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

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朗读

《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忠州时访问酆都观的情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

山来自古,与世类相忘。
雨染新苔翠,风吹老柏香。
神仙多汉魏,祠像半隋唐。
几许烟霞侣,相从老此乡。

诗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李曾伯在探访忠州酆都观时的感受和思考。他描述了山峦的古老,透露出与世无争的意境。雨水洗涤了新苔,使得山峦变得翠绿;风吹拂着古老的柏树,让空气中弥漫着柏木的香气。在这里,神仙的传说遍布汉魏时代,祠堂中的神像有一半属于隋唐时期。在这片山水之间,有着多少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相伴着老去,亲密相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山水的感悟。首先,诗人通过"山来自古,与世类相忘"来强调山的古老和超脱尘世的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纯粹与宁静的向往。接着,他以雨水染绿新苔、风吹拂老柏香气的描写,揭示了山水之间的生机和永恒。最后,诗人以神仙、祠堂和烟霞侣的形象,将历史与传说融入诗中,展示了忠州酆都观的历史底蕴和令人向往的仙境氛围。

整首诗以古老、宁静和仙境为主题,通过对山水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纯净、宁静和与世隔绝的向往。同时,通过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使诗歌更加丰富有趣。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和意境深远的描写,展示了李曾伯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表达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

猜你喜欢

路傍人怪问,此隐者、姓陶不。甚黄菊如云,朝吟暮醉,唤不回头。纵无酒成怅望,只东篱、搔首亦风流。与客朝餐一笑,落英饱便归休。
古来尧舜有巢由。江海去悠悠。待说与佳人,种成香草,莫怨灵修。我无可无不可,意先生、出处有如丘。闻道问津人过,杀鸡为黍相留。

()

傲霜凌雪到参天,曾见春花几度妍。光引赤墀朝上日,秀分苍柏晚来烟。

人疑灵物风雷变,我视孤根铁石坚。何待他年歌蔽芾,大夫新律自超然。

()

藕塘风起散花鳞,踏遍溪桥不上尘。饥鹤偶来添半口,浮云忽破现分身。

每嫌蕉叶遮帘子,为触番书置净巾。自起浇莎汰白石,清閒赖是不如人。

()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

我昔临此州,民容拙使君。子行为多谢,慰彼无毫分。

()

林扉待月出,醉影忽在地。褰衣就花前,弄影学儿戏。

微飔吹我衣,清露散花气。隔水报钟来,故人期不至。

()
卿辈败人清思,此君有岁寒心。
宁许子猷借宅,莫放阿戎入林。
()
终南佳处暂栖迟,堪笑唐朝左拾遗。
渠但借山为捷径,山中滋味岂曾知。
()

夜雨洗河汉,诗怀觉有灵。篱声新蟋蟀,草影老蜻蜓。

静引闲机发,凉吹远思醒。逍遥向谁说,时注漆园经。

()

暮帆齐落喧鸣铙,村人堵立林塘坳,利箭在箙弦在弰。

不知何山逐獐鹿,亘天野火烧黄茅。

()

迢迢邗江道,烟花咫尺迷。朱楼临紫陌,画舫接金堤。

隐隐闻歌吹,相传是竹西。

()
中庸尚絅示诸儒,为己何心世毁誉。
只要美中存德本,无容饰外事文余。
鱼潜理趣真如灼,屋漏工夫的不虚。
珍重子思深属意,一言纲领此篇书。
()
久晴政为收蚕麦,好雨从今及稻禾。
试向诸生选何武,要歌乐职颂中和。
()

泛觞有何心,罚爵不为耻。流行固自佳,坎止何妨醉。

()

天险东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为阳。
孤山不动婴潮怒,容艇飞来说路长。
槛外烟云如出没,坐中顷刻变炎凉。

()
短棹横秋桔柏矶,青山无尽白云飞。
官三年矣母安在,天一方兮儿欲归。
拱森阴阴闲墓隧,背萱寂寂老庭闱。
呼儿扫驿陈遗像,杯酒炉香泪满衣。
()

遥看沧海城,杨柳郁青青。中央一群汉,聚坐打杯觥。

()

千峰茅屋夐无邻,津口花开始识春。自是太平多隐逸,山人不是避秦人。

()
计程息劳牵,日晚江路永。
连樯如有待,聚泊就村井。
沙明鸥群回,月出人语静。
心清独不寐,况乃风露冷。
()

客来莫怪寡心情,俗吏喧曄不喜听。
多感后池杨柳眼,一回相对一回青。

()

儒有登坛贵,何人得此功。红旗烧密雪,白马踏长风。

斧钺来天上,诗书理汉中。方知百胜略,应不在弯弓。

()

忧惊喜愕梦纷纷,了了谁能白黑分。
昼夜星辰常转换,春秋草木互芳芬。
姬昌秦政今谁讳,吕洞钟权近不闻。

()

豆蔻风难定,梧桐雨易稠。两般滋味两心头。因甚残春同病、到残秋。

强把前尘忆,难将去日留。一尊也拟共清游。又怕酒阑时候、转添愁。

()

如此佳人,是王家养炬,谢家遏末。三世貂蝉连北阙,年少东华释褐。

傅粉宫前,薰香殿侧,顾盼真英发。临春结绮,旧游似有瓜葛。

()
饭颗山头老面瘦,沈香亭北碎颜醒。
二豪诗骨已沦渊,谁能汲古出深井。
康侯天笔雕风骚,一蹴已过庐山高。
大鹏运海翔六翮,我岂能为腹背毛。
()

香海风流人已去,尚馀螺壳擅辞华。渊源家学千秋继,不愧诗名在杜家。

()

锁院春霖积,分司湖水遥。萋萋洒书阁,蔼蔼度空寮。

叶洗临轩翠,花含向客娇。扣帘时搅食,翻卷夜焚膏。

()

松桧成阴夹径寒,喧卑无路得相关。因嗟势利方为市,故掩庵扉独占山。

薄俗性随红叶变,上人心与白云閒。慇勤约我休官后,深筑邻斋数往还。

()
秋风忽起家山意,流落天涯叹憔悴。
古寺不挂寰瀛图,终南山翁何处至。
()
闻说宫花满鬓红,上林丝管侍重瞳。
蓬莱咫尺无由到,始信仙凡迥不同。
()
工祝致辞,黄流协鬯。
爰登清歌,载期神享。
噫予诚心,精社是虔。
嘉予陈祀,岂盈豆笾。
()

安阳好,物外占天平。叠叠挼蓝烟岫色,淙淙鸣玉晚溪声。仙路驭风行。
松路转,丹碧照飞甍。金界花开常烂熳,云根石秀小峥嵘。幽事不胜清。

()

五夜文光切上台,三春晴色绕蓬莱。桃花漫向秦源觅,棣萼先从汉殿开。

紫气絪缊红日驻,清歌摇曳彩云来。丹砂勾漏容相问,六翮从君跨九垓。

()

三春冠盖聚,八节管弦游。石险松横植,岩悬涧竖流。

小桥飞断岸,高花出迥楼。定须催十酒,将来宴五侯。

()

绝攀缘,心上生光莹。朗然变化。无穷异景。这密妙、教贤省。内貌宜,手速整。悟后分凡圣。亘初灵明,火内正劲。锻炼出、清中静。

()

石甃灵汤列道周,玉池金屋未相侔。涤尘时有幽人到,不与骊山共一流。

()
把人间、古今勋业,一时都付杯酒。
青山行遍人华发,老尽门前青柳。
试回首。
记晓雨征衫,又过年时后。
()

故国看看远,前程计在谁。五更听角后,一叶渡江时。

吾道天宁丧,人情日可疑。西陵向西望,双泪为君垂。

()

鹊喜晴栖碧树颠,相门盛事应新年。赤松道出羲皇上,绿野公于梦卜贤。

希阔茂恩看独拄,泰平奇遇属无前。分明羔酒温存地,己报徵书下九天。

()
桃花不解言前事,菊蕊还须记旧人。
惟有轩前旧移竹,向人憔悴似相嗔。
()

倦采蘼芜叶,贪怜照胆明。两边俱拭泪,一处有啼声。

()

严亲兵乱久相违,亲殁殊方骨未归。苕水殡时先友盛,麦舟遗后故人稀。

已于名教能关系,况有文章为发挥。此别会成迁葬计,免教空望白云飞。

()

银屏梦觉。渐浅黄嫩绿,一声莺小。细雨轻尘,建章初闭东风悄。依然千树长安道。翠云锁、玉窗深窈。断桥人、空倚斜阳,带旧愁多少。
还是清明过了。任烟缕露条,碧纤青袅。恨隔天涯,几回惆怅苏堤晓。飞花满地谁为扫。甚薄幸、随波缥缈。纵啼鹃、不唤春归,人自老。

()
嫋嫋清笳入雪云,白头老守卧中军。
自怜到死怀遗恨,不向居延塞外闻。
()
正月一,是新年。
家家庆贺,处处喧阗。
惟有拄杖子,不随时变。
松根稳坐,石上安眠。
()
世界诸方圣,如同在眼前。
其於通要妙,便见理深玄。
法教穷难尽,周知本自然。
信诚含万象,秘隐口亲宣。
()
去佐湖阴郡,炎征六十程。
东南疆尚狭,朝暮骑仍轻。
民困恩宜厚,蛮骄隙易生。
廉勤先训在,迟汝振家声。
()
犁牛生骍角,老蚌产明珠。
人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事固不可知,物亦难其拘。
一归于臆度,义失乎精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