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日升景高之毗陵传氏馆

送林日升景高之毗陵传氏馆朗读

《送林日升景高之毗陵传氏馆》是宋代王迈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情好相投岁月深,
我们的感情深厚,经过岁月的洗礼更加坚固。
那堪天外话离襟。
可惜我们要分别,无法继续亲密交谈。

京华浊暑邻三伏,
京城里的酷暑不断,连续三个盛夏。
荆水清风直万金。
而在毗陵,清风拂面,宛如千金之宝。

鸿雁稻粱聊老计,
鸿雁南飞,稻谷丰收,我们只能通过书信维系联系。
蛟龙云雨有初心。
即便是蛟龙,也有初心,不忘初衷。

三年名遂荣归去,
三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们功成名就,即将离去。
椿桂堂前候好音。
在传氏馆的庭院中等候佳音。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和林日升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离别之情。诗词开篇,描绘了两人情投意合,感情深厚,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而更加牢固。然而,他们即将分别,无法再享受天外话离襟的时刻,表达了作者对别离的感伤之情。

接着,诗词描绘了京城的炎热夏天,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然而,在毗陵,清风拂面,如同千金之宝,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

诗词中的鸿雁和稻谷象征着两人之间的书信往来,表达了即使远隔千里,他们仍然能通过文字交流,保持友谊。同时,蛟龙的形象呼应了两人的初心和坚持,不忘初衷。

最后,诗词描述了两人三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功成名就,即将离去,但他们在传氏馆的庭院中等待好音,展示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情感、自然景物和寓意象征,抒发了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迈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王迈朗读
()

猜你喜欢

钩陈肃列,金奏充庭。颙卬南面,如日之升。垂衣拱手,治无能名。

顺履献岁,大安大荣。

()

乱峰稠叠玉为尖,残烛光寒照撒盐。千里暗云屯石径,五更疲马怯金衔。

危陂冻合行频滑,绝壑风生气倍严。遥忆碧纱扃四扇,鹊炉香灺梦方甜。

()

春风吹江春雪晴,茶官放船明日行。奉祠过我索长句,把酒出饯钟陵城。

沈郎有母华亭住,三载思家不归去。侧身东望白云飞,长绕九龙峰顶树。

()
风露绢绢玉井莲,霓旌绛节会中元。
鬓头未学功名晚,金紫由来称长年。
青作穗,酒如泉。
蓬莱方丈自飞仙。
()

采笔春消御柳边,棹歌忽听采菱船。三贤见说迁居了,只寄梅花问水仙。

()

炎歊渐已转凉飔,想见湖亭送别时。发仞功名初得意,联镳宾主总能诗。

昔人犹自荐佳客,今日何忧乏已知。最是人生急三釜,高堂白发数归期。

()

方令庚生初皎皎。珠帘钩上华堂晓。十二栏干多窈窕。妆欲妙。玉篦偷学娥眉小。
扰扰时人随兔走。十人皆望菱花照。瑞荚莫嫌生得少。圆未了。已圆却恐佳期窎。

()

东风春正韶,南浦美人娇。下蔡君休问,上官谁敢邀。

折花斜宝珥,映水正金翘。娉婷惜未嫁,应待逐文箫。

()

小帆雕激大鹏骞,势劈层云影射渊。毕竟得风先到岸,休将巧拙咎长年。

()

昔日主人今法从,空留伟观古城隅。邦人指点思遗爱,我亦先生屋上乌。

()

薰风五月都门道,送客临岐心草草。天涯转觉故人稀,对酒难忘旧乡好。

忆惜随君歌鹿鸣,风流文采超群英。当时科第已晚出,岂谓岁月犹相仍。

()

起家在宋当淳祐,文武兼资早致身。翠竹苍梧家学远,回鸾翥凤诰词频。

桑田沧海人何在?锦轴牙签墨尚新。睹物使人双泪堕,痛怜封诰总成尘。

()

白云忽改容,愀凄若风雨。黄龙何宛蟺,相追在洲渚。

同气不相离,庶几吾与汝。与汝怀芬芳,离骚绳祖武。

()

真作如此别,直是可怜虫。鸳裯麝薰正暖,别思已匆匆。

昨夜金尊檀板,今夜晓风残月,踪迹太飘蓬。莫以衫痕碧,偷揾脸波红。

()

飞阁层空坐榻深,百年拄杖此登临。江门秋水来天地,庐阜春云自古今。

鱼鸟忽惊今日意,江山空忆往年心。不堪吟罢更回首,满眼风尘半夕阴。

()

绮阁俯通阛,后有百尺楼。并坐紫罗茵,双引青玉瓯。

扬花起薄暮,糁糁萦芳洲。

()

圣主龙飞矜下土,天官鹄立侍彤庭。九重北面承亲命,一道西江仰福星。

吏治还应察泾渭,农田须用去蝗螟。使车所过从容驻,留取丼棠久远青。

()
新诗态度霭春云,肯把篇章妄与人。
性似好茶常自养,交如泉水久弥亲。
睡浓正想罗声发,食饱尤便粥面匀。
底处翰林长外补,明年谁送霅溪春。
()

春风吹祖帐,送客上东门。行路应空橐,离情更一尊。

归逢洛下社,灌似汉阴园。从此螳螂侧,悬车颂帝恩。

()

颇爱民风古,犹欣土习淳。到知官吏重,诵得是非真。

耕凿皆安士,文章不致身。恍游怀葛世,绝胜武陵春。

()
微云起肤寸,大荫弥九州。
至仁虽爱物,用舍如春秋。
晴空不成雨,远岫行归休。
何疑陶渊明,一去如惊鸥。
()

迎今送古,叹春花秋月,年年如约。物换星移人事改,多少翻腾沦落。家给千兵,官封一品,得也无依托。光阴如电,百年随手偷却。有幸悟入玄门,擘开疑网,撞透真欢乐。白玉壶中祥瑞罩,一粒神丹挥霍。月下风前,天长地久,自在乘鸾鹤。人间虚梦,不堪回首重作。

()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

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

隔船弦索响,人说到江州。司马当年泪,犹分九派流。

()
雨雹碎晴峰,珠玑泻石壁。
势增九军勇,气压百夫特。
先生我辈人,一见愿自适。
壮哉三瀑泉,表表尘外物。
()
夜来几阵隔窗风,便恐明朝已扫空。
点在青苔真可惜,不如吹入酒杯中。
()

行人流水共悠悠,雨洒溪风万点愁。别棹不来天欲暮,倚舷无语看浮沤。

()

久作余英客,溪山似有缘。

柳堤便野步,竹寺称幽禅。

()

乐府合欢曲

()

倦理牙签启绣帏。碧天如洗片云飞。桐孙影瘦临风直,桂子香清著露肥。

怜夜静,到更微。新诗欲写费敲推。别有空色描难就,玉镜台前月斗辉。

()

紫藤满架月华明,一片凉风络纬声。犹有西江未归客,倚船因尔动离情。

()

武陵仙子绛绡裳,爱向春风试艳妆。一自别来颜色改,可堪憔悴见刘郎。

()
谢公游意未能厌,踏尽登山屐齿尖。
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炉烟翠起纤纤。
岩花寂历飘琼片,庭桧萧疏漏玉蟾。
帝子莫归人不见,微风细雨自开帘。
()

乌鹊桥边旧苑西,两行临水正依依。柔条雨后和烟折,乱絮风前作雪飞。

楚女娇娆时学步,沈郎憔悴不胜衣。年年送别都门道,渭北天南人未归。

()
胡运消沉汉道兴,毡车宵遁土城平。
兴隆无复残笙谱,劈正谁知旧斧名。
起辇谷前驼马迹,居庸关外子规声。
不堪亡国音犹在,促数繁弦叫白翎。
()

磁石引长针,阳燧下炎烟。宫商声相和,心同自相亲。

我情与子合,亦如影追身。寝共织成被,絮用同功绵。

()
不待风霜剪碧林,柳阴忽见一梭金。
似传西帝宸游信,空惹东窗梦觉心。
暂辍笙歌聊试听,既无桃杏莫须吟。
旧交燕子归何处,好倩宾鸿为嗣音。
()

积薪煨芋饱晨昏,人说山中傀儡番。果腹不须分甲乙,淳风偏让野人敦。

()

徙倚蜀冈边,探奇思渺然。看碑寻古井,挥麈赋新篇。

野寺多逢客,山家有胜缘。倘成莲社约,何异虎溪前。

()

飞云障碧江天暮。杏花帘幕黄昏雨。翠袖怯春寒。有人愁倚阑。
天涯芳草路。目送征鸿去。人远玉关长。尺书难寄将。

()

棱磳石磴倚高梯,穹谷无人绿树齐。总为古来征戍苦,宿云常傍塞垣低。

()
也知融帐多馀暇,欲往论文偶未遑。
弃置亡何投辖饮,经营俱下读书行。
子云但觉玄犹白,元亮应欣菊已黄。
辱赠清诗不知报,剩亲灯火趁新凉。
()

古墨轻磨紫麝脐,白云窗下小书帷。何时为写梅君传,换得鹅群映锦池。

()

自笑吾非故,空怜食尚彊。雌辰周甲子,老干饱风霜。

望益曾开径,论文待举觞。始知湖海气,多在少年场。

()

重玄叩击数年终,大道难窥万仞墉。旧信不来青鸟远,故山犹忆白云重。

自知勋业输雏凤,且学心神似老龙。忙里偷闲谁似我,兵戈横荡得疏慵。

()
精诚之至。
崩城陨霜。
韩凡丹青。
化为鸳鸯。
()

唧唧复唧唧,千古一月色。新新复新新,千古一花春。

邙风噫孟郊,嵩秋葬卢殷。北邙前后客,相吊为埃尘。

()

雨初歇。帘卷一钩淡月。望河汉、几点疏星,冉冉纤云度林樾。此景清更绝。谁念温柔蕴结。孤灯暗,独步华堂,蟋蟀莎阶弄时节。
沈思恨难说。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春鸿秋雁轻离别。拟寻个锦鳞,寄将尺素,又恐烟波路隔越。歌残唾壶缺。
凄咽。意空切。但醉损琼卮,望断蔗瑶阙。御沟曾解流红叶。待何日重见,霓裳听彻。彩楼天远,夜夜襟袖染啼血。

()
见山堂上山如画,二十年前曾客来。
风絮满城归不得,江南老却贺方回。
()

雍公之孙胜伯父,落笔惊人意独苦。篆籀从衡写风雨,平林远岸舟横浦。

想从出蜀看山多,笔锋森然如斮戈。春秋著成可奈何,酒酣拔剑须君歌。

()

龙虎战百六,乌兔交七九。
坎离真寅申,艮巽司卯酉。
一粒同朱橘,千古永不朽。

()
上元时节皆相慕,皇都城里万家灯。
笙歌有处共夸称,架肩叠足几许层。
轻尘雾敛月明中,车骑云軿五夜风。
意气尽随年少得,九衢填咽乐声同。
()

秋风早入潘郎鬓,斑斑遽惊如许。暖雪侵梳,晴丝拂领,栽满愁城深处。瑶簪谩妒。便羞插宫花,自怜衰暮。尚想春情,旧吟凄断茂陵女。人间公道惟此,叹朱颜也恁,容易堕去。涅了重缁,搔来更短,方悔风流相误。郎潜几缕。渐疏了铜驼,俊游俦侣。纵有黟黟,奈何诗思苦。

()
一段无瑕真万金,临窗忽见洗尘心。
中间方寸君知否,便是仙家绿绮琴。
()

三袭觚坛夜未央,金支蟾彩共荧煌。
凤舆遥憩壝门次,翟尾交分褥路香。
星魄媪神联绀席,文宗武祖侑瑶觞。

()

鸡鸣日暮雨萧萧,只尺怀人万里遥。歌就南山芳草色,梦残东阁落花朝。

怀中锦字劳相问,溪上名园早见招。晴觅蹇驴君共往,可知诗思满渔樵。

()
大妇裁纨素,中妇弄明珰。
小妇多姿态,登楼红粉妆。
丈人且安坐,初日渐流光。
()
星会饰以玉,灿灿光朝仪。
重臣头似雪,左右应皋夔。
()

鹧鸪稳住绿槎枒,目极山巅更水涯。听遍声声行不得,可知奔走已无家。

()
屋头有流水,时作幽琴鸣。
掩卷欲细听,风移过前楹。
()

洞泉喷薄雨鸣霤,竹石参差风绕楹。
好障波流浸山影,飞来灵隐一般清。

()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

白沙隐隐见金鳌,殿阁凭虚结构牢。天水浑融浮太极,神人幽显隔秋毫。

龙堂深閟灵栖冷,象纬低垂客枕高。欲作庙堂迎送曲,杜红蘅碧尽离骚。

()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
文辞苦思徒妨睡,官职虚名不疗饥。
垂老始知安乐法,纸鸢竹马伴儿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