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逊子架阁饷江茶。宋代。方岳。琵琶亭下春寒夜,湿尽青衫竟为谁。江草江花恨何极,雪瓯如此却无诗。
《刘逊子架阁饷江茶》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琵琶亭下春寒夜,
湿尽青衫竟为谁。
江草江花恨何极,
雪瓯如此却无诗。
诗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中的凄凉和无奈的诗词。诗人在琵琶亭下度过了一个寒冷的春夜,他的青衫湿透了,但他不知道为了谁而湿透。江中的草和花似乎也有着无尽的怨恨,而他却无法用诗言表达。
赏析:
这首诗词以夜晚的琵琶亭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出春夜的凄凉和孤寂。诗人的青衫湿透了,这可能是他在夜晚行走时被春雨淋湿,但他却不知道自己为了谁而湿透。这种无法知晓的感受增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孤独。诗中提到的江草和江花恨何极,暗示着一种无尽的怨恨情绪,似乎是对于春夜的寒冷和孤寂的抱怨。然而,尽管诗人的情感如此澎湃,他却无法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的心境如同一片空白,没有能写下的诗句。
整首诗词以春夜的凄凉和无奈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的感受和情绪,展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力。这种情感的表达呈现了一种深邃的意境,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无奈,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生命和命运的思考。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方岳。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阻风 其一。宋代。刘攽。愁思横江不易堪,恶风终日自西南。逐臣那有回天力,请谢蜚廉亦未甘。
虞美人·犹疑绿萼花微甚。宋代。刘辰翁。犹疑绿萼花微甚。难与青莲并。青莲朵朵是天人。又向天人想见、洛阳春。多情素质尘生步。况被潘妃污。此花仍是□微赪。却似娇波波外、两眉青。
赠曾文芝。明代。黎崇宣。鸿才岂得久淹沉,国士何人为赏音。漫抱朱弦弹别鹤,閒调白羽落飞禽。昂藏自是封侯骨,慷慨常悬报主心。宝剑十年犹未试,匣中夜夜作龙吟。
和邓慎思初入试院。宋代。耿南仲。昭回云汉九天横,冠带彬彬尽俊英。梁国有珠光照乘,赵人怀璧价连城。道山邃处分群彦,文律持来考正声。秋晚定知谁入彀,叔通还进鲁诸生。
朵楼侍宴。宋代。王安中。东阙年年曲宴颁,御尊宣劝醉春寒。衮衣密似魁三象,阁道高于蜀五盘。一气已从调鼎顺,八方今比覆盂安。君王礼貌超前古,辅弼须铭座右看。
题林中丞柳桥别业兼赠洁甫公子 其三。明代。佘翔。孤亭风雨长苍苔,山似飞凰拥翠来。世事寻常归荷锸,不妨潦倒日衔杯。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宋代。赵必象。对梅日一醉,无酒如梅何。尘世独醒人,卑之毋甚高。
晓登万花川谷看海棠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夜雨朝晴花睡馀,海棠倾国万花无。馆娃一样三千女,露滴燕脂洗面初。
月梧大司寇喻公寿诗。明代。杨慎。丁卯同年七十人,回头五十正嘉春。沉沉海屋添筹算,耿耿长庚映昊旻。已见锦堂称寿俊,况兼青史传名臣。千峰不隔南飞鹤,一盏遥飞贺诞辰。
采石。明代。滕毅。骑鲸仙人海上归,至今草木犹清厓。千山落日送樵笛,万里长风吹客衣。春空蛾眉浮翠黛,夜光犀渚沉珠玑。神游故国应过此,高蒙临流知是非。
祭芭蕉龙。清代。牛焘。藤树密重重,灵蕉带雨浓。何人曾梦鹿,此地旧潜龙。云气终朝幻,泉源一脉钟。神来无殿宇,山半绿苔封。
送月窗王敬叔游武夷。金朝。李龏。客程遥指建溪行,要踏东风看幔亭。君去莫嫌春色晚,落花一路水苔青。
十台怀古。元代。吴师道。百花洲上姑苏台,吴王宴时花正开。半空画烛西子醉,三更铁甲东门来。吴波渺渺吴山簇,不见娇嚬倚阑曲。丹枫落月怨啼乌,碧草东风惊走鹿。阖闾丘墓相连处,应恨夫差迷不悟。断指千年血未乾,游魂夜哭台前路。
江上曲(四首)。明代。刘基。红蓼丹枫一色秋,楚云吴水共悠悠。人间万事西风过,惟有沧江日夜流。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上阳白发人。唐代。元稹。天宝年中花鸟使,撩花狎鸟含春思。满怀墨诏求嫔御,走上高楼半酣醉。醉酣直入卿士家,闺闱不得偷回避,良人顾妾心死别,小女呼爷血垂泪。十中有一得更衣,永配深宫作宫婢。御马南奔胡马蹙,宫女三千合宫弃。宫门一闭不复开,上阳花草青苔地。月夜闲闻洛水声,秋池暗度风荷气。日日长看提众门,终身不见门前事。近年又送数人来,自言兴庆南宫至。我悲此曲将彻骨,更想深冤复酸鼻。此辈贱嫔何足言,帝子天孙古称贵。诸王在閤四十年,七宅六宫门户閟.隋炀枝条袭封邑,肃宗血胤无官位。王无妃媵主无婿,阳亢阴淫结灾累。何如决雍顺众流,女遣从夫男作吏。
和秦彦容韵 其一。金朝。李俊民。养贤列鼎手自烹,燮调元化和如羹。马蹄一蹙燕地裂,毡裘尚拂阴山雪。将军表请愿出师,壮士挥戈惟恐迟。武成才试二三策,黍离已见闵周诗。纵横门外豺狼路,我老此身无著处。君不见平淮十万兵,犹向襄阳守朱序。
游灵山寺。明代。吴仕训。吏部何缘到海涯,耽奇还此问三车。忽看坞里长生木,遥忆尊前顷刻花。瘗镜山头淹日月,留衣亭子驻烟霞。千秋远地谁堪话,玉峡溪边有汉槎。
芰荷香。宋代。万俟咏。小潇湘。正天影倒碧,波面容光。水仙朝罢,间列绿盖红幢。吹风细雨,荡十顷、浥浥清香。人在水精中央。霜绡雾縠,襟袂收凉。款放轻舟闹红里,有蜻蜓点水,交颈鸳鸯。翠阴密处,曾觅相并青房。晚霞散绮,泛远净、一叶鸣榔。拟去尽促雕觞。歌云未断,月上飞梁。
更漏子。宋代。晏殊。寒鸿高,仙露满。秋入银河清浅。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
菩萨蛮(沐发)。宋代。蔡伸。鸳鸯枕上云堆绿。兰膏微润知新沐。开帐对华灯。见郎双眼明。锦衾香馥郁。槛竹敲寒玉。何物最无情。晓鸡咿喔声。
壮歌行。明代。祁顺。拔剑拂衣舞,虹光淩斗牛。天高沧海阔,四望心悠悠。昨朝丹凤云中出,口衔天书光五色。圣朝宵旰急求贤,特起前年金榜客。天书之来自何时,春风三月离京畿。路途迢遥距南北,秋后才经粤海湄。我本粤海人,早年事书史。十三习得举业成,十七驱驰预偕计。朅来携策入枫宸,三千礼乐曾敷陈。鹓行袖拂炉香细,雁塔名题御墨新。琼林宴罢看花去,路入瀛洲知几许。骏马雕鞍耀日明,绿袍乌帽迎风举。五云深处降纶音,远赐归宁恩更深。喜将菽水供慈寿,不许尘埃点素襟。风流耻在他人后,经籍微言更推究。万里遥持捧日心,两年闲却擎天手。登庸有路无夷犹,家乡虽好难迟留。蛟龙岂是池中物,雕鹗须横天上秋。古来豪杰人,多向科名著。前称韩子与宣公,后数王欧及苏吕。国朝图治重贤才,开科胜筑黄金台。庙堂多少英雄者,往往俱从科第来。我生幸逢尧舜理,黼黻皇猷本能事。握瑜怀瑾岂其宜,附翼攀鳞乃初志。只今便作京华行,足下衮衮青云生。临风磊落醉春酒,手把琅玕无限情。此行拜官知有日,身沐恩荣履华秩。跻世雍熙在有为,致君尧舜非无术。百年踪迹寄金门,誓心不负君王恩。虞周卿相堪期待,唐宋诸人奚足论。
华阴令姜海珊招游华山。清代。林则徐。神君管领金天岳,坐对三峰看未足。公余喜共客登临,恰我西行来不速。樱笋厨开浴佛时,暂辍放衙事休沐。灏灵宫殿访碑行,清白园林对床宿。凌晨天气半阴晴,昼永无烦宵秉烛。竹杖芒鞋结俦侣,酒榼茶铛付僮仆。云梦观里约乘云,玉泉院中闻漱玉。同侪各挟济胜具,初陟坡陀踵相续。嶂叠峰回路忽穷,谁料重关在山曲。微径蜿蜒蚁旋磨,绝磴攀跻鲇上竹。箭镞依稀王猛台,丹砂隐现张超谷。莎萝坪与青柯坪,小憩聊寻道书读。过此巉岩愈危绝,铁锁高垂手难触。五千仞峻徒窘步,十八盘经犹骇目。恨无谢朓惊人诗,恐学昌黎绝顶哭。游人到此怪山灵,奇险逼人何太酷。岂知山更怪人顽,无端蹴踏穿其腹。兹山峭拔本天成,但以骨挺不以肉。呼吸真教帝座通,避趋一任人间俗。如君超诣迥出尘,上感岳神造民福。荡胸自有层云生,秀语岂徒夺山绿。希夷石峡应重开,海蟾仙庵亦堪筑。独惭塞外荷戈人,何日阴崖结茅屋。惟期归马此山阳,遥听封人上三祝。
上后乐刘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阳诗两句行藏坚晚。宋代。程公许。永平昔全盛,旧学尊五更。异哉趋舍缪,眩眼车服荣。恭惟自孔氏,时止亦时行。心泰无不足,外内谁重轻。
听歌六绝句·水调(第五遍乃五言调调韵最切)。唐代。白居易。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似有因。不会当时翻曲意,此声肠断为何人。
重阳马上看菊。宋代。薛季宣。秋菊粲真色,落若千金卮。对此好时序,馨香散幽奇。烂漫在伊昔,邂逅不可期。吾来倦逢迎,玄黄马常驰。二子复何事,相从意熙熙。奔走尘埃间,一见蹙我眉。向之念佳赏,惭颜朵人颐。
东林精舍见故殿中郑侍御题诗追旧书情涕泗横集…冯少府。唐代。韦应物。仲月景气佳,东林一登历。中有故人诗,凄凉在高壁。精思长悬世,音容已归寂。墨泽传洒馀,磨灭亲翰迹。平生忽如梦,百事皆成昔。结骑京华年,挥文箧笥积。朝廷重英彦,时辈分圭璧。永谢柏梁陪,独阙金门籍。方婴存殁感,岂暇林泉适。雨馀山景寒,风散花光夕。新知虽满堂,故情谁能觌。唯当同时友,缄寄空凄戚。
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宋代。张嵲。共坐石上苔,坐久溪阴转。峰外晚林稠,山腹晴云散。
题单吉甫携示江孝乡书卷。宋代。张伯淳。单君昔佐吾乡幕,垂去还如到郡初。今日都门重晤语,筐中惟贮古人书。
西新閒居 其二。明代。陈运。结庐人境外,隔水见精庐。花亚樽中酒,云生架上书。山空闻唳鹤,溪静见游鱼。高卧羲皇上,北宪恒晏如。
清溪馆作。唐代。陈存。指途清溪里,左右唯深林。云蔽望乡处,雨愁为客心。遇人多物役,听鸟时幽音。何必沧浪水,庶兹浣尘襟。
改东门出二首。宋代。叶适。百步凿新径,各年开旧池。值此盈月雨,川流漭溟瀰。芜深草色碧,杂卉华众枝。鲂潜警夜跃,鹭起冲晨飞。我老皮骨销,扶行叹逶迟。安得有远志,毕愿藏郊扉。
早春。宋代。司马光。璿霄转斗车,春意逼梅花。熟寐侵街鼓,闲情到酒家。晴阳浮地末,寒色敛天涯。归雁空余迹,朝来印浦沙。
灵苑寺。明代。钱朝隐。马前山色连天起,竹外溪声动地来。试过溪桥访山寺,清风为我拂尘埃。
蔡母许孺人寿歌 其一。宋代。章甫。钟山何奏歌,降下西王母。圭海何泛舟,载来介寿酒。酒果献奇珍,金桃盘上有。酒后报加餐,饭熟胡麻久。游行健在身,看花开笑口。上寿子若孙,佩瑶又佩玖。锦帨最高悬,无能出其右。朱履醉三千,绅士半亲友。今朝好帨辰,阳月岁一丑。月将十分圆,何止光八九。君须记,葭月前,菊月后,歌以诗,侑以斗。此日共称觞,频年齐拜手。添进廿五筹,便届百龄寿。
玉京秋。宋代。周密。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碪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感皇恩 题沙河南 镇壁,留别元舜举。元代。王恽。浓绿涨千林,征鞍东去。十日祁阳为君住。几回清唱,飞尽海棠红雨。人生当适意、何良苦。簿领公堂,风沙长路。赢得佳人怨迟暮。沙头酒尽,犹惜玉鞭轻举。一声声不断、歌金缕。
燕将雏。明代。石宝。飞飞梁间燕,可怜日将雏。雄雌更出入,群儿恣喧呼。城南虫蚁少,苔花济馀餔。皇皇往求之,似畏西日徂。岂复惜舞翅,谯谯大劳劬。声音觉渐长,羽翼齐已无。会须见返哺,讵后庭中乌。
步韵和徐慎侯先生六十述怀八首 其四。清代。祝廷华。律法如何我不知,赖君指导作师资。天涯旧雨忌之久,客岁新吟寄所思。晓露乍收红药砌,纤埃净拂碧松枝。诗心静细工夫到,牛耳骚坛更让谁。
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宋代。苏颂。元禩临朝日,群贤辅政辰。孤臣起南国,再命入洪钧。雨露恩弥渥,涓埃报未因。守藩垂老恨,无路从灵輴。
次陈休应烹茗廓然亭见送韵。宋代。梁克家。已行更为玉泉留,好景烦公杰句收。紫帽峰前双鹭下,几多清兴满沧洲。
题智门寺寄住山伊岩玉老。宋代。宋伯仁。紫微深处着招提,古迹名臣事两寄。宣子画由高庙治,越王心有孝宗知。万竿玉立春来早,六角池深月上迟。禅定十年帘不卷,不知门外几盘棋。
内阁赏芍药次少傅徐先生韵四首 其三。明代。程敏政。宫树花飞尽绿阴,陆离红映掖垣深。仙妆露洗羞涂额,国色天成笑捧心。池上紫薇元并植,风前黄蝶敢相寻。锦亭烂熳金尊赏,消得玄晖一句吟。
奉答原甫九月八日见过会饮之作。宋代。欧阳修。老大惜时节,少年轻别离。我歌君当和,我酌君勿辞。艳艳庭下菊,与君吟绕之。撷其黄金蕊,泛此白玉◇。君勿爱此花,问君此何时。秋风日益高,霜露渐离披。芳岁忽已晚,朱颜从此衰。念君将舍我,车马去有期。君行一何乐,我意独不怡。飞兔不恋群,奔风谁能追。老骥但伏枥,壮心良可悲。
夜宴曲。唐代。施肩吾。兰缸如昼晓不眠,玉堂夜起沈香烟。青娥一行十二仙,欲笑不笑桃花然。碧窗弄娇梳洗晚,户外不知银汉转。被郎嗔罚琉璃盏,酒入四肢红玉软。
饯谢文学离夜诗。南北朝。刘绘。汀洲千里芳,朝云万里色。悠然在天隅,之子去安极。春潭无与窥,秋台谁共陟。不见一佳人,徒望西飞翼。
丙午七夕 其一。元代。贝琼。生寡糜禄情,不复就羁绁。曝衣记蚤秋,置酒陶嘉节。曲无二八舞,味荐水羞洁。轻纨怯迅飙,明烛欺初月。林鸟戾且飞,玄蝉凄更咽。主宾聊晤语,儿女空感别。耿耿候双星,漏终河汉没。
春秋战国门·再吟。唐代。周昙。攻城来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属四邻。徒逞威强称智伯,不知权变是愚人。
谒张文献祠。明代。罗献。文字垂青史,瞻容起后思。一生金鉴录,千载曲江祠。风度曾闻昔,衣冠今若兹。迂愚初入仕,忠荩定公期。
过思明。宋代。陶弼。几年来瘴外,此夜宿溪中。照枕残鸡月,吹灯落叶风。庐循犹伪国,杨仆已衰翁。起戴寒星去,前村烧影红。
念奴娇十一首 其十。清代。李慈铭。瘦年前度,喜冬暄、回暖春风催律。小试灯屏围绛蜡,照遍梅花如雪。白发庞眉,儿童指点,卌载填词客。斯人犹在,东方游戏还剧。漫道铸错郎潜,三朝京辇,几醉闲花月。同辈少年偏见爱,来作灵均生日。更喜尊前,一枝瑶树,绰约依人立。笑它坡老,紫裘夸煞吹笛。
浣溪沙(漫兴作)。宋代。辛弃疾。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麦熟。宋代。戴复古。濒海数十里,饥民及万家。雨多忧坏麦,春好忍看花。凿浅疏田水,占晴视晚霞。老农如鬼瘦,不住作生涯。
却到浙西。唐代。李绅。临平水竭蒹葭死,里社萧条旅馆秋。尝叹晋郊无乞籴,岂忘吴俗共分忧。野悲扬目称嗟食,林极翳桑顾所求。苛政尚存犹惕息,老人偷拜拥前舟。
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广文沈令辰摄二月丁祭 其二。清代。黄宗羲。镫暗香销四十年,不妨破屋带林泉。西山之薇汨罗水,便是《招魂》第一篇。
分笔行。清代。屈大均。故人遗我湘江管,花纹斑驳琅玕满。五儿分取作真书,女仿曹娥花露盥。我日临池学擘窠,伯英弟子草书多。安得吴兴真紫颖,千枝挥洒换群鹅。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三十三。清代。洪亮吉。达板偷从宵半过,筝琵丝竹响偏多。不知百丈冰山底,谁制齐梁子夜歌。
题凝翠楼 其二。明代。杨士奇。妙墨淋漓湿未乾,山光林影翠成团。渠家高馆偏多趣,北苑南宫绕座看。
徐州清明。明代。文徵明。新烟一抹起茆茨,翠柳千门映酒旗。此日断魂当客路,谁家溅泪有花枝。等閒行役轻坟墓,忽漫逢春感岁时。日暮满帆风猎猎,萧然双鬓不禁吹。
从军行七首。唐代。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独上 一作:独坐)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