮郎妻,翘首河滨望陇西。云鬓不梳新样髻,月钩懒画旧时眉。衣衫日久都成藓,脂粉年深尽作泥。一自那年夫去后,一番风雨一番啼。
秋光。宋代。释文珦。 昔人苦悲秋,我独爱秋色。无云天万里,远峤出寒碧。枫林叶如丹,溪水清见石。饱雨豆荚肥,经霜栗包拆。连畴稻正黄,冒野荞亦白。篱菊忽盈氢,山萸又堪摘。日月如过鸟,良辰敢虚掷。青猿颇会意,为我具短策。西风吹破帽,野兴在故屐。不惮登涉劳,远访巢居客。此客更可人,分我渔樵席。人生贵适意,何必累形役。
题彭韫玉秋山行旅图。明代。王恭。閒门秋晚叶皆飞,征路逢霜客渐稀。独树断猿愁远骑,隔林残烧映行衣。西风一饭人烟少,落日千峰夕鸟微。莫向他乡留滞久,故园山水候君归。
上冢。宋代。刘克庄。落梅万点晓泥乾,擘纸携家去上山。宁与先君游地下,肯随谄子乞墦间。墼墙渍雨颓偏易,沙土栽松长极艰。毕竟有惭庐墓士,林扉夜只付僧关。
广中二首。宋代。王阮。南来风土已安之,事已当还敢故违。铜柱略无功可录,玉关空幸死前归。眼看余剂怜犹在,力凭征鞍觉尚微。此去上还官印绶,却来传授祖师衣。
如梦令(咏梅)。宋代。廖行之。应是南枝向暖。那更青春未晚。竹外见红腮,芳意与香撩乱。肠断。肠断。无奈东风独占。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宋代。苏辙。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闻西征中路官军消息 其二。明代。区大相。自从西征劳士马,六七年间谁主者。溪谷量人乌厌肉,举声向天天泪下。朝廷任用在得人,枉令赤子膏原野。飞刍挽粟不得停,民穷彻骨复横征。人言东海深无底,填尽物力何时平。不如表请暂回军,休养士卒求内宁。明王有道四夷服,安用越国寻兵争。
八月十六日过天街怀景仁。宋代。司马光。秋潦收四野,晴云无一斑。忽惊龙六缺,远见鸣皋山。凉飚入毛发,颢气清心颜。悠然念吾友,逍遥城阙间。思陪篮舆尾,共此登临闲。
依韵和贡父见寄。宋代。韩维。早接英豪论,常多伯仲贤。风尘一会合,岁月几徂迁。禀性成樗散,干时类凿圆。论心谁合者,握手子欢然。经训开前古,谈辞屈老先。春游同烂漫,醉乐屡回旋。乐事嗟难久,离襟怅独偏。驱车清汝曲,佐幕紫嵩前。官兴惟高咏,人生得晏眠。丹铅涂旧史,杖屦接幽禅。叹息春期失,淹留夕梦牵。非因传丽唱,何以尉劳悁。
水仙花四绝 其一。明代。杨慎。淩波微步洛川傍,合与江梅竞晚芳。不见当年林处士,西湖配食水仙王。
山前。宋代。王安石。山前溪水涨潺潺,山後云埋不见山。不趁雨来耕水际,即穿云去卧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