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江西报六言十首。宋代。刘克庄。大江已浪头白,中原未枣儿红。折北不愁春水,吠南何必秋风。
《得江西报六言十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江西得到消息后的心情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大江已浪头白,中原未枣儿红。
折北不愁春水,吠南何必秋风。
这首诗词的诗意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首先,大江已浪头白,表达了作者对江水波涛汹涌的描绘,可能暗示着作者所处的环境动荡不安。中原未枣儿红,意味着中原地区的景象还未达到丰收的时节,可能暗示着社会的不稳定和困境。
折北不愁春水,吠南何必秋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北方和南方的不同景象的思考。折北不愁春水,意味着北方的春水丰沛,不必担心水源问题。而吠南何必秋风,可能暗示南方的秋风带来的是不安和困扰。这种对北方和南方景象的对比,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不同地域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词通过对江水和地域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动荡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不同地域的思考和对生活环境的感慨。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诗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江水和地域景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时局的思考。其次,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通过描绘江水波涛和地域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绪。最后,诗词的语言简练,字数有限,却能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给人以余韵和思考的空间。
总之,《得江西报六言十首》这首诗词通过对江水和地域景象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动荡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不同地域的思考和对生活环境的感慨。这首诗词在形式和意境上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赏析。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入深山度岭闻故人刘方东寓里良寺喜有相因之地。元代。刘崧。万折千萦度远山,举家筋力尽跻攀。喜闻故友山中近,却望前峰一解颜。
皋亭山。明代。程敏政。晓受降书夜戢兵,路人犹说伯颜名。中原多少奇男子,不向燕山立汉旌。
一夕大风偶成呈诸兄简士修思远。宋代。王洋。狂飚一夜撼天关,彻晓阳乌势未还。早恨馀寒夸老健,重怜新物损朱颜。强留残火如相别,已典春衣不可攀。料得云端风背上,融和那肯似人间。
送秦觏二首 其一。宋代。陈师道。士有从师乐,诸儿却未知。欲行天下独,信有俗间疑。秋入川原秀,风连鼓角悲。目前㹠犬类,未必慰亲思。
忆昨烟花暖正繁,远劳玉趾到山间。寓居踪迹应方定,入道工夫总未閒。
囊里有书供月眼,樽前无酒醉春颜。别来新趣知多少,透彻灵台第几关。
族叔父仲学先生春月承访弼时赁房方定兹别数月矣有怀寄诗。明代。吴与弼。忆昨烟花暖正繁,远劳玉趾到山间。寓居踪迹应方定,入道工夫总未閒。囊里有书供月眼,樽前无酒醉春颜。别来新趣知多少,透彻灵台第几关。
张推上巳出郊寻花送至诗轴次韵。宋代。舒邦佐。重三投晓出郊坰,跃马归来趁晚晴。笔卷云烟归赋咏,轴联珠玉斗晶明。我从多病三春里,转觉浮生万事轻。夜半惟歌盘谷序,肯如仲叔请繁缨。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唐代。卢照邻。籞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怅别风期阻,将乖云会稀。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野禽喧戍鼓,春草变征衣。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
次韵酬《雨后偶题》。明代。马治。竹里新泉绕屋除,长年吾得乐闲居。道心澹泊诸尘外,山意微茫邃古初。风雨满檐松子落,夕阳穿树橘林疏。可怜原宪闲来往,犹自生涯不废书。
公仪休。明代。李梦阳。园中岂无葵,相公柰何饥。相君即无衣,不爱室中机。相君千万岁,请治相君栖。桓公霸诸侯,管氏有三归。
众举毗卢作僧正以诗勉之。宋代。韩维。遇酒逢春触处春,白头相视若天伦。须知丞相官仪重,不及琳宫自在人。
并辔寻源访隐沦,千峰依旧可怜春。曾陪石上惭知我,未识荆州愧病身。
暂借溪山为举似,尚留面目忆前因。解空已到休弹指,何待他年再问津。
虔州郡丞董昭时南康郡丞周赞皇都阃徐质美见访因病掩关不得出迓走笔以谢。明代。释函是。并辔寻源访隐沦,千峰依旧可怜春。曾陪石上惭知我,未识荆州愧病身。暂借溪山为举似,尚留面目忆前因。解空已到休弹指,何待他年再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