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春晚》
作者:方岳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一樽无计遣春留,
落日伤情独倚楼。
柔绿怕堤如可染,
老红满径为谁愁。
诗意和赏析:
《春晚》是宋代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意境,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诗的开头两句“一樽无计遣春留,落日伤情独倚楼”,通过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无奈之情。诗人以“一樽”来象征消逝的时光,春天的离去如同一杯无法品尝的美酒,令人心生惋惜。同时,诗人站在楼上独自凭栏,倚着楼观落日,映衬出诗人内心的伤感与孤寂。
接下来的两句“柔绿怕堤如可染,老红满径为谁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柔绿的柳树和老红的花径是春天的鲜明色彩,它们展示了生命的蓬勃与美丽。然而,诗人却感叹这样的美景终将逝去,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诗人的疑问“为谁愁”,则更加凸显了生命的短暂和人们对光阴流逝的无奈与痛惜。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朴素的词句,展示了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和对生命的短暂的领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方岳。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送茶宋大监。宋代。毛滂。玉兔瓯中霜月色,照公问路广寒宫。绝胜自酌寒窗下,睡减悲添愁事丛。
闺情 其三 闺情。唐代。高适。祗今桃李正堪攀,所恨枝高引手难。原君垂下方便叶,袖卷将归看复看。
日暮沙上口号。明代。姚道衍。寂寂村深路,人家尽掩扉。平沙萦鸟篆,疏树络云衣。无兴从南去,多情向北归。老年行履倦,宿不待斜晖。
饯吴长文司理用修持贤业教无欠为韵。宋代。裘万顷。狂澜涌如此,砥柱其谁为。天意必有在,吾身姑自持。
丑奴儿令 落红 村居。清代。吴伟业。溪桥雨过看新涨,高柳鸣蝉。荷叶田田。指点儿童放鸭船。前村浊酒沽来醉,今夜凉天。明月初圆。一枕西窗自在眠。
区季方司徒以咏梅八绝索和次来韵赋答 其二。明代。张萱。月落影尚横,空林晓梦清。何来啼翡翠,梦觉不胜情。
题章东孟山水。元代。刘堧。卢家公子称三绝,诗妙书精画亦工。落笔多宗董北苑,高情不减米南宫。天低碧树春云合,潮满沧洲暮雨空。却忆买船同载酒,城南山下醉东风。
楠溪道中。明代。李达。县僻山争路,桥低水半隈。春阴溪雨涨,午日石屏开。小隐非吾愿,中年奈此材!可怜王录事,不为送钱来。
间情四首 其一。清代。吴敬梓。娉婷市近苧萝西,倦客探幽叩碧闺。溪上桃花红雨过,窗前杨柳绿阴低。虽无美酒倾三雅,尚有新诗咏九迷。钗燄镜光私语处,生憎满院晓莺啼。
题丁给事祠堂。宋代。刘克庄。辽鹤何年返故乡,天风剑佩已骞翔。郡人议叶来胥宇,兄子才高肯弗堂。里选诸儒俱饮惠,谏书百世尚流芳。试歌此曲陈蕉荔,万一乘云下帝旁。
跋鲁公送刘太冲序帖。元代。郝经。鲁公笔法皆正笔,出奇独有刘太冲。初从真草入行草,削去畦町尤清雄。悬针数笔皆侧锋,往往矫矫如飞龙。轮囷权奇恣挥洒,瑰伟乃见烈士风。观此好向书家道,未有能真不能草。
湘中弦。唐代。崔涂。苍山遥遥江潾潾,路傍老尽没闲人。王孙不见草空绿,惆怅渡头春复春。烟愁雨细云冥冥,杜兰香老三湘清。故山望断不知处,鶗鴂隔花时一声。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清代。纳兰性德。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谢于楚陶孝若见访柳浪得风字。明代。袁宏道。交游南壮总成翁,忽地相逢柳浪中。细雨小添浇药水,落花时逐渡溪风。长堤云卷千丝碧,高阁霞舒十里红。七载东皋唯颂酒,知君犹念老无功。
赠别二首。唐代。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送义兴元少府。唐代。李端。逢君惠连第,初命便光辉。已得群公祖,终妨太傅讥。路长人反顾,草断燕回飞。本是江南客,还同衣锦归。
兰轩初成公退独坐因念若得一怪石立于梅竹间。宋代。宋祁。竹石梅兰号四清,艺兰栽竹种梅成。一峰久矣思湖玉,三物居然阙友生。赖得髯参令我喜,飞来灵鹫遣人惊。小轩从此完无恨,急扫新诗为发明。
谢前人留宿饮食。宋代。陈著。芒屩东归日已斜,故人留滞岂来嗟。数杯烂醉饥时药,一枕熟眠安处家。湖海友朋多宿草,乾坤今古一风花。但将无事看时事,来往溪山诗未涯。
增城丞嘉禾张元辅才过郡辄去未及款曲已而同。宋代。曾丰。易学渊源出义方,绪余犹作汉文章。名高未急蓬莱岛,心远宁专雁鹜行。纸尾固无勋可策,松间殊有味难忘。诸公论荐休闻早,且候珠玑满一囊。
读太原王氏家记二首。元代。方回。中原表表日星垂,积善传家泗水湄。一瓣心香邹国庙,八分手笔峄山碑。检身粹行言相应,报国精忠孝可移。千万人中无一二,庭闱偕老及期颐。
清隐山居。明代。谢廷柱。笑渠高价住名山,城里幽栖屋几间。岂有市声闻竹径,不教尘躅闯柴关。石床书卷苍苔静,草阁炉熏白日閒。鼓棹相从吾有意,海棠洞口洗尘颜。
踏莎行 踏雪寻梅。明代。陈霆。密雪和云,层冰匝地。关山岁晏无来使。早芳知有野桥春,吟鞭料理西湖事。破帽多年,敝袍无絮。酸风故故欺驴背。溪山十里正清寒,梅花却在清寒处。
北山。宋代。丘葵。朝见北山青,暮见北山紫。顽然土与石,此色何处起。无情草木含清辉。朝露夕阳助明媚。四时烟雨姿熊异,天机滚滚何曾已。人见山上有青天,谁知天有青山裹。欲问巨灵知不知,孤鸢飞处白云起。
酬郑叔岩虞曹惠诗因以奉送。宋代。强至。五年西北事军书,心共青云颇负初。老大滥随丞相后,岁寒未觉故人疏。论情诗句空稠叠,转眼花枝欲破除。相见不能同酒盏,春风添恨入离裾。
书莫读。宋代。杨万里。书诗莫吟。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人言读书乐,人言吟诗好,口吻长作秋虫声,只令君瘦令君老。君瘦君老且勿论,傍人听之亦烦恼。何如闭目坐斋房,下帘扫地自焚香。听风听雨都有味,健来即行倦来睡。
月下笛 悼何蕤音。清代。曹贞吉。官阁明灯,珠藤覆屋,雨中深酌。茶烟绰约。檐花声在帘箔。酒人已逐浮云散,转眼叫、秋猿夜鹤。想鸳湖画舸,一天丝管,更谁行乐。思着。中情恶。记威凤文章,神羊头角。龙宾挥霍。漏痕还带钗脚。原边宿草年年绿,有多少、西州泪落。断魂处,隔江南,苦竹黄芦寂寞。
天马赋。元代。陈泰。若有龙兮,渥洼之子,荣河之孙。产自月窟,来于大宛。筋权奇而虎脊兮,肉磊磈而峰观。精神变化不可测兮,上贯乎星房之垣。朝发踪乎河济兮,晡没影乎昆崙。虽有御勒不暇顾兮,彼舆隶其焉能援。昔遭时之孔阨兮,伏皂枥而中颓。随驽骀而并驾兮,又或骄逞而相欺。啖刍菣而不饱兮,羌豆菽之可期。轭盐车而登太行兮,路岧峣其险崎。羲和迫而将晏兮,势苍黄而摧萎。翩翩之伯乐兮,道安适而逢之。泫然为子涕兮,尔何困乎此欷。世贵贱之不分兮,信焉用夫骏为。解剑佩以为质兮,吾将待子而西归。欲扫空夫大漠之野兮,宁轹玄圃而腾崦嵫。不然乘云蹑风载周穆而远览兮,造王母乎瑶池。于是天马俯首喷沫,振鬣仰吁物固各有所遇兮,遇固各有时。向微子之超越兮,骨委绝其谁知。纵逸气之凌厉兮,独不为子而徘徊。倘一试而遽舍兮,驾鼓车兮何悲。伯乐复叹而为之歌曰:天马兮风騣,批竹耳兮夹镜瞳。少不自见兮老愈工,嗟哉蹭蹬兮,吾知尔之为龙。
思还人四方四首。宋代。释文珦。娟娟秋月照空床,行人东征未还乡。思如辘轳不断绝,千转万转萦愁肠。
山居十首 其二。宋代。方岳。我爱山居好,红稠处处花。云粘居士屩,藤覆野人家。入馔春烧笋,分灯夜作茶。无人共襟抱,烟雨话桑麻。
八洲芳草。明代。薛纲。芳草谁言不世情,年年偏是满江汀。几番野火痕方没,一夜春风色又青。正称牛羊眠晚照,还怜兰芷杂幽馨。王孙去后无消息,千载令人怨独醒。
野轩。宋代。司马光。黄鸡白酒田间乐,藜杖葛巾林下风。更若食芹仍暴背,野怀并在一轩中。
题王楚皋墨梅歌。元代。刘崧。江西写梅谁最豪,近年亦数王楚皋。一枝半蕊忽落纸,已觉酒兴生风涛。醉来据案急挥扫,欹树崩崖杂枯槁。乃翁白发苦吟诗,自是长沙风格老。君藏此图何清奇,昔所未逢今见之。横梢欲挂明月佩,冷蕊尽亚青琼枝。是时七月苦炎热,恍惚当窗濯飞雪。长疑素质梦中见,便拟临风向之折。吁嗟王郎今已无,江南万木愁凋枯。忽呼斗酒酬清赏,莫负当年冰玉图。
木兰花(晨景)。宋代。莫将。梅边晓景清无比。林下诗人呵冻指。玉龙留住麝脐烟,银漏滴残龙脑水。晨光渐渐收寒气。昨夜遗箸犹在地。好生折赠镜中人,只恐绿窗慵未起。
庆成宴再用前韵 其一。明代。倪岳。缥缈韶钧动尚方,群工分候紫微傍。伶官舞戏鱼龙队,力士班联剑佩光。气协乾坤知应感,瑞呈麟凤待呈祥。拟从既醉歌周雅,万国承恩奉一王。
杂曲歌辞·桃花行。唐代。苏颋。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挽师步理。宋代。牟巘五。已饱忧患味,方收翰墨动。龙飞新进士,猿臂老将军。千里推车轴,群工愧斧斤。天乎如有意,更为续斯文。
闻鸟声有感。宋代。陆游。小市提壼酤浊酒,东陂脱裤插青秧。归来静卧茅檐底,如觉闲中白日长。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黄雀行。唐代。庄南杰。穿屋穿墙不知止,争树争巢入营死。林间公子挟弹弓,一丸致毙花丛里。小雏黄口未有知,青天不解高高飞。虞人设网当要路,白日啾嘲祸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