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和叶圣予三首

舟中和叶圣予三首朗读

诗词:《舟中和叶圣予三首》
作者:王柏
朝代:宋代

江阔风帆急,潮回沙露痕。
寒林无剩叶,茅舍各成村。
雁落烟波渺,雅归野色昏。
未知孤客棹,今夜泊谁门。

中文译文:
江面宽广,风帆迅猛,潮水退回沙滩上留下了水迹。
寒冷的林中没有剩余的叶子,茅草舍成群结队。
雁儿从烟波中飞落,优雅地归来,野外的景色渐渐暗淡。
不知道独自行船的旅客将停泊在谁家门前今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舟中旅行的景象,展现了江河宽广、风帆迅猛的壮丽场景。江水退去,留下了一串串沙滩上的水痕,给人以动态的感觉。诗人描述了茅舍成群结队的景象,寒冷的林中没有一片剩下的叶子,暗示着寒冷季节的临近。同时,诗人也描写了雁儿飞落烟波中的景象,给人以雅致的感觉。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的未知和对归家的期待,也让人思考舟行孤客是否能够找到一个温暖的家园。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舟中旅行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孤独旅行者的关切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把握,将读者带入了一幅江河行舟的画面中,同时也引发了对旅行、归家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

猜你喜欢

错料一生事,蹉跎今白头。纵横皆失计,妻子也堪羞。

明主虽然弃,丹心亦未休。愁来无去处,只上郡西楼。

()

郁葱佳气散无踪,宫外行人认九重。一曲歌残羽衣舞,五更妆罢景阳钟。

云间有阙摧双凤,天外无车驾六龙。欲访当时泛舟处,满池风雨脱芙蓉。

()
去岁兹辰始息肩,俄然日月已周天。
经营小隐虽云毕,栽种清阴苦未圆。
湖畔百年多古木,山前一望足平川。
从嗟白发催吾老,能享林泉得几年。
()

一万五千三百三,愁丝日日缠春蚕。天涯地窟知音绝,新剪牛衣对雨谈。

()

雨馀烟草弄春柔。芳郊翠欲流。暖风时转柳花球。

晴光烂不收。

()

由来高士怜曲糵,为有和气如三春。
一朝骤见四从事,使我颂德思伯伦。
官醅亦自有妙理,风味不如家酿醇。

()

幽贞移楚泽,摇落对吴天。采采三秋后,依依独客边。

深杯摇素月,孤烛耿寒烟。一别陶彭泽,何人更尔怜。

()

青城道士跨青牛,去作清都汗漫游。
朝扣九关朝玉阙,暮回三岛宴金楼。
丹随鹤舞缑山月,剑伴龙归洛浦秋。

()
华屋春将尽,纱窗日易昏。
不知多少恨,相见与君言。
()

春来閒上凤台游,极目长江天际流。紫气葱葱笼殿阙,苍烟漠漠羃林丘。

功名谁画麒麟阁,词藻空传鹦鹉洲。且对青山倾绿醑,莫教明月笑人愁。

()

驻马上山阿(茅山秀才),风来屎气多。

()

銮舆北渡五云移,亲听铙歌海上吹。
黄道香风鸣宝铰,翠华秋日到瑶池。
千官喜得金门诏,南国新传赤雁诗。

()

莫惜新衣舞柘枝,也从尘污汗沾垂。

料君即却归朝去,不见银泥衫故时。

()

夜闻海潮声,大地汹若动。败叶俄填坑,顽云总归洞。

噌吰万窍呼,凛列百泉冻。野旷鸣枯桑,原低偃长葑。

()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

梁山宫高高切云,秦家箫鼓空中闻。宫殿作云王作龙,何人敢谒滈池君。

珠围翠绕穷天下,道上行人衣半赭。不觉生灵血液枯,化为宫上鸳鸯瓦。

()

落在西湖有岁年,不因和靖独争妍。
谁知道尽香和影,万古新计不在编。

()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
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
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
()
弱骨轻肌不耐春。
一枝江路玉梅新。
巡檐索笑为何人。
素影徘徊波上月,醉香摇荡竹间云。
()

深院溶溶夜色新,素娥移步就花神。琼姿皓魄相辉映,并作人间一段春。

()

轻舟日日傍芳菲,南港花繁北港稀。贪折高茎伤弱腕,却翻圆露湿罗衣。

()
山丹吹出青藜火,金蝶窥丛何妸娜。
朱槿更作猩袍红,夸道风人尝印可。
没利从旁粲然笑,奄有诸香谁似我。
素馨萧然山泽臞,至香不数脂粉腴。
()

去年湖水满,此地覆行舟。万怪吹高浪,千人死乱流。

谁能问帝子,何事宠阳侯。渐恐鲸鲵大,波涛及九州。

()

烟岚泼翠山复山,雪浪捲空滩复滩,车船算缗关复关,琴剑羁游难复难。

()

坐柏之下,晷移八尺。期子不来,诵遍姬易。

槐阴午閒,鸟鸣树间。与鹤者游,鹤舞翩反。

()

前日过萧寺,看师上讲筵。都上礼白足,施者散金钱。

方便无非教,经行不废禅。还知习居士,发论侍弥天。

()
老眼看花抵雾中,寥寥鼻观与香能。
水仙蜕去梅成实,只有山礬印此风。
()

雁到寒沙一片秋,闻君犹作下邳游。江山雄视浑绵蕞,湖海轻装只蒯缑。

醉后谏书多逐客,愁中诗史尽离忧。赤城霞气今依旧,何必衣冠禹穴求!

()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

洪河绝山根,单轨出其侧。万古为要枢,往来何时息。

秦皇既恃险,海内被吞食。及嗣同覆颠,咽喉莫能塞。

()
泗滨浮石岂不好,怊怅上方承眷时。
今日道傍谁著眼,女墙犹得掷胡儿。
()

朝阳出海东方明,岩西宿霭和烟横。林空花落春欲暮,时有戴胜桑间鸣。

小舟一叶行还舣,载得图书满蓬底。山光水色不胜情,未转崖阴似千里。

()
芙蓉幕下惜余闲,不使芳华取次残。
珍果醇醪与新句,并将佳味助清欢。
()
费尽心灵用尽功,林间台榭巧玲珑。
可怜花木无愁思,不见主人依旧红。
()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

金波远逐行人云,
疏星时作银河渡。
花影卧秋千,

()

雪残东阁未多时,又与春光暗有期。谁遣阳春随白雪,歌来应是郢人知。

()
玉珰摇素腰如束。
束如腰素摇珰玉。
宜更醉春期。
期春醉更宜。
()

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

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

()

长松掀髯若群龙,下绕宫阙云千重。
凤凰山头望前殿,翠涛正涌金芙蓉。
海门日出潮初上,白鹤飞来近仙掌。

()
云檐排比玉妃房,户户俱铺紫木床。
圣后从来敦内治,不教雕镂杂沉香。
()

齐东有客赋骊驹,归去乡园水竹居。细雨落花香入砚,淡烟垂柳绿盈渠。

有时邀客篘新酿,长日临窗读旧书。闻说郡侯能下士,常乘五马到门闾。

()

江汉风尘里,关河日月傍。乍疑音问阔,顿觉羽书忙。

献赋垂归橐,销魂逐去樯。朝缨漫羁束,何计濯沧浪。

()

山馆青春老,溪扉白露斜。
微风起新絮,小雨落余花。
蜜满蜂登课,泥香燕作家。

()

逸兴东西自难卜,快可追风白花足。巾飘飘,蓑蔌蔌。

每引三杯通道瓢,即陈一阕离尘曲。独忘怀,人注目。

()

星斗文章,词源落落倾胸臆。十年南北,几度空相忆。

把酒留君,后会知何夕。愁如织,一鞭行色,春雪梅花驿。

()

阊阖朦胧积霜霰,玉宇琼楼看不见。人间冷淡作中秋,酒徒败兴诗客倦。

金风只解吹雨来,不肯扫开云一片。嫦娥飞上第几天?良宵却闭广寒殿。

()

遥闻石长老,归自栖贤堂。知尔风尘苦,怜予海日长。

江深连夜雨,风逆半程樯。出户望春树,新晴泛夕阳。

()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

有月有月孤且明,三五载望精魄盈。祝融前驱氛沴灭,昭回星汉凝太清。

东皋缥缈低芳树,渐渐灵光生绮户。斗柄西回河汉横,七襄东注黄姑渡。

()

忆子有立年,曾与论耿介。吾今越斯境,事业怜安在。

()
先帝谋西域,边功未告成。
一朝锄狡穴,万里振天声。
汉狱宜归死,汤罗尚借生。
淮阴甘就缚,颉利许留京。
()

峡口巴江外,无风浪亦翻。蒹葭新有雁,云雨不离猿。

行客思乡远,愁人赖酒昏。檀郎好联句,共滞谢家门。

()

山城衢陌厌尘泥,独扫云房价不低。早晚天门自开阖,不须鸡舌决明啼。

()

当年联辔处,已是七周星。野店曾同宿,流泉忆共听。

殊音来往客,愁思短长亭。不尽怀乡感,因君增涕零。

()

非窦太皇崇老子,呵公孙子诧周公。
汉廷可是无骁勇,刺彘须烦九十翁。

()

胸中一寸灰已冷,头上千茎雪未消。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

()

荒祠存玉像,画壁剥苍苔。
额古名难问,村空祭不来。
乱鸦号古木,斗雀罥浮埃。

()

芥毛金爪勇难干,肯作霜花对乍寒。

若说乘轩有痴鹤,司晨如此合峨冠。

()
满眼青湘浸绿苔,谁家篱援坼寒梅。
天容婉美霜云薄,已逗春光入望来。
()

身是金门簪笔吏,天教未老归来。秋风扶醉上层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