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咏雪二首。宋代。卫宗武。飞霙应冬候,志喜属诗人。远岫千尖没,寒林一色新。年丰呈上瑞,天巧占先春。比屋银成屋,民贫岂疗贫。
《和咏雪二首》是宋代诗人卫宗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飞霙应冬候,志喜属诗人。
远岫千尖没,寒林一色新。
年丰呈上瑞,天巧占先春。
比屋银成屋,民贫岂疗贫。
诗意:
诗人借着描绘雪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和志向。雪花纷飞预示着冬天的到来,而这种景象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热情。远处的山岭被白雪覆盖,整个寒林都变得一片新鲜洁白。丰收的年景带来了吉祥的象征,天地的巧妙安排让春天提前到来。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人们的困苦境况并不会因为富有者的财富而解决,贫穷的人民并不会因为国家的富饶而摆脱困境。
赏析:
这首诗以雪的形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社会问题。诗人通过描绘飞雪纷飞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喜悦和热爱。他将雪花的纷飞与自己的志向相联系,暗示了他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和目标。同时,诗人通过描绘雪后的山岭和寒林,表达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宁静,以及新的一年的希望与预兆。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屋顶上的积雪比作银子,寓意着富有的家庭,但他强调贫穷的人民并不能从中受益,贫困并不会因为国家的富裕而得到缓解。这一点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贫困人民的同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和比喻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歌中融合了自然景观和社会问题,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态度。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卫宗武。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南乡子。清代。张景祁。花气荡帘钩。凉月窥妆照画楼。曲曲屏山迷近远,镫收。只把猊熏一炷留。河汉渐西流。金井疏蛩听未休。炙罢瑶笙还拥髻,含愁。柰此良宵玉簟秋。
梁鞞舞歌 明之君六首 其一。南北朝。沈约。大梁七百始,天监三元初。圣功澄宇县,帝德总车书。熙熙亿兆臣,其志皆欢愉。
春日宴共乐台。宋代。黄公度。画栋朱甍插紫清,连山带水自纡萦。闾阎高下鱼鳞比,田亩纵横基局平。花发鸟啼春耐事,夜阑客散月多情。寸阴自古千金重,一笑人间万虑轻。
清心镜 内采药赠陇州老田先生。金朝。马钰。学修行,如采药。携个清净篮儿,并无染著。向白云、深处游行,又何曾用镢。呼青鸾,引白鹤。踏开宝陆,自然辉霍。见九转、一粒丹成,
寓舍近溪有大木数章休暇辄游息其间偶得二诗 其一。元代。洪焱祖。吏卒各已休,独步风林下。雨馀堤草青,亦放庭前马。隔水叫黄鹂,千山暗初夏。非无可乐资,孰是同情者。
端午帖子·皇帝阁。宋代。周必大。御前曾刻百篇书,可但常披无逸图。二帝三王俱宝鉴,江心百炼定何须。
赋许思敬真率朝。明代。袁凯。邃古之初,民性质朴。不侈不靡,燔黍捭豚。汗尊抔饮,取足而已。淳风既漓,日趋于卑。如彼流水,食必方丈。器必雕镂,荡然无纪。其或不然,是有后言。争笑迭毁,洛河之南。大贤是居,思整其圮。倡为真率,以究其源。以窒其委,真则无伪。率则易成,亦克为礼。惟许敬氏,恭俭和易。深用仰止,大书于家。朝夕是瞻,庶蹈其轨。悠悠之徒,既沾既濡。曾不知此,草木无章。发为声诗,敬赞德美。
送方希直游学金华。明代。许继。良会古所惜,光景不可留。故人今有行,出门复悠悠。晨鸡号远陌,行色满道周。千里从明师,岂徒事远游。川原渺何极,仰止在山丘。余生学苦晚,贤哲忽我尤。顾乏驰骋力,重增离别忧。遥遥金华道,从君去无由。愿为东南风,吹上八咏楼。愿为云端月,照彼双溪流。君情谅不违,我心复何求。
雨 其一。清代。孙元衡。首夏经旬雨,天风历乱吹。瘴云深不动,海气幻多疑。迁木莺喉涩,营巢燕力迟。空堂成默坐,应遣鬓添丝。
减字木兰花(仙吕调)。宋代。柳永。花心柳眼。郎似游丝常惹绊。慵困谁怜。绣线金针不喜穿。深房密宴。争向好天多聚散。绿锁窗前。几日春愁废管弦。
日本杂事诗 其七十八。清代。黄遵宪。一千五百年前纸,在在神灵为护持。如见古人如见佛,焚香百拜展经时。
椒聊。清代。佚名。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宫词一百首。宋代。岳珂。黄门紫诏下蒿莱,一札风雷众正开。四少倾心比葵藿,黄金已报筑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