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应茶马

寿应茶马朗读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名为《寿应茶马》。其主题是寿庆和茶马贸易,描述了班序公推宸聪,江湖之间同一节的情景。通过诗中的叙述,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洞察和对于时代的赞美。

中文译文:
班序公推宸聪,廊庙江湖一节同。
百年几人今蜀日,千年一到昔虞风。
得莘渭上康时策,有伊洛间传道功。
早晚为霖洗热,苍生俱出炭炉中。

诗意:
此诗以茶马贸易为主题,描述了班序公推宸聪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洞察和对于时代的赞美。诗人通过对于历史的回顾,表现出了人类历史的悠久,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表现了对于现代社会的良好展望。

赏析:
此诗以茶马贸易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洞察和对于时代的赞美。诗人通过对于历史的回顾,表现出了人类历史的悠久,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此诗不仅仅是对于茶马贸易的赞美,更是对于历史的洞察和对于现代社会的展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

猜你喜欢

长风吹云云似墨,例海倾河来顷刻。父老欣欣拜令君,令君说是天公力。

佐曹未离神庙里,祈祷灵通乃如此。但讶炉烟起作云,那知心液蒸成雨。

()

月下潮生红蓼汀。浅霞都敛尽,四山青。柳梢风急堕流萤。随波处,点点乱寒星。
别语寄丁宁。如今能间隔,几长亭。夜来秋气入银屏。梧桐雨,还恨不同听。

()
柳岸松门胜处通,马蹄踏雾入空蒙。
春寒有力欺游子,天色无情没断鸿。
雨脚远连山脚暗,杏梢斜倚竹梢红。
驼裘拥鼻吾衰矣,年少犹嫌料峭风。
()

细雨催春暮,流莺尽日啼。湿枝愁并坐,似亦厌卑栖。

()

十载明经擅草莱,青云摇曳佩刀来。名家旧识中丞后,佐郡仍推别驾才。

拥盖日华流汉殿,抽毫霞色动燕台。应徐咫尺南皮近,彩笔雄章次第裁。

()

我来自南今几月,万里不曾看点雪。舣舟江南烟水湾,雪作春风更奇绝。

冻云漠漠愁锁空,初闻冰霰响窗蓬。鲛人泣下玉盘碎,珠玑乱落层霄中。

()
休去歇去,玲珑岩上落花雨。
消焉息焉,路入清关别有天。
尘不到,暑不到,行亦禅,坐亦禅,高蹈威音未朕前。
吃粥吃饭过,听风听雨眠。
()

南华路口别多时,尚逐尘劳觉已非。野寺苍松虚鹤梦,洞门芳草待人归。

传灯塔里留僧偈,说法堂前有佛衣。日暮肩舆独乘兴,昙花琪树正依依。

()

暝色复已夕,雨声全未疏。
掩关颇嗜卧,篝灯空照书。
点滴闻瓦沟,决溜鸣阶渠。

()

芦花风起暮苍凉,露草娟娟未著霜。一缕秋魂飞不起,野烟和月堕寒塘。

()

曲廊连苑吹笙道,重来暗尘都满。种石生云,移花带月,犹欠藏春庭院。年华过眼。便梅谢兰销,舞沈歌断。露井寒蛩,为谁清夜诉幽怨。

人生乐事最少,有时得意处,光阴偏短。树色凝红,山眉弄碧,不与朱颜相恋。临风念远。叹蝶梦难追,鹭盟重换。一片斜阳,送人归骑晚。

()
寒天短日少晶辉,薄暮边城鼓角悲。
外使方将接踵至,淮民未有息肩期。
吁嗟道路频牵挽,表里河山几合离。
闻道遗黎尚思汉,中原恢复定何时。
()

阃外争传细柳踪,纷纷棘霸漫相逢。备胡何事堪忘守,节制之师岂但攻。

当日不闻天子诏,千秋犹识汉军容。征麾乍指旄头落,上郡云中忽罢烽。

()

巨橐方熔物,洪炉欲范金。紫光看渐发,赤气望逾深。

焰热晴云变,烟浮昼景阴。坚刚由我性,鼓铸任君心。

()
石矶春晚白云闲,却倚东风一笑还。
流水自深花自落,何人垂钓月明间。
()

淮上天连芳草,江南云涌清峰。瓜步春潮落日,广陵烟树残钟。

()

治安学术蚤蜚声,经济襟怀老更成。千载风云应嘉会,两朝编简著清名。

去留泰岳云舒卷,用舍周家鼎重轻。民物熙熙归化育,旧蹊桃李亦增荣。

()

休洗红,洗多红色减。色减无时归,质弱难重染。祗将红泪共流东,褪却无由缀落红。

()

夜泊城头秋气微,湖烟江月共依依。世间安有閒云鹤,不向匡庐何处归。

()

灵丘比翼栖,芳林合条起。两伐分宪章,一朝会书轨。

()

浴日苍茫水,扪星缥缈楼。
神光来烛夜,寿木不知秋。
海内五峰秀,天涯双径游。

()
城南路。
桥南路。
玉钩帘卷香横雾。
新相识。
()
茅庵潇洒,静无尘、独坐垂帘孤僻。
镇日闲闲清澹泊,别有恬然活计。
握固存真,心无杂念,忘我兼忘世。
玉婴神变,自然与道相契。
()

记相逢、少年疏俊,酒楼同载鹦榼。擘笺笑赌旗亭句,豪气一时难压。

烧绛蜡,只少个、兜娘筝语弹银甲。琴尊趣洽。自听雨枫桥,停云荔浦,萍迹几离合。

()
海上蟠桃月样圆。
从头屈指几千年。
双成已报春消息,轮与萧郎半月前。
风露晓,月华鲜。
()

上壶注水水缕明,中壶激箭移银星。铜龙宛转吐余毒,闷杀长门不寝人。

情云心上如火色,泪涛湿透银蟾白。三百六旬尚可支,二十五声消不得。

()
千林凋谢严凝日。
青帝许、梅花拆。
孤根回暖,前村雪里,昨夜一枝凝白。
天匠与、雕琼镂玉,淡然非、人间标格。
()
东山正脉,不绝如线。
睡虎去无踪,一斑今复见。
()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

萧骚老矣芰荷裳,日日持竿钓水乡。翠竹苍松为伴党,清泉丹壑度星霜。

不辞美酒百千斗,已醉韶光二万场。一子愚痴无所望,只凭猿鹤慰愁肠。

()

江南二月春。
东风转绿苹。
不知谁家子。

()

世事茫然剧转蓬,一樽何意与君同。
从容谈笑皆尘外,恍忽游从似里中。
还有桂华来静夜,稍惊梧叶下秋风。

()

谢君千里远相寻,倾盖交欢气义深。笔砚生涯无异志,金兰气味本同心。

挥毫解赋登高句,缓轸能弹对竹琴。此去鳞鸿知有便,临风无吝寄芳音。

()
()

山花弄春妍,紫雾巧映带。
凝羞香乍吐,颦蹙有余态。
芍药畏阳艳,愁红争敛黛。

()
文章随世作低昂,变尽风骚到晚唐。
举世吟哦推李杜,时人不识有陈黄。
()

待觅秋踪迹。问疏花、可还记与,蝶儿相识。一例西风无今古,吹尽年年过客,有几个、龙山暇日。

休道昔人悲叹事,算人间、悲叹何时毕。丝雨细,晓烟湿。

()

元龟隆隆法天地,玄服被体色无二。甲虫三百寔为长,江海鼋鼍总凡类。

两仪成象始开辟,神应玄武乃定位。子孙蕃衍累千万,藏匿变化各奇异。

()

丹丘遗老旧词臣,历代图书鉴赏频。閒却玉堂挥翰手,墨池染出凤毛新。

()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
引步携筇竹,西园小径通。
雪欹梅蒂绿,春入杏梢红。
静意崖穿溜,孤愁笛破空。
如何将此景,收拾向图中。
()
修竹无多宅一区,先生曾此隐西湖。
诗言不喜书封禅,亦有余书补世无。
()
古半喜妙供,溪荪种匀抽。
蘸水浮翠蝟,络石骈栗皱。
薿薿巧凝绿,梢梢眇含秋。
相对几案间,萧然无与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