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送李御带珙

沁园春 送李御带珙朗读
【注释】:
原序:唐人以处士辟幕府如石、温辈甚多。税君巽甫以命士来淮幕三年矣 ,略不能挽之以寸。巽甫虽安之,如某歉何!临别,赋《沁园春》以饯。

这首词是作者任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时所作,小序所谓“淮幕”当指淮东制置使司幕府。词是为友人幕僚税巽甫饯行而作。小序谓:唐代士子由幕府征召而授官的很多,而税君以一个在籍的士人身份,来我这三年了,我却一点也不能使他得到提拔。他虽然处之泰然,可我多么歉疚!临别之际,写这首词为他送行。但从这首送别词中,人们读到的,不仅仅是那种浅层次的惜别,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有才干的友人不受重用而怅惘、而自责的感情。
首句便为不平之鸣。“水北洛南 ,未尝无人,不同者时 。”“水北洛南”意思是说:今天未尝没有石、温那样的人才 ,只是时代不同了 。机遇好了,则人才辈出 ,机遇不好时,则命士如巽甫终是尘土销磨。“赖交情兰臭,绸缪相好;宦情云薄,得失何知?”这里是说:凭交情,我和巽甫是再好不过了;但我们都是拙于吏道,将作官看得很淡薄,个中的得失怎么看得清呢?照说,凭我们的交情和我的阃帅地位,巽甫是不难求得一进的,然而却不是这样!其原因除了时代昏暗外,就是我的迂拙了。这表达了作者的自责。“宦情云薄 ,得失何知”,则又是对友人的鼓励了。这里意思兼及双方,起到了上下层次的递转作用。下面就着写巽甫的高尚志行了。
“夜观论兵 ,春原吊古,慷慨事功千载期,”巽甫常常和自己谈论军事,凭吊古迹,激昂慷慨,以千秋功业相期许 。这里的“论兵”、“吊古”,既有历史的缅怀,又有现实的感慨。在南宋,扬州是江淮要塞,淮东制置使司当时就是担负南宋东线抗御蒙古重任的。这是概括三年间生活 。分手之际是:“萧如也,料行囊如水 ,只有新诗。”意思是三年来一无所得,归去是两袖清风。这里还暗中点明巽甫的安贫乐道,虽遭逢不遇 ,仍不辍吟咏 。这又和眼下以词饯行联系起来。以上两层写巽甫才高志远、关切国事、品行高洁。如此人物,令人起敬;如此遭遇,叫人怜惜同情。作者这样写来,其愤时、自责亦在其中。
上片可说是回顾,下片就是送行了。换头连用两“归”字,表明巽甫态度之坚决,也表明作者对其行动的赞许。不仅如此,“我亦办征帆非晚归”,我也要归去 。送人将自己的心也送走了。“正杂苏台畔,米廉酒好 ;吴松江上,莼嫩鱼肥。”吴中一带一直是士大夫退居的理想所在 ,苏轼曾向往那里“ 月致米三石、酒三斗”的生活,鲈脍莼羹更是古来为人盛称的风味。以上所写为共同向往。“我住孤村,相连一水,载月不妨时过之 。”这里说两家住处是一水相连,退归之后还可以经常相聚。“长亭路 ,又何须回首,折柳依依。”“长亭路”即分别的地方,在这里折柳相赠以表留恋是古来习俗 ,也是人情之常,而作者却说:我们分手时不必这样了。为什么呢?这一是因为归去的地方那么好,不必恋恋不舍。二是因为“我亦办征帆非晚归”,离别是短暂的,很快就会重逢。
下片写送行,主客双方似乎都挺轻松。小序虽说巽甫安之 ,但“慷慨事功千载期”就如此无成而归,巽甫的心情自是不安,作者的不安在小序及上片已表露甚明。下片如此写,是委婉的劝解。词人将隐退后生活写得惬意 ,目的是安慰友人,减轻其心理负荷。同时,下片的惜别与上片的愤时也是意脉相承的。下片将巽甫归去的态度写得很坚决,也写出自己退归的决心,还写出二人对乡居生活的向往,这正是表露了他们对不重视人才的不满,对官场的厌恶。总之,全词是围绕惜别也是惜才的中心来展开的。
这首词的语言质朴,有的地方行以古文句法,显得有些散缓,但很觉有味,这大概是全篇那类似谈话的语调造成的。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

猜你喜欢

词付之
盈盈娇女似罗敷。
湘江明月珠。
起来绾髻又重梳。
()
茂德来征应,流泉入咏歌。
含灵符上善,作字表中和。
有草恒垂露,无风欲偃波。
为看人共水,清白定谁多。
()

农田万顷载车千,五者相因敬在先。
更把敬来充拓去,四方百里已尧天。

()

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

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

()

翠扇平遮罨画楼,玉兰倾露避兰舟。何如解语花长在,花界长生殿里头。

()
父子初别双泪垂,别我既久忘却思。
忽得一书喜且悲,恰似向来初别时。
汝翁在官缘索米,吾儿在家勉经史。
举头二千四百里,亘山啼鸟偏入耳。
()
桑弧标吉。
做了生朝逾七十。
子又生孙。
阶砌芝兰欲满门。
()
水国无归梦,年来帝泽深。
梵书翻宋语,道论变吴音。
静室清香凝,闲庭古树阴。
玉华前事在,高迹许谁寻。
()
我从淮上归,君向海澨去。
安知无几舍,邂逅不相遇。
颇知飞空云,到月不得附。
月行既不留,云亦值风故。
()

词客西来白鼻騧,绿茵三月共看花。歌停玉斝盈盈露,色映雕栏片片霞。

洛下才宁论似陆,郢中曲自愧如巴。东风无赖催人醉,谁遣朱颜出绛纱。

()

双杵夜沉沉,中悬万里心。露华欺白练,明月映秋砧。

()

长日惬幽栖,轩窗面小溪。云开徐自敛,鸟歇又重啼。

爱水频垂钓,看花偶一题。坐怜春已暮,望里绿阴齐。

()

鉴湖一曲亭犹在,风物千年长不改。贺公去后赵公来,山水无情若相待。

当时季真得赐归,黄冠未必全忘机。争似今朝玉堂老,还乡仍著宫锦衣。

()

秋江涓涓帆乱飞,秋山皎皎含斜晖。
君趁江流去已远,立对青山不认归。
知君不惜南来信,只恐衡阳雁足稀。

()

神京极高寒,幽居了晨夜。雷风无时发,零雨每飘洒。

炎光不到地,萧爽度长夏。大化漠无宰,岂必事陶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