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巽坡咏菊并见寄韵二首。宋代。李曾伯。转蓬又是几三秋,客里常宜视鼎羞。岭首舍梅无所有,衡阳断雁寄何由。凄涼陈迹几年事,缱绻高情一夕留。圣代断无车盖禁,诗筒毋惜到南州。
《和郑巽坡咏菊并见寄韵二首》是宋代李曾伯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转蓬又是几三秋,
转蓬指的是蒲草,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几三秋表示经过了几个秋天,暗示时间的流逝。
客里常宜视鼎羞。
视鼎羞意味着看到鼎器(古代用于煮饭的大锅)会感到羞愧,这里暗示着作者身处贫困之中。
岭首舍梅无所有,
岭首指的是山脚下,舍梅表示放弃了梅花。无所有表示一无所有,暗示作者贫困潦倒。
衡阳断雁寄何由。
衡阳是地名,断雁寄指的是断送了寄托心情的信鸟。何由意味着无从传递,无从倾诉。
凄凉陈迹几年事,
凄凉指的是悲凉,陈迹指的是过去的痕迹。几年事表示长久以来的遭遇和经历。
缱绻高情一夕留。
缱绻高情暗示着作者的深情厚意,一夕留表示瞬间的停留。
圣代断无车盖禁,
圣代指的是古代封建社会,车盖禁指的是禁止普通百姓使用华丽车辆的政策。断无表示丧失了,这里指作者无法享受到尊贵的待遇。
诗筒毋惜到南州。
诗筒表示装载诗篇的容器,毋惜到南州表示毫不吝惜地送到南方。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不顾一切地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首诗以贫困的身世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悲凉和无奈之情。诗中通过转蓬、视鼎羞、舍梅、断雁寄等意象,描绘了作者身处逆境的困顿和无法传递心情的无奈。然而,诗中又透露出作者高情厚意和对诗歌的执着,表达了他不屈的精神和不畏艰难的决心。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创作的诗篇的珍视和不遗余力地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承诺。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意象的运用,将作者的心境和思想传达给读者,引起共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生遭遇的思考和对艺术创作的坚守,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送杨子达入国学。宋代。吴泳。鸾凤久束咮,贤关时一鸣。子今观上国,志岂为浮名。母线丝丝直,爷诗字字情。别情非所惜,回看锦衣荣。
游五松山观李太白祠堂。宋代。李纲。大江东南流,鼓柁江水上。薄游五松山,获见谪仙像。呜呼天宝间,治乱如反掌。兵戈暗中原,豪杰多长往。谪仙当此时,逸气隘天壤。脱身来江东,缥渺青霞赏。作诗几千篇,醉笔笼万象。迄今有遗祠,识者共瞻仰。嗟予岂后裔,愚拙谁复尚。珥笔玉殿螭,谪官闽岭瘴。荷恩许生还,冒险理归桨。于焉觌仙风,足以慰遐想。愿言继清芬,何由揖英爽。
赠明讲师二首。宋代。白玉蟾。昔从师在月岩时,我过鹅湖即语离。每见孤鸿每生感,不曾一日不相思。
珠江杂咏四首 其一。清代。胡会恩。我爱珠江好,风光入岭偏。帆飞蝌斗水,杖倚鹧鸪天。穗石仙踪古,花田粉泽妍。扶胥望不极,身在海云边。
田园杂兴。明代。张宣。郁郁桑叶青,灿灿榴花赤。余亦朝市人,爱此园林僻。好动每招尤,静观多自得。园果何离离,随意熟堪摘。上者供甘旨,次以留嘉客。客至谈世俗,辄浮以大白。三径常荒芜,苔痕浸石壁。赖有数卷书,堪慰风雨夕。
玉照堂观梅二首。宋代。张镃。未办当春句法工,坐来花下泥春风。山高水远须人领,玉洁珠光喜日烘。越女信知天下白,屈平那是泽边穷。明朝风雨从教有,老眼今年已不空。
水色林光照举觞,陂塘六月起秋凉。壮年过事难重得,末路贫交故未忘。
注眼阶星元近极,叱枭氓采不成王。严徐未抵冯唐老,犹咏君诗意自卬。
嘉祐中与王丞相吴枢密韩端明王学士会饮骐骥池上去今将二十年王有感事诗见示次韵。宋代。刘攽。水色林光照举觞,陂塘六月起秋凉。壮年过事难重得,末路贫交故未忘。注眼阶星元近极,叱枭氓采不成王。严徐未抵冯唐老,犹咏君诗意自卬。
汉宫井。唐代。邵谒。辘轳声绝离宫静,班姬几度照金井。梧桐老去残花开,犹似当时美人影。
和杨肖韩比部春日环翠轩 其二。明代。李畅。何人开竹院,有客洗梨妆。傍柳通幽径,寻溪度石梁。落花春已半,啼鸟日初长。徙倚东风外,高情讵可量。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唐代。王质。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沈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雪作。宋代。曾几。卧闻微霰却无声,起看阶前又不能。一夜纸窗明似月,多年布被冷于冰。履穿过我柴门客,笠重归来竹院僧。三白自佳晴亦好,诸山粉黛见层层。
酬别法云彦上人。宋代。贺铸。将别雁门师,殷勤访所之。江湖怀北阙,鸥鸟恋南枝。朝隐非吾所,山英不汝欺。明年东下约,春水漾苹时。
雨淋铃。清代。易顺鼎。层层花外。嫩泥亲割,尺绿松块。慈悲枉自呼佛,如今不管人间纤芥。惯妒聪明,细忖者天意堪骇。凭记取埋玉深深,古怨和苔绣成彩。沉思错把狸奴怪。便雪衣恁受心经戒。金笼那知催命,真要算被侬坑害。万里魂归,还仗关山苦月携带。倘异日红豆勤抛,或有相逢再。
漷州二首 其一。元代。吴莱。四月一日尚绵衣,知是故乡花片飞。白头慈母倚门久,目断天南无雁归。
题梅花道人钩勒竹。明代。史鉴。协律遗踪世所珍,湖州惟用墨传神。沙弥老去耽成癖,笔法真能到古人。
北邙行。明代。楚石梵琦。请君停一觞,听我歌北邙。北邙在何许,乃在洛之阳。洛阳城中千万家,无有一家免乱亡。天地开辟来,死者生之常。远如上古诸皇帝,卒弃四海归山冈。富贵浮云亦易灭,筋骸化土诚堪伤。汉陵发掘竟何事,后世更留珠玉装。而况将相坟,不为荆杞荒。野火烧林断碑碣,牧童见草呼牛羊。当其得志时,直欲凌云翔。天子不敢忤,群臣非雁行。娇儿聪明尚贵主,爱女秀丽专椒房。昨日铸印大如斗,今日临轩封作王。风雷起掌握,瓦砾含辉光。权势有时尽,乱衰无处禳。娇儿爱女替不得,点点血泪沾衣裳。白马素车出门去,未知魂魄游何乡。土枭飞来树袅袅,石兽对立烟苍苍。万岁千秋共一尽,高堂大宅空相望。
得江西报六言十首。宋代。刘克庄。大江已浪头白,中原未枣儿红。折北不愁春水,吠南何必秋风。
予邓峒□巽斋欧阳先生为淦邓峒赋诗以孝子慈。宋代。文天祥。乃翁犹旅殡,霜露几焄蒿。日与清江游,云连桂岭高。时无郭元振,梦有令狐绹。目断方田墓,招魂我欲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