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全父弟立秋喜雨。宋代。阳枋。造化仁民意,潇潇夜雨声。焦原换得润,枯黍喜更生。染出林阴密,濯余天气清。秋河从此挽,尽洗北来兵。
《和全父弟立秋喜雨》是宋代阳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造化仁民意,潇潇夜雨声。
焦原换得润,枯黍喜更生。
染出林阴密,濯余天气清。
秋河从此挽,尽洗北来兵。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立秋时的喜雨景象,表达了人们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与喜悦之情。雨水的降临使焦枯的土地变得湿润,枯黄的谷物也因此而焕发生机。雨水染出了郁郁葱葱的树荫,洗净了天空的尘垢,清新了空气。这场秋雨如同一条河流,洗去了即将来袭的敌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立秋时的雨水景象,通过雨水的形象描绘来表达了人们对丰收和平安的期盼。阳枋运用了富有意象的描写手法,通过对焦原、枯黍、林阴、天气等元素的描绘,展示了雨水对大地的滋润和清洗作用,以及雨水带来的欣喜和喜悦之情。整首诗词起承转合,通过描述自然景观,融入了社会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示了阳枋对雨水的赞美和喜悦之情,同时也含有对社会和平与安定的期盼。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给人以清新、恬静的感觉,与立秋时节的宁静氛围相呼应。整首诗词节奏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伤春。宋代。陈与义。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西门行一首。明代。黄省曾。出西门,望颓阳。飘景渐堕辞高苍。生年那复得久长。陈美酒,乐以康。弹丝理曲坐高堂。富贵何为旦夕煎心肠。人言蜉蝣莫不怆以悲。人言朝菌莫不怆以悲。倏然人生,倏然人死,与死同归。嬉戏为童儿,玉貌忽以摧。何用营营自苦早衰。明日下黄泉,今夕不可知。殒绝俄顷间,长往谁与期。妻子虽至亲,欲并不得随。当乐且为乐,不乐诚可嗤。东家有高爵,金玉凌高山。伏辜于蛮方,遐窜不得还。西家有豪侠,美女罗千□。放意穷娱乐,王侯气相干。宁知昊天道,恶盈而好谦。怡然守蓬素,没齿心无惭。盗蹠多黄金,伯夷饿青薇。烈士贵垂名,何惜死与饥。千秋百岁后,谁能蔽光辉。寄谢垂衣子,操行宜勿亏。
陆宝山。唐代。朱长文。陆家山色隐平芜,文彩如虹照碧虚。痛尔临刑思鹤泪,输他谢病食江鲈。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宋代。释绍昙。独坐大雄峰,临机多弄险。遭虎口杀活不分,脱狐身真假难辨。那堪创立清规,平地深深坑壍。绳索成不共戴天雠,烧炷枫香解释休。
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唐代。李端。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乃书数字与我持,小儿归去须读之。觉来知是虚无事,山中雪平云覆地。东岭啼猿三四声,卷帘一望心堪碎。蓬莱有梯不可蹑,向海回头泪盈睫。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蝶。学仙去来辞故人,长安道路多风尘。
过陈莘叔尹因以赠之。宋代。赵蕃。几从邢子问先友,相与谈公口不空。治狱尽心无诡论,挂冠犹健有高风。峥嵘正尔尚豪气,矍铄未应闲是翁。两月淹留见何晚,竹林松径暂时同。
大食瓶。元代。吴莱。西南有大食,国自波斯传。兹人最解宝,厥土善陶埏。素瓶一二尺,金碧灿相鲜。晶荧龙宫献,错落鬼斧镌。粟纹起点缀,花穟蟠蜿蜒。定州让巧薄,邛邑斗清坚。脱指滑欲堕,凝瞳冷将穿。逖哉贾胡力,直致鲛鳄渊。常嗟古器物,颇为世所捐。襆衫易冠衮,盘盎改豆笾。礼图日以变,戎索岂其然。在时苟适用,重译悉来前。大寰幸混一,四海际幅员。县度缚绳縆,娑夷航革船。凿空发使节,随俗混民编。汉玉堆椟笥,蕃罗塞鞍鞯。城池信不隔,服食奈渠迁。轮囷即上据,鼎釜畴能肩。插葩夺艳冶,盛酪添馨膻。当筵特见异,博识无庸诠。藏之或论价,裹此犹吾毡。珊瑚尚可击,碛路徒飞烟。彼还彼互市,我且我杯圈。角貒独不出,记取征西年。
斑竹管笔。宋代。梅尧臣。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束毫何劲直,在橐许操持。欲写湘灵怨,堪传虞舜辞。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霓裳词十首。唐代。王建。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散声未足重来授,直到床前见上皇。中管五弦初半曲,遥教合上隔帘听。一声声向天头落,效得仙人夜唱经。自直梨园得出稀,更番上曲不教归。一时跪拜霓裳彻,立地阶前赐紫衣。旋翻新谱声初足,除却梨园未教人。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伴教霓裳有贵妃,从初直到曲成时。日长耳里闻声熟,拍数分毫错总知。弦索摐摐隔彩云,五更初发一山闻。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换霓裳月色裙。敕赐宫人澡浴回,遥看美女院门开。一山星月霓裳动,好字先从殿里来。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别作行。应是贵妃楼上看,内人舁下彩罗箱。朝元阁上山风起,夜听霓裳玉露寒。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行难。知向华清年月满,山头山底种长生。去时留下霓裳曲,总是离宫别馆声。
江城子 春思。清代。尤侗。花朝去了又春分。草如茵,柳烟新。油壁青骢,争踏武陵春。绣暮罗衣香过处,人不见,插红裙。纱窗寒雨最难闻。冷炉薰,淡芳樽。闲病闲愁,独对旧东君。日暮捲帘南北望,魂欲化,楚山云。
翁知县归自湖湘。宋代。徐玑。渺渺秋江带碧鸦,君来应是吊湘涯。怀人也似居无竹,尤世长如饭有砂。一袖清风诗思远,满汀芳草夕阳赊。还归殊未□颜瘦,已种湖边绕处花。
送清素禅者之金华。宋代。释重顯。古策风高瓶浪阔,春云片段分清绝。金盆后夜孤顶寒,去去谁同落残月。
登圭峰。明代。伦大礼。偶入仙源访道家,灵泉石髓好烹茶。避烟老鹤归松表,听法神龙入钵斜。风定高林消暑气,雨迷樵径湿苔花。蒲团坐冷山门寂,策杖归来带晚霞。
赵敬贤送荔枝。宋代。戴复古。荔子固多种,色香俱不同。新来尝小绿,又胜擘轻红。大嚼思千树,分甘仅一笼。尝观蔡公谱,梦想到莆中。
杂兴十二首。元代。方回。请托或有求,攀附谓可羡。不羡复不求,贵公何必见。耻折元亮腰,免向宣明面。江淹所赋恨,未必识冯衍。甘作岂天谴。
偈颂八十五首。宋代。释妙伦。一夏九十日,今朝事已周。寒山逢拾得,把手话来由。且道个什么,梨出青州,枣出郑州。
烟波亭。明代。陶安。檐头斜日挂亭亭,下俯珠宫紫贝庭。江汉苍茫春望远,乡关迢递暮愁醒。晴霏淡淡浮汀树,澄碧粼粼浸石屏。未信渔舟能领此,白鸥万里整霜翎。
重集谐赏园忆歌者陈情 其一。明代。徐熥。龙阳窈窕胜蛾眉,埋玉空山是几时。重到园中听歌舞,不成驩乐却成悲。
姚明府复任番禺寄赠 其一。清代。成鹫。金鸡昨夜出宸京,天眷分明轸远情。回转云霓作时雨,载看禾黍庆西成。棋须覆局方傅谱,琴待更张始有声。老鹤林间甜好梦,随风飞入尉陀城。
池州。宋代。戴炳。一城方九里,宛在水中坻。额揭颜公字,碑传杜牧诗。昔年称上郡,今日逼边陲。莫望长江北,天寒风正悲。
子忱告别忽改涂湖外迎护母夫人殡宫恻然念之作诗送行。宋代。李光。异县伤孤殡,慈颜念倚闾。旧阡无触鹿,新荐有跳鱼。舟楫踰江水,风霜迫岁除。归来一大事,莫忘剡溪居。
送严庶华进士归西湖。明代。黎延祖。王孙归路草迢迢,画榜看山到六桥。朱毂满城临水饯,青蓑孤航隔江邀。珊瑚觅得归装剑,斑竹行探自斸箫。他日上林从羽猎,紫骝看跃霍骠骁。
乐庵初成二首。宋代。李衡。老子平生百不足,庵成那管食无肉。终朝闭户只读书,四面开宅都见竹。
送王乐道太丞应瀛州辟。宋代。梅尧臣。相如既击剑,仲宣亦从军。二人当其时,皆以能赋闻。韩公守武垣,迟兵若屯云。幄中欲寄画,才智莫有君。请之天子所,朝奏夕离群。为沽斗酒饮,为买赤鲤焚。鱼尽酒亦尽,醉起衣袂分。
东州行上费检正。宋代。李流谦。东州十刹如西州,东州幽爽西喧湫。登临在在有佳处,我来无事得纵游。望川致爽两奇特,云烟流通东与北。一为清淑一旷远,清者发兴远快目。城西三刹跨一牛,五百云堂老比丘。捐金乐施到樵牧,不知愿力何年修。邓家名笔难再得,苦爱雍熙之两壁。贵人摸搨不曾休,真是化身千百亿。府公玉皇香案吏,帆薄三山风辄止。来苏疲瘵十万家,卷缩灵河一杯里。野人冠服裹狙猿,曳裾更欲之何门。惭无仁老惊人句,空负陈蕃解榻恩。
大雪戏招耶溪先生邹元佐。宋代。释德洪。昨夜颠风吹裂石,晓来雪片大如席。耶溪先生醉不知,拥絮雷霆喧鼻息。痴奴搥门呼不应,但闻含糊语呵叱。先生行世如行川,虚舟触人无怨言。逢人觅钱即沽酒,得钱不谢犹傲然。我欲看君堕帻醉,便觉两颊微涡旋。款段自能驮醉起,归路逆风吹冻耳。入门儿女啼饥寒,瞪目瞠然作直视。
楚妃叹五首。宋代。曹勋。霜满虚庭月满楼,罗帷珠箔闭清秋。鑪香烟断添银烛,谁道更深睡去休。
野亭会饮。元代。刘因。行乐人生当及辰,今朝光景为谁新?林阴薄薄微露日,花气溶溶暖著人。春色十分看欲尽,鸟声千种听难真。东风就手吹残酒,无限青山动翠鳞。
赵婺州挽诗。宋代。项安世。雪里萧山渡,花时杨子城。八年如昨日,一梦隔平生。剖竹皆雄郡,刊碑有颂声。傅家诸子在,早晚继科名。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合相理分第三十。宋代。释印肃。若能与麽解,无买亦无卖。问著不做声,咄他云作怪。
赋得妾薄命。唐代。杜审言。草绿长门掩,苔青永巷幽。宠移新爱夺,泪落故情留。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签判承议携官酒并具殽炙晚饮桧下二首 其一。宋代。刘攽。烦携光禄酒,愧举使君觞。伏尽转秋热,月明才夜凉。暗蛩声蕊蕊,古桧影苍苍。衰老淡薄味,殽蔬犹遍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