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魏桐城题三瀑泉赠汤洞卿。宋代。王之道。雨雹碎晴峰,珠玑泻石壁。势增九军勇,气压百夫特。先生我辈人,一见愿自适。壮哉三瀑泉,表表尘外物。
《和魏桐城题三瀑泉赠汤洞卿》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雨雹碎晴峰,
珠玑泻石壁。
势增九军勇,
气压百夫特。
先生我辈人,
一见愿自适。
壮哉三瀑泉,
表表尘外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雨雹过后,阳光普照的山峰景色。水珠仿佛珠玑般从石壁上泻下,犹如九军的勇猛势头,气势压倒百人。诗人感慨于这壮丽的景象,将之与凡夫俗子之外的境界相比较,表达了自己想要追求超脱尘世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雨雹过后的晴朗山峰,展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水从石壁上泻落,如同珠玑洒落,形成了一个壮观的瀑布景象。诗人运用了瀑布的气势来比喻勇猛的军队,表现出壮丽景色与英勇气概的奇妙结合。
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对这样的景色和境界的向往。他将这壮丽的瀑布景象视为超越尘世的象征,希望能够追求超然自在的境界。这种追求超脱的愿望是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寻,也是对于山水自然与人生境界的交融的诗意表达。
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远。整首诗词以山水景色为载体,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理解和追求,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人间。宋代。王安石。人间投老事纷纷,才薄何能强致君。一马黄尘南陌路,眼中唯见北山云。
燕谋以余罕作诗寄什督诱如数奉报。近现代。钱钟书。才退心粗我自知,烟销沤灭不成诗。分明眼度难寻处,渺莽江头欲拾时。枉与焚灰吞杜甫,苦将残锦乞邱迟。欣然搁笔无言说,稽首维摩是本师。
樊江晚泊。宋代。陆游。碧云吞日天欲暮,城西捩柁城东路;蓴羹菰饭香满船,正是江头落帆处。荻洲渔火远更明,烟水苍茫闻雁声。不是绿尊能破闷,白头客路若为情!
长安书事。唐代。张乔。出送乡人尽,沧洲未得还。秋风五陵树,晴日六街山。有景终年住,无机是处闲。何当向云外,免老别离间。
秋林图题赠旷伯逵。元代。刘崧。回风萧萧吹北林,行云冉冉生夕阴。天寒雁去洲渚净,秋雨龙吟波浪深。飘泊共怜今日兴,画图因见古人心。几时螺子青枫下,深结茆堂更远寻。
瑞龙吟 听枫园饯春席上和清真。清代。郑文焯。寻诗路,还记小市苍烟,旧家红树。依稀残月残花,丽情俊赏,销凝是处。旷吟伫,犹有定巢新燕,占春帘户。留连晚色年芳,画屏翠烬,馀香共语。前度京尘游袂,酒边联唱,花间愁舞。重见断魂天涯,人换新故。江郎恨笔,休倚伤春句。飘零又、南楼罢饮,西园归步,世事浮云去。老怀到此,茫茫万绪。不绝情如缕。和泪挽、东风哀弦连雨,梦歌怨叠,一江萍絮。
新年二首 其一。明代。林光。雨雪杂飘飘,泥深马更骄。年高愁客拜,香妙看烟消。阳已逢三泰,诗终愧九韶。何人堪一语,招手唤王乔。
题树二绝句。明代。木泾。隔江遥望绿杨斜,联袂女郎歌落花。风定细声听不见,茜裙红入那人家。
重题多景楼。宋代。郑思肖。无力可为用,登楼欲断魂。望西忧逆贼,指北说中原。粮运供淮饷,军行戍汉屯。何年遂所志,一统正乾坤。
春泉。明代。冼光。出汲人看紫陌长,环堤新涨是仙乡。雪消山馆千家润,花落溪桥万井香。清冷为肌怜皓洁,萦纡如性欲汪洋。扁舟不用桃源去,细雨江声到草堂。
旅中答喻军事问客情。唐代。善生。一自游他国,相逢少故人。纵然为客乐,争似在家贫。畜恨霜侵鬓,搜诗病入神。若非怜片善,谁肯问风尘。
花开人散二首 其二。金朝。边元鼎。閒花閒草满芳洲,春水无人自在流。白日迟迟倦游子,一声啼鸟一声愁。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宋代。李吕。斜入茅檐如有恨,高情每赖吟题遣。要知调鼎会有时,且占寒溪照清浅。