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蛰庵

题蛰庵朗读

《题蛰庵》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蛰伏的庵堂里寻求宁静和自我反省的心境。

诗词中的译文如下:

一蛰了千悮,心安境自宽。
轩昂就收敛,自在觅艰难。
龙怕乌台勘,人疑蕙帐寒。
欲知舒卷意,编简静中看。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作者王柏在蛰伏的庵堂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和境界。诗人以自然界的蛰伏现象作为比喻,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安逸。他在这个闭关的环境中,收敛自己的轩昂姿态,追求内心的安宁。他自在地寻找着艰难的道路,这种自由自在的追求是寻找真理的过程。

诗中提到的"龙怕乌台勘"和"人疑蕙帐寒"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象征。"龙怕乌台勘"意味着高贵的品质不愿意暴露在俗世的目光之下,而"人疑蕙帐寒"则暗示着人们对高洁冷清的环境有所疑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选择隐逸的生活方式,并坚持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嘲笑。

最后两句"欲知舒卷意,编简静中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真正意义的追求。他告诫读者要从编织简朴的生活中体会到内心的宽广与深邃,而非追求世俗的名利与繁华。

《题蛰庵》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蛰伏的庵堂中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通过自然的比喻和象征,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追求真理的渴望,并呼唤读者在简朴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舒展与宁静。整首诗既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反映了诗人独特的修身之道。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

猜你喜欢

长江白于练,一桥乃横束。齧石碎波声,十里泻冰玉。

过客脍鲜鳞,炉头秋酿熟。饮罢自閒行,何必多舆仆。

()

顾兹蓬蔚,厕根兰陂。膏泽虽均,华不足披。逮春不茂,未秋先萎。

子濯鳞翼,我挫羽仪。愿言难常,载合载离。昔游禁闼,祗畏夕惕。

()

不到泾上邑,倏忽二十载。环山敞楼阁,金碧想未改。

长溪拖翠玉,洗月发光彩。秋声咽松杉,夜气馥兰茝。

()

花当开处为谁开,笑杀花前羯鼓催。惟有红颜长住得,鬓毛色滟绿如苔。

()

瘴雨蛮烟岭树苍,旧游曾记泊桅樯。对啼江岸霜初歇,独听扁舟草正芳。

旅景谁将上缣素,羽衣今复见茅堂。似嫌越鸟南枝惯,拟欲乘风向北翔。

()

邕州何处在,滩险说乌蛮。一鼓千艘上,三军共解颜。

()
春又去。
愁杀一声杜宇。
昨夜海棠无□□。
晓来闻燕语。
()

隔断红尘四杳然,堂开冰玉翠相连。秋波澄彻渊潜地,虚室光生寂静天。

铁汉楼头风瑟瑟,水晶帘外月娟娟。座中一个人如玉,打算梅花五百年。

()

司马山川忆壮游,匣中剑气尚横秋。怀人空有春天树,乘兴都无雪夜舟。

年少文章慕西汉,风流人物擅南州。缚麟老手今无几,不数当年赵倚楼。

()

花神百斛酿秋香,满注流霞九酝觞。令节无如天上好,愿称千寿庆重阳。

()
今朝复明日,不觉年齿暮。
白发逐梳落,朱颜辞镜去。
当春颇愁寂,对酒寡欢趣。
遇境多怆辛,逢人益敦故。
()

百斛明珠得翠蛾。风流彻骨更能歌。碧云留住劝金荷。
取醉归来因一笑,恼人深处是横波。酒醒情味却知么。

()
月待今宵满,秋空此夕中。
与君俱客路,而我欠诗工。
短发添新白,颓颜失旧红。
波长嬉属玉,渚远怆宾鸿。
()
饮乾巨海,推倒须弥,廓大灵通更是谁。
馨香秀林枬檀枝,哮吼出屈师子儿。
三千界现一弹指,八万门开双用眉。
知不知,为不为。
()

弄日娇云未肯收,暂凭堤柳击行舟。
数声杜宇碧山远,几片落花春水流。
强借酒兵销别恨,却因诗债起新愁。

()
君子小人,亦常相半。
时止时行,或治或乱。
()

园林晓气清,篱巷夕阳明。
石窦闻寒碓,烟坡见晚耕。
豚蹄供祷赛,龟壳问阴晴。

()

新息任夫子,东坡所父师。
只馀盘叟在,犹乃故家诗。
閒抚伊吾剑,吟成绿野诗。

()
乌桕红红生稚叶,紫兰茁茁吐新苗。
龙须绿折风前笋,凤尾青添雨后蕉。
()

西北参天著数峰,山门未入已闻钟。步穷石拂三千界,心醉林花几百重。

欲向巅崖挥老笔,更窥泉影认衰容。年来万事俱灰灭,祇有看山兴未慵。

()

碧波楼下银塘晚,丽日亭前瑶草新。和气满城催燕乐,风流太守最宜春。

()

冻雀无声风叶乾,坐来飞霰洒窗寒。
梅花岁岁如相待,琼树朝朝不厌看。
邑犬他皇惊越俗,崖松偃亚老秦官,

()
公莫舞,公莫舞,鸿门王气归真主。
何人睚眦赤龙子,手循玉块目相语。
令公莫舞公楚舞,剑光射日白虹吐。
人发群机天不与,撞斗帐中唉亚父,霸业明朝弃如土。
()
买得街头最晚梅,潇潇风雨对吟杯。
莫嫌吟蕊能稀少,不学春光烂熳开。
()

道人自嫌不安住,四年三走黄尘路。那知扰扰黄尘中,暗去明来皆当处。

观音闹市开普门,弥勒鱼行弘六度。道人笑我勿多谈,出门烟雨遥山渡。

()
玉堂向夕如无人,丝竹俨然宫商死。
细人何言入君耳,尘生金樽酒如水。
君今不念岁蹉跎,雁天明明凉露多。
华灯清凝久照夜,彩僮窈窕虚垂萝。
()

忆曾把酒泛湘漓,末利毬边擘荔枝。一笑相逢双玉树,花香如梦鬓如丝。

()

牢落踰年坐斗州,窥园逢胜辄迟留。招邀风月千章木,收拾峰峦百尺楼。

云叶悠扬疑独鹤,浪花浮动想饥鸥。道人知被烟霞锢,当是空门第一流。

()
镜水西头破茅屋,绍兴初载旧书生。
门无车马终年静,身卧云山万事轻。
三釜昔伤贫藉禄,一廛今幸老为氓。
断蓬不是无飞处,莫与飘风抵死争。
()
冲泥我马僵欲仆,空村落日不逢人。
开门野寺净如扫,迎客老僧闲更真。
佛案青黄园果细,斋厨汲洗野蔬频。
年来到处无余念,静对同龛金色身。
()

翚飞五级半空翔,指点楼栏说太皇。劫火不能侵愿力,岿然独似汉灵光。

()

世为衣冠重,文兼道义名。夏官思赞理,天部写铭旌。

夜月秋亭古,春风晚棹轻。旧游元是梦,寒骨照山明。

()
甑头云子喜尝新,红嚼桃花白嚼银。
笑杀官人浪驩喜,村人残底到官人。
()

生前官职但执戟,身后一字万金直。当时雷霆下收拾,世间不复有遗逸。

上清虚皇手自择,编星为囊云作笈。流铃掷火守护密,君从何处见真迹。

()

罢官本自亦由君,直节高风世世闻。天下布衣能致禄,多应无传附青云。

()

吾观唐虞时,辅佐多也胄。
一时谋谟嘉,十世典刑旧。
古道日以衰,象贤始不懋。

()

长星劝尔一杯酒,天下不如意事十八九,我亦厌闻何况叟?

沈叟来自万壑千岩间,行年七十犹童颜。活万人封古闻此,封之大郡宜酒泉,还其浑浑未凿之真天。

()

闻说北京形势地,此来自觉壮怀开。九逵车马云屯盛,万国诸侯辐辏来。

题柱相如应有赋,上书贾谊更多才。圣朝频下兴贤诏,不数黄金漫筑台。

()

折脚铛子,随处安置。食无精粗,但欲接气。

()

石门千仞断,迸水落遥空。道束悬崖半,桥欹绝涧中。

仰攀人屡息,直下骑才通。泥拥奔蛇径,云埋伏兽丛。

()

人命甚脆弱,百岁良逡巡。日月不可恃,齿发宁长新。

但恐㰦欠间,二首仍六身。尘冠急须弹,荷佩便可纫。

()

老夫屡与死为邻,急报家人早入京。
正虑舟行流未滑,枕前快听泻檐声。

()

北风撼船头,终夜苦难寐。暂寐遽惊觉,何如不成睡。

凌晨欲交睛,喧哗复惊悸。问之见山来,谓是温州际。

()

浮云逝水自纵横。白日青天老眼明。怜君万里独南征。

雨过前溪添草色,花飞上苑自莺声。野翁无限惜春情。

()
齐祠难著野衣冠,旋赎金章始见闲。
台架尘侵球路暗,花书墨渍笏头斑。
当年馹骑传呼赐,此日村童拂拭还。
若比前厅荒驿舍,见存犹可一开颜。
()

空江偃仰见明月,月向天心散冰雪。扪天恍忽与之吻,桂树琼枝纷纠结。

倏挺枯槎汎河汉,又似山阴理归楫。美人不来江水深,独对风烟正愁绝。

()

作善乘权贵,权贵岂能长。展布不及时,徘徊徒心伤。

一赡部洲主,半阿摩洛王。积宝非己有,力弱心乃彊。

()

雁后花前七日春,晴宵围坐百禽茵。向平犹未完婚嫁,贾谊徒能说鬼神。

遍考名山多得意,覃思佳句必惊人。朝来闻道修《明史》,洪武元年纪戊申。

()

拄笏西山一笑中,挂帆犹及栋花风。
此身可是屠羊说,馀事宁非失马翁。
不问鬓毛成早白,免将痴面发羞红。

()

水际跨长虹,一亭俨孤峙。放袂此中行,飘飘何所止。

()
官故玄尚白,山能青又黄。
娵隅学蛮咏,欸乃和渔乡。
世用有公等,我才无日长。
盍簪休间阔,回首易悲凉。
()

阳阿晞发漫称民,洒泪新亭己愧臣。劫火不烧商士蕨,桃花可识秦时人。

以吾孤咏浊音鼻,遇子同舟垫角巾。埋照名山总市誉,笑随荷锸睨天真。

()
送春仍恨酒杯乾,今夕休眠到漏残。
歌舞纵无供笑语,宾朋犹有近门阑。
伤心已讶千林绿,转眼还看万叶丹。
节去节来君莫问,诗盟从此勿令寒。
()

家乡千里隔千岑,想见飞鸣鹤在阴。
留滞又烦已寄檄,平安且幸竹传音。
谩夸斋静香凝寝,但觉檐高响发砧。

()

公车不待诏,捧檄出池阳。树色临官道,蝉声入射堂。

看山来九子,约法止三章。别后秋风起,全消六月霜。

()
路入兴安境,风光异昔年。
山川虽好在,井邑顿凄然。
雨打半颓屋,烟荒未辟田。
起丁征籴急,官府为防边。
()

一秋良可过,镇日共盘桓。谈寂霜犹堕,诗成月每残。

开怀偏有限,握别恨无端。不出郑图外,关河各自寒。

()
候潮门外王居士,平昔交游遍海涯。
本种杉松为老计,晚将亭榭付邻家。
为生有道终安隐,好事来游空叹嗟。
犹有东坡旧诗卷,忻然对客展龙蛇。
()

榻连午院逐阴移,吟得诗成字字奇。客邸情怀归路景,几多心事几相知。

()

碧波洗出万云鬟,堆满残阳紫翠间。三世眼根修得到,天教尽见桂州山。

()
正法眼,绝尘沙。
二三四七,水月空花。
千灯续焰曾间,五叶分披未葩。
君不见卷席百丈,掩耳丹霞。
()
一雨天良苦,连霄酿不成。
强摩昏睡眼,来看滴阶声。
环细开来大,珠跳灭又生。
稻花知我出,喷雪待相迎。
()

华清赐浴记当年,偶托荒山结胜缘。未必兴衰异今昔,曾经天女卸金钿。

()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

斯言巳譊譊,要未离忧患。何时但饮酒,臧否了不关。

不饮逝者多,秋草麒麟閒。怀哉竹林人,吾方仰高山。

()

红绡千树桃,雪谷万株李,
柘叶青青如鼠耳。横山渡品浪成堆,
认得刘郎般子来。物情时事不须说,

()
客来商略诗,夜市正惊时。
云破天青眼,烟收月白眉。
芙蓉天富贵,松竹月清奇。
我醉欲眠去,携琴明日迟。
()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来。
朝飞蔽天不见日,若以万布筛尘灰。
暮行啮地赤千顷,积叠数尺交相埋。

()

湖上波光罨雪光,张祠清绝胜刘庄。
仙人自爱楼居好,六面山屏晓镜妆。

()

野鸟歇芳晨,黄莺失暮春。云深偏足雨,雷细不惊人。

峻壁存三户,穹岩绝四邻。到时近昏黑,衣袂湿纷缤。

()

蝶粉蜂黄满眼新,小园微步不胜春。白团欲把歌唇掩,生怕流莺也妒人。

()

缘崖踏石层。

()

一曲骊歌别故关,天涯流落几时还。鸿寻旧爪迷前渡,马踏寒声过远山。

白板小桥残照下,红墙萧寺暮云间。飘零易触金闺恨,折损芙蓉镜里颜。

()

解鞍寻竹下,逸客况同攀。一榻成云卧,双轮对雪山。

笼鹅方点翰,贳酒且开关。城市逃名得,扁舟未羡閒。

()

甚匆匆、百岁隙中尘,天涯又相催。正春镫下了,乱山残雪,来照深杯。

惆怅鸡声马影,人隔楚云隈。箫鼓娥儿曲,孤抱难开。

()

城楼占角分孤峻,野色生烟合杳冥。华夏亦为元社稷,古丘曾是宋朝廷。

直看紫极云霾壮,昔触黄河风浪腥。日暮冯轩益愁思,夷门今有少微星。

()
枞阳之阳羌庐峰,千岩万壑云蒙蒙。
仙人往往游其中,安期羡门乔与松。
天或使之为扃封,咫尺象外不可通。
我昔杖履秋将穷,洞宫萧森还遽匆。
()
湖海元龙,逸气飘然,可百尺楼。
受文光万丈,星辰绚彩,爽襟一掬,风露澄秋。
衔字冰清,班心玉立,海内而今第一流。
翻书子,紫薇花浸月,夜揽词头。
()
谶言雨作风当正,得雨喜如遭旱时。
枕藉无嗔杂蓑笠,跧藏不异庇茅茨。
近看杨柳大垂手,远对云山图入眉。
日暮横流难共济,明当安稳遂东之。
()

夜静群动收,百物同一息。逝者如斯夫,奔流无停刻。

如彼明月光,西没复东出。昭昭河汉间,不碍蟾蜍蚀。

()
了观四大因。
根性何所有。
妄计苟不生。
是身孰休咎。
()

城草未及秋,芸黄有枯色。众鸟投檐阴,十病九彫翼。

压江田土焦,百里照天赩。居农劳旦心,坐废惜肢力。

()

河水千年物,投躯以饲谗。冤亲快痛半,今昔哭歌咸。

化枳何须颂,当门宁免芟。平平申狄耳,濒死未嵌岩。

()
溪上收残雨。
倚画栏、薄绵乍脱,日阴亭午。
闹市不知春色处,散在荒园废墅。
渐小白、长红无数。
()

松窗一夜远潮生,断送幽人睡失明。梦觉不知春已去,半帘红雨落无声。

()

能积又能亡,时高又时低。圭璧随所寓,陵谷岂可齐。

夷坦掩曲径,勿使狐生疑。光明破宿霭,勿使鸡求栖。

()

么么常情忽,潜形未易知。嗅香太尉足,起粟婕妤肌。

醯瓮偏常集,纱厨巧似窥。平生长麈尾,至此竟难麾。

()

平芜一篑狼山下,九月驱车白雾昏。到眼关河成故迹,伤心土木但空屯。

元戎苦战翻回跸,诸将论功首夺门。倘遣金缯和社稷,祠官谁奉裕陵园?

()

水亭开,槐昼永。贪看游鱼,又怕危栏凭。响雨欲来风片紧。

红藕花梢,无数蜻蜓影。

()
古人例躬耕,我坐老无断。
勇为梁父吟,已愧杜鹃唤。
幽幽桃华源,尚不知有汉。
妇子彼何为,徒使人意乱。
()
悠悠飏飏。
做尽轻模样。
半夜萧萧窗外响。
多在梅边竹上。
()

或真或摹,斯焉取诸,
是出于偃月储。垂胄同仇,
于门之鱼,予将比乎邾。

()
宠光五世腰青组,出入珠宫引箫鼓。
醉舞雄王玳瑁床,娇嘶骏马珊瑚柱。
胡儿夹鼓越婢随,行捧玉盘尝荔枝。
罗山道士请人送,林邑使臣调象骑。
()

风吹衿帽不知寒,款段奚奴冻亦顽。
缩项鳊鱼无可钓,归鞭遥指鹿门山。

()
雪巘云林共莽然,世间那有此江天。
晓樯搀日何时到,夜柁鸣风几夕眠。
閒卜家书灯似粟,略开旅抱酒如泉。
轻鸥飞下仍飞去,汝在江湖是散仙。
()
大门贤步父,共载曲江春。
谈笑今如梦,东南有此人。
竹林犹小阮,莲社已遗民。
老死看公等,烟霄要路津。
()

寺中虚阁每曾登,忽欲看花往未能。
夜色萧条门半掩,独依寒烛忆高僧。

()

老红新绿驻烟波,无奈青皇促驾何。又是一年春事了,杜鹃声里夕阳多。

()

寒雨零零松色青,水流激石声铮铮。芝兰萍梗恍如梦,玉露蒹葭不尽情。

寄语樵云调野鹤,小看溟沼戏横鲸。江干漱蕨凭炉火,明发天南雁影擎。

()
曾闻飞锡入南闽,鹤态云踪不可亲。
静夜独吟空对月,昔年聚话更无人。
波涛路阻书难到,泉石房闲梦自频。
未省相逢在何日,西风萧索浙河滨。
()
冬日萧条公府清,独将诸吏上高城。
而今何处异畴昔,铁墓下闻狐夜鸣。
()
秋神今岁也痴獃,行李如何草草回。
白帝羽衣浑不带,炎官火伞却将来。
()
此是吾邦别洞天,楼台高下白云边。
鸟声人语相酬答,山影溪光共接连。
便欲弃家来学道,不须航海去求仙。
愧无冰雪清新句,且读骚经点易编。
()

云满秋江月满台,江南风景梦中开。喜心倒极翻悲壮,一纸家书万里来。

()

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宫女笑,

玉箫金管路人愁。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

()

我爱乡山入品泉,持归禅榻和云煎。湘皋卷雪来窗外,蒙顶惊雷落槛前。

浇破诗愁和得句,洗清尘思意忘荃。人间肉食纷如雨,争识吾家此味全。

()
旧游编否
穿花省路,傍竹寻邻,如何故隐都荒。
问取堤边,因甚减却垂杨。
消磨纵然未尽,满烟波、添了斜阳。
()
人生奚所羡,功名上钟鼎。
遭逢既不造,俯仰烟林迥。
非徒幕清高,民彝藉彪炳。
夷齐卧首阳,巢许啸箕颍。
()
卧听争雨半篙深,晓展芭蕉数尺心。
携手方山行乐处,满林松竹翠阴阴。
()

巫峡闻归旆,潇湘说定居。若亲千里面,曾捧一缄书。

山桧风霜老,江枫日夜疏。穷秋已凉冷,体候复何如。

()

()
昭陵仁圣,与天同功。
不刻不雕,万国文明。
日月照临,无有隐侧。
一滴之雨,泽及万物。
()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

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

寒城迷夕眺,奔云带梁越。昔人湖海踪,已随年代没。

萋萋泾渭春,王孙草仍发。

()

岩岫碧孱颜,灵踪若可攀。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间。

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

()

夜来北风打船头,百丈千夫拽土牛。今朝风暖水北泻,我船疾走过于马。

风去风来天为政,征人坐守孤篷听。若使乘流长顺风,世人尽到蓬莱宫。

()
石滑梯山祗自疲,谁云此法妙难思。
便教元亮荒三径,也胜杨朱泣两岐。
()

已叹良时晚,仍悲别酒催。暖芳随日薄,轻片逐风回。

黛敛愁歌扇,妆残泣镜台。繁阴莫矜衒,终是共尘埃。

()
淡交耐久最宜蔬,风味清严莫芥如。
沃壤深畦须蚤许,雪中满拟饫冰葅。
()

三献既陈,礼仪孔殷。童子登歌,击鼓叩笋。百拜稽首,硕人弥寿。

硕人弥寿,以燕尔后。昌炽而臧,德音孔茂。

()
短蓑榜轻舟,时过野僧舍。
长衫挂数珠,亦入法华社。
平生无拣择,生死均早夜,余年犹几何,久已付造化。
常嫌乐天佞,却肯退之骂,君看佛骨表,自是无生话。
()

玉质犹披翡翠裳,温泉浴罢蔼天香。回眸百媚嫣然处,羞死三千红粉妆。

()

我闻祭诗之例贾岛开,时当除夕陈樽罍。命意还应自劳苦,亦或艰辛历历如有神助灵之来。

才人抑塞磊落不得志,拔剑斫地歌空哀。春风不煦麻衣业,何如此夕冻酿倾泻三千杯。

()

榆关到不可,何况出榆关。春草临岐断,边楼带日闲。

人归穹帐外,鸟乱废营间。此地堪愁想,霜前作意还。

()
烟雨池塘,绿野乍添春涨。
凤楼高、珠帘卷上。
金柔玉困,舞腰肢相向。
似玉人、瘦时模样。
()

山中栖迹类逃名,谁识人间孝子情。本为高堂图色养,故从邻父学躬耕。

结庐地胜符前哲,寝苫哀深瘁此生。万古云霄同一羽,不堪凄断夜鹃声。

()

潞州城中酒价高,胭脂滴出小檀槽。华胥一去不易返,汉使何烦种葡萄。

()

成都贵素质,酒泉称白丽。红紫夺夏藻,芬芳掩春蕙。

映日照新芳,丛林抽晚蒂。谁谓重三珠,终焉竞八桂。

()
剔彼高山大川字,薄我玉箧金扃中。
从此九州不光怪,羽陵夜色春熊熊。
()
玉城春不夜。
映月璧寒流,烛蕖光射。
鳌山海云驾。
拥遨头箫鼓,锦旗红亚。
()
菱角鸡头荐晚杯,诗成不受片云催。
青裙自约弥明喜,更上西楼看月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